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精選47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寫過事跡,肯定對各類事跡都很熟悉吧,根據范圍的不同,事跡可分為集體事跡和個人事跡。那么擬定事跡真的很難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精選4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 1
袁隆平的形象可謂“幾十年如一日”的“農民本色”——瘦小身材,背微駝,但也就是他,獲得了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證書和500萬元的高額獎金!半s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獲獎,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他不僅僅攪動了人們對科學家的好奇,更引起人們對大獎的產生以及我國科技獎勵制度的關注。
1976年,袁和助手培育的`三系雜交水稻“南優2號”在全國大面積推廣,比常規水稻平均增產20%,到2000年全國累計推廣38億畝,增產稻谷3600億公斤。
1995年,袁在全國大面積推廣兩系法雜交水稻生產應用,到2000年全國累計推廣面積達5000萬畝,平均產量比三系增長5%—10%,續寫“東方魔稻”的新篇章。
2000年,“超級雜交稻”到達農業部制定的第一期目標,突破日本專家估算的水稻的理論極限產量,被全國400位院士評選為“2000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的第一項成果。
2000年12月12日,“隆平高科”上市,成為中國證券市場第一只以科學家名字名民的股票。袁老說,他此刻最大的心愿是利用基因技術育出畝產800公斤的超級雜交水稻,目標是2005年實現大面積推廣。
他先后獲得了聯合國知識產權組織“杰出發明家”金質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英國讓克基金會“讓克獎”、美國費因斯特基金會“拯救世界饑餓獎”、聯合國糧7農組織“糧食安全保障獎”、日本“日經亞洲大獎”、作物雜交優勢利用世界“先驅科學家獎”、“日本越光國際水稻獎”等八項國際獎。
西方世界稱,雜交稻是“東方魔稻”。他的成果不僅僅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并且也被認為是解決下個世紀世界性饑餓問題的法寶。國際上甚至把雜交稻當作中國繼四大發明之后的第五大發明,譽為“第二次綠色革命”。
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 2
20世紀60年代初,米丘林、李森科遺傳學說盛行,但袁隆平院士視野開闊,通讀外文資料,了解到了孟德爾、摩爾根現代遺傳學理論研究的新動向,于是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打開了雜交水稻王國的大門。他為我們這代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樣,我們更應該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立人,學一生,愛一行,鉆一行,遇到困難不退縮,遇到挫折不屈服,在本職崗位上百折不撓,鍥而不舍。并弘揚時代精神,樂于服務,甘于奉獻,振興我國電力環保事業,積極投身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第三要學習袁隆平院士顧全大局、不計名利、甘為人梯的協作精神。自從事雜交水稻研究起,袁隆平院士都是從大處著眼,從難處著手,從全局著想,所以每次課題的啟動總能帶動不同地區和單位的合作攻關。
20世紀70年代,他曾把自己研究小組發現的野敗材料毫無保留地分送給全國18個研究單位,從而加快了協作攻關的步伐,使得后續的配套研究得以很快實現。從這點上,我想作為一名企業中層管理人員更應該需具備這種精神,團結協作,承上啟下,傾聽大家的呼聲,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增強工作的預見性。要做到雪中送炭而非錦上添花,去做一名合格的服務員,圍繞公司整體和部門全局決策,加強協調,開拓創新,全力以赴為工程項目服好務。努力加強自身素質修養以樹環保產業龍頭形象。最后還要學習袁隆平院士良好的人品、作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他謙遜豁達,不以自居;他作風純樸,關心他人;他熱愛生活,健康樂觀。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我國當代優秀知識分子憂國憂民、造福人類的宏大報負、自強不息、勇攀高峰的創新精神、不畏艱辛、迎難而上的.奮斗意志、淡泊名利、奉獻社會的思想境界。袁隆平院士對事業的執著和奉獻深深地激勵了我,作為普通的企業員工,我們的名聲不算顯赫、我們的地位不算尊貴、我們的收入不算豐厚,但是我們所從事的事業卻是極為崇高的,我要盡自己全力來實現個人的社會價值?梢哉f,袁隆平院士的這種精神不僅鼓舞了我們,更凈化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好地貫徹各級領導的工作布署,積極開展部門各項工作,認真學習節能環保專業新技術和新知識,努力掌握全球環保領域的新動向,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以適應現代化生產和和諧社會發展的需要,提高環保設備質量,做到建一個項目,樹一座豐碑。同時更好地組織部門員工參加政治學習和業務培訓,開展好員工的文體活動,關心員工的生活,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從各方面以袁隆平院士的先進事跡為榜樣和標準來不斷鞭策并提高自己,以爭取更大的進步。
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 3
9月3日,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兩彈”模型捐贈給榮成郭永懷事跡陳列館。當天,中物院黨委常委、副院長田東風,中物院型號總指揮、科協主席譚志昕,榮成市委副書記呂劭偉,榮成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曲衛偉等參加活動。
郭永懷出生于滕家鎮西灘郭家村,是我國著名的力學家、應用數學家、空氣動力學家,近代力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是唯一一位在中國原子彈、導彈和人造地球衛星領域均作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1968年因飛機失事不幸犧牲,終年59歲。1999年,郭永懷被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多年來,榮成一直十分重視郭永懷的事跡宣傳。為更好地讓市民了解他的事跡,2010年,榮成在博物館廣場東側豎立了郭永懷雕像。近年來,又與中科院力學所等單位密切聯系,為建立郭永懷事跡陳列館打下了基礎。
今年結合中央提出的“兩學一做”要求,市委、市政府重新將展館建設提上議事日程,組織專業力量,高水平策劃、高標準建設,先后到北京、四川綿陽、梓潼與青海海北州等郭永懷戰斗和生活過的地方,搜集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和歷史文物。郭永懷事跡陳列館位于榮成博物館一層,展覽面積2000平方米,有400多張圖片、200多件珍貴文物資料、6個視頻。根據郭永懷院士的生活工作經歷,陳列館擬劃分為八大板塊,分別是“榮成之子潛心求學”“馳名海外毅然歸國”“兩彈一星功勛卓著”“儒家情懷大師風范”“獻身科學壯烈殉國”“懷瑾佩瑜愛在天際”“高山仰止永遠懷念”以及多媒體教育廳。內容涵蓋了郭永懷的出生、外出求學、歸國、從事力學和國防科學研究,直至犧牲的完整人生軌跡。通過對其一生的展示和部分科研場景的.復原,讓人們可以充分了解郭永懷的儒家風范和大師情懷,全面展示了郭永懷院士的卓越功勛。
當天捐贈的模型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和第一顆氫彈的模型。呂劭偉在捐贈活動中表示,郭永懷是為“兩彈”事業作出杰出貢獻的偉大科學家,是優秀共產黨員的代表、榮成人民的驕傲!皟蓮棥蹦P褪枪缿咽论E陳列館的重要展品,濃縮了“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攀登”的“兩彈”精神,是對郭永懷卓越貢獻的重要展示。對面向黨員干部、青少年、社會公眾全面深化黨性教育、科普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大意義。今后,榮成將不斷組織社會各界向郭永懷同志學習,切實發揮郭永懷事跡陳列館的作用,傳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能量。
據介紹,郭永懷事跡陳列館是山東省首個院士紀念館,國內展示新中國科學家風采的重要展館,也將成為對社會各界進行國防教育、紅色教育、科普教育的重要場所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
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 4
郭永懷是我國近代力學事業的開拓者之一。他和錢學森、周培源、錢偉長等一道,規劃了我國高等學校力學專業的設置。他和力學家們運籌帷幄,認真研究了近代力學的發展方向,制定了學科的近期發展規劃和遠期奮斗目標,使我國力學學科的面貌大為改觀,特別是近代力學科學一起步就有很高的基準,只短短的幾年功夫,在某些方面就已接近于世界先進水平。
早在回國以前,郭永懷就同談鎬生探討過回國后如何培養力學人才的問題。回國后,他始終把培養科技人才當作頭等大事來抓。
1956年,我國恢復建立研究生制度。郭永懷積極籌劃力學所的研究生培養。在第一批招生中,他一人就帶了5名研究生,以后又親自帶過幾批。他主張:培養人才要“言教、身教,以身教為主”。在教學和科研中,他自己做表率,經常同年輕人一道解決一個個具體的技術問題。在培養研究生和助手時,他注重使他們在理論分析和實驗研究兩個方面都得到提高。他對年輕人的指導和幫助是啟發式的、循序漸進的,重點強調掌握科研方法,提高科研本領,而不僅僅是解決某些具體問題。在他的培養下,研究生中有不少已成為所級學術領導人或博士研究生的導師。
1957年,郭永懷和錢偉長組織并領導了清華大學力學研究班。他除負責研究班的日常組織工作外,還親自執教,講授流體力學概論。開課前,他把輔導教員找來,親自帶領他們到有關高等院校的實驗室參觀,對一些關鍵問題給予一些啟示,再讓他們為課程安排一個實驗計劃,使這門課做到理論聯系實際。臨畢業前,郭永懷親自指導安排學員們的畢業論文題目,并設法每周都同輔導教員和學員碰頭,了解進展情況,幫助解決問題。清華大學力學研究班前后共辦了三屆,畢業生達290多名。現在這些學員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各個部門,特別是在國防科研單位和重點院校的力學系或力學專業教研室,他們起著頂梁柱的作用。
郭永懷在培養人才方面不遺余力。1958年,他兼任中國科技大學化學物理系主任和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教授,講授高速邊界層。執教中,每堂課都凝結了他的心血。他評論和分析學者們成功與失敗的經驗,使初入門的研究人員都深受啟發,甚至終生受用。在講到求解各種形式的N—S方程時,他總是眉飛色舞,侃侃而談,指出采用什么樣的變換有希望獲得成功,走哪一條路是徒勞的,會遇到什么問題,癥結何在。凡聽過他課的人都感到回味無窮。陸士嘉也常常趕來聽郭永懷的講課。她當時曾評價說:“只有他能講得這樣傳神。”
郭永懷是一位優秀的教育家。他將自己比作一顆石子,甘愿為青年人的成長鋪路。他深感大批培養優秀人才是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重要保證。培養學術接班人這一艱巨任務在他的工作安排上占有突出的地位。他的一言一行都體現了這一點。1961年,他曾寫道:“當前的打算是早日培養一批骨干力量,慢慢形成一支專業隊伍!彪S后他欣慰地說:“由于幾年的工作,已經見到效果!鲍I身我國的核武器事業
1960年5月,郭永懷被調到核武器研究院(九院),并兼任該院副院長。他在處理好力學所日常工作的同時,把大量精力花費在研制核武器這項對我國政治、國防和科技發展有重大意義的事業中。在原子彈研制初期,郭永懷主要負責力學方面的領導工作。
在原子彈理論探索階段,郭永懷對一些關鍵問題的'解決作出了重大貢獻。例如,當時在第一顆原子彈采取什么樣的引爆方式上存在不同意見,郭永懷通過比較兩者的優劣,大力支持“爭取高的,準備低的”的方針,即以較高級的“內爆法”作為主攻方向。又如,在炸藥爆轟波的理論計算上,郭永懷正確地提出用一維特征線法進行,解決了一大批理論和技術難題。為了使大家了解爆轟學,郭永懷還親自講授了爆炸力學。
在爆轟物理試驗過程中,郭永懷經常深入試驗現場,指導工作并協助開展試驗。當時,為確定原子彈爆轟聚焦技術方案,爭論是很熱烈的。年輕的物理學家陳能寬提出了一個難度和風險都很大、但卻能少走彎路的聚焦方案。許多人對此持懷疑態度。郭永懷從力學角度反復估算,大膽支持采納這個方案。為了配合爆轟試驗,郭永懷還指導設計部人員進行不同試驗元件的結構設計,使爆轟試驗得以順利進行。
郭永懷十分重視并經常在九院的會議上反復強調核彈的武器化和系列化,指出要努力做好核武器的后期發展工作。在此后的進程中,他一直負責總體結構設計、外型設計以及環境模擬實驗的指導與把關。他很早就安排了一系列與武器化有關的預研課題,包括結構設計、外型設計、飛行彈道、物理引信、環境試驗項目與設備等。在彈體結構設計中,郭永懷提出了許多獨特的設想,包括薄殼結構、通用核航彈等。它們都在后來的工作中逐步得以實施,對核武器的輕型化、實戰化和系列化以及新原理實驗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環境試驗方面,郭永懷在建立我國核武器環境試驗設備及分析研究上起了主導作用。他從技術人員的配備、課題的安排、試驗項目的確定和試驗設備的籌建等多方面入手,使我國有了一整套大型、精密、試驗范圍較廣的設備,包括沖擊、噪聲、振動、過載、溫濕度、霉菌、鹽霧的組合試驗設備和大型離心試驗機等。他還親自出馬,找有關單位協商研制專門設備。
郭永懷的科研眼光長遠,在他心中始終裝著武器化階段的長遠計劃。他提出動態環境試驗要開展隨機振動、高速沖擊和噪聲試驗。為了提高核武器的適應性,他提出開展拓寬溫度試驗。九院當時分工不分家,郭永懷的注意力也常常超出力學領域之外。他特別關心“安全論證”課題的研究!鞍踩撟C”就是研究當飛機投下核武器后,能否以及怎樣安全躲過光輻射、沖擊波的威脅。為了保證絕對安全,郭永懷極力主張理論計算與模型空投試驗結合進行。為此他還親自過問并參與計算核航彈和氫彈空投過程中的飛行彈道、傘—彈彈道特性。在他的倡導下,經過嚴格的計算與分析,每次核試驗飛機都安全返航。
他對我國核武器事業的貢獻是多方面的。例如,他對核武器系列化發展提出許多建議和設想;他指導進行了反潛核武器的水中爆炸力學研究、水洞試驗以及調研工作;對研究發展潛地導彈也作出了貢獻。此外,郭永懷還應兩彈結合時期的需要,對我國核武器科研體制提出了重要設想。
1968年10月,郭永懷再次赴青海,籌劃我國第一顆導彈熱核武器試驗工作。在離開青海之前,他對這次國家試驗進行過評價發言。當時,試驗的理論方面有“過早點火幾率”問題;實驗方面有設計內球新結構問題;材料加工方面正考慮產品自熱和裝配貯存問題;在整體系統方面有“彈、傘、機”的協同配合問題。郭永懷從這次熱試驗的準備情況瞻望1969年和以后的任務,大膽提出今后設計要重新考慮上述各方面的問題,為我國核武器的機動、安全、和小型化指明了方向。12月5日,郭永懷從蘭州乘飛機返京。當飛機在北京機場著陸時,發生了一等事故,郭永懷不幸以身殉職。
郭永懷為我國的力學事業、國防科技事業貢獻了畢生精力。他在回國后的短短12年時間里所做的工作之多令人嘆服。他參與了我國小型地空導彈、氫氧發動機和反導導彈的研制;他翻譯并出版了普朗特的名著《流體力學概論》,組織翻譯了《爆炸力學》;他擔任了《力學學報》和《力學譯叢》兩個雜志的主編;他是中國力學學會理事和中國航空學會副理事長。郭永懷的學術成就和高尚品德受到人們的敬仰和欽佩。為了紀念他,中國科學出版社分別于1982年和1990年出版了《郭永懷文集》和《郭永懷紀念文集》。1988年12月5日,在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大院東側綠蔭叢中為郭永懷樹立了一尊漢白玉雕像。郭永懷的光輝形象將永存人間。
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 5
1955年,江蘇南通爆發了流行病,將近2000個孩子患上了麻痹型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癥)。被病毒破壞了脊髓神經的孩子們,運動神經元受損,出現肢體癱瘓癥狀。當時,中國脊髓灰質炎發病率高達十萬分之三十幾,即使不是大爆發期間,每年都有兩萬到四萬的孩子患病,不少在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正常行走的能力。
當時,美國免疫學家索爾克已經研制出了脊灰滅活疫苗,無奈我們拿不到樣本,形勢嚴峻,顧方舟被派至正在研究這一疫苗的蘇聯了解情況。
觀察蘇聯做法、遍覽相關文獻的顧方舟,發現基于中國的`國情,并不具備普及滅活疫苗的條件。不僅因為這種疫苗的成本高,還因為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而且滅活疫苗只能保護個體免受病毒侵害,無法阻止病毒傳播;活疫苗卻能令腸道組織產生免疫,阻斷病毒的傳播。多番考慮下,他給衛生部寫了封信,建議中國走研發減毒活疫苗的技術路線。
幾番艱辛,他從蘇聯拿到了活疫苗的樣品并帶回國,試生產500萬份后,問題又來了,怎么檢定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呢?中國并沒有猩猩來做實驗,他們便拿猴子做實驗。
1960年,脊灰疫苗到了第一期臨床試驗階段,沒有實驗對象怎么辦?顧方舟想到了自己還不到1歲的大兒子,正符合實驗要求,于是,第一顆糖丸,就給兒子喂了下去。在他的帶領下,其他實驗人員的五六個子女也參加了臨床試驗。一個月過去了,沒有孩子染病,第一期臨床試驗成功通過。隨后第二期、第三期臨床試驗都順利通過。
在如何預防脊髓灰質炎的問題上,中國做出了與歐美國家不一樣的選擇,而且取得了成功。
“學習國外的東西,不能他們怎么樣,我們就怎么樣,因為國情完全不一樣,要學習它最精華的部分,變成我們自己的!
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 6
顧方舟,1926年生于上海,長于寧波,幼時喪父,家道中落,兄弟三人隨母親和外祖母一同生活。為了承擔一家人的生計,母親常年忙于助產士的工作,顧方舟與長兄及外祖母感情深厚,在寧波老鄉的幫襯下,學業未曾中斷,中學畢業后,進入大學學習。
孤兒寡母的家庭,生活上免不了求助于人,而且身為助產士的母親沒有行醫資格,遇到難產的情況,必得求助醫生。因此,母親常對他說,希望他成為一名醫生。因為在母親的.觀念里,只有別人求醫生治病,沒有醫生求別人的。孝順的顧方舟聽從了母親的建議,成為北京大學醫學院的一名學生。
顧方舟生性熱情開朗,中學時喜愛體育,大學時參加合唱團,興趣廣泛。也正是在大學名師云集、自由寬松的氛圍,和先進思想的影響下,他逐漸找到了自己事業的方向——不是成為一名救死扶傷的醫生,而是投身于預防醫學,成為一名公衛衛士。
顧方舟之所以樹立投身公共衛生事業的志向,與一件事有關。
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 7
火星探索者張榮橋: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總設計師。
2021年中國火星登陸任務取得突破,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首次成功在火星表面著陸。張榮橋正是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總設計師。
張榮橋1966年出生于安徽省安陵鎮,1988年本科畢業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專業。1991年獲得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碩士學位,F任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總設計師,兼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授。
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 8
顏寧,女,1977年11月出生于山東章丘,結構生物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兼職教授。
1996-2000年,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學習,獲學士學位;2000-2004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學習,獲博士學位;2005-2007年,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從事博士后研究;2007-2017年,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2017年5月7日,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2019年4月30日,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 9
從無到有,從近到遠,從長纓在手,到紅旗如畫。這一代人從沒有在乎過自己的得與失,這一代人一輩子都在磨礪國家的'劍與盾。今天,后輩們終于能聽到你們的傳奇,隱秘而偉大,平靜而神圣?唇癯,華夏兒女沈忠芳,擔中國航天重任,立汗馬功勞,在中國航天道路上功不可沒。隱姓埋名六十載,再回首已是暮年。
今年88歲的沈忠芳,是12位去年剛過了脫密期的中國導彈總指揮、總設計師之一,也是我國航天事業的重要參與者、組織者和見證者。
于1953,沈忠芳經試入北航,欲有朝一日作航天器,能保國之主空矣。于1967年,“紅旗二號”現世,踏步非凡成就之先鋒。沈忠芳后盡出豐功偉績,戰果累累,驗飛成四,八項有功,舉國科學大會。1992年1月,沈忠芳任命第三代高空導彈總指揮。
古有萬戶飛天之奇思,火銃繩椅欲攬明月;亦有嫦娥奔月之凄美,舞殿冷袖常寄相思。后世之人無懼無畏,飛天之夢經久不衰,身為華夏兒女自當以“雖千萬人吾往矣”之擔當,“雖九死其猶無悔”之執著,“吾將上下而求索”之追求,“我以我血濺軒轅”之堅定,一往無前,破云霄,上九天。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他日臥龍終得水,今朝放鶴且沖天”。千古名句,激人遐想,爾可曾欲與青云比肩,傲凌萬世之仰望?這就是沈忠芳自幼的夢想。
炮火點燃報國心,淡泊名利自得閑。六十五載事航天,鑄盾磨劍護國安。隱姓埋名耐寂寞,艱苦奮斗譜華篇。紅旗一展劍出鞘,三代防空展笑顏。耄歲壽翁抬望眼,一片新綠芳滿園。少年立志苦攀巖,紅纓護國譜新篇。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追求卓越,精益求精,沈忠芳,是為中國之驕傲。抱定信念,攻堅克難,盡顯國人之不屈志氣。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如今你我當立志苦攀巖,是以飛天攬太空,盡展青年之姿。當心懷凌云志,攜清風登山巔,以神舟震天重。當修身而陳釀,化嫦娥,飛云上。當不馳于妄想,現華夏國防夢。
耄耋之年,傲立于萬丈之上,雄居于東方之巔,不為千古留名之野望,盡芳自我之才華。看天庭,望星河,欲登天,盡嘗試即至俯瞰人世,長嘆虛實。今朝舉國之重任將壓與吾輩少年之肩胛,愿吾等更奮進。
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 10
陳省身1911年10月28日生于浙江嘉興秀水縣,美籍華人,20世紀世界級的幾何學家。少年時代即顯露數學才華,在其數學生涯中,幾經抉擇,努力攀登,終成輝煌。他在整體微分幾何上的卓越貢獻,影響了整個數學的發展,被楊振寧譽為繼歐幾里德、高斯、黎曼、嘉當之后又一里程碑式的人物。曾先后主持、創辦了三大數學研究所,造就了一批世界知名的數學家。晚年情系故園,每年回天津南開大學數學研究所主持工作,培育新人,只為實現心中的一個夢想:使中國成為21世紀的數學大國。
陳省身9歲考入秀州中學預科一年級。這時他已能做相當復雜的數學題,并且讀完了《封神榜》、《說岳全傳》等書。1922年秋,父親到天津法院任職,陳省身全家遷往天津,住在河北三馬路宙緯路。第二年,他進入離家較近的扶輪中學(今天津鐵路一中)。陳省身在班上年紀雖小,卻充分顯露出他在數學方面的才華。陳省身考入南開大學理科那一年還不滿15歲。他是全校聞名的少年才子,大同學遇到問題都要向他請教,他也非常樂于幫助別人。一年級時有國文課,老師出題做作文,陳省身寫得非?,一個題目往往能寫出好幾篇內容不同的文章。同學找他要,他自己留一篇,其余的都送人。到發作文時他才發現,給別人的那些得的分數反倒比自己那篇要高。
他不愛運動,喜歡打橋牌,且牌技極佳。圖書館是陳省身最愛去的.地方,常常在書庫里一呆就是好幾個小時。他看書的'門類非常雜,歷史、文學、自然科學方面的書,他都一一涉獵,無所不讀。入學時,陳省身和他父親都認為物理比較切實,所以打算到二年級分系時選物理系。但由于陳省身不喜歡做實驗,既不能讀化學系,也不能讀物理系,只有一條路——進數學系。
數學系主任姜立夫,對陳省身的影響非常大。數學系1926級學生只有5名,陳省身和吳大任是全班最優秀的。吳大任是廣東人,畢業于南開中學,被保送到南開大學。他原先進物理系,后來被姜立夫的魅力所吸引,轉到了數學系,和陳省身非常要好,成為終生知己。姜立夫為擁有兩名如此出色的弟子而高興,開了許多門在當時看來是非常高深的課,如線性代數、微分幾何、非歐幾何等等。二年級時,姜立夫讓陳省身給自己當助手,任務是幫老師改卷子。起初只改一年級的,后來連二年級的都讓他改,另一位數學教授的卷子也交他改,每月報酬10元。第一次拿到錢時,陳省身不無得意,這是他第一次的勞動報酬!
考入南開后,陳省身住進八里臺校舍。每逢星期日,他從學校回家都要經過海光寺,那里是日本軍營?吹胶蓸寣崗椀娜毡竟碜幽歉币鋼P威的模樣,他心里非常不是滋味,不禁快步走開。再往前便是南市“三不管”,是個烏煙瘴氣的地方,令他萬分厭惡。從家返回學校時,又要經過南市、海光寺,直到走進八里臺校園,他才感到松了口氣。
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 11
中國當代著名物理學家周培源,在1945年受邀參加美國戰時科學研究與發展局的研究工作。
伴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美國海軍部成立了海軍軍工試驗站,并希望周培源到該站工作,待遇甚優。但海軍部是美國的政府部門,在海軍部所屬單位任職便成為美國政府的.公務員,外籍人員須加入美國籍才能參加。周培源當即向美方提出三條件:第一,不加入美國籍;第二,只承擔臨時性的研究任務;第三,可以隨時離去。1947年2月,周培源毅然帶著妻兒離開美國回到了自己祖國的懷抱。
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 12
著名數學家蘇步青早年留學日本,1931年獲得博士學位。日本不少名牌大學以高薪聘請他,但他想到出國留學是為了掌握科學、報效祖國,就一一辭謝,毅然回國;貒螅谡憬髮W執教,竟一連四個月領不到工資,窮得連飯都難以吃飽,而當時日本帝國大學還答應保留他半年的工資。貧賤難移愛國心,蘇步青毫無再去日本之意。
抗日戰爭爆發后,日本帝國大學又發來電報,請他前往任教。出于民族大義,他一口回絕道:“我要留在自己的.祖國。祖國再窮,我也要為她奮斗,為她服務!”
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 13
我國原子能科學事業創始人錢三強,1937年赴法國留學研究原子理論,被小居里夫婦認為他是最優秀的'科研人員。1948年,錢三強和夫人何澤慧提出回國,導師和同事們都再三勸說、挽留。國民黨政府駐法大使惡狠狠地威脅說:“看他能上得了大陸的岸,那才怪呢!”這意思很明白。
如果錢三強堅持要回祖國,國民黨特務就會在半路上下毒手。錢三強不顧個人安危,置生死于不顧,與夫人抱著剛剛半歲的女兒,果斷而機智地回到祖國懷抱,為發展我國原子能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被譽為中國“核彈之父”。
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 14
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早年在英國伯明翰大學苦讀六年,取得了地質學碩士學位。他的老師鮑爾敦教授勸他留下深造,獲得博士學位后再回國。李四光謝絕了老師的好意,他回答說:“不,我想把我學到的'知識,盡快貢獻給我的祖國。”1920年回國工作,直到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為止。
后來,一度出國,在國外仍堅持地質學的研究工作。到1950年,他放棄國外優厚條件,在新中國百廢待興之際,毅然從英國繞道回國,作為新中國的地質部長為我國石油事業立下卓越功勛。
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 15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在1946年應聘到美國講學,很受學術界器重。當時,美國的伊利諾大學以一萬美元的年薪,與他訂立了終身教授的聘約。華羅庚的生活一下子舒適起來了,不僅有了小洋樓,大學方面還特地給他配備了四名助手和一名打字員。新中國成立后,一些人總以為華羅庚在美國已功成名就,生活優裕,是不會回來的了。
然而,物質、金錢、地位并沒有能羈絆住他的愛國之心。1950年2月,華羅庚毅然放棄了在美國“闊教授”的待遇,沖破重重封鎖回到祖國。
途經香港時,他寫了一封《告留美同學的.公開信》,抒發了他獻身祖國的熱情。他滿腔熱忱地呼吁:“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錦城雖樂,不如回故鄉;梁園雖好,非久留之地!
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 16
我國著名麻類纖維專家酆云鶴,8歲時就給人家當傭人,16歲時懂得一些救國道理,便立志學習救國本領。她以驚人的毅力,3年學完了6年的小學課程,后來以優異的成績考取濟南女子初師和北京女子高師。
學習期間她積極參加“五四”運動。大學二年級時,她又考取了官費留學,到美國俄亥俄州大學學習化學工程,并獲得了這所大學第1個她化學博士學位。回國后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他決心到德國學習爆炸學,希望學習用草類纖維造廉價炸藥技術,以打擊侵略者。
僅僅用了兩年時間,他就成為世界上第1個用草類纖維制造出人造絲的發明家。萊比錫大學聞訊后立即提出以高職稱換取她的論文,日本資本家也提出用高價和總工程師的條件換取她的發明專利。酆云鶴說:“不賣,我要留給我的祖國!
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 17
1939年7月,錢偉長在昆明考取公費留英,當時由于英德宣戰,改去加拿大。1940年1月錢偉長手續辦齊后登上英輪,發現護照上竟有日本領事館的簽字,因當時日本正發動侵華戰爭,而船經神戶港,沒有日本領事館的簽字會有麻煩!癗O,我們不去了!”錢偉長等留學生一起20幾本護照扔給了那人英國人。半年后,他們重辦護照再登程。
1943年錢偉長獲多倫多大學博士,旋去美國加州理工大學噴氣推進研究所任工程師,不僅又當上了領導600多人的“洋官”。抗戰勝利后,他甘愿放棄優厚的待遇回國,他拖家帶口在北平的'幾所大學兼課勉強生活。1947年美國的那個研究所又邀請他去,表格上有一句話:“一旦美中宣戰,本人絕對效忠美國!彼敿磳懴铝舜蟮摹癗O”。
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 18
知名遺傳育種專家鄧景揚,原是在法國和瑞士經商的華僑,不惜半路出家,放棄經商,改學自然科學。
1952年,他以一個旁聽生資格,入日內瓦大學,開始學習自然科學。他已是30多歲的人了,年紀大,學習中困難重重,但是報國之心鞭策他,深夜攻讀中幾次暈倒,他也無怨無悔。1959年他榮獲了該校自然科學博士學位,先后發表了5篇科學論文,他提出的“營養物質與開花物質相互制約”的新觀點,被國際上稱為“鄧氏理論”,經常在國際書中被引用。
鄧景揚學成之后準備回國。他的.導師、日內瓦大學科學院院長蘇達教授聞訊后極力挽留,他反復解釋:“新中國正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很需要人材。我是中國人,一定要回國效力!睂熒顬樗膼蹏鵁崆樗袆。他放棄了舒適的生活環境和優越的工作條件,于1960年春,攜帶著種子和儀器,踏上了歸國的路程。
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 19
1948年,李四光接受國際地質學會的邀請,來到英國出席第18屆大會。在大會上,他發表了自己最新研究成果的論文《新華夏海的誕生》動搖了傳統的地質學理論,轟動了歐洲。大會結束后,他夫婦倆來到英國南部養病。然而,他們的心卻時刻掛念著動蕩的祖國。
他參加中國留英學生總會年會,發表演說:“我雖然60歲了,身體一直不好,但我一定要回祖國去,把自己的余生貢獻給新中國!”隨后,他辦理了回國的.簽證,預訂了船票。
國民黨駐英大使館秘書找到李四光夫婦,掏出一張5千美金的支票說:“請你向全世界發表一個公開聲明,否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并拒絕政協給你的全國委員的任命。否則,將你扣留在國外!”李四光夫婦嚴厲斥責道:“難道我們歸國之心能用金錢來收買嗎?我們要回國,不要你們的美金!”1950年4月,幾經周折,李四光夫婦終于回到祖國的懷抱。
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 20
在我國老一輩科學家中,有許多人都是留學國外又回國服務的。橋梁專家茅以升在1916年20歲時,到美國留學,成為康奈爾大學橋梁專業的研究生,很快以優異的成績獲得碩士學位。
為了獲得實踐的'機會,他晚上上課,攻讀博士學位,白天到一家橋梁公司實習,親手繪圖、切削鋼件、打鉚釘、油漆,終于成了一個既懂理論又有技術的人才。美國人很佩服他,一份份聘書從各地寄來,請他擔任工程師。但是,茅以升沒有接受聘請,而是決定回國了。美國有些人勸他:“科學是沒有祖國的,是超越國界的?茖W家的貢獻是屬于全人類的。中國條件差,你留在美國貢獻會更大!泵┮陨卮穑骸翱茖W雖然沒有祖國,但是科學家是有祖國的。
我是一個中國人,我的祖國更需要我。我要回去為祖國服務!”1919年,茅以升帶著一身本領回到國內,開始了為國造橋的事業。現在浙江省錢塘江上那座雄偉壯觀的大橋,就是茅以升設計并主持建造的。
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 21
60年代,我國的原子彈、氫彈爆炸成功,使全國人民為之振奮,使敵視中國的人震驚,極大地提高了我國的國力和國際地位。為研制兩彈立下不朽功勛的科學家鄧稼先是一位為國舍己的人。
1958年,國家下達了研制原子彈的命令。這是一項絕對保密的工作。年輕的'鄧稼先被選為主要研制者之一。他深感自己責任重大,說:“為了完成這項任務,死了也值得!睆拇,他開始了秘密的研制工作,人們再也看不到他的身影,一切出頭露面的事都沒有他參加,連他的妻子和親人也不知道他在哪里工作,在做什么。他也只能把對親人的感情埋在心里,過著長期的獨身生活。長期艱苦工作損害了鄧稼先的身體,1986年他患癌癥病逝。一直到報上發布了他去世的消息,全國人民才知道鄧稼先這個名字。
他不圖個人的名和利,舍棄了個人的幸福,幾十年默默無聞地為國家大業奮斗,卻從不后悔。臨終前,他欣慰地說:“我可以瞑目了”。
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 22
在20世紀初,中國的科技水平相對于歐美國家落后許多,很多先進的科學技術都來自國外。但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位名叫謝晉元的愛國科學家嶄露頭角,為中國的科技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謝晉元于1896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建縣,畢業于愛國英才林納斯·保羅·溫得生所創立的南洋公學。回國后,謝晉元在理化、數學等領域深耕不輟,成為當時中國數學界、物理界、工程界的杰出人物之一。
不僅如此,謝晉元還熱愛祖國,對國家科學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20世紀30年代初,中國民族危機四伏,國家面臨著巨大的困難,尤其是科技領域備受關注。謝晉元秉持著“科學是人類向前的階梯”的信念,放棄了著名的福州六中校長職務,加入到科學研究事業中。
為了提高國家的科技水平,謝晉元在上海、北京、長沙、重慶等城市創建了科學研究機構。1935年,謝晉元在上海創辦了光華大學物理系,率先將原子物理學納入教學內容;1938年,謝晉元奉調至北平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任光電研究所所長,為中國光學、光電、光學玻璃等領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45年,謝晉元主持了首次中國原子能會議,為中國的核能發展做出了至關重要的貢獻;1955年,謝晉元又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涂仲儒等共同創建了中國光學學會,培養了一批光學、光學儀器方面的優秀人才。
除了在科學研究領域的奉獻,謝晉元還積極參與了國家的科技政策制定和教育事業發展。曾任全國政協委員、教育部學科委員會委員、全國學位委員會委員等職務。
然而,謝晉元一生的事業并沒有得到一定程度的呈現。
雖然謝晉元的一生十分不平凡,但他用實際行動證明了科學對于國家繁榮發展的重要性,用一生之長為中國的科學事業和祖國的.未來默默奉獻。他是典型的愛國科學家,為后人立下了不可磨滅的榜樣。
謝晉元說:“我深知一個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但我認為,如果每個人都能肯定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一切事情都能得到改觀!弊屛覀兿蛑x晉元這樣的愛國科學家學習,為科技事業獻一份力!
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 23
王希季(1921年7月—),衛星和衛星返回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早期從事火箭技術研究的組織者之一,是我國第一枚液體燃料火箭及其后的氣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試驗火箭的技術負責人,倡導并參與發展無控制火箭技術和回收技術兩門新的學科。他創造性地把我國探空火箭技術和導彈技術結合起來,提出我國第一枚衛星運載火箭的技術方案。主持“長征一號”運載火箭和核試驗取樣系列火箭的`研制。
1985年、1992年各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1項,1996年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999年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入選“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1970—1979年英雄模范人物。
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 24
著名科學家侯德榜是我國現代化學工業的開拓者、侯氏制堿法的創始人。在為科學奉獻的一生背后,他以無私的愛國氣節、嚴謹的治學精神及簡樸的持家理念書寫了侯氏家風,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愛國氣節永傳承
抗日戰爭時期,我國民族工業遭受很大損失。身為永利減廠總工程師兼廠長的侯德榜,始終保持著強烈的民族氣節。
1937年8月7日,塘沽淪陷后,為避免堿廠落入敵手,侯德榜帶領堿廠的核心技術人員四處搬遷,侯德榜的孫子侯盛煌回憶說:“我爺爺將工廠設備能搬就搬,能撤就撤,絕不做亡國奴,當搬遷至南京時,爺爺深感到七七事變對國家的影響,建廠時便在廠里設置了制鐵工坊,當戰火四起,德國封死了郵路時,制鐵工坊啟用,堿廠很快就得以生產地雷、炸藥,支援抗戰。”在南京的工廠被日軍炸毀后,為追回被日本掠奪的設備侯德榜找到美國麥卡鎖將軍,索要設備,表示“哪怕一塊廢鐵我也要拉回去,這是我們中國人的態度!工廠遷至四川后,為改良制堿工藝,侯德榜赴德國就技術引進進行談判,前期談判一切順利,但當德國人提出產品不能在東北三省銷售時,侯德榜憤然回國。正是這樣的契機,促使他在破譯索爾維制堿法的基礎上,結合四川的鹽的特點,發明了侯氏制堿法。
侯德榜的孫子侯盛煌介紹說:“他是很有民族氣節的,他搞科學,不介入政治但是他堅持是與非,當時的局勢是你不過問政治,但政治過問你。他在很多地方都受到國民黨政府的阻礙。他信任中國共產黨,因此在全國解放前夕毅然從韓國繞道回到了祖國。后來在新中國的建設中逐漸將樸素的愛國氣節上升為為社會主義服務!
侯德榜的不少后輩曾赴海外留學,但都在侯德榜的指引下,回歸祖國,沒有一個留在國外。侯德榜的侄子侯虞鈞于50年代回國后,發明了著名的“馬丁-侯”公式,后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為新中國的化工事業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儉樸持家重學問
侯德榜生活儉樸,不沾煙、酒、茶,經常穿打補丁的衣服,他的東西總是物盡其用,從不輕易扔掉。但他對學術研究的要求卻從沒有過一絲松懈。
我們在照片中看到的侯德榜都是西服筆挺、衣著齊整,但實際上,他外衣里面的衣服常常盡是破洞。侯德榜的妻子張淑春每次去看望他,第一件事就是為他一層一層地縫補衣服。他的兒子侯虞欽回憶說:“父親管教我們幾個子女甚嚴,不允許亂花錢,他教育子女要珍惜糧食,小孫女吃飯掉在桌上的飯粒,他一粒一粒地撿起來吃掉,還要檢查飯碗,看她是否吃的干凈。勤能補拙,勤儉立業,是他對我們的殷切期望。”
在侯德榜看來,化學工業要想造福人類,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尊重科學,嚴謹求實。文革時,孫女侯盛欣下鄉選調當上了老師,她回憶說:“放假回來,他(侯德榜)總會細致地問我‘你教化學講的是什么?你要把教材拿來給我看!渲杏幸徊糠志褪呛铣砂,他幾乎在考我合成氨的原料是什么,合成氨的條件是什么,合成氨需要的催化劑是什么,細致得很。督促著我以后在任何備課教學工作中,我都得細心地把自己的每一個問題弄清楚了,才能上講臺!
為了簡約生活開支,侯德榜和家人通常吃得都很清淡,每天有一頓飯必是面條,而且是只加便宜的雪里紅,沒有其他醬料的素面。在病重期間,他曾用顫抖的手寫信給周恩來總理,表示:“德榜體弱多病,恐不久于人世,對黨和國家的`栽培,無以圖報,愿在百年之后,將家中珍藏的書籍捐獻給國家!彼膬鹤雍钣輾J根據父親的遺愿,將100多冊書籍捐贈給北京圖書館,500多冊贈給化工學院。去世前,侯德榜沒有把生平節約下來的錢與住房留給后代,而是如數捐贈給了化學工會,用來發展化工事業和購買科技書籍。
勤奮篤實勉后人
侯德榜曾說過:“就天賦而論,我不算聰明,但我深知‘勤能補拙’這個道理,我一生之所以有些成就,除客觀原因外,主觀上要歸于勤奮!鼻趭^,在他的一生中,貫穿始終。不論身處順境還是逆境,他都以勤勉、拼搏的姿態勉勵著后人。
“勤奮、拼搏”是侯德榜的座右銘,生活中的侯德榜對子女們的要求也同樣嚴格。侯德榜之子侯虞欽回憶說:“寒暑假,遇上父親在家,母親就開玩笑說:‘你們的鼻子又要給栓住了’。的確,這個假期我們就有些‘難過’,清早,我們睡不了懶覺。晚上,要等他回來檢查作業。功課都做完了,侯德榜還要求孩子們預習功課,即便找不到合適的課本,也要找些英語課本來預習。
侯德榜曾多次對家人說:“人活著就應該工作,沒有工作就是廢人!彪m然身為廠長,但在工作中,他事必躬親,沒有只要生產一出問題,第一個裝鍋爐查問題的就是他。侯德榜工作起來精神高度集中,飲食起居毫不講究,據他的家人介紹:“他甚至能把毛褲貼著肉穿。問起來他只是笑笑,說‘我的皮膚不像你們那么細,我的皮膚粗。’”
侯德榜一生心系化工事業,解放后為考察化肥使用情況,他四處視察,最后跑不動了,便在家里開會研討。侯德榜的孫子侯盛錚回憶:“祖父是一個非常勤勉的人,記憶中他除了吃飯睡覺,基本都在工作。他的工作室就在臥室旁邊。就在去世前幾天,祖父依然不停地寫寫算算做微積分。”直至去世前幾個月,侯德榜還向化工部黨組打報告要求到大連化工廠進行調查研究,解決問題,當時他已經是重病纏身,84歲高齡的老人。
侯德榜曾說:“我一向是懷著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純真感情,追逐著一切能夠發揮自己作用的機會,堅持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斯人已去,聲猶在耳。侯德榜的家風故事,展現了一位士子的家國情懷,也是我們當今值得學習的楷模。
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 25
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楊振寧先生是跨世紀的偉大物理學家,在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等領域作出里程碑性貢獻。20世紀50年代和R.L.米爾斯合作提出非阿貝爾規范場理論;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定律;在粒子物理和統計物理方面做了大量開拓性工作,提出楊-巴克斯特方程,開辟量子可積系統和多體問題研究的新方向等。他心系祖國科教事業,為國家的科技發展、中外科技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推動了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科學研究所、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南開大學理論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學高等學術研究中心的成立。
楊振寧先生在統計力學、凝聚態物理、粒子物理、場論等4個領域擁有13項偉大成就,他用無可辯駁的學術實力,使他背后的`“中國”二字越發熠熠生輝。
從1971年開始,楊振寧就堅持每年回國一兩次。他跟毛主席、周總理、鄧小平等領導人都多次研討中國教育和科技上存在的問題,主張重視基礎理論的發展。他十分關心新中國的科研力量,1980年,楊振寧在紐約成立了“與中國教育交流委員會”,資助了數百名中國學者去美國學習深造,這些人日后都成為了新中國建設的骨干力量。
楊振寧在美國好幾個城市舉行演講,許多美國人,因為受他的影響,開始對中國持友好態度,并愿意同中國親近;一些美籍華人學者,紛紛回國探訪,為祖國的科技教育事業獻計獻策。在當時中美關系還沒有解凍的情況下,他這樣做,是擔了相當大的風險的,但他認為正面報道中國在各方面的許多發展是他的義務。由于他在學術上的地位,他經常到歐洲、南美洲、東南亞、日本等地去講學或訪問,大家往往都要求他作關于中國的情況的報告,他的報告在這些地方,尤其是對當地的華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許多美國人、尤其是科學家對中國持友好的態度,愿意同中國親近,楊振寧的功勞是非常大的。
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 26
屠呦呦,1930年12月生,浙江省寧波市人,中國中醫科學院終身研究員、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50多年來,她帶領團隊攻堅克難,讓青蒿舉世聞名;2015年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017年,榮獲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9年,榮獲“共和國勛章”。
在屠呦呦出版和發表的眾多著作和論文中,早在1986年她就在《中西醫結合雜志》第6期上發表了“繼承發揚祖國醫藥學,為國爭光”一文。從文章的題目就可看出,屠呦呦在本職工作中所體現的愛國之情直抒胸臆。正像其他有巨大成就的科學家一樣,如果沒有對國家、民族、人民,以及對人類的文明進步舍我其誰的情懷,沒有對國家和人民的熱愛,就沒有科學創新的動力。在這一點上,屠呦呦不但默默無聞地做著研究,更是把自己的`愛國之情毫無掩飾地表達出來,這樣的科學家更值得贊美。
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 27
王選(1937年2月5日—2006年2月13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00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曾擔任中國科協副主席、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所教授、所長。
王選院士是對中國高科技產業發展具有非凡洞察力與影響力的戰略家。他時刻關注國內外技術前沿的最新動向,他有卓越的技術判斷力和前瞻意識,一貫倡導自主開發原創性核心技術,對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倍加愛護和支持;他一直致力于科技創新的鼓與呼,并且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戰略制訂參與者及身體力行的建設者。
王選院士是中國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實踐者及引領者,是促進中國技術市場化與國際化的`先驅者與推動者。他不僅親手將激光照排技術大規模普及應用,使行業發生革命性飛躍,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應。而且,他利用自身的影響力與權威性,促使其他多項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 28
李小文(1947年3月2日-2015年1月10日),生于四川自貢,籍貫安徽貴池(今池州),遙感、地理學家。1968年畢業于成都電訊工程學院。1985年畢業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獲地理學博士學位。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小文曾任北京師范大學遙感與GIS研究中心主任,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范大學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名譽院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員。是Li-Strahler幾何光學學派的創始人,成名作被列入國際光學工程協會"里程碑系列",在國內外遙感界享有盛譽。
1986年,李小文在美國的學業完成,便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回國,參與國家建設,他取得了無數輝煌的成就,其中最為突出的是植被二向性反射Li-Strahler幾何光學模型的創建,這為地物二向性反射研究中幾何光學學派的.研究奠定了基礎。他的研究成果如今被大范圍的運用于中國的遙感技術,在遙感這個領域,李小文在國內地位很高。
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 29
1月28日,中科院院士王綬琯因病辭世,享年98歲。王綬琯是中國天文學界的泰斗,我國射電天文的奠基人,曾任北京天文臺臺長。
“侯官王綬琯,1923年生于福州,童年客寓上海,少年時負笈黔蜀間,青年時游學英倫。始修造船而酷好天文。終以自學致天文為終身業。1953年以還,先后服務于寧、滬、京天文臺。于今歷40載。齒落發童而意猶未止也!
這是王綬琯(1923-2021)在1993年古稀之齡時寫的自述片段,既是白話,又像古文,清晰明了,言簡意賅。大科學家頗具文學水準。
1953年,王綬琯于三十歲而立之年回國,先后就職于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上海徐家匯觀象臺、北京天文臺,歷任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研究員、臺長、名譽臺長。王綬琯開創了中國射電天文學觀測研究,提高了中國授時訊號精度,推動了天體測量學發展,研制出多種射電天文設備,貢獻卓著。1980年,57歲的王綬琯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85年擔任中國天文學會理事長,之后任名譽理事長。
1993年,紫金山天文臺將國際編號為3171號的小行星命名為王綬琯星,以祝賀他70大壽。
1998年,75歲的王綬琯聯名60余位中國科學院院士、科技專家倡議組織并成立了北京青少年科技俱樂部。他多次在中學、科技館、天文館講演、座談,編著了一系列青少年科普讀物。他寄語青少年:“勤學而好問,務實以求真;敏思而篤志,溫故以創新!边@短短20字的五言詩,高度概括了青少年在科技學習和實踐中的精髄。
回首幾十年的科研生涯,王綬琯是欣慰的。他曾參與我國天體物理學科基礎建設;他曾在海南島日食觀測中引進前蘇聯的射電天文技術;他曾籌建北京天文臺,創辦全國首屆射電天文訓練班,研制成功我國第一臺射電望遠鏡;他曾指揮并規劃“全國一盤棋”的天文研究布局;他曾參與提出國際領先的`LAMOST項目……這些,都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智慧和感情。
王綬琯從造船改行天文,從天體物理改做時間授時,從射電天文改做管理規劃,從科學研究投身科普教育,每一次的轉變都非常精彩和完美,而其中惟一不變的,就是對天文學的鐘情和對使命的忠誠。
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 30
2月5日,工程院院士、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沈忠厚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沈忠厚是我國著名的油氣井工程技術專家、水射流專家、教育家,油氣井工程學科奠基人。
沈忠厚,1928年2月13日出生于四川大竹,1947年至1951年就讀于重慶大學,曾在美國西南路易斯安那大學和日本東北大學訪學交流,先后在重慶大學、北京石油學院、華東石油學院、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工作。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沈忠厚是我國著名的油氣井工程技術專家、水射流專家、教育家,油氣井工程學科奠基人。長期從事高壓水射流理論與技術研究工作,在淹沒非自由射流、自振空化射流理論與技術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將射流技術與鉆井工程相結合,開辟了我國石油鉆井技術的新領域,為我國石油行業培養了大批專業人才。
沈忠厚一直教導學生“要上山不要下!保骸吧仙健本褪且y而上,勇攀科研高峰;“下!本褪抢每蒲谐晒\取個人利益。他常說:“一個人一輩子能夠認真做好一件事就夠了!
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 31
程镕時,1927年10月18日生于江蘇宜興。1949年畢業于金陵大學化學系,1951年畢業于北京大學研究生部。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幾十年來,他孜孜不倦,潛心教育教學和研究工作,著作等身,桃李滿天下。為師者,既要做“經師”,要精于“授業”“解惑”,教給學生知識和本領;更要做“人師”,以“傳道”為責任和使命,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感染學生,激發學生對真善美的向往。程镕時心中裝著家國,滿懷對科學真理的熱情、對莘莘學子的熱愛,兢兢業業,為人師表,率先垂范,以高尚的品德、淵博的學識、不懈進取的精神,激勵著每一個人。
上世紀50年代初,為配合我國合成橡膠工業發展的需要,著名高分子物理學家錢人元,受命組建我國第一個高分子物理化學研究小組。剛剛畢業的程镕時被派到中國科學院物理化學研究所,成為主要的參與者之一。小組的初始成員只有四人,幾乎一切都是空白。在錢人元帶領下,他們迎難而上,自制各種儀器,一點點摸索,最終建立了高分子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測定的多種實驗方法,為工業化順丁橡膠的選型和聚合條件的優化提供了科學依據。此項成果獲得了1985年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程镕時是錢人元最早的學生與助手之一,見證了在錢人元的領導下,中國高分子物理、高分子物理化學領域的研究工作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的發展歷程。他說能夠追隨錢人元參與這一歷程,倍感光榮和自豪。錢人元嚴謹求實的治學態度、不受常規束縛開創新領域的勇氣、淡泊名利的風范對他影響至深。
在科研的道路上,程镕時不斷尋求新的突破。從對高分子分子表征方法的研究,到對凝膠色譜的研究,再到提高對高分子凝聚態物理基本問題的認識,程镕時在相關領域不斷拓展,獨樹一幟,走在最前沿。
針對高分子合成研究工作中的分子表征和高分子工業生產中的'質量控制,程镕時提出了一種簡單易行的分子量表征方法,即“一點法”計算特性粘數公式,這一計算公式在國內外的文獻和專著中被廣泛引用,被教科書稱為“程镕時公式”。
1965年,程镕時開始對當時剛出現的凝膠滲透色譜進行研究,他首先研制出了其中的關鍵組成——多孔填料,闡明了多孔填料的成孔機理,以及控制孔度的理論關系。程镕時提出的分離與擴展效應的統一理論,是當時該領域最簡單的對加寬效應作改正的方法。論文提交美國化學會年會時,被當作當年的重要成果發布,得到國外同行的關注和重視。他創建的簡易凝膠色譜方法,滿足了自記式儀器在我國普及前對高分子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表征的需要。而后,程镕時又將凝膠色譜的研究重點轉向了絕對量化問題,創立了絕對定量化原則,開創了一種研究分子水平上的吸附作用以及分子間配合作用的有效而直接的定量方法,拓展了凝膠色譜的應用范圍。
隨著研究的不斷拓展,在高分子的交聯網絡結構、高分子結晶、高分子的鏈構象理論、單鏈高分子的制備以及高分子的凝聚過程等研究領域,程镕時都取得了一系列獨創性的重要成果。
帶著強烈的使命感,程镕時事必躬親,即使年紀增大,身體不適,他仍經常去實驗室,參與學生論文的選題,對學生論文的指導幾乎全程跟進。程镕時常說,人上講臺,心更要上講臺。他告誡學生無論是做學問還是做人,都要踏踏實實,勤勤懇懇,科研工作就像在茫茫大海里劃舟,要能耐得住寂寞,面對驚濤駭浪,要能經得起一次次的失敗。他鼓勵學生要有創新精神,不要迷信文獻,要敢于超越前人。懷著一顆師者之心,程镕時希望每個學子都能成長為參天大樹,國之棟梁。
程镕時一直對新鮮事物滿含熱情。1977年,程镕時親戚從美國帶回一臺可編簡單程序的小計算器,他如獲至寶,“在當時簡陋的工作條件下,這臺小計算器對數據處理幫助極大!奔词鼓暧夤畔,程镕時仍對電腦軟件、數據處理軟件等興趣濃厚,甚至還手把手地教學生使用。這種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一直深深激勵著每一個學子。
一個優秀的老師,應該是“經師”和“人師”的統一。好老師心中要有國家和民族,要明確意識到肩負的國家使命和社會責任。程镕時先生懷著對國家富強的一腔熱血,對民族復興的使命擔當,弦歌不輟,教育學生為人、為學、為事,深得廣大師生的尊敬和愛戴。
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 32
周毓麟是我國核武器設計中數學研究工作早期的主要組織者和開拓者之一,為我國核武器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周毓麟,1923年2月出生于上海,1945年畢業于大同大學數學系。早年從事拓撲學研究,1954年赴莫斯科大學留學,主攻非線性偏微分方程,1957年獲物理數學科學副博士學位后,回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工作,1960年奉調參加我國的核武器理論研究。曾任北京應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副所長、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委員以及中國計算數學學會理事長和名譽理事長等職。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周毓麟是我國核武器設計中數學研究工作早期的主要組織者和開拓者之一,為我國核武器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在非線性偏微分方程領域,他是我國早期的主要開拓者之一;基于科學計算實踐,他建立了離散泛函分析的方法和理論。
他熱愛科研,更熱愛祖國,曾幾次為了國家需要轉換專業方向,“為國家建設選擇研讀偏微分方程,然后為國防搞差分,后來又從國家建設需要出發再回去搞偏微分方程”。有人覺得這是犧牲和奉獻,但他卻認為是對自己的`提升:“國家需要我,是我的榮幸。實際上,我也總是想從更廣闊的視野上,不斷提高自己對數學的認識。這一點是推動我勇于去改變、去做研究的動力!
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 33
周又元,江蘇南京人。天體物理學家。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天文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
1938年生于上海,1960年畢業于北京大學物理系。曾任中國天文學會星系和宇宙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天文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天文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主任,現為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天文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周又元教授的研究領域是天體物理,研究方向主要是星系和宇宙學,包括類星體、活動星系的內稟性質,以及有關宇宙學、宇宙大尺度結構和高能天體物理等問題。20世紀70年代通過合作研究,采用射電類星體子源之間的距離作為判據進行光度標定,改善了類星體的`Hubble圖,支持了類星體紅移的宇宙學起源學說;80年代中期通過合作研究,在國際上較早利用類星體獲得100Mpc的超大尺度結構的觀測證據,后來進一步被大樣本星系巡天所證實;90年代同合作者一道通過對活動星系核內部結構和輻射機制的研究,首次得到活動星系核大藍包形狀參數方程,確認了大藍包的輻射來自吸積盤及其冕區,得到大藍包的溫度分布,估算了中心黑洞的質量,還發現X射線譜線FeKα短時標變化規律新類型,并對各種類型的變化規律進行了統一解釋。
周又元教授的研究工作于1978年獲中國科學大會優秀成果獎,1980年和1990年兩次榮獲中科院自然科學二等獎,1992年獲中科院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學家獎。1996年獲中科院優秀教師獎。
周又元教授從事教學工作多年,給本科生講過普通物理、理論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和量子力學等,給研究生講過天體物理引論、相對論宇宙學、河外天文學、天體物理中的輻射過程和活動星系核等等。
周又元教授的主要著作是《天體物理選講》,參加主編并撰寫《X射線天體物理學》,發表中英文學術論文100余篇。
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 34
彭士祿,1925年11月18日出生,廣東省海豐縣人。1956年畢業于莫斯科化工機械學院,后在莫斯科動力學院核動力專業進修,1958年結業回國。
曾任造船工業部副部長兼總工程師、水電部副部長兼總工程師、廣東省委常委、中國核潛艇第一任總設計師、中共十二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顧問、中國核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核動力學會名譽理事長。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彭士祿長期從事核動力研究設計工作,是我國核動力領域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在20世紀60年代,主持了潛艇核動力裝置的論證、設計、試驗以及運行的全過程,并參加指揮了第一代核潛艇的調試和試航工作;參加、組織研制成功的耐高溫高壓全密封主泵達到了當時的`世界先進水平;先后為大亞灣核電站工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為秦山二期工程提供了可靠的科學依據。
彭士祿一生經歷起伏跌宕,為我國核動力領域作出重要貢獻。他常揣著“明白與糊涂”:“凡工程技術大事必須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心中有數,一點兒也不能馬虎”,“凡對私事,諸如名利、晉升、提級、漲工資、受獎等,越糊涂越好”。
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 35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沈善炯,因病醫治無效,于2021年3月26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03歲。
沈善炯,1917年4月出生,江蘇吳江人。1942年畢業于西南聯合大學,1951年于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獲博士學位。歷任浙江大學副教授、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副所長,曾任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長、生物學部常委、學部主席團成員。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沈善炯主要從事細菌固氮基因的結構和調節及根瘤菌和宿主植物間相互作用的遺傳學關系研究,在抗生素、細菌的'糖代謝、細菌的氮代謝、固氮基因的結構和調節、根瘤菌共生固氮等研究領域取得一系列成果。沈善炯在美國上學時的老師和同學都有獲得諾貝爾獎,而學業優秀的他卻選擇回國任教,曾有人問他是否遺憾,他卻毫不猶豫地回答:“如果回國,受條件所限,在科學上我可能較難做出大的貢獻,而如果留下來,我應當可以在科學上做出較多的成果……論起對中國的貢獻,那跟回到自己的國土去建立實驗室、培養學生,使科學在自己的國土開花、結果,還是不能相比的!
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 36
謝毓元,藥物化學家、有機化學家。祖籍江蘇蘇州,出生于北京。
1945年畢業于東吳大學附屬中學。1949年畢業于清華大學化學系后留校,1951年轉入中科院上海藥物所工作(時為中科院有機化學所藥物研究室)。1956年獲推薦留學蘇聯科學院天然有機化學研究所,從事四環素類化合物的合成研究,1961年取得副博士學位。
1984年任藥物所第三任所長,大力開展國際合作,推進新藥研發及科研基本設施建設,打開了藥物所發展的新局面。1988年卸任所長后,他又擔重任,主持“新藥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籌建工作。
謝毓元在多個科研領域開展研究并取得重大成就:在醫用螯合劑領域,他的成就獨樹一幟,在國內外都處于領先地位;在天然產物領域,他是國內率先系統完成發現活性物質—闡明結構—進行全合成的化學家之一。
他參與的普魯卡因合成于1965年,獲中科院推廣獎;他首創的放射性核素钚239、釷234、鋯95促排藥物“喹胺酸”于1980年獲國防技術重大成果獎三等獎;
他主持的.蓮心堿與甘草查爾酮的研究作為藥物所“中草藥活性成分的研究——12種新有效成分的發現”的組成部分,于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他首創的放射性核素鍶90促排藥物“酰膦鈣鈉”,于1983年獲衛生部甲級成果獎。
1991年,謝毓元被評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 37
閔桂榮,1933年6月2日生于福建莆田。1956年畢業于南京工學院,1963年獲蘇聯科學院動力研究所副博士學位。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2年當選為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為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歷任衛星總設計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院長、國家“863”計劃航天領域專家委員會首席科學家等。
閔桂榮長期從事空間技術工作,是我國人造衛星工程開拓者之一、航天器熱控制技術開創者,參與領導完成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和多顆返回式及應用衛星的研制工作,為我國空間技術發展作出系統、創造性成就和重大貢獻。
在擔任國家“863”計劃”航天領域專家委員會首席科學家期間,領導我國未來航天創新技術研究工作,取得大量重要科研成果。盡管成績卓著,但閔桂榮一生低調自謙:“與前景無限的'航天事業相比,這只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我們還要長期不懈地努力,為中國人民,也為全世界人類作出應有的貢獻!
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 38
劉興土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地理學會榮譽會士,中國地理科學成就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長春地理研究所原所長,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名譽主任
劉興土,1936年9月出生于馬來西亞馬六甲市,原籍福建永春。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任華東軍區司令部氣象干部訓練大隊學員;1959年畢業于東北師范大學地理系,曾任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沼澤研究室主任、研究所所長等職,200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曾任國家濕地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全國濕地保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濕地公園評審委員會副主任、國家林草局濕地保護修復科技創新聯盟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全國濕地調查專家委員會主任、松嫩-三江平原國家科技攻關專家組組長等職。
劉興土是我國濕地學科具有突出成就的學術帶頭人,首創了沼澤濕地稻-葦-魚復合農業生態工程模式,開辟了沼澤濕地的長期定位生態研究;提出了糧食核心產區糧-牧-工協同發展、三江平原適度發展水稻規模等多項重要戰略咨詢建議,推進了國家糧食生產基地建設和東北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主編和參編《沼澤學概論》《中國主要濕地區濕地保護與生態工程建設》《東北濕地》等專著24部,發表論文180余篇。
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 39
王元,1930年4月29日出生于江蘇鎮江,1952年畢業于浙江大學數學系,經陳建功、蘇步青推薦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工作,跟隨華羅庚研究數論,曾任數學所所長、中國數學會理事長。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王元在解析數論、代數數論以及數論方法應用等方面均作出了卓越貢獻。他關于哥德巴赫猜想的工作是中國在該領域的第一個重要成果。他與華羅庚一起開拓了高維數值積分的.研究方向并創造了“華-王方法”。他在代數數域上的丟番圖分析以及數論方法在統計中的應用方面也作出了杰出的成果。作為華羅庚的學生,王元曾感慨:“師從華羅庚先生的學生不下百人,但最終獲世界數學界認可的人物,不過五六人。這些人身上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有獨立自主的創新精神!
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 40
陳清如,1926年12月3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48年至1952年就讀于唐山交通大學,1959年至1960年到莫斯科礦業學院進修,先后在唐山交通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工作。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清如是我國著名的礦物加工專家、教育家,礦物加工學科的奠基者和開拓者之一。長期致力于選礦理論與技術研究,他主持建立了我國第一座重介質旋流器末煤選煤廠;指導研究設計了我國第一臺篩下空氣室跳汰機;研制出世界第一臺煤用概率分級篩;創建了“空氣重介質穩定流態化”的選礦理論和技術,并建立了世界第一座空氣重介質流化床干法選煤示范廠,為我國礦物加工領域的科研、教育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三等獎1項等省部級以上獎勵13項。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和國際選煤大會首次設立的“終身成就獎”。
陳清如常對學生說:“做學問要頂天立地——頂天,就要站在國際前沿,瞄準世界一流;立地,就要結合行業和產業需求,解決我們國家的重大問題!
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 41
池志強是我國神經藥理學學科的'開拓者之一,在抗放射損傷藥物、神經系統藥物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一生奮戰在科研一線,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先后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全國科學大會獎、國防科工委重大成果二等獎、獻身國防科技事業榮譽證書、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中科院自然科學獎三等獎、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獎、上海市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等。
他曾說:“工作和做研究必須嚴謹,科學容不得半點虛假。”
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 42
方守賢長期從事加速器科學技術前沿研究,是我國高能加速器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曾領導團隊建造了我國第一臺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開啟了我國基于粒子加速器的高能物理實驗研究。曾獲1990年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78年科學大會獎、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和2013年國際粒子加速器大會終身成就獎等獎項。
他曾說:“科學也需要決策,特別是大科學工程。這就像找礦,必須得找得準!
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 43
孫儒泳常年從事生態學教學和科研,撰寫和參與撰寫的專著、譯著、高校教材等共16種,所著的《動物生態學原理》獲第二屆高校教材評審全國優秀獎和1992年全國教學圖書展一等獎。他以8個季節的實驗資料,證明地理上相距僅110公里的兩個種群間存在著靜止代謝率的`地理變異,從而為獸類提供了地理物種形成假說的生理生態學證據;同時,提出了地理變異季節相的新概念。
他曾評價自己“不是天才,甚至算不上聰明。優勢只在于一旦確定目標就兢兢業業,從不左顧右盼,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 44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制造裝備數字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家段正澄,2020年2月15日因新冠肺炎救治無效而逝世,經享年86歲。
公開資料顯示,段正澄教授在自動化、數字化加工技術與裝備的應用基礎研究和工程技術研發領域,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創新性成果。曾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部級一等獎5項、二等獎4項;授權專利19項;發表論文200余篇。先后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湖北省勞模、湖北省先進教育工作者和湖北省先進科技工作者。
“做研究要耐得住寂寞,不能外面來一個脈沖,自己就要震蕩!倍握握f,從事科學研究,貴在長期堅持,不折不撓。
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 45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著名分析化學家、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周同惠因病醫治無效,于2020年2月23日5時58分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逝世,享年95歲。
周同惠長期從事藥物分析方法學的基礎研究,開展中草藥有效成分分析方法的研究、藥物代謝及代謝產物的分析與鑒定方法的研究,領導研究建立了運動員禁用的五大類100種藥物的分析及確證方法,創建興奮劑檢測中心,兼任主任,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使我國成為亞運會歷史上第一個由承辦國獨立進行興奮劑檢測的'國家。他組建國家藥物及代謝產物分析研究中心,為發展我國自己的創新藥物發揮重要作用。
他認為,藥物分析工作者要不斷努力充實自己,博采眾家之長,緊跟科學的發展和進步,才能充分發揮分析化學作為科學技術的“眼睛”和“先行官”的作用。
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 46
周俊院士率先在國內系統地開展植物配糖體和植物環肽研究,對人參、重樓、天麻等屬的100余種植物三萜、甾體、酚類、環肽、生物堿及配糖體的結構進行研究,發現新化學成分500余個,研究了植物系統及地理分布的關系,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申請發明專利34項,編著出版了《橡子》和《中國油脂植物》。所研究的盾葉薯蕷、秋水仙堿、天麻素、宮血寧等成果已實現應用,產生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三、四等獎、云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吳征鎰植物學獎杰出貢獻獎等獎項。周俊院士創立了我國植物化學領域唯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培養了一批杰出的學術帶頭人,為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他曾表示,自然科學有成千上萬的科學門類,其中,最美麗的是植物,“研究植物的科學是美麗的科學”。
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 47
郁銘芳,1927年10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鄞縣。1948年畢業于上海私立東吳大學。曾任上海合成纖維研究所所長兼總工程師。20世紀50年代,參加籌建我國首家自行建設的合成纖維實驗工廠,紡出了我國自己制造的第一根合成學纖維,成為我國化纖領域的奠基人和學科帶頭人之一。
1960年起先后主持多種化學纖維的.研制,并獲得多項國家省部級科學進步獎。在反復論證、多方準備的前提下,率先提出關于噴絲成布科技攻關重點項目的建議。
1990年投身于92、93年度上海市重大工程項目年產7萬噸聚酯切片的建設工作,該項目對于根本改變上海紡織化纖原料依靠外來供應的局面具有重要的意義。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2年,在獲“光華工程科技獎”后,他曾說:“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科技工作者,在過去的50多年里,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工作。”
【科技強國的名人事跡】相關文章:
科技強國征文11-02
科技強國強國有我的主題征文10-30
科技強國強國有我主題征文10-30
科技強國強國有我主題征文范文10-29
科技托起強國夢主題征文11-04
科技托起強國夢征文(精選28篇)04-22
科技托起強國夢征文(11篇)02-18
科技托起強國夢征文(12篇)02-19
科技托起強國夢征文范文(精選26篇)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