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養老金的消息
經國務院批準,社保基金理事會受廣東省政府委托,投資運營廣東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結存資金1000億元。此舉在全國尚屬首次。
養老金能否避免“一鍋燉”?
在全國“兩會”上,“養老金入市”是個備受關注的話題。
3月6日,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養老金入市是一個趨勢,現在說養老金入市買股票有風險,是因為現在股市并不好,但實際上,養老金存入銀行也是有一定風險的。
我認為戴相龍說得有道理。實際上只要有一大筆錢擺在那里,不管是放銀行還是投入股市都有風險。比如在存款年利率僅有3.25%、通貨膨脹率高達5%的情況下,將養老金存在銀行,每年就得承受至少1.75%的虧損。
但人們對養老金入市的擔憂一點都不多余。畢竟股市是個高風險投資場所,一個不小心,可以讓你的資產在一天之內貶值百分之十。而且投資決策權握在別人手中,有誰能那么放心,讓別人拿著自己的錢去冒險?
戴相龍在談到社保基金投資時沾沾自喜地說:“雖然去年股市跌得很厲害,給回報率帶來一定影響,但從總體看,社會保障基金的年均投資回報率仍高出同期通貨膨脹率6個百分點。”
從這段話看,你會以為社保基金的投資回報率令人驚喜。其實不然。在2000年至2010年的十年投資歷史中,社保基金投資回報率談得上好的只有2006、2007和2009這三年,這三年的投資回報率分別在29%、43%和19%。在其余年份里,投資回報率多在2%至3%左右徘徊,而同期年均通脹率在5%以上。這樣的投資回報率,根本沒法讓人滿意。
戴相龍當然可以用“總體表現不錯”來為自己辯護,問題是,正如我們看到的,在社保基金十余年的投資歷史中,低回報是常態,高回報是個別。如果沒有2006、2007這兩年的超高回報,總體虧損就是必然的。
可以這樣說,過去十年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回報表現,就像老虎機賭博,在多數情況下是虧損的,想要贏錢,只能靠一兩次大贏。但是,我們都知道“久賭必輸”這句話。而這句話并不僅僅是一句諺語,而是有統計學上的依據。統計學說,如果你的勝算在50%以下,只要重復的次數足夠多,你就一定會輸得精光。
那么從歷史上看,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勝算率達到了50%以上嗎?答案是否定的。
退一步講,就算目前的投資回報真的很高,戴相龍理事長可以沾沾自喜,那如果虧損了呢?我想他最多也就是拍拍屁股走人,而留下來的爛賬和損失還是得老百姓自己承擔。從表面上看,政府一定會動用財政填補養老金的投資虧損,但政府財政資金又來自哪里?還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但也正因為這樣,我認為討論的核心問題,就不應該是“養老金該不該入市”,而是為什么老百姓的養老金要讓一個和老百姓離得很遠、老百姓沒法了解其運作狀況、更談不上監督的機構來代為管理和投資。
我一向認為,要不要購買養老保險應該由勞動者和用工單位自主決定,而不能由政府出面強制執行。這樣做的話,人們可以用來養老的錢并不會少一分,而所有百姓的養老金不會全部聚集在一起,讓其保值增值問題成為社會性的、讓人頭疼的公眾問題。如果養老金都在老百姓自己手中,每個人可以依據自己的`資金需求、信息優勢和風險偏好做出投資,即使個別人投資失誤,也只需要自己承擔自己那部分損失,而不用連累他人。
如今我們建立一個大一統的養老基金,把百姓的養老金集納起來,當然有“現收現付”需求等考慮,但從投資管理角度看,卻確實讓全國百姓的養老金風險集中了起來。就好比我們每家都有個雞蛋,誰家的破了也不至于牽動全局,但我們非要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一旦出錯,帶來的損失就必然是成規模的甚至是全局性的。
當然,要在今天中國停止實行養老金制度是完全不可能的,不但會有部門利益阻礙,人們觀念上難以接受,而且還有集納資金給目前的退休者發放養老金的現實考量。但一個比較折中的方案,是值得考慮的。
那就是考慮引入在美國已經實行有30余年歷史的“401K計劃”。該計劃核心內容有兩條,一是為員工建立個人賬戶,二是有多個不同投資組合,由員工自由選擇。
即使是借鑒這樣一個已經折中的方案,也不容易一步到位,那我們還可以一步步來。現在中國實行統賬結合的養老保險模式,單位根據職工工資總額20%繳費,進入統籌基金,個人根據工資8%繳費,進入個人賬戶。如果還不能一步到位將所有養老金繳費納入個人賬戶的話,可以一點點來,逐步擴大個人賬戶的占比。比如一年將統籌基金賬戶繳費額降低兩個百分點,個人賬戶繳費額則相應提升兩個百分點,利用大約10年時間,讓所有養老金繳存到個人賬戶去。
與此同時,在全國范圍內設立更多的養老金管理機構,用于管理養老金個人賬戶中的資金。這些基金管理機構可以自主決定投資方向,而繳費員工則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養老金由誰來管理,并且隨時可以自由轉移到別的基金管理機構。
這樣做的好處非常大。首先,由于不同繳費者的資金在不同的基金管理機構,所以即使哪個基金管理機構投資失誤導致損失,那損失也比較分散,不會波及所有人。其次,因為這些基金管理機構可能是由上市公司或者私人設立的,所以一旦投資出錯,投資決策者自己也要承受很大的經濟損失,所以他們會相對謹慎。最后,這可以提供多樣化的投資選擇,不同的養老金繳費者可能有不同的風險偏好,對股市投資有不同的接受程度,那他們可以自主選擇把自己的養老金委托給自己所需要的基金管理者。到時候不管是偏向股市這樣的高風險投資偏好者,還是相對謹慎的投資者,都能得到比較稱心的結果。
總而言之,關于養老金入市,我認為重要的問題是能不能讓養老金的主人——就是那些繳費者——來決定如何投資,而不是先把一筆錢交給政府之后,來討論政府應該怎么投資的問題。因為只要一鍋燉,就必定會有人不滿意,畢竟眾口永遠難調。(作者:周克成)
【關于養老金的消息】相關文章:
關于山東養老金的消息07-28
關于養老金上調的消息07-19
關于養老金問題相關消息07-17
養老金上調消息07-24
關于2017年養老金上調的消息07-28
關于退休養老金上調消息07-18
最新養老金上調消息07-25
吉林養老金上調消息07-24
最新領取養老金消息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