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民間的春節是以大年三十開始的,那么以什么結束呢?是元宵節,元宵節也有不少的活動哦。下面應屆畢業生網小編推薦2016元宵節手抄報圖,希望你們喜歡吧!
湯圓文化
吃湯圓是漢族人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寧波湯圓”是必備的食品,是一種用糯米粉制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節慶時間吃湯圓,象征家庭和諧吉祥,故至湯圓又叫“浮元子”。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古人有詩云:“寧波家家搗米做湯圓,知足常樂又一天。”
正月十五元宵節,“寧波湯圓”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稱“湯圓” ,又稱元宵;"湯圓"以芝麻豆沙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料,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蓽笥驼ㄕ羰,有團圓美滿之意。
湯圓與元宵
2016元宵節手抄報圖
北方元宵,是以餡為基礎,江米面粉為外立面的制作工序。過程簡單易學:先拌餡料,和勻后攤成大圓薄片,晾涼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塊。然后把餡塊放入簸箕里,倒上適量江米粉,搖晃中就“篩”起來了。隨著餡料在互相撞擊中變成球狀,江米也沾到餡料表面形成了元宵。做成的元宵江米粉層很薄表面是干的,下鍋煮時江米粉才吸收水份變糊。
南方湯圓:與元宵做法完全不同,倒有點兒像包餃子。先把糯米粉加水摟成團,放置幾小時讓它“醒”透。然后把做餡的各種原料拌勻放在大碗里備用(不須像做元宵那樣切成小塊)。湯團餡含水量比元宵多,這是兩者的區別之一。包湯團的過程也像餃子,但不用搟面杖。濕糯米粉粘性極強,只好用手揪一小團濕面,擠壓成圓片形狀。用筷子(或薄竹片狀的工具)挑一團餡放在糯米片上,再用雙手邊轉邊收口做成團狀,搓成圓形。但是做得好的湯圓表面光滑發亮,有的還留一個尖兒,像桃形。湯圓表皮已含有足夠的水份,很粘,不易保存,最好現做現吃。進入90年代,這時有了速凍工藝,湯圓才出現在商店超市里。
2016元宵節手抄報圖
元宵燈謎
生在山崖,落在人家,涼水澆背,千刀萬剮(打一日用品)——磨刀石
薄薄一張口,能啃硬骨頭。吃肉不喝湯,吃瓜不嚼豆(打一日常用品)——菜刀
外面冷冰冰,里面熱心腸,一夜到天亮,肚里還不涼(打一日常用品)——暖壺
一只雀,飛上桌,捏尾巴,跳下河(打日常用品)——湯匙
鼻子朝天,嘴巴朝地。敲它一錘,驚天動地(打一日常用品)——大鐘
金鉤吊銀圈,姐妹隔座山。若要來相會,需到天色晚(打一日常用品)——耳環
2016元宵節手抄報圖
有硬有軟,有長有寬。白天空閑,夜晚上班(打一日常用品)——床
小時像豆號,在水中玩耍。長大跳得高,是捉蟲冠軍(打一動物名)——青蛙
為你打我,為我打你。打到你皮開,打得我出血(打一動物名)——蚊子
似鳥又非鳥,有翅身無毛,一臉丑模樣,專愛夜遨游——蝙蝠
黑臉包丞相,坐在大堂上(打一動物)——蜘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