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綠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今天,綠色更代表了美好生活的希望、人民群眾的期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綠色發展創新發展原則的手抄報圖片及內容,歡迎大家參考借鑒!
創新發展綠色發展原則手抄報圖片內容【1】
創新發展綠色發展原則手抄報圖片內容【2】
創新發展綠色發展原則手抄報圖片內容【3】
【低碳生活小常識大全】
低碳,涉及到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那么低碳的常識包括哪些方面呢?
創新發展綠色發展原則手抄報圖片內容:工作中的低碳常識:
計算機:短時間不用電腦時,啟用電腦的“睡眠”模式,能耗可下降到50%以下;在午餐休息和下班后關閉電腦及顯示器,這樣可以將這些電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三分之一。用筆記本計算機要特別注意,用電池時,在Windows XP下,通過Speed Step技術,CPU自動降頻,功耗可降低40%。
空調:空調啟動瞬間電流較大,頻繁開關相當費電,且易損壞壓縮機。將風扇放在空調內機下方,利用風扇風力提高制冷效果?照{開啟幾小時后關閉,馬上開電風扇。晚上用這個方法,可以不用整夜開空調,省電近50%。
公司鼓勵員工多用電郵、MSN等即時通訊工具,少用傳真機、打印機。現今,我公司采用復印、打印資料文件登記手續,這也是為了避免紙張浪費,從而降低碳的使用量,復印、打印文字材料,盡量使用5號字雙面打印,材料用回形針別好,裝進可重復利用的公文袋。
辦公室內種植一些凈化空氣的植物,如:吊蘭、非洲菊等可吸收甲醛,也能分解復印機、打印機排放出的苯,并能咽下尼古丁。
創新發展綠色發展原則手抄報圖片內容:生活中的低碳常識:
冰箱:冰箱內存放食物的量以占容積的80%為宜,放得過多或過少都費電。食品之間、食品與冰箱之間應留有約10毫米以上的空隙。用數個塑料盒盛水,在冷凍室制成冰后放入冷藏室,這樣能延長停機時間、減少開機時間。
洗衣機:在同樣長的洗滌時間里,弱檔工作時,電動機啟動次數較多,也就是說,使用強檔其實比弱檔省電,且可延長洗衣機的壽命。一般脫水不超過3分鐘。再延長脫水時間則意義不大。
微波爐:每次加熱或烹調的食品以不超過0.5千克為宜,最好切成小塊,量多時應分時段加熱,中間加以攪拌。盡可能使用“高火”。
燃氣:用大火比用小火烹調時間短,可以減少熱量散失。但也不宜讓火超出鍋底,以免浪費燃氣。夏季氣溫高,燒開水前先不加蓋,讓比空氣溫度低的水與空氣進行熱交換,等自然升溫至空氣溫度時再加蓋燒水,可省燃氣。
創新發展綠色發展原則手抄報圖片內容:交通中的低碳常識:
如果去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軌道交通可比乘坐汽車減少17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開車出門購物要有購物計劃,盡可能一次購足。
避免冷車啟動,減少怠速時間,避免突然變速,選擇合適擋位,避免低檔跑高速,定期更換機油,高速莫開窗,輪胎氣壓要適當。
購買低價格、低油耗、低污染,同時安全系數不斷提高的小排量車。多步行,騎自行車,坐輕軌地鐵,少開車。
另外,運用自己一點點空閑時間,在公司的花壇中,在自己的后花園中多植幾棵樹,樹是人類不可缺少的朋友。
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的生活都講究“低碳”,而我們倡導的低碳生活方式就是指節水、節電、節油、節氣?墒枪庹f不做可不行,我們要用實際行動表現出來。
其實,在生活中,也有許多低碳小竅門,就讓我來給大家介紹幾個實用的小竅門吧!
(1)在冰箱內存放食物時,食物的量以占容積的80%為宜,用數個塑料盒盛水制冰后放入冷藏室,這樣能延長停機時間、減少開機時間,更節電。
(2)用微波爐加工食品時,最好在食品上加層無毒塑料膜或蓋上蓋子,這樣被加工食品水分不易蒸發,食品味道好又省電。
(3)我們在家用空調時,不要頻繁的開啟,用了幾個小時后,就關掉,再開電風扇。這樣就能省50%的電。
(4)短時間不用電腦時,啟用“睡眠”模式,能耗可下降到50%以下;關掉不用的程序和音箱、打印機等外圍設備;少讓硬盤、軟盤、光盤同時工作;適當降低顯示器的亮度。
(5)我們在家用洗衣機洗衣服時,用同樣長的洗滌周期,但 “柔化”模式比“標準”模式葉輪換向次數多,電機啟動電流是額定電流的5—7倍,所以,用“標準”模式洗衣服,更省電。
(6)一般家庭都有很多廢棄的盒子,如肥皂盒、牙膏盒、奶盒等,其實稍加裁剪,就可輕松將他們廢物利用,比如制作成儲物盒,可以在里面放茶葉包、化妝品之類的物品;還可以利用方便面盒、罐頭瓶、酸奶瓶制作一盞漂亮的臺燈;喝過的茶葉渣,曬干做一個茶葉枕頭,既舒適還能改善睡眠。
(7)注意給輪胎及時適當充氣,車輛能效就能提高6%,每輛車每年就可以減少90千克二氧化碳排放量。
(8)每一件生活用品,大至家電小到玩具、書籍和擺設,每一樣物品的生產都要消耗資源和能源,都會帶來碳排放,你廢棄的東西也許正是我需要的,不再購買新的生活用品,自然會降低資源和能源的消耗,減少碳的排放量。
將普通燈泡換成節能燈,盡量步行、騎自行車或乘公交車出行,隨手拔下電器插頭……這些看似不經意的小事,都是在為“減碳”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