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帶著儉樸上大學人生感悟
兒子大學畢業了,懷里揣著學士學位證書、英語四級證書、優秀學生干部、優秀畢業生證書……滿載而歸。
全家人皆大歡喜,唯獨我這個當父親的仍不依足。翻看兒子那亂七八糟的行李,簡直像個丟盔棄甲的逃兵。兒子不屑一顧地解釋:我這就算不錯了,扔毛毯、丟衣服、鞋的,砸鍋、扯書的……有的是!不就是雙冰鞋嗎,能值幾個錢?我爸就是“扣”!我知道兒子是對我刨根問底地要找回那雙被他弄丟的冰鞋有意見!我可不這么認為。俗話說:“成物不可損壞,東西也不能隨便丟棄”這是古訓。所謂:“破家值萬貫”,誰能保證哪件舊物永遠派不上用場?再說了,在我眼里,兒子浪費的地方太多了:看同學有電腦,非花一萬多元買臺“聯想”,沒過一年又想換個“筆記本”。新買的手機,沒用上一年,已面目皆非,換了個“小靈通”,半年后又摔斷了天線(扔了可惜,用著不靈敏)。那“半導體”、“隨身聽”、“電子辭典”說買就買,也說壞就壞,說丟就丟。挺好的衣服不時興了,說不穿就不穿了,還要再買新的。更讓我看不慣的是,渴了買飲料,食堂飯菜不可口,還要上飯店……四年的大學幾乎花掉了我的四年工資。
兒子之所以不注意節儉,我想與家長和親友們的溺愛有直接關系。“你要是考上大學,要啥給你買啥!”這是妻子對兒子的承諾。于是,剛進大學校園,什么衣服、鞋襪、箱包、手表、手機……舊的都換成了新的。還再三囑咐兒子:“別舍不得,想吃啥吃啥,想買啥買啥……缺錢跟媽說……”兒子有了這“尚方寶劍”,還用得著節儉嗎?周圍的親朋好友們也主張給兒子多花錢,一方面,孩子考上大學,值得祝賀也應該獎勵;再者,孩子到大學,各方面“拿得出手”會讓別人高看一眼,若是太“寒酸”會讓人瞧不起……
其實,孩子考上大學, 是可喜可賀的事,以適當的形式鼓勵孩子,并為他到一個新的環境去獨立生活添置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這也在情理之中。但是,又擺“狀元宴”、又換“新行頭”,甚至大手大腳地花錢,還樣做不僅鋪張浪費,也會使孩子造成貪圖享受、攀比消費、羨慕虛榮、不尚節儉的不良心態,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極為有害。
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是人所熟知的全世界第一個私人資產超十億美元的大富翁。但他對子女的花錢卻“卡”得很緊。他規定,按不同年齡分給小孩一定的'零花錢:七、八歲時每周30美分,十一二歲每周1元,同時鼓勵孩子做家務勞動賺取報酬,打死10只蒼蠅1美分,擦皮鞋一雙5美分,刷碗、洗衣服、收拾房間各若干。孩子們便都搶著干。后來當上副總統的二兒子納爾遜(當時9歲)和后來創辦新興工業的三兒子勞倫斯(7歲),還主動要求合伙承包為全家人擦皮鞋。后來,任大通國民銀行總裁的小兒子戴維,讀大學時也同樣恪守家規節省每一分錢,同學們發現他總在記些什么,趁其不在翻閱了他的小本本,原來記的是買書花多少錢,吃飯花多少錢......洛克菲勒認為:“今天的許多孩子有一種傾向,走最容易的路,走阻力最小的路”他要讓兒女們在這方面從小得到磨練。
中華民族自古崇尚“道德不遺財”的傳統美德,艱苦樸素,勤儉節約,不僅有助于孩子消除“驕、嬌”二氣,培養刻苦的學習精神,而且也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所需要的道德品質。即使現在家庭富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對孩子來說,還是應該讓他們知道儉樸的重要性,養成儉樸的生活習慣為好。
家長們要認識到,儉樸絕不只是節省幾個錢,儉樸是人的一種美德,是一種寶貴的財富,而這種財富是用多少金錢也買不來的。
如今,那些金榜題名的學生家長,正考慮為孩子置辦上學用品。在此,我勸每位家長,牢記那條已被實踐所證明了教育原則"再富不能富孩子",應該把艱苦奮斗的好傳統、勤儉樸素的好作風、刻苦鉆研的好學風交給孩子,讓孩子們帶著這些思想作風走進大學,在孩子們的心中永遠牢記“以儉促德,德以養儉”,使孩子們在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
【讓孩子帶著儉樸上大學人生感悟】相關文章:
春節帶著孩子游泳去10-08
關于儉樸的勵志名言12-15
讓孩子渴望學習09-29
讓孩子自立勵志故事11-02
如何讓孩子學會交流09-25
如何讓孩子交朋友08-19
讓孩子輕松學英語10-13
讓孩子開口學英語08-21
如何讓孩子喜歡畫畫09-30
如何讓孩子自己畫畫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