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標準:
①有流行病學史、實驗室檢查HIV抗體陽性,加上述各項中的任何一項,即可診為艾滋病;颌贖IV抗體陽性,而CD4+ T淋巴細胞數<200/mm3,也可診斷為艾滋病。
如何預防艾滋病
(1)生病時要到正規的診所、醫院求治,注意輸血安全,不到醫療器械消毒不可靠的醫療單位特別是個體診所打針、拔牙、針炙、手術。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文身、美容。
(2)潔身自愛,不去非法采血站賣血,不涉足色情場所,不要輕率地進出某些娛樂場所;任何場合都應保持強烈的預防艾滋病意識;不要存在任何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嘗試吸毒。
(3)不與他人共享剃須刀、牙刷等,盡量避免接觸他人體液、血液,對被他人污染過的物品要及時消毒。
(4)注意與艾滋病病人的接觸:給艾滋病病人采血及注射時,注射器應采用一次性用品,病人的血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應進行徹底焚燒。病人的器皿及醫用器械要專人專用,如病人的刮臉刀、牙刷、毛巾、茶杯等應專人專用,排尿、排便后要用肥皂洗手,可達到消毒的目的。
(5)禁止HIV抗體陽性者獻血及提供其它體液。應告訴患艾滋病的婦女,不要口對口給嬰兒喂食;月經期應特別處理好經血,不得使之污染他物;性生活時要采用避孕套,以防感染他人。同時,盡量說服病人不要懷孕,因為懷孕期可以將艾滋病病毒傳染給后代。病人的性伴侶、配偶要定期進行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查;對抗體陽性者家庭的其它成員,在有條件的地區也要進行艾滋病病毒檢查。
疾病危害
1. 對患者自身的危害:目前艾滋病已成為一種可控的慢性病。但仍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因未及時診治、病毒耐藥或藥物的副作用等原因,而死亡或致殘。同時由于社會對感染者的歧視,也常常給感染者帶來沉重的精神壓力。
2. 對他人的危害:感染者無保護的性行為、多個性伴、共用針具靜脈吸毒及經過母嬰途徑等可將病毒傳染給其他人。
3. 對家庭及社會的危害:雖然我國早已實施對HIV感染者“四免一關懷”的政策,但晚期并發癥的治療仍可能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和社會問題。
艾滋病期
(1) 原因不明的持續不規則發熱38℃以上,>1個月;
(2) 慢性腹瀉次數多于3次/日,>1個月;
(3) 6個月之內體重下降10%以上;
(4) 反復發作的口腔白念珠菌感染;
(5) 反復發作的單純皰疹病毒感染或帶狀皰疹病毒感染;
(6)肺孢子蟲肺炎(PCP);
(7) 反復發生的細菌性肺炎;
(8) 活動性結核或非結核分支桿菌病;
(9) 深部真菌感染;
(10)中樞神經系統占位性病變;
(11)中青年人出現癡呆;
(12)活動性巨細胞病毒感染;
(13)弓形蟲腦病;
(14)青霉菌感染;
(15)反復發生的敗血癥;
(16)皮膚粘膜或內臟的卡波氏肉瘤、淋巴瘤。
疾病護理
艾滋病是一種慢性、進行性、致死性傳染病,需要經過專業培訓的護理人員。除HIV外,還包括并發癥的護理。除注意HIV的消毒隔離外,還應針對患者的并發癥的不同病原,作好呼吸道、體液及接觸隔離。要嚴格無菌操作,嚴格消毒隔離;接觸患者的血液和體液時,應帶好手套、口罩或防護眼鏡、穿好隔離衣,做好自我防護。
另外,針對艾滋病患者出現的不同臨床癥狀,如發熱、腹瀉、皮膚疾病、呼吸道癥狀、消化道癥狀等進行不同護理。
心理護理:艾滋病患者不僅要面對疾病的折磨、死亡的威脅,還要承受來自社會和家庭的壓力和歧視,因此常常出現情緒異常,甚至自殺傾向。這就需要加強心理護理。密切觀察患者的心理變化,注意傾聽患者訴說,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幫助他們樹立起對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家庭護理:艾滋病是一種可控的慢性傳染病,家屬應了解關于艾滋病的傳播方式、如何防治等基本信息,給患者精神上的支持,幫助他們樹立生活的信心。同時注意自我防護,防止HIV的進一步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