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勵人生感悟日志
感悟,是指人們對特定事物或經歷所產生的感想與體會,是一種心理上的妙覺。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激勵人生感悟日志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伙伴哦!
人生感悟日志(一)
留在記憶中的是一個又一個的機會。我抓住了這些機會,可以說光陰在我這里沒有白白的流走。我生活的真實、坦率、充實、愉快,較好的實現并不斷地提升了自身的價值。我的一生是豐富多彩的、幸福的,有意義的一生。
生命始于理想,理想產生希望,希望增長信心,信心帶來力量。人生往往是這樣的:歡樂與苦惱同行,世間的人和事同時存在著優劣、利弊、得失、喜怒、哀樂。面對錯綜復雜的社會生活 ,該放下的要放得下,該牢記的要牢記,該忘記的要忘記,用最初的心,做永遠的事。山重水復之后發現的柳岸花明滋味更美好。
生活是教不會的,只能自己去品嘗。在困難的時刻一定要想到:天越黑燈越亮。困難與挫折對弱者來說是走向毀滅的深淵,對強者來說則是通往成功的階梯。要做一個情深、志堅的人,要有自信、自立、自強之心,時刻把握住自己,在任何情況之下都不要亂了陣腳,失去自我。 避免自尋 煩惱,自添壓力,自我傷害。
一個人活在世上應當“有聲有響”,隨時建造自己的“紀念牌”,不是用砂石、泥土,而是用血汗、人格、智慧與才華。在大千的世界里,只要努力奮斗,隨時隨地都有“明珠”可摘。精心地設計每一天,抬起頭來挺著胸膛堅定不移地向前進,走出自己的風格,就會發現原有的空間定能實現宏偉的心愿。
人需要積極的精神支撐,群體需要積極的精神維系。有積極的精神狀態,人才會有勁頭,群體才會有力量,難題才會有解法,事業才會有希望。幸福,就在積極的狀態中,就在自已的腳下;就在珍惜順境與美好、頑強地穿越逆境、戰勝困難的過程中;就在科學的認知、把握自己、善待他人的實際行動中。
人各有各的'社會角色,各有各的 優缺點、長短處,各有各的難處,在社會交往中要想到大家都不容易。要善待他人,多看他人的優點和長處,善于欣賞他人,多些寬容、理解和諒解,此時個人的心情才會舒暢。
當父母的、做子女、妻子或丈夫的、以及領導與被領導者、同事、親友、鄰居等一言一行都會給對方帶來積極或者消極的影響。要隨時想到我于對方有一份責任,“我的狀態很重要”。要保持良好的狀態,一定給對方帶來力量、安慰、愉快和幸福,不給他人帶來困苦、麻煩和傷害,這是做人的天職。
人人頭上一遍天,我就是我自己,不要為了迎合他人而輕易改變自己,丟掉長處。凡事順其自然,不可強求,盡力而唯,適度而行,隨遇而安。實實在在的人生是“加法”學識、才能、健康、人緣與財富都是在一點一滴的積累中獲得的。
歷史就是歷史,歷史問題就該用歷史的眼光去認識和評判。歷史皆在笑談中,愉快的過去銘記在心、知恩圖報,不愉快的過去就讓它過去吧!
人生感悟日志(二)
用愛來對付災難,便是天下至美,因此災難和美麗總在咫尺之間。
不孤注一鄭,不賭咒發誓,不祈求奇跡,不想入非非,只是平緩而負責地一天天走下去,平常中也就出現了滋味,出現了境界。
讓今天收藏昨天,讓明天收藏今天,在一截一截的收藏中,斷片成了長線,而水潭則成了永不干涸的大河。
人們很容易對超出自己視線的一切投去不信任,在別人快速成功的背后尋找投機取巧的秘密。
無數的未知包圍著我們,使人生具有了無限的樂趣。
人的失敗首先在于心的失敗,倘若堅持的心沒有松懈,那么失敗的就只是一件事而不是一人。所以說只有失敗的事,沒有失敗的人。但是,換一個角度來看,失敗未嘗不是人生價值的另一個方向的延伸。因此也可以說,只有失敗的人,沒有失敗的事。
很難設想一個常說自己愛花而又樂于將花剪下來的人是愛花的。
不管天氣如何,都不應該在別人的屋檐下呆得太久。
真理正如陽光,背對它時,你面對一片黑暗;而直對它時,你又會感到頭暈目眩。
上帝給了我們一張臉,但更多的時候,我們常常自己再設計若干張。于是,我們看到的只是臉譜,而不是顏面;只是表演,而不是生活;只是熟人,而不是朋友----不辛的是,別人看我們也正如此。于是,我們終于可以理直氣壯地說:“活著真累!”
許多人終其一生的意義是擁有一大堆人生經驗。然而,對別人而言,那只是一些過時的衣服,永遠都不會有人覺得合適。
沉默者往往不是因為無話可說,而是因為要說的話太多。
智慧可以和計謀無關,更可以和智商無關,很多聰明人常常做出愚不可及的舉動,而一些看上去笨拙的人事卻可能包含著深層的智慧要素!按笄扇糇尽、“大智若愚”不僅僅是一種辨證視角,更是一種道德判斷。
哪一天,一切都能明確解釋了,人生,就會成為一種簡單的軌跡,一中沉悶的重復。
【激勵人生感悟日志】相關文章:
人生激勵-激勵的最佳方法08-20
關于感悟的日志(7篇)12-06
關于感悟的日志7篇12-05
激勵工作感悟的句子07-24
人生低谷激勵自己語錄10-23
品茶感悟人生11-10
簡短人生感悟01-13
人生經歷感悟12-02
感悟人生禪語11-30
禪語人生人生感悟故事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