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求職中遇到挫折的故事
三段真實的故事,為避免對號入座,略有改寫,或許你可以找到身邊同事的影子。
小A:從iOS開發轉崗產品經理
2012年,小A畢業進入A公司,做iOS開發一年多時間。
2013下半年,進入B公司做iOS開發。
2014年年底開始轉崗產品,當時產品注冊量約100萬。在做產品經理的半年多時間里,遇到一群合作很愉快的同事,這是在產品崗進步最快的階段。最后由于一次負責運營活動過程中沒把握好節奏,犯下不該犯的錯誤,對用戶造成了傷害,也影響到整個團隊的節奏,同時Boss對我那段時間的工作也不滿意,經歷了一段記憶深刻的談心后,很無奈的離開了。
Boss是BAT出來的PM,同時還有一個肯帶我的PM,沒把握住更多的提升機會,當時心情沉重,很懊悔。這段產品崗工作,卻又使我進入了低谷狀態。離職后總結了失敗的原因,抱著痛定思痛的決心,勵志在新的起點更加努力細心的付出,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2015年中進入C公司,產品崗,經歷了產品從0到1的過程,用戶量就不提,還沒開始小面積推廣就掛了。就在2016年初,當整個團隊把規劃好的產品都已交付上線,等著小面積推廣運營和迭代的時候,Boss跟團隊講融資失敗,已無力支撐下去。聽到這個消息,小A1個小時內沒說半句話,連續一周都沉浸在陰影里。然后又經歷了團隊解散后情與法的撕逼,最終解決了大家的問題。在2016這個寒冬,見證了在這個一線城市尚存的一絲暖意和人情味,創業的不易以及我們這群奮斗在一線城市的人的渺小和艱辛。抱著合伙人的心態,更抱著痛定思痛的決心,結果卻這么慘。總結為人心向好,只是現實跟我開了個玩笑。
在產品路上走的這一年多時間并不順利,如坐過山車急轉直下,伴隨著不安和心跳。然而最重要的是突破自己,不坐以待斃。
總之,現在雖然有信心面對下一份工作,但是在求職過程中又發現自己的不足,很能理解,4年的職場,當hr看到這樣平淡的簡歷,站在負責的角度,是否很難給予面試機會。
小B:211大學,根正苗紅的產品經理
2009年本科畢業于一所知名的211大學 ,畢業后直接進入BAT中的一家,從事某款核心產品的產品助理工作,其實就是打雜,啥都干,甚至幫老大買咖啡。剛剛開始工作,玩心比較重,參加公司各種協會活動,各個部門都認識一些人,沒有想到的是,這個時候認識的同事,在后來,居然也能為工作帶來方便,尤其是跨部門溝通。
2010年到2013年,公司公司整體發展不錯,并且部門的營收業績增長顯著,原來的導師,也是部門leader,升職為總監,小B還比較年輕,還沒升leader機會,但已經開始帶新人了,有兩個畢業生跟著干活,現在是正兒八經的產品經理了,而且由于平時積極參加公司活動,結交各路大神,在開發資源、設計資源的協調方面很給力,產品之路發展不錯。
2014年初,小B歷經3個產品項目之后,終于通過職級通道的評審,獲得高級產品經理職級,并且獲得leader的任命。
2014年底,一個外部機會來臨,某個二線互聯網公司拋來橄欖枝,最大的誘惑是產品總監職位和的薪酬漲幅超出預期,仿佛一下就要走向廣闊天地。糾結了2個月,最后還是跳槽了。誰知道,過去之后,遇到各種問題,尤其是團隊磨合,折騰了大半年,也沒干出啥東西。
2015年底,遇到前BAT同事創業的即將到A輪的公司邀約作為合伙人加入,考慮再三,趁年輕,再闖闖,于是走上創業之路。
小C:二線公司到BAT的奮斗
“其實,我當時到第一家公司,是因為沒拿到自己想去的公司offer,只好選了這家公司。”小C經過2年的產品經理實踐工作,終于跳槽到她一直想去的BAT。
這也是一種職業發展的曲線救國方式,類似小C這樣的工作兩年就跳槽的畢業生有明顯的上升趨勢。不少二線互聯網公司的年輕人才流失嚴重,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業務的發展限制,不足以給年輕人更快的發展速度和想象空間,再加上畢業時候的那個BAT夢想一直難以忘懷,于是二線互聯網公司成為BAT的黃埔軍校。再加上小C說在第一家公司做的項目,過于強調營收,與自己的產品夢想有些差距,于是打算找新的機會。
BLUES的點評:上面三段故事,源于BLUES認識的朋友,雖然公司名字沒有明說,想必很多人可以猜出來,故事的主人公,目前都不到30歲,職場上還算發展期。
第一位,小A從開發轉產品經理,其實是蠻好的,還記得馬化騰以前說過比較歡迎從技術轉產品經理,經歷過一些公司的挫折項目,也可以收獲不少經驗,年輕的時候經歷創業的挫折和在一線城市奮斗的艱辛,比BLUES在33歲時候從零開始已經好了很多,有開發基礎和產品經驗,相信會找到一個更好的開始,這次再選擇機會,要好好考慮成功概率了,這也是考察找工作時候的選擇能力。
第二位,小B算是幸運兒,211名校到BAT知名公司,5年的大公司經歷,打下較好的基礎,并且做工作之余積累的豐富的人脈關系,算是一個幸運的職場開端,中間的挫折,也一樣是年輕到成熟的成長過程。畢業6年后,開始創業,挺好的時機。
第三位,小C職場經歷最短,在起步成長階段吧,也算發展不錯,這個時候看機會,千萬別只看幾千塊的工資誘惑,能力提升與機會比薪酬更重要。
【求職中遇到挫折的故事】相關文章:
求職中的情商小故事11-18
q求職故事:我要在求職中爆發11-26
企業招聘:“對人”難求,何求?11-13
求職中交談的技巧11-11
求故事:軟件工程師的面試囧事11-13
求職求薪求未來 擠著累著憧憬著11-29
求筆試經驗11-19
畢業求職中的經典語錄11-11
如何防范求職中的騙局11-23
求職中基本的防騙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