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畢業生簡歷問題點評個人簡歷
面對求職,不少人感到悲哀和無奈。這些年,我曾先后接待過不少為擇業所困擾,前來求助心理咨詢的大學生,也接觸過一些前來應聘求職的應屆畢業生,對此頗有感觸。
有些學生對做簡歷感到為難,似乎除了編造,無計可施。其實并非如此。我看過不少來求職的學生簡歷,寫得好的并不多。一些學生似乎并不是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或者說,還沒有進入狀態。
總的來說,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一、千篇一律。不少求職簡歷沒有寫出自己的專業特點,更沒有反映出個人特長,里面大都是空話、套話,什么“文筆極佳,才思敏捷”;“博學多才,出類拔萃”之類。而自己的專業特長是什么,專業能力怎樣,卻沒有實質性的表述和說明,或許他們自己都不是很清楚。在眾多求職者中,這種簡歷是很難吸引用人單位的。
二、過于抽象,沒有重點。一些簡歷,寫得過于簡單,對個人經歷和介紹,概括抽象地略寫幾筆,能反映自己能力的專業課程成績、發表的文章等有效證書、文章連復印件都沒有;也有的簡歷過于繁瑣,學校的校史都不忘了寫上,后面還附上了幾十頁的各種獎狀、證明的復印件,連學生會棋類比賽的證書都有。
三、夸大其詞,華而不實。有些人在簡歷中有意夸大自己的“業績”,例如簡歷上說自己參加過某種專業培訓,面試時一問,原來只是聽過半天的講座;說是某著名學者的學生,其實只是選修過該學者的某門課程;說是參加過某某國家重點課題,實際也只是協助過課題會議的會務工作等等。這往往會使用人單位對應聘者的印象大打折扣。
四、缺少真誠。一個人的求職簡歷,好比是自己的照片,應該是獨特的、活生生的,有自己的想法、期望和要求。而不少學生的求職簡歷,更像是產品推銷的價格表。也許是學生出于無奈,或許是想省些氣力。一份簡歷,多處投放,完全是格式化的,好比對誰都是同一副面孔,沒有自己個性的內容。就連學校導師所寫的推薦書,都是機打的(后面只簽了老師的名字),讓人分不清導師的推薦是否出于一種公式化的無奈應酬。再有,簡歷中對求職單位了解甚少,幾乎沒有提及,也沒說明自己為什么要來求職。
五、盲目投放。一些學生把求職比喻為撞大運。見到用人單位,沒經過考慮就投送了簡歷。不去了解用人單位的聘任條件,也不事先了解用人單位招聘情況,隨大流地盲目投送,結果自然就會造成許多求職簡歷被“扔進廢紙簍”。
簡歷對于畢業生來講固然重要,但與用人單位的見面更為重要。而在學生的求職過程中,也暴露出不少學生自身的問題。
其一,求職應聘的準備不足。不少畢業生對自己的今后發展和求職意向并沒認真和深入考慮,例如,在用人單位面試時,當問到,你前來應聘的原因是什么?你對你將要應聘的工作了解嗎?你要應聘的工作,是否適合你的專業和特長?如果單位聘用了你,你有什么要求、計劃或希望?如果你前來工作,有什么優勢及不足等等,常常是一問三不知。
其二,應聘中缺乏誠懇的態度。一些學生在求職咨詢中,只是一味地詢問工作收入、工作條件、福利待遇;而對應聘工作的要求、工作任務的內容、用人單位對應聘者的需求、自己一旦被聘用能否承擔起此工作等等,卻不甚關心,甚至從沒有考慮過。
其三,個別學生在應聘中還暴露了自身素質上的問題。例如有一名男生在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的供需見面會上,竟然摟著女朋友的肩膀與招聘工作人員講話;求職中,有的學生一旦被用人單位婉言拒絕或是自己對該工作不滿意,扭頭即走(不懂得道謝或道別)。還有的學生在找工作時表現得十分主動、急切,而當被用人單位同意錄用后,自己卻又另選工作單位,并遲遲不向用人單位說明情況,直到單位人事部門再三催促,才漫不經心地說自己已與另一單位簽約了,使得該單位錯過了進人的期限,對此連一句歉意的話都沒有。這種素質的學生,即使簡歷寫得再出色,又有什么用呢?
【畢業生簡歷問題點評個人簡歷】相關文章:
個人簡歷模板點評02-15
簡歷點評:幫忙點評我的簡歷02-25
關于個人簡歷中的 實踐問題02-25
畢業生個人簡歷11-07
個人簡歷(畢業生)11-07
應屆生個人簡歷問題分析11-21
簡歷的自我評價點評11-24
英文簡歷點評11-07
畢業生個人簡歷模板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