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村主任個人先進事跡

        時間:2023-01-11 20:17:30 事跡材料 我要投稿

        村主任個人先進事跡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事跡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事跡是指對本單位具有突出事跡的集體和個人整理出的文字宣傳材料。事跡到底怎么擬定才正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村主任個人先進事跡,歡迎大家分享。

        村主任個人先進事跡1

          我是發仲村村委會主任。在20xx年村委換屆選舉后,我帶領發仲村的"兩委"班子,從體制上、活動方式上、思維觀念上,全面強化了黨的領導,加強了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紀律建設,充分體現和發揮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并從中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執政方式和領導方法,進一步推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各項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全村黨員群眾的共同努力,也離不開"兩委"班子的團結協作,主要事跡有:

          一、堅定理想信念,把黨組織建設作為工作的切入點

          對于農村黨員干部要有怎樣的理想信念,我認為:首先要掌握農村發展規律,有牢固的馬列主義和社會主義信仰,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政績觀和科學的發展觀,躬身實踐立黨為公;其次要解決好村干部上任后做什么的問題,做到肩上有擔子,工作有路子,解決問題有法子;三是要在行動上能牢固樹立為村民服務的思想,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辦群眾所需,能夠帶領全村群眾發展經濟、勤政為民、務實肯干、廉潔自律。

          本人以實施固本強基工程和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與"兩委"成員共同研究,結合發仲村工作實際和黨員隊伍現狀制定了《發仲村黨支部黨員管理長效機制工作方案》,既創新了活動的模式,又體現了管理的制度化和規范化。為拓寬黨內民主渠道,在每次召開民主生活會前,邀請黨小組長列席會議,充分聽取意見,增強黨支部的向心力。在"優秀共產黨員"評選活動方面,創新地采用了百分制量化的"星級評比制度",營造創先爭優的良好氛圍。通過上述的途徑,進一步增強了"兩委"班子和整個黨員隊伍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二、發揚民主作風,形成推動發展的合力

          民主管理既是基層群眾的訴求,也是加強農村基層組織的領導與管理、推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關鍵所在。南開鄉黨委政府對村兩委干部實行"統一領導、分工明確、職責分明、各施其政、各負其責"。處理集體事務時,實行集體論證、集體決策、集體審批制度。推行每月5日召開辦公室全體工作人員會議的會務制度,通過每月例會,布置經兩委研究制定的工作并聽取意見,同時,對于重大事情決策,則先由兩委干部研究后提出方案,再召開兩委干部及村小組長會議,然后召開黨員、村代表會議,充分討論決策方案并表決通過后方能正式執行。通過制度的落實,避免了決策的盲目性、隨意性。進一步依法健全細化一系列的規章制度。此外,還通過村民代表大會制定了《合作社農業管理方案》、《建房土地使用與管理辦法》、《計劃生育自治章程》、《自來水管理暫行辦法》、《發仲村執行兵役優撫政策的規定》等一系列村規民約。所有這些制度的建立和對各項村務的有效監管,使發仲村實現辦事、建設、發展的規范化管理,進一步推進了發仲村的民主制度建設。

          同時,發仲村在本人的帶領和村支兩委的積極配合下不斷加強村務公開、民主管理,通過完善內容、豐富形式,進一步暢通民情、民意渠道,既促進村干部自覺接受黨內和群眾的監督,又教育引導廣大群眾遵守法律、法規,做個文明人。20xx年9月,在黨委政府的積極倡導下,發仲村組建了村務智囊團。特意在村中物色了關心村務,熱愛集體,有較高群眾威信,公道正派的各層次精英分子,組成智囊團。在村務工作決策前,虛心聽取智囊團的意見,并通過他們加強與村民的溝通聯系,從而更容易與村民達成共識,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和力量,將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為更好地發揮智囊團的作用,黨委政府還在20xx年2月制定了《關于設立發仲村務決策智囊團的實施方案》,明確他們的權利、義務、活動形式和內容,結合先進性教育活動的開展, "村務直擊"、"村委生活"、等內容; 20xx年11月,在"兩委"與村民小組長的工作會議上,由包村領導提議的實行與村民群眾溝通的新方式——"下訪日",獲得了大家一致通過。這一非常切合農村實際情況的方式的推行,能讓"兩委"班子主動融入群眾當中,深入聽取意見和做好解釋說服工作,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形成強大的合力。

          除了加強制度建設外,在工作之余走遍了全村的每個村民小組及微企單位,重點走訪了村民代表、小組長、黨員骨干、農業戶、困難戶家庭。除了直接走訪農戶外,本人還利用業余時間,分片到村民家中進行多次民情訪談,直接傾聽群眾呼聲,宣傳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然后及時整理群眾反映的問題,分析原因,提出對策建議。通過一系列的調查摸索,探索出一條適合當前發仲村形勢發展的新路子。

          三、抓好發展和穩定,真正為群眾辦好事實事

          發仲村"兩委"班子牢記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任務,不斷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為民謀取福利,解決民生問題。具體措施包括:把可開發的土地轉包化;爭取上級政策支持開辟發展空間;巧妙靈活地盤活提升零散土地;繼續加強經濟的管理等。在近年來,雖然國家嚴控村域經濟發展空間,但發仲村經濟建設仍取得較快的發展、集體經濟大幅度提升。當年實現農業產值1000萬元,比上年增長20.7%,第三產業474萬元,比上年增長56萬元。

          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本人帶領黨員干部及村委會積極化解社會矛盾,營造和諧社會。難點問題主要集中在歷史欠款和土地使用情況等。村黨支部細心分析上述重點問題,廣泛聽取群眾及各界人士的意見,認真商討解決方案,制訂計劃。在歷史欠款方面,黨支部和村委會立下決心,定下追款時間表,保證集體利益不受損害,通過先易后難、逐戶上門的方法,既耐心了解欠戶情況,又在村內制造正面輿論,形成社會壓力,對多年的欠款戶及時采取有效的法律手段。通過黨支部的努力和扎實有效的工作,于去年已經追回大部份的欠款,余下的小部份欠款戶亦正在按計劃執行。在土地使用情況方面,支部專門制定了土地使用情況一覽表向全村公布,讓全體村民明白一年來村里的收入狀況。

          此外,黨委政府還把創造良好投資環境和為群眾辦好事實事密切結合起來,努力建設一個村風文明、和諧共處、文化發展、道德皆有、民主有序的社會主義新理念。如20xx年度完成"新農村改造" 261戶;20xx年度實施"美麗鄉村房屋立面改造" 98戶;完成通村水泥路14.9公里;結合衛生村的創建活動,整治了村容、村貌和環境衛生,營造了潔凈、優美、文明的生活環境。同時,支部和村委會牽頭創建了專門的保安、環衛、農業技術服務隊伍,滿足了發仲村民日常生活的各種需要,切實解決好群眾的切身問題,努力推動和諧社會的建設。

        村主任個人先進事跡2

          學水利技術,帶著簡陋的測繪工具翻山越嶺進行勘察;赤腳步行去炸藥廠背炸藥,腳板磨得破皮出血;率領村民繞三重大山、過三道絕壁、穿三道險崖,硬是憑雙手鑿出一條生命之渠,終結了村莊“一年四季包沙飯,過年才有米湯喝”的歷史。隨著媒體報道的`深入,貴州遵義市草王壩村老支書黃大發“和大山較勁”的事跡傳遍山里山外,感染了無數心靈。

          當年,林縣人民開鑿紅旗渠,創造了當代“愚公移山”的奇跡。如今,黃大發老支書帶領村民憑雙手鑿出一條生命之渠。在平原上憑雙手鑿出水渠已經不容易了,何況是在山上,那里有絕壁、有險崖,一不小心就可能身處險境。面對惡劣的自然條件,黃大發并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功夫不負有心人,黃大發執著地“和大山較勁”,最終取得了勝利。

          當下,全國正在推進脫貧攻堅。脫貧攻堅,外部輸血的同時更需要內部造血,需要調動起貧困地區人民投身改革發展的積極性。山區自然條件不佳,但人們應當有人定勝天的信念,要有敢叫日月換新天的'精神。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困難擺在那里,如果總是想著繞著走,那只能說明能力有限,只能說明毅力不夠強大。困難像彈簧,你強它就弱,讓自己強大起來,才能把困難征服、跨過困難這道坎。很多時候,能不能跨過困難這道坎,就在于人們是否有戰勝困難的堅定信念。

          和大山較勁,彰顯了黃大發老支書的為民情懷。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既然當了村支書,就應該切切實實為民謀福祉。沒有好的水渠,村莊“一年四季包沙飯,過年才有米湯喝”,村民的日子十分艱苦。農民以種田為生,解決好擺在村民面前的灌溉難這個“攔路虎”,農民才能吃得飽飯、穿得暖衣。在山區修水渠,盡管很困難,但卻是不得不面對的問題。黃大發老支書帶領村民修建水渠,付出了很多辛勞。修渠的過程中,老支書還承受了親人離世帶來的傷痛。好在,全村上下一條心,終于修成了水渠,莊稼灌溉難的問題迎刃而解,村民的生活漸漸好了起來。修水渠只是第一步,黃大發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而是在此基礎上帶領村民繼續通路、通電,朝著更好的日子邁進。

          和大山較勁,黃大發的自力更生精神值得人們學習。自力更生精神,正是黃大發老支書的“大發”境界。膠鞋已經斷裂卻舍不得換一雙,這個生動的細節正是老支書簡樸生活的寫照。共產黨人,就應該像黃大發一樣“先憂后樂”“先苦后甜”。黃大發的“大發”境界是一種精神力量。今天,物質生活富裕了,少數年輕人不肯自力更生,畢業了還在啃老,這是不妥當的。勞動才能創造財富,通過自己的雙手奮力拼搏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黃大發是一面很好的鏡子,每個人都應該從他身上汲取自力更生的正能量。其實,中國經濟取得這么大的成就,很大程度正是因為弘揚了自力更生的精神。物質生活好了,但自力更生的精神不能丟。自力更生,掌握核心技術,才不會被別人卡脖子。

          閱讀黃大發的先進事跡,不禁讓人對他肅然起敬。

        【村主任個人先進事跡】相關文章:

        村主任個人先進事跡材料12-03

        村主任先進事跡材料11-04

        優秀村主任先進事跡材料01-16

        優秀村主任先進事跡材料范文04-02

        村主任個人述職報告11-22

        村主任助理的個人鑒定03-08

        有關村主任個人述職報告11-27

        村主任個人述職報告范文10-13

        村主任的個人述職報告范文11-25

        村主任個人原因辭職報告12-14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日本最新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在线精品国精品国产3d | 中国性色在线视频 | 亚洲日本97视频在线观看 | 色色色导航一区二区三区 | 伊人成国产中国 |

            村主任個人先進事跡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事跡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事跡是指對本單位具有突出事跡的集體和個人整理出的文字宣傳材料。事跡到底怎么擬定才正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村主任個人先進事跡,歡迎大家分享。

            村主任個人先進事跡1

              我是發仲村村委會主任。在20xx年村委換屆選舉后,我帶領發仲村的"兩委"班子,從體制上、活動方式上、思維觀念上,全面強化了黨的領導,加強了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紀律建設,充分體現和發揮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并從中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執政方式和領導方法,進一步推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各項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全村黨員群眾的共同努力,也離不開"兩委"班子的團結協作,主要事跡有:

              一、堅定理想信念,把黨組織建設作為工作的切入點

              對于農村黨員干部要有怎樣的理想信念,我認為:首先要掌握農村發展規律,有牢固的馬列主義和社會主義信仰,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政績觀和科學的發展觀,躬身實踐立黨為公;其次要解決好村干部上任后做什么的問題,做到肩上有擔子,工作有路子,解決問題有法子;三是要在行動上能牢固樹立為村民服務的思想,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辦群眾所需,能夠帶領全村群眾發展經濟、勤政為民、務實肯干、廉潔自律。

              本人以實施固本強基工程和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與"兩委"成員共同研究,結合發仲村工作實際和黨員隊伍現狀制定了《發仲村黨支部黨員管理長效機制工作方案》,既創新了活動的模式,又體現了管理的制度化和規范化。為拓寬黨內民主渠道,在每次召開民主生活會前,邀請黨小組長列席會議,充分聽取意見,增強黨支部的向心力。在"優秀共產黨員"評選活動方面,創新地采用了百分制量化的"星級評比制度",營造創先爭優的良好氛圍。通過上述的途徑,進一步增強了"兩委"班子和整個黨員隊伍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二、發揚民主作風,形成推動發展的合力

              民主管理既是基層群眾的訴求,也是加強農村基層組織的領導與管理、推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關鍵所在。南開鄉黨委政府對村兩委干部實行"統一領導、分工明確、職責分明、各施其政、各負其責"。處理集體事務時,實行集體論證、集體決策、集體審批制度。推行每月5日召開辦公室全體工作人員會議的會務制度,通過每月例會,布置經兩委研究制定的工作并聽取意見,同時,對于重大事情決策,則先由兩委干部研究后提出方案,再召開兩委干部及村小組長會議,然后召開黨員、村代表會議,充分討論決策方案并表決通過后方能正式執行。通過制度的落實,避免了決策的盲目性、隨意性。進一步依法健全細化一系列的規章制度。此外,還通過村民代表大會制定了《合作社農業管理方案》、《建房土地使用與管理辦法》、《計劃生育自治章程》、《自來水管理暫行辦法》、《發仲村執行兵役優撫政策的規定》等一系列村規民約。所有這些制度的建立和對各項村務的有效監管,使發仲村實現辦事、建設、發展的規范化管理,進一步推進了發仲村的民主制度建設。

              同時,發仲村在本人的帶領和村支兩委的積極配合下不斷加強村務公開、民主管理,通過完善內容、豐富形式,進一步暢通民情、民意渠道,既促進村干部自覺接受黨內和群眾的監督,又教育引導廣大群眾遵守法律、法規,做個文明人。20xx年9月,在黨委政府的積極倡導下,發仲村組建了村務智囊團。特意在村中物色了關心村務,熱愛集體,有較高群眾威信,公道正派的各層次精英分子,組成智囊團。在村務工作決策前,虛心聽取智囊團的意見,并通過他們加強與村民的溝通聯系,從而更容易與村民達成共識,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和力量,將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為更好地發揮智囊團的作用,黨委政府還在20xx年2月制定了《關于設立發仲村務決策智囊團的實施方案》,明確他們的權利、義務、活動形式和內容,結合先進性教育活動的開展, "村務直擊"、"村委生活"、等內容; 20xx年11月,在"兩委"與村民小組長的工作會議上,由包村領導提議的實行與村民群眾溝通的新方式——"下訪日",獲得了大家一致通過。這一非常切合農村實際情況的方式的推行,能讓"兩委"班子主動融入群眾當中,深入聽取意見和做好解釋說服工作,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形成強大的合力。

              除了加強制度建設外,在工作之余走遍了全村的每個村民小組及微企單位,重點走訪了村民代表、小組長、黨員骨干、農業戶、困難戶家庭。除了直接走訪農戶外,本人還利用業余時間,分片到村民家中進行多次民情訪談,直接傾聽群眾呼聲,宣傳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然后及時整理群眾反映的問題,分析原因,提出對策建議。通過一系列的調查摸索,探索出一條適合當前發仲村形勢發展的新路子。

              三、抓好發展和穩定,真正為群眾辦好事實事

              發仲村"兩委"班子牢記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任務,不斷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為民謀取福利,解決民生問題。具體措施包括:把可開發的土地轉包化;爭取上級政策支持開辟發展空間;巧妙靈活地盤活提升零散土地;繼續加強經濟的管理等。在近年來,雖然國家嚴控村域經濟發展空間,但發仲村經濟建設仍取得較快的發展、集體經濟大幅度提升。當年實現農業產值1000萬元,比上年增長20.7%,第三產業474萬元,比上年增長56萬元。

              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本人帶領黨員干部及村委會積極化解社會矛盾,營造和諧社會。難點問題主要集中在歷史欠款和土地使用情況等。村黨支部細心分析上述重點問題,廣泛聽取群眾及各界人士的意見,認真商討解決方案,制訂計劃。在歷史欠款方面,黨支部和村委會立下決心,定下追款時間表,保證集體利益不受損害,通過先易后難、逐戶上門的方法,既耐心了解欠戶情況,又在村內制造正面輿論,形成社會壓力,對多年的欠款戶及時采取有效的法律手段。通過黨支部的努力和扎實有效的工作,于去年已經追回大部份的欠款,余下的小部份欠款戶亦正在按計劃執行。在土地使用情況方面,支部專門制定了土地使用情況一覽表向全村公布,讓全體村民明白一年來村里的收入狀況。

              此外,黨委政府還把創造良好投資環境和為群眾辦好事實事密切結合起來,努力建設一個村風文明、和諧共處、文化發展、道德皆有、民主有序的社會主義新理念。如20xx年度完成"新農村改造" 261戶;20xx年度實施"美麗鄉村房屋立面改造" 98戶;完成通村水泥路14.9公里;結合衛生村的創建活動,整治了村容、村貌和環境衛生,營造了潔凈、優美、文明的生活環境。同時,支部和村委會牽頭創建了專門的保安、環衛、農業技術服務隊伍,滿足了發仲村民日常生活的各種需要,切實解決好群眾的切身問題,努力推動和諧社會的建設。

            村主任個人先進事跡2

              學水利技術,帶著簡陋的測繪工具翻山越嶺進行勘察;赤腳步行去炸藥廠背炸藥,腳板磨得破皮出血;率領村民繞三重大山、過三道絕壁、穿三道險崖,硬是憑雙手鑿出一條生命之渠,終結了村莊“一年四季包沙飯,過年才有米湯喝”的歷史。隨著媒體報道的`深入,貴州遵義市草王壩村老支書黃大發“和大山較勁”的事跡傳遍山里山外,感染了無數心靈。

              當年,林縣人民開鑿紅旗渠,創造了當代“愚公移山”的奇跡。如今,黃大發老支書帶領村民憑雙手鑿出一條生命之渠。在平原上憑雙手鑿出水渠已經不容易了,何況是在山上,那里有絕壁、有險崖,一不小心就可能身處險境。面對惡劣的自然條件,黃大發并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功夫不負有心人,黃大發執著地“和大山較勁”,最終取得了勝利。

              當下,全國正在推進脫貧攻堅。脫貧攻堅,外部輸血的同時更需要內部造血,需要調動起貧困地區人民投身改革發展的積極性。山區自然條件不佳,但人們應當有人定勝天的信念,要有敢叫日月換新天的'精神。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困難擺在那里,如果總是想著繞著走,那只能說明能力有限,只能說明毅力不夠強大。困難像彈簧,你強它就弱,讓自己強大起來,才能把困難征服、跨過困難這道坎。很多時候,能不能跨過困難這道坎,就在于人們是否有戰勝困難的堅定信念。

              和大山較勁,彰顯了黃大發老支書的為民情懷。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既然當了村支書,就應該切切實實為民謀福祉。沒有好的水渠,村莊“一年四季包沙飯,過年才有米湯喝”,村民的日子十分艱苦。農民以種田為生,解決好擺在村民面前的灌溉難這個“攔路虎”,農民才能吃得飽飯、穿得暖衣。在山區修水渠,盡管很困難,但卻是不得不面對的問題。黃大發老支書帶領村民修建水渠,付出了很多辛勞。修渠的過程中,老支書還承受了親人離世帶來的傷痛。好在,全村上下一條心,終于修成了水渠,莊稼灌溉難的問題迎刃而解,村民的生活漸漸好了起來。修水渠只是第一步,黃大發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而是在此基礎上帶領村民繼續通路、通電,朝著更好的日子邁進。

              和大山較勁,黃大發的自力更生精神值得人們學習。自力更生精神,正是黃大發老支書的“大發”境界。膠鞋已經斷裂卻舍不得換一雙,這個生動的細節正是老支書簡樸生活的寫照。共產黨人,就應該像黃大發一樣“先憂后樂”“先苦后甜”。黃大發的“大發”境界是一種精神力量。今天,物質生活富裕了,少數年輕人不肯自力更生,畢業了還在啃老,這是不妥當的。勞動才能創造財富,通過自己的雙手奮力拼搏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黃大發是一面很好的鏡子,每個人都應該從他身上汲取自力更生的正能量。其實,中國經濟取得這么大的成就,很大程度正是因為弘揚了自力更生的精神。物質生活好了,但自力更生的精神不能丟。自力更生,掌握核心技術,才不會被別人卡脖子。

              閱讀黃大發的先進事跡,不禁讓人對他肅然起敬。

            【村主任個人先進事跡】相關文章:

            村主任個人先進事跡材料12-03

            村主任先進事跡材料11-04

            優秀村主任先進事跡材料01-16

            優秀村主任先進事跡材料范文04-02

            村主任個人述職報告11-22

            村主任助理的個人鑒定03-08

            有關村主任個人述職報告11-27

            村主任個人述職報告范文10-13

            村主任的個人述職報告范文11-25

            村主任個人原因辭職報告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