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市政實習報告
實習報告
一.前言
本次實習目的:理論聯系實際,進一步深化所學專業知識的認知,把握與運用,結合具體的生產對象,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專業學術的創新能力;熟知工程中生產的特點,規律,豐富與發展工程生產的經驗。 (1) 工程名稱:新市區與204國道連接線工程 (2) 施工單位:日照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3) 地點:南起點為王家皂,終點為兩城王家灘北204國道交點處 (4) 時間:2010-12-1—2010-12-31
二、工程概況
新市區與204國道連接線工程南起點為王家皂,終點為兩城王家灘北204國道交點處,道路全長17.42km,斷面線寬度為40m,控制綠線為每側10m。線路走向為王家皂、張家臺、李家臺、肥家莊、吳家臺、森林公園、肖家村、安家莊,與王家灘北接入204國道。森林公園以南線路位于青島路和現狀沿海路之間,距海岸線約300-600m。 主要技術標準:
1、道路等級:城市主干路 2、計算車速:60km/h 3、路面設計荷載:BZZ-100 道路平面設計:
本次設計結合日照規劃設計院最新修訂路網進行設計,平面線形主要依據新市區與204國道連接線工程道路。工程可研報告中的選線走向,在穿越張家臺村處、肥家莊至吳家臺村段考慮拆遷等客觀原因,局部線型進行調整。人大培訓中心處因平曲線半徑不能滿足要求,在改曲線處設置了超高和加寬段。沿路設置專用的港灣式停靠站,并考慮到該路穿過濱海旅游地帶,在主要觀點處沿路兩側設置了自駕車停車場以滿足人性化需求,同時減少自駕旅游車輛隨意停車道道路交通的干擾。所有交叉口人行橫道、人行道均采用無障礙式設計。 道路橫斷面設計:
新市區與204國道連接線工程道路紅線寬度為40米,兩側控制綠線寬度為10米,根據道路兩側用地性質和現狀建設情況,新市區與204國道連接線工程紅線內道路橫斷面共分為三種模式。 1、王家皂至山海路(A0+000至A1+180)
該段為現狀建成區域,道路橫斷面型式沿用南段碧海路模式,為一塊板道路斷面,設計斷面形式為:2*(6.5m綠化帶+4.5m人行道+9m車行道)=40m.。 2、山海路至桃花島三路(K0+000至K3+360)
此段為規劃控制區域,道路橫斷面型式為兩塊板,設計斷面形式為:2*(2.5m綠化帶+4.5m人行道+10m機動車道+3m綠化帶)=40m。 3、桃花島三路至204國道(K3+360至K16+240)
該段道路穿越區域為耕地、村莊、林地等,道路橫斷面為兩塊板,與模式2 相似,但取消了人行道,設計斷面形式為:2{5m綠化帶(挖方和低填方區域含排水明溝)+2m土路肩+10m機動車道+3m綠化帶}=40m。
兩塊板道路斷面區域中央綠化帶均種植為中低灌木間景觀樹種,加強噪音分隔作用,美化景觀。機動車道橫坡為1.5%,采用直接拋物線路拱,人行道和綠化帶橫坡為2%,均采用直線型路拱。路口處路面豎向設計見路口豎向設計圖。
三、實習內容
在實習階段我主要負責道路兩側污雨水管的施工管理。排水管道施工應遵循由深到淺的施工原則,排水管道應嚴格按《給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驗收規范》, 本工程采用開槽施工的方法,其工藝流程如下:溝槽開挖→基礎澆筑→管道鋪設→砼護管→管道接口→窨井砌筑→閉水試驗→溝槽回填。 施工方法:
(一)、大開挖施工
1、本工程管道直接采用大開挖的施工方法,放坡系數為1:0.5。基坑開挖擬采用挖掘機,以機械為主,人工為輔的方法,測量人員測出基坑開挖范圍后,灑石灰線標識,現場設專人指揮,確保開挖的順利、安全。但挖掘機挖至槽底以上20cm 時,則采用人工修整,嚴禁超挖,擾動基底原狀土,如有超挖,則用級配碎石回填。 2、溝槽開挖施工時,應及時排除溝槽內的積水,盡量使槽底保持無積水。 3、溝槽一側堆土時,應距溝槽邊1.5m外,堆土高度不得超過2.0m。 4、管道如位于暗河浜中,施工時必須清除淤泥至原狀土,超挖部分用7:3砂夾碎石分層振實,填至管基設計高程,壓實度≥0.95,并在暗河浜兩側管道方向各按1:2放坡,以減緩地基變形。如在施工中遇不良地基時,應及時與設計部門聯系,以作不良地基的特殊處理。
(二)、管道基礎
當基槽開挖后,嚴禁發生晾槽現象,應立即進入管道墊層和基礎的施工。 1、管道基礎按《給排水施工及驗收規范》進行施工。管道基礎采用10cm厚C10砼墊層+1350C20砼基礎,當管徑≥1000時,管道基礎調整為鋼筋砼基礎。 2、在砼墊層上放出管道基礎的中心線,清除雜物后再立模板,模板應支立牢固,并檢驗模板的高程,經監理工程師復核后方可綁扎鋼筋,再澆筑砼基礎,澆筑砼時應振搗密實。管道基礎具體尺寸、寬度均根據不同的管徑,安排通圖分別列出。混凝土的級配應由試驗人員按設計規定的混凝土強度進行配合比設計。 3、砼墊層面上有水時,不得澆筑混凝土。混凝土應用拍板并用振動器振實。砼采用自拌砼,機械振密實。對于在檢查井前后第一節管道基礎應斷開2cm,在管道基礎斷開處設置沉降縫。在澆筑管道砼基礎時,如基槽高度大于2m時,應采用串筒進行澆筑,以防砼產生離析,影響質量。
混凝土基礎澆筑完成后,12小時內不得浸水,并進行養護。混凝土強度達到2.5Mpa以上后,方可拆模。
(三)、管道鋪設
本工程鋪設的管道采用鋼筋砼管,待安裝的管道運至現場后,經檢測合格,垂直溝槽均勻有序排于溝槽一側,用經緯儀在砼基礎上放出管道中心線,并復核標高。 1、待用的管節必須按產品標準進行逐節質量檢驗,不符合標準的嚴禁使用,并做好記號,另行處理。
2、排管前應復核高程樣板,確保高程無誤。 3、管節在溝槽內移動時,操作人員應密切配合。
4、排管時,應以管內底標高為準,管內底標高用“龍門板”進行控制。 5、在井位處排管時,應控制好窨井的內凈尺寸。
【市政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市政排水實習總結精選07-03
關于市政調研報告07-29
關于市政給排水的實習總結范文03-28
市政工程述職報告范文02-10
市政工程暑假實踐報告12-09
市政工程實習周記范文08-05
市政測量實習總結2000字(精選15篇)10-30
市政道路事前績效評估報告12-29
市政崗位職責07-30
市政道路事前績效評估報告8篇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