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與創業
一、我國當前的就業形勢
我國勞動力資源豐富,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就業再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勞動力供大于求,供需結構性矛盾仍然很突出,主要表現在:
1.勞動力供需結構性矛盾突出
一方面,從新增就業來看,我國城鎮近幾年每年需要就業的人數仍將保持在2400 萬人以上,而新增崗位和補充自然減員大約只有1200 萬人左右,供大于求的缺口約在1200 萬人左右,高校畢業生逐年增加,2008 年達559 萬人,2009 年達610萬人,2010 年達630 余萬人,就業矛盾十分突出。
2.勞動力供給過剩與供給不足并存
從總量看目前仍存在勞動力供給過剩狀況,而另一方面,又存在著勞動力供給不足現象。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產業結構的升級優化,一部分在職勞動力由于技能或經驗知識即人才資本存量不能適應新的產業及其帶來的新就業崗位,造成結構性失業,成為新的失業群體;同時由于人力資本質量水平低下,造成就業風險率增大,工作穩定性減弱。
3.勞動力市場失靈
由于勞動力市場并不健全,形成勞動力市場信息不完全,勞動力供需雙方信息不對稱以及地理障礙的特點。一方面,增加了就業者職業搜尋成本;另一方面,在勞動力市場未充分發育的前提下,勞動力市場機制不能充分發揮優化配置勞動力的職能,造成勞動力市場“失靈”。
二、大學生就業難現狀分析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筆者認為“就業難,難就業”的原因主要來自大學生自身、用人單位和社會三方面。
1.自身原因
(1)畢業生就業觀念存在誤區。一是選地域。在大學生的意識中,大都市總是意味著機會、高薪和前途,這導致最需要大學生的地方少人問津,而都市的大學生求職者則人滿為患。二是挑單位。大學畢業生都希望選擇一個地域條件好、待遇優厚、社會地位高的職業。三是重薪酬。高薪水、高福利等盲目求富觀念在大學生中流行,帶來了就業難。
(2)畢業生綜合素質缺憾。一是學業不精。有的學生在學校里只是混,沒有靜下心來學習。二是社交能力欠缺。說話辦事的能力、溝通合作的能力、交際公關的能力欠缺。三是缺乏社會實踐經驗。有的學生很不重視社會實踐,甚至連學校要求的暑期社會實踐都不能認真完成,更談不上學到具體的實踐。
2.用人單位
用人單位選擇大學畢業生,最主要是看重學生如何“調整就業心態”,而“提高職業素質”、“提高技能”反倒其次;而大學生甚至學?磥恚疤岣呒寄堋奔啊疤岣呗殬I素質”是最主要的,“調整就業心態”并不重要。用人單位認為“德才兼備”是用人的恒久標準,單位對畢業生“品德”的重視程度遠遠比畢業自身的重視程度要高得多。
建議
1.充分認識自我,做好就業決策
大學生在擇業前應對自己充分了解,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擅長什么,想干什么。注意學以致用,盡量發揮自己專業優勢和形象、氣質、性格、語言表達能力等非專業優勢。
2.確立合適的就業目標
在選擇職業和確定目標單位之前,應從環境分析、企業分析等方面評估職業和目標單位的各種因素對自己職業生涯發展的影響!绊槒摹鄙鐣⻊趧恿Φ牧鲃臃峙湫蝿,適時調整自己的就業心態,切忌按照自己的主觀意愿挑選就業地域和企業類型。在金融危機席卷全球,國民經濟比較吃緊的社會環境里,應當理智的把握“先就業后擇業”的觀點,靈活的處理面臨
的機遇。
3.樹立競爭性的擇業觀
大學生必須樹立競爭性的擇業觀,主動出擊,把能夠證明自己才能的各種軟硬件拿出來,自我推薦,這樣才可能被“伯樂”相中。如果一味的“等、靠、要”,結果只會是一事無成。
4.自主創業,就業有新路
各高?筛鶕陨頎顩r建立大學生創業培訓中心、大學生創業園區、大學生創業街,也可與企業或研究所聯辦大學生創業科技實體。
此外,創業需要社會各界的關注與支持。首先,家長要改變求穩怕險、小富即安的就業觀,盡可能創造條件鼓勵、資助子女去創業;其次,創業人才的培養,需要一大批專兼職的教師隊伍,尤其是需要聘請社會上成功的創業人士搞好“傳、幫、帶”并起到示范作用;再次,政府部門對大學生創業要大力扶持,如在資金、稅收及投資環境等方面多予以照顧和傾斜。
【就業與創業】相關文章:
感悟就業與創業02-25
就業與創業課 感想02-25
創業促就業材料02-25
洪澤:以服務推動就業、創業帶動就業02-25
大學開創業課 創業帶動就業11-22
2021年北京就業創業11-30
就業創業工作總結03-27
就業創業證貸款流程02-22
辦理就業創業證的流程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