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職場中的“內向謬論”
內向可以與脆弱同行,也可以與力量同行。
越來越多的高級管理人員從內向者之中產生。不過,對內向者的誤解仍然存在。
“內向的人,請舉手。”我對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的200多名MBA學生說過這句話。2011年,只有一小部分學生舉手。2013年,舉手的學生超過三分之一。現在,愿意公開承認自己內向的學生比以往更多。
是什么使他們坦然承認自己內向?答案是:《安靜:內向者在不能停止交談的世界里的力量》這本書改變了他們。讀這本書之前,他們覺得內向會妨礙自己的發展。
現在,人們意識到,內向可以與脆弱同行,也可以與力量同行。越來越多的高級管理人員從內向者之中產生。不過,對內向者的誤解仍然存在。
謬論1:內向者被演講折磨。
在《安靜:內向者在不能停止交談的世界里的力量》一書中,作者蘇珊·凱恩描述了內向的自己準備一次演講時的焦慮:“凌晨兩點了,我仍然沒能入睡,我想死。演講前的這個晚上,我的腦海里閃過很多"如果"—如果我口干舌燥說不出話,怎么辦?如果我讓聽眾感到無聊,怎么辦?如果我在臺上嘔吐,怎么辦?”
我們常常認為,能言善辯是外向者的天賦,內向者在臺上注定會緊張。然而,我們錯了。
蘇珊·凱恩告訴我,堅持演講1年后,她有了變化。“多次面對聽眾后,我開始享受演講帶來的快樂。現在,我的職業是演說家。”現在,她到全球各地的企業和學校里演說,教人們利用內向的天賦。曾經,她覺得演講跟當宇航員一樣難。
謬論2:外向者比內向者更勝任領導職位。
一項調查顯示,65%的受訪高級管理人員稱,性格內向會影響領導者的表現,只有6%的受訪者把內向視為優點。似乎,外向者更勝任領導職位。
不要這么早得出結論。外向者可能有更多機會成為領導,但他們并不比內向者更勝任領導職位。外向型領導的熱情和果斷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下屬的積極性,也能最大限度地扼殺下屬的創造力。
坎貝爾湯料公司前任CEO多格·科南特是個內向的人,他在任期內給下屬寫了30000多封感謝信,保護了下屬的工作積極性。
謬論3:外向者比內向者更善于建立關系網。
想一想你認識的善于建立關系網的人,你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個外向者。如果你愛交際、性格外向,就容易跟別人聊得來。然而,當我為我的第一本書做研究時,我驚訝地得知,美國《財富》雜志最善于建立關系網的人居然是個內向的電腦工程師。外向者可能擁有更多的朋友,關系網的質量卻不一定更好。研究顯示,外向者的朋友較多,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可以找到更多的工作。
外向的人有魅力、內向的人令人疏遠,這是陳舊的觀念。對一些團隊的研究發現,外向者通常比內向者更傲慢。外向的人會使團隊成員擁有更多消極的情緒,跟團隊里的其他人難以相處,剛開始進入團隊時可能地位較高,后來逐漸失去優勢。他人對外向者的期望較高,但往往無法兌現。
內向者通常不會像外向者那樣為交往而交往。很多內向者擅長社交:在派對上,他們可以隨意跟別人交談,但不喜歡燈光太亮或者嘈雜的環境。
【職場中的“內向謬論”】相關文章:
內向者如何修煉成職場社交達人10-24
職場內向人如何建立人脈08-06
內向的人怎樣在職場上交朋友?07-15
職場上內向的人如何取得成功08-07
職場中的禁忌08-22
職場動態:職場中如何道歉10-15
性格內向的人該如何在職場打拼10-12
職場動態:職場中不必回避過失07-24
職場充電之職場中如何學習10-14
職場中與領導相處的原則-職場禮儀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