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扶貧的民情日記
作為駐村干部一定要把村里的扶貧工作做好,以下是關于扶貧的民情日記,歡迎閱讀!
關于扶貧的民情日記1
20xx年8月,我被縣委組織部委派到擂鼓鎮碾盤村任第一書記。自受命以來,晝夜寢室難安。碾盤村是擂鼓鎮一個偏僻窮村,全村有6個村民小組,390戶,1444人,精準識別出貧困戶159戶,占全村戶數的40%。由于地處邊遠,交通不便,外出務工是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村集體沒有任何經濟收入,屬全省重點貧困村。在摸準貧困戶后,我便深入百姓家庭走訪,期望在走訪中拿出切實可行的脫貧方案。在此,整理走訪民情日記三則,分享與所有扶貧工作隊員,期待以此與君共勉。
傻傻的愛
幾堵坍塌的墻,凌亂堆積的瓦,令我的心一沉。“這樣的戶能扶起來嗎?”我心底在納悶兒。聽附近的村民說,李文虎現在沒住在這里,寄居在他姑父家。
在村民的指引下,我再次見到了李文虎本人——一個中年漢子,1米7左右,憨厚樸實,衣著雖不是很新但很整潔。我說明來意,他笑而不語。他姑父林先勝隨即丟下手中碗筷迎了出來。“他今年48歲了,是聾啞人,有些傻呆,患有支氣管炎,你要了解他什么,我告訴你。”林先勝說。
“我想了解下他的致貧原因和脫貧規劃。”
“呵呵,說來話長……”林先勝頓時打開了話匣子,仿佛有說不完的故事。“他的父親1998年因為氣喘病去世了。他跟著他的母親生活到2002年,終因母親體弱多病無法照顧他飲食起居,整戶外遷到遠嫁福建的妹妹家。”
講到這兒,林叔眼里掠過一絲酸楚,頓了會兒,繼續說:“住了3年,母親在李文虎妹妹、妹夫的精心照料下身體有所好轉,可是他不習慣天天吃面食,死活不在那里住了,整天吵著鬧著要回碾盤老家。這下,一家人都慌了神,卻犟不過這個聾啞人。當他們回家時,他們的僅有財產——兩間土坯房垮了,根本沒法住,我就讓他住到了我家。當時,好多人都在笑我傻,說是也不能做重活,還要醫藥費、零花錢,他的母親和妹妹也不能在經濟上支援他,還養的是外姓人……”
林叔喝了口水,臉上露出了驕傲的神色,“我當時就是一股犟勁兒。我想呀,身為共產黨員,還曾擔任過村干部,這孩子的事我必須得管。說來容易做來難,這一住就是11年。11年來,他跟著我下地,在我的指導下做些輕松農活,身體也沒有再犯什么大病,總是樂呵呵的。”
“哈哈,這孩子還就認定您了,認定要在故鄉生活了。”我插了句。旁邊的李文虎吱吱呀呀的說著什么,右手的大拇指豎了起來,指著他姑父。
“那他怎樣才能脫貧呢?”
“前段時間開會,我去聽了你們講的精準脫貧政策,我回來跟他比劃著商量了一下。他家現在有8分田,我和他繼續種著,吃就有保障了;兩畝多地可以種苞谷,養50只雞,政府可以補助500元,加上賣的錢,平時零花錢就夠他花了。還有1畝地的茶園和2畝地的金銀花管好了,再新建兩畝茶園,以后每年就有固定的收入來源了。條件好了,要是能給他找個伴我就放心了哦!”說到這里,林叔憨憨地笑了,李文虎也跟著笑了。
“好吧!聽了您的話我就放心了,我相信在您的幫助下他一定能如期脫貧”。
回去的路上,我想,“傻傻”的家鄉人對故土、對親人傻傻的愛是脫貧攻堅最堅實的支撐,只要我們愿意返鄉創業,幫貧扶困,沒有什么困難不可以戰勝。
感恩的心
走過蜿蜒崎嶇的田坎兒,來到高瑞芳家時,已近正午時分。幾位工作隊員和村干部的到來,讓兩間近乎危房的土坯房顯得有些擁擠。據村干部介紹,高瑞芳常年只有兩老在家,一個女兒,遠嫁江蘇。女兒家庭也不寬裕,兩老在家靠自己辛勤勞作,勉強維持生活。近年來,因為兩老年歲已高,高瑞芳的妻子患上了嚴重的鼻炎,一年僅醫療費用就需要兩千多,這令原本經濟單薄的家庭雪上加霜。
一群不速之客、兩老人和回家省親的女兒圍坐在一起攀談起來。“你家現在常年兩老在家,經濟又不是很寬裕,你們對這樣的現狀有什么看法”我問。
“我們聽黨的話,黨的政策好呀!雖然我們家女兒遠嫁他鄉,身邊沒有孩子,但還有黨委政府,當地干部照顧我們呀!”
“那你現在怎么擺脫貧困現狀呢?”
“呵呵,現在這么好的政策,我們合計了一下,準備先把房子維修一下。那樣,我們就不愁熱天‘外邊大下,屋里小下’了。我們會釀酒,手頭的零花錢夠花”。
說到釀酒,他可起勁了,“我給你們舀點嘗嘗,我釀的酒味道可正了。”說著就到里屋去打酒了。隨行的一個隊員品嘗了一口,連連稱贊,“嗯,好酒,好酒”。高瑞芳聽到隊員的夸贊,臉上笑開了花。
“上次開會,你們說引進糯高粱,我今年想種點。等高粱熟了釀點高粱酒,賣個好價錢,那可比種苞谷劃得來呀。高粱桿兒粉碎了可以喂豬,我還可以扎掃帚賣,一種作物,多種用途,是寶呀!多虧你們給我們帶來了致富信息。”
“好吧,我們想辦法爭取能調運優質的糯高粱種子給您,到時候還可以讓我們局農技人員來田間指導您生產,圓你致富夢。”
“那太好了,真是趕上了好時候呀,我們要好好的響應黨的號召,保管好自己的身體,多活幾年。”
臨走時,高瑞芳還交代,“等明年高粱豐收了,你們可要來再嘗嘗我釀的高粱酒呀!”
多么樸實的心愿。時刻感恩于黨的恩澤,積極響應黨的號召,讓百姓的生活似陳年老酒越品越香。
美好的夢
漫山遍野的茶葉在陽光的照射下,泛著濃濃的春的氣息。此時的我,突然想到了一個人,他就是碾盤村大塘金銀花茶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社章。因為他家是科技示范戶,建有茶葉加工廠,所以百姓稱他李廠長。
信步來到他房前,正好在廠長在家。他熱情的`前來握手,“張書記好呀,今天怎么有時間到我家坐坐?”
“呵呵,你是脫貧致富的好手呀,我就想來取經呢。”
“那倒說不上呀,我倒是準備找您說點事呢。”
“好呀,我愿洗耳恭聽。”
一陣寒暄過后,李廠長滔滔不絕的說了起來。“我流轉了100畝茶園,有一個加工廠,附近的茶農每年都在我這里炒茶。我就想呀,現在精準脫貧政策這么好,我想包保幾家貧困戶,帶動他們規范化管理茶園,為他們提供一定的生產資料,這樣他們茶園效益也起來了,附近農戶的示范效應也起來了,我的加工廠的加工產值也自然提高了,可以互利多贏呀!張書記看我這點要求可以嗎?”
“當然可以,如果您帶動5戶以上貧困戶脫貧,還有1萬元的獎勵呢。您就好好想想怎么帶動他們吧。”
“那太好了,獎勵倒是其次,關鍵是能看到父老鄉親們都過上好日子,我也可以發揮我的帶動作用就好了呀。不瞞您說,你們局讓我參加了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我還想組建一個家庭農場。農場名字都取好了,就叫‘大塘綠源家庭農場’,我還想流轉200畝茶園,500畝土地種高粱。我有一個夢呀,就是要讓碾盤的土特產走出山村,讓城里人喝上綠色天然的金銀花、綠茶、高粱酒,讓外出務工的老鄉們記住家鄉的味道。”
“好呀,我們可以協調土地流轉、農場組建的事情,您就大膽的發揮您的特長,圓你的美夢吧!”。臨走前,他特意把我隨身帶的口杯換上了他自己加工的茶葉。
走訪回來的路上,我想起2014年小品《扶不扶》經典臺詞:“這人倒了咱不扶,那人心不就倒了嗎?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來了。”。是呀,只要人心不倒,胸中有夢,我們所有貧困戶就一定能夠全社會的關照下,從貧困中走出來,全面建成小康。
漫漫扶貧路,你我同攜手。在我任擂鼓鎮碾盤村“第一書記”的兩百多天里,我不斷在農村走訪、思索、追尋,我也在不斷交流、學習、實踐中成長。一路走來,我被淳樸的百姓感動著……我相信有全社會的特別關注、有貧困戶的十足干勁、有幫扶單位的傾力相助,一切美好未來不再是夢。
關于扶貧的民情日記2
20xx年5月16日 星期一 晴
常德市社會救助服務中心副主任 謝淼
20xx年5月,我有幸被常德市青工委選中赴石門縣維新鎮調研當地貧困學生的家庭情況。毛哥原名毛曉明,時任市政府督查室副主任,個頭不高,微胖,愛運動,籃球、羽毛球都還不錯。這次,就是跟他來了一次“說走就走的扶貧”。
早上6點半,就被毛哥一個電話敲醒:“兄弟,起來噠沒得,8點我到民政局來接你,你快滴滴搞啊!”洗漱完畢,我還在慢吞吞地準備去吃早餐,發現毛哥就已經在樓下等我了。我們先到石門,與縣政府督查室的同志接頭,然后一起驅車前往維新鎮,路上3個半小時的時間,我們扯到了這次活動的情況。毛哥說,是他一個同學正在長沙組織的一個扶貧活動,他就把線牽過來了,用他的話說“我們現在日子好過,可遭孽的人還不少,尤其是小孩,有能力幫下忙、出點力,我們為什么不做呢?”
在縣城接了人,馬不停蹄地趕到維新鎮,跟著當地民政所熊所長一道下村了。出發前,熊所長拿著24人的名冊說,要不看幾個重點戶就好,這么多跑起來太累了,而且昨天下過雨,路不好走?擅绮煌猓瑘猿忠阉械呢毨舳伎赐。
第一戶小孩叫覃道芳,喪父,母親精神有問題,成績比較好,沒有經濟來源。我們下車后步行了大約300米左右,已經是一腳泥了。來到了貧困戶家里,土墻、土瓦、土炕……房子里面黑黝黝的,什么都看不清楚。熊所長叫了兩聲,土黃色的門慢慢打開了,里面一個蓬頭垢面的女人探出一個腦袋。周圍鄰居說,她就是覃道芳的媽媽,患有精神病,平時不言不語,發起病來就胡亂打人。在這樣一個家庭里成長的孩子,再想想我的孩子,我立馬不敢想了。
這時從旁邊屋走出來一個小女孩,衣服的顏色早已褪去,滿身的補丁就像打了馬賽克一樣,用她那清澈有神的、帶著些許疑惑的眼睛望著我們。熊所長介紹來意之后,毛哥囑咐我把家里仔細拍攝下來,便把小女孩叫到身邊,詢問了許多有關她家庭、學習的情況。臨行前還不忘交待小女孩:“好好讀書是你的任務,怎么讀叔叔來跟你想辦法。”
前往第二戶的途中,熊所長給我們介紹了這些貧困學生的情況,大多數都是單親甚至父母都不在,只能跟著爺爺奶奶過的。老人又年老體弱,沒有固定經濟來源,僅僅靠低保生活,還有的就是家庭患有疾病,拖垮整個家的。每年鎮里面都拿了一些錢出來補貼這些貧困戶,但只是授之以魚,無法解決根本問題。這次能夠帶來支持貧困學生的計劃,確實是一個很不錯的想法。
第二戶小孩叫賴慧群,從下車步行到她家有3里多山路,在半山坡上的一間小屋,一樣的土墻和土瓦,不同的是墻和窗戶上到處是洞和用麻袋封住后又被弄破的痕跡。還沒到門口,屋子里一股餿味就撲鼻而來,待我想仔細看清楚是從哪個門飄出來的味道時,毛哥已經敲門進去了。
我從廚房門進去,看見土炕上面有一個大鍋,里面正煮著類似腌菜一樣的東西,黑乎乎的根本分不清是什么,除此之外,整個廚房已經沒有任何東西。再看看毛哥,正在細致地查看、詢問具體情況,走的時候還自己掏腰包塞了500元錢在小孩手中。就這樣不知道走了多少路,繞了多少山,從下午1點一直跑到6點多,12戶貧困戶終于跑完了。和熊所長約好明天上午把剩下的12戶人家走訪完后,毛哥拒絕了他們安排的餐宿,開車拉著我們找地方吃飯去了。
兩天下來,我的腿已經全是泥了,腳磨出了兩個老大的`血泡。再看看毛哥滿身泥濘,車被刮花了,底盤也磕幾下,我說道:“毛哥,你這哈只怕是出血本類?”“能把這個事落實到位,解決這些小孩讀書的問題,這點事就不是事。”隨后他掏出他的筆記本說:“你看我,把情況都記錄下來了,這次要是一對一的助、終身制的助,能夠讀到大專的就幫到大專,能夠讀到大學的就到大學,能夠讀研讀博的,都要支持到底。只有這些孩子有出息,才能夠解決他們家庭的貧困。”看著毛哥的車,再看看他疲憊但是滿足的樣子,頓時心生敬意。
現在毛哥還真前往扶貧點村工作了,雖然不能經常見到他,但是時不時能從微信中看見他帶領扶貧小組開展扶貧工作,又或是通過發豬仔的形式帶領大家養豬致富,看著他在照片中一副辛苦而幸福的表情,我還真為能有那樣一次和他共同扶貧的經歷而自豪。
關于扶貧的民情日記3
很久沒有寫日記了,自從加入精準扶貧工作后,我接觸到了貧困農村很多人和事,也有很多的感觸。希望能記錄自己在扶貧工作中的點點滴滴,更希望自己能做更多,做的更好,切切實實幫助到貧困戶。
2016年5月10日,天氣不錯,今天黃楊村召開全體黨員和群眾代表大會,一大早就有黨員及群眾陸續從全村各個小組過來,據說有的老黨員從早上5點多就從20多里外的大溪浪走過來,每次開大會村民們的熱情都很高。早上9點,會議如期舉行,鎮村干部,扶貧工作隊工作隊員也都參加了此次大會,會議主要是三個議程,一是黃楊村易地扶貧搬遷民主評議,二是黃楊村“十星級”黨員評議,三是黃楊村低保評審,會議進展的十分順利。
期間一直有一個中年女性在村委會門口徘徊,表情顯得很焦躁。直到快中午的時候,會議也差不多快結束了,我見那名女子還在門口等待著,我就到門口詢問她有什么事情,令我沒想到的是,這名女子抓住我的衣服就大聲哭泣,嘴里不停的`喊著:“領導,幫幫我吧!領導,幫幫我吧!”這一下子把村委會在開會的人目光都吸引過來了,我讓她好好說話,有什么困難說出來,大家一起想辦法。我和村書記一起把她帶到辦公室,在跟她交談及村書記的介紹下,我得知,該女子名叫宋玉萍,她的老公李加權是我們黃楊村六組的貧困戶,長期在外打工,最近患上了慢加急性肝衰竭,肝性腦病,慢性乙肝等疾病,在十堰市人民醫院治療花費了十萬余元了,東拼西湊的錢也遠遠不夠李加權住院治療的費用,男方這邊家里還有70多歲的老公公叫李國友,其患有眼疾,體弱多病,目前一個人在家,平時靠鄰居幫忙照顧,李國友還有個大兒子,在前幾年因病去世了,這邊基本上沒有什么近親屬了。宋玉萍娘家只有她老父母和一個哥哥,老父母年事已高,她的哥哥患有精神疾病,現在10歲的女兒也放在娘家照顧,自己在十堰市區邊打零工,邊到醫院照顧老公李加權。兩家人的生活擔子全部壓在這個女人一個人肩上,或許是壓抑的太久,才出現剛開始抓住我衣服放出哭泣的一幕。我聽完后,心里很不是滋味,這個女人真不容易,我想只要條件允許,政策允許,我一定會全力幫扶她的。我問她有什么需要幫助的,宋玉萍說想為李加權申請低保及咨詢一下國家有什么好的醫療救助政策。她說雖然老公的病不一定能治好,但就算一無所有,有一線希望也要替他治病,她的想法多么樸實無華,沒有那么多雜念,我把這一切都記錄了下來,我對她說低保只要符合條件并通過黨員群眾代表評審并報批后,像她們家這種情況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有個時間過程。醫療救助政策目前也有,但是具體的落實,相關部門的銜接,具體細節問題還要進一步協調。中午我們安排她在村委會吃了飯,吃完飯宋玉萍帶著希望回了十堰,又要去醫院照顧她的老公。
農村這種情況還比較多,一個家庭只要有一個人生了重病,就有可能導致整個家庭陷入貧困的境地。作為扶貧工作隊隊員,我們更要深入每一家貧困戶家中,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哪怕給他們一絲絲的幫助和溫暖,也會燃起他們對美好生活的期望。精準扶貧的道路上,這樣的事情還很多,但隨著國家醫療救助政策的越來越完善,只要我們不拋棄不放棄,對生活充滿希望,美好的日子就在不遠的將來。
【扶貧的民情日記】相關文章:
扶貧的民情日記05-31
村官民情日記扶貧06-23
扶貧掛鉤民情日記06-28
扶貧工作民情日記精選06-25
扶貧干部民情日記07-05
扶貧攻堅的民情日記07-05
扶貧的民情日記范文05-29
扶貧的民情日記范文精選08-25
扶貧工作的民情日記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