導語:祝福就像包一個小粽子,細心選葉,精心拌餡,用心系繩,小心加水,耐心煮熟,然后送到你手中,輕輕對你說:端午節快樂!下面YJBYS小編為你送上有關端午節的手抄報。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
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于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于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
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都與屈原聯系起來。傳說屈原投江以后,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后來的粽子樣。
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門上插艾或菖蒲驅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賽龍舟等等。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狀有棱角、內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顧名思義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
端午節吃粽子,在魏晉時代已經很盛行。這種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兩個節日里食用。粽子還是一種節日往來的禮品。到了唐宋時期,粽子已極為有名,市場上常有粽子賣,F在,我們過端午節仍然免不了要吃幾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樣,有南北之別,東西之分。南方常用紅棗、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見不雜別的食品,而去品味粽葉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棗、果脯等作為粽子的餡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經成了中國傳統的象征,在人們心中占據著一定的位置。 過去端午節還有躲午的習俗,此種習俗源于一 種信仰,即:五月為“ 惡 月” ,瘟瘡蔓延,重五是個不吉利的日子,所以父母都于是日將未滿周歲的兒女帶往外婆家躲避,以逃脫災禍,故稱躲午。這無疑是古代科學不發達而產生的觀念,因為五月酷暑將至,蚊蟲滋 生,在沒有醫療衛生設備的民間,容易發生傳染病,遂給人們帶來一種恐懼心理,于是產生躲午習俗,如今這一節日的一些古老習俗已經隨著社會變遷而消失了,但吃粽子、賽龍舟等習俗仍然流行 。
端午節到咯!我們家特地買來一盒粽子來歡度端午。我津津有味地品嘗著美味的粽子,不禁贊道:“真是好吃,希望每天都是端午節。”話音剛落,我就聽見媽媽足以傳遍整棟樓的尖叫,我和爸爸急忙趕過去。
只見媽媽指著一個房間的門,驚恐地說:“這怎么回事!”我和爸爸不約而同地往門內一望,同時被嚇到了。我的天啊!這房間里面擺得全都是大大小小的盒裝粽子!我連忙掐了自己一下,“哎喲,痛死我了……看來不是夢……”
“你去!”爸爸媽媽互相對望一眼,極有默契地雙手一推,把我推入“粽海”。
“膽小鬼!”我一邊抱怨一邊望向粽子包裝盒。只見盒子上赫然寫著幾個大字“雷神牌粽子”,然后下面是一個造型驚人的“神”,后面跟著歌詞“偶雷偶雷偶雷偶雷……”我愕然,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雷神”!
為了解決這不速之客——“雷神牌粽子”,我和爸媽訪親拜友,白送粽子。送的人家都不好意思要了。哪知送完了一批粽子還剩一大堆,堆的跟山一樣高。
為了正常的作息,奪回被粽子霸占的房間。我被迫當起了小販。每天放完學就一邊寫作業,一邊賣粽子?墒嵌宋绻澏歼^去了,生意慘淡啊!我埋沒在一堆粽子里,過往的人們在粽子前面紛紛議論,“這孩子真可憐,哪位好心人,把她的粽子買幾盒送到廢品收購站吧……”我汗如雨下。
因為學習退步的緣故,老媽結束了我的“小販生涯”,她一臉沉重的告訴我后果——那就是,每天一日三餐都得多加2個大粽子!
這項決定導致我一聽跟粽子諧音或沾邊的詞胃里就開始翻滾。可那一大堆粽子還是不見少……
下一個端午要來了,我們還在與粽子作艱苦斗爭,這就是我們家傳說中的“粽子戰爭”。這粽子好像怎么吃也吃不完。
就在我們一家陷入絕望時,一個唱著“偶雷偶雷偶雷偶雷……”的東西(?)經過,一聽歌詞,怎么那么耳熟?我一看,天哪!竟然是雷神!(這形象已深入我心。)我看見他馬上大吼:“我不要房間里的這些粽子啦!!”,一瞬間,那些“雷神牌粽子”消失的無影無蹤。我長舒一口氣,終于不用再受折磨了。
下一個端午前夕。爸爸又抱著一大盒粽子回到家,我看著這一情景,默默地站了很久,然后像紙片一樣輕飄飄地跌在地面。在昏倒之前,我用最后一絲氣息緩緩說道:“我不要再吃……“雷神牌”粽子了……”
然后昏倒在地。
爸爸看著我,緩緩說道:“這是今年的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