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重陽節手抄報圖片簡單
《易經》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農歷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下面由yjbys就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重陽節手抄報圖片簡單,歡迎大家觀看~
重陽節手抄報設計圖
重陽節手抄報設計圖1
【重陽節手抄報內容大全】
九九重陽因為“九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之意,而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因此,重陽節寓意深遠,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對它懷有特殊的感情。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三國時期曹丕在《九日與鐘繇書》中明確寫到重陽的飲宴:
“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并應,俗嘉其名,以為宜于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到了魏晉時期,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閑居》詩序文中說:
“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于言”。
這里同時提到菊花和酒,說明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
重陽節手抄報設計圖2
重陽節到唐代才被正式定為民間節日。
古人將重陽與上巳(九月九和三月三)作為對應的春秋大節,也就是季節交替的時間界標。
上巳節人們渡過漫長冬季后出室暢游,是為“踏青”;到了重陽,秋寒新至,古人這時候出游就是“辭青”了。因此,重陽的節俗也就圍繞著人們的.這一時季感受展開。
登高
“登高”是重陽節最重要的活動。隋時孫思邈在《千金方·月令》寫到,“重陽日,必以看酒登高遠眺,為時宴之游賞,以暢秋志。”
重陽節為什么要登高呢?
古人有兩種說法:
其一是說源于對山神的敬畏,人們為了免除災害。在“陽極必變”的重陽日子里一定要上山游玩、祭拜山神。另一個說法是:登高的傳統從“小秋收”演變而來。重陽節天氣涼爽,這段時間農忙已畢,農民們相對比較空閑,便上山摘野果、藥材,順便登高望遠、飲酒作樂。
賞菊、飲菊酒
季秋之月,菊有黃華。農歷九月俗稱“菊月”,重陽節也叫“菊花節”。從三國魏晉以來,風流的古人喜歡在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好不快活。
重陽節當天還要喝菊花酒,因為菊花又名“延壽客”,是長壽的象征。晉代陶淵明說過,“酒能祛百病,菊能制頹齡”,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古人釀菊酒,會采下初開的菊花和一點青翠的枝葉,摻入釀酒的糧食中一齊發酵,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飲用。飲菊酒能疏風除熱、養肝明目、消炎解毒,重陽當天喝,還有延年益壽的好兆頭。
佩茱萸
古代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就是在這一天寫的。
茱萸是一種可以做中藥的果實,初夏開綠白色的小花,結實似椒子,嫩時呈黃色,在成熟后變成紫紅色,有溫中、止痛、理氣等功效。茱萸的葉子和根葉還可驅蟲去濕、逐風邪。
古人認為佩帶茱萸可以辟邪求吉,因此茱萸又號“辟邪翁”。重陽佩茱萸,和端午節用雄黃和菖蒲的作用差不多,目的在于除蟲、防蛀、辟邪。
吃重陽糕
“糕”與高諧音,吃糕是為了取吉祥之意,因此重陽糕受到人們青睞。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常見的有“糙花糕”、“細花糕”和“金錢花糕”。
依照傳統,九月九日天明時,父母會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愿子女百事俱高。重陽糕不僅自家食用,還饋送親友,稱“送糕”;出嫁女兒回家食糕,稱“迎寧”。
結語:
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把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這一天,我們要敬愛老人,更要致敬傳統,將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發揚光大。
【重陽節手抄報圖片簡單】相關文章:
重陽節手抄報圖片大全簡單06-14
重陽節手抄報圖片簡單(精選8張)10-16
重陽節手抄報圖片07-06
簡單的數學手抄報圖片06-28
手抄報圖片簡單花邊06-20
簡單除夕手抄報圖片06-19
簡單的英語手抄報圖片06-20
簡單又漂亮手抄報圖片07-08
簡單的春天手抄報圖片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