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小學生六年級數學日記

        時間:2020-11-03 15:42:25 小學生日記 我要投稿

        小學生六年級數學日記

        小學生六年級數學日記1

          上個星期,我們學習了分數。分數有分子、分母和分數線,比如:1/3,3是分母,1是分子,中間一橫是分數線。

        小學生六年級數學日記

          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分數,比如:一本書有三十頁,每一頁是一本書的1/30。分數還可以用來加減呢!比如: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等于二分之二,也就是1。為什么會這樣呢?如果一個餅把它平均分成兩份,每份就是這個餅的1/2,再把這兩份拼起來,就是有2個1/2,剛好是一個餅。分數在加減時,如果分母都是一樣的,就不管分母,把分子相加就可以了。而2/2的分子和分母都一樣,就是1了。

          我還學會了比分數的大小,老師教了我們口訣: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大的分數小,分母小的分數大;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數大,分子小的分數小。

          老師還提醒我們,寫分數時,一般先寫分數線,表示平均分的意思,再寫分母,最后寫分子。

        小學生六年級數學日記2

          今天中午,為了能把筷子體積測得更準確,我叫爸爸從化學室拿了一個細長的量筒,刻度單位更小,每個單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時,我似乎感覺到了勝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謂萬事具備,只差動手實驗了。

          首先,我用鉛筆在一次性筷子上劃了一道分界線,將筷子平均分成兩段,并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測定過程中洗水。隨后,將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將水滴入量筒中,讓量筒內的水漲到筷子的分界線上,記下量筒內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將筷子從量筒內取出,再記下量筒內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兩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這一部分筷子的體積,即3。5立方厘米。用同樣的方法,我又測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體積是5立方厘米,兩次測定結果相加得到這雙筷子的體積為 8。5立方厘米。當我得到這個結果時,我興奮地叫了,此時的我是多么自豪、多么驕傲!

          接著,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雙計算出了我們學校(1500人)及全國(12億)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別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結果使我大吃一驚,每年竟有這么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費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吁在校的同學,不!是全國人民,也不!應該是全世界的每個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這樣,才能保護好我們的森林資源,使我們共有的地球環(huán)境更加美好,讓地球上的每一個人呼吸到干凈、清新的空氣。

        小學生六年級數學日記3

          在小學生活的六年里,我學過許多科目,諸如:語文、數學、英語、自然、音樂……但我最喜歡的科目還是數學。

          從五年級下學期開始,我們班的新數學老師——劉老師便帶領我們班以及二班一些數學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創(chuàng)辦了各班的數學小組。

          經過老師的挑選,我們班的數學小組終于成立了。在組長陳俊峰的帶領下,我們班的裴祺、王思宇、張?zhí)斐伞⒅T正一、朱子棋、遲雪健、李夢雅和魏博維,在一起學習,在一起討論。

          從開始活動的第一周開始,所有組員便開始積極地參加了活動。每個星期都由一位組員出一份試題,并在周五把它發(fā)給每位組員,作為周末的作業(yè)。并在第二周,由出題的同學把所有同學做的試卷收上來進行批改。同時在周五的中午,由他對試卷進行講評。如此循環(huán),我們的數學小組活動了半年。

          度過了一個暑假,我們又投入到了緊張的學習當中。這個學期,我們的學習任務非常重,因為,我們即將畢業(yè),踏進中學的校門。由于,數學小組的組員都是班里的尖子生,每位組員都想考上一個重點中學。然而,在大部分重點中學考試時,總是以數學為主,所以,我們必須再多做一些數學題。在組長陳俊峰的帶領下,我們還與二班的數學小組在一起學習,在一起討論。從此以后的每一個周末,我們班和二班便開始輪流出題。以后的每一張試卷,都有相當大的難度,如果不去認真思考、試驗是很難做出來的。所有組員們對數學小組都有了濃厚的興趣,因為,在這里我們可以學到很多的知識,做很多的練習題,提高自己的數學水平。所以,我們每次積極參加活動,認證完成每周的試卷。這樣,我們的數學小組又活動了半年。

          度過了這個學期,我們迎來了一個月的假期。以往的每個假期的數學作業(yè)都是把數學書上的題再做一遍,然而這個假期,數學劉老師認為我們數學小組的同學做書上的題太簡單了,便給我數學小組的同學出了一份特殊的作業(yè)——數學寒假B級作業(yè)。這套作業(yè)匯集了清華同方杯的考題、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考試樣題……所有組員都在寒假中認真地完成了這項作業(yè)。

          回到學校以后,我們便對數學寒假B級作業(yè)進行討論。如果有的題大家的答案都一致,我們一代而過;如果有的題的答案有爭議,我們便開始了激烈的討論,直到得出一個正確結果。

          在小學的六年生活中,在數學小組的活動里學會了許多知識,會做了許多題,為未來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我以后要更加努力地學習,爭取在數學比賽中拿到名次,回報給我的老師,我的父母,我的數學小組……

        小學生六年級數學日記4

          星期六上午,我和媽媽、姐姐去亮山公園玩,一棵大樹映入我的眼簾。

          媽媽問:“歡歡,你能量出這棵樹的高度嗎?”

          我說:“行,用一根跟它一樣高的竹竿,再量那根竹竿的長度!

          媽媽反駁道:“哪來那么長的竹竿?”

          “我……我……”我撓了撓頭。忽然瞥見地上樹的影子,一個念頭從我的腦子里閃過:對了,老師不是剛教過比例知識嗎?

          我興奮地說:“姐姐!借你一用!”

          姐姐滿臉疑惑:“怎么求?”

          “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影子的長度和物體的長度成正比例。先量出你的身高,再量出你影子的長度,算出你的身高和你影子的比,再量出這棵大樹的影子長度,就能算出這棵大樹的高度了!蔽业靡獾卣f。

          因為我平時喜歡制作小制作,所以身上總是帶著一卷皮尺。我先量出姐姐的身高是1.56米,再量出她影子的長度是0.52米,他們的比是:1.56:0.52=3:1,量出這棵大樹的影子長度是1.1米,再算出高度:1.1×3=3.3(米),這便是大樹的高度了。媽媽和姐姐看著我,直豎大拇指。我樂呵呵地想:數學真有用!

        小學生六年級數學日記5

          星期天,我和揚文一起玩了24點游戲。游戲規(guī)則很簡單:每人分別抽四張牌,然后用“+ 、-、×、÷”這幾種計算方法最后得數一定要得24,就行了。

          游戲開始了,我們各抽了四張牌。唉!我的牌怎么這么糟呀!你看,四張都是a。這時,只聽揚文說:“我可以了,你看,5+5=10,10×2=20,20+4=24。”第一輪,我輸了。但我并沒有灰心喪氣,因為后面還有機會,我一定要把握機會,好好贏一把。我又抽了四張牌“6、5、8、3”。我激動得馬上脫口而出:“6-5=1,8×3=24,24÷1=24,F在是1比1平了!

          揚文說:“有什么的,我一定會在下一回合勝過你的。”第三回合到了,我又抽了四張牌“10、9、6、10”。我一看傻眼了。突然,只聽揚文大聲地喊道:“6×4=24,24+1-1=24。2 比1我贏了!蔽铱粗堑靡獾臉幼,無計可施。

          雖然這次游戲我輸了,但是我覺得24點真有趣,同時也感到數學真的很奇妙。我今后一定要努力學習數學,靈活運用“+、-、×、÷”的混合運算,在下一次的24點游戲中,一定要用得得心應手,當個高手。

        小學生六年級數學日記6

          我們中國有句老話:"反其道而行之",其實在有些數學問題上,我們也可以運用這種思維方法解決問題.

          在昨天的數學課上,老師給我們出了這樣一道頗有趣的數學題:有一池荷花,生長的速度是一天增一倍,要20天才能長滿整個池塘,請問長滿半個池塘的時候是第幾天?

          如果按照傳統(tǒng)的方法來思考的話,我們應該從條件出發(fā),一步步的推.最后推出結論.可是在這道題中這種方法是行不通的,這個時候,我就想起了"反其道而行之"這句話.于是,我就從后往前推:長滿一池需20天,已知荷花的生長速度是一天增一倍,所以19天的時候就長了半池。本來是日增一倍,現在便成了日減一倍,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是19天。

          反其道而行之,以這樣的思路,這個問題就很容易得解。

        小學生六年級數學日記7

          學校的數學題不難,題都會做,但是拿到滿分的時候卻不多,不是除和除以沒看清,就是忘寫單位名稱,要不然就是計算有誤,總是扣個一兩分。問問同學,不少人和我同病相憐答卷時瀟瀟灑灑,發(fā)卷后后悔不已。這問題歸根到底,就是不認真!

          計算和審題是個難啃的骨頭,為了它,老師可費盡了心思。比如做百分數題時為了讓我們找好單位1,老師絞盡腦汁想出個好方法:先判斷1是否已知或間接已知,如果已知則用乘法,未知則用除法或方程,并且要一字一句的審,標出易錯的地方。這方法實施了沒幾天,則在審題方面大有改觀。

          可是好景不長,由于這樣審題太麻煩,耽誤時間,沒幾天又開始犯老毛病,做題屢屢出錯,無論老師如何囑咐、三令五申,還是有不少同學栽跟頭。因為考試出錯畢竟是少數,大家老懷有僥幸心理,而且總想快點做完,不愿意落在后面。慢工出細活,速度一快,錯誤也就接踵而來。

          其實,考試時間很充裕,完全可以做得仔細些,就算是平時,成績不很重要,但最起碼也要做到認真,我們的老師做題時都圈圈點點,更何況我們呢?

          老師經常說:認真可以彌補我們身上的許多不足。真的是如此,或許一些學習不太好的同學因為認真而給了自己更多成功的機會,少丟了許多分數,而我們這些自作聰明的小馬虎卻在做題時給自己判了死刑。

        小學生六年級數學日記8

          星期六,媽媽交給小明一個“重任”——去。

          市場上,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的。小明擠到魚類區(qū),剛好看見馬大叔在賣魚,馬大叔的魚都是活魚,很新鮮,所以被買走了很多,但還剩一些鯽魚,與雖少,不過條條都活蹦亂跳,想要掙脫盆的約束。

          小明說:“馬大叔,我是你這的?,這些魚全賣給我,便宜點!

          馬大叔一聽,哈哈一笑,說:“小小年紀就會討價還價了,行,給你個機會!”只見他拿起稱連同筐子稱了一下,說:“這筐魚原來連筐重28千克,有一家飯店一次買走了一半,然后又來了一位顧客,買走了剩下的一半,現在連筐重14千克,你能算出現在還剩多少千克魚,我就以最低價賣給你!”

          小明可是個倔強、不輕易服輸的人,他開動腦筋思考了起來:“38千克和14千克里都包含了魚筐的重量,用38—14可以求出賣掉了24千克。然后倒過來想,把現在剩下的魚看作一份,那位顧客來之前還有2份,于是就可以知道在顧客來之前還有兩份,那家飯店買走的魚就是2份,因此筐里的魚原來就是4份,一共賣出了三份!

          想到這里,小明高興的說:“我算出來了,現在筐里還剩24÷3=8(千克),這個魚筐重2千克!”

          馬大叔豎起大拇指表揚道:“小明真厲害,好,我兌現剛才的諾言!”

        小學生六年級數學日記9

          今天晚自習的時候,我做完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拿出一本課外書做起來,沒想到上面的一道題卻難住了我。

          這道題是這樣的:有一個牧場長滿青草,每天青草都均勻的`生長,這片牧場可供八頭牛吃10天,可供6頭牛吃20天,可供多少頭牛吃5天?我左思右想,可是怎么也想不出來。于是我就胡亂的翻弄著桌上的一本數學課外書,讓我感到高興的是這本書上居然有一道題和這道題類似,下面還有關于這道題的解析。于是,我就對照著解析仔細思考起來。

          小學生六年級數學日記:牛吃草問題:原來這個問題叫:牛頓問題,這道題最初是牛頓提出來的,因此而得名。根據這道題的解析,我做出了那道題。下面我在此講解一下:由于這片草地草的數量每天都在變化,關鍵應找不變量原有的草的數量,總的草量可以分為兩部分:原有的草與新長得草,新長的草雖然在變,但由于是均勻生長,因兒這片草地每天新長出的草的數量是不變的。假設一頭牛一天吃一份草,那么8頭牛10天就吃80份草,此時新長的草和原來的草全吃光,6頭牛20天就吃120份草,此時新長的草與原來的草也全部吃光。而80份是原有的草的數量與10天新長的草的數量的總和,120份是原來的草的數量和6天新長的草的數量的總合,因此每天新長的草的份數是:(12080)(2010)=4份,所以,原有的草的數量為80410=40份,這片草地每天新長草的4份相當于可安排4頭牛專吃新長的草。設可供X頭牛吃5天,于是可以列式為:40(X-4)=5。解得X=12,當我寫完這道題的解法的時候,交給老師看了看,老師滿意的點了點頭。

          今天,我真很高興,雖然這道題不是自己做的,但我為自己的探索精神而感到高興。

        小學生六年級數學日記10

          一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暑假作業(yè)。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這道題是這樣的:

          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面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厘米,并且長、寬、高都是質數。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已知的只有兩個面面積的積,要求體積還必須知道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么入手啊!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我媽媽的一個同事來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數,接著我們開始排除,然后我們發(fā)現只剩下11和19這兩個數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條外另一條

          棱長(且長度都為質數)之和。于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各是哪個數。

          最后,我得到了結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后來,我又用我本學期學過的知識:分解質因數驗算了這道題,結果一模一樣。

          解出這道題后,我心里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秘,等待著我們去探求。

        【小學生六年級數學日記】相關文章:

        小學生數學六年級日記12-13

        小學生數學六年級日記(6篇)12-13

        小學生數學六年級日記6篇12-13

        小學生數學日記200字12-18

        小學生的數學日記(15篇)12-10

        小學生的數學日記15篇12-10

        小學生數學日記十篇12-03

        小學生的數學日記100字01-28

        關于小學生數學日記合集六篇12-27

        有關小學生數學日記集合五篇12-27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