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前腳跨出大學校門 后腳走進培訓課堂
2006年8月,27歲的汪洋從北京科技大學本科畢業3年后,又回到校園里讀書。他花2年時間讀中專學習一門技術。此事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而事隔4年,大學生“回爐”再也不會引起社會的高度關注,因為人們已經習以為常。某市高級技工學校開設的“服務外包BPO高級技工班”中超過半數是大學生,某汽車維修培訓班中不乏汽車專業的本科生,某機電一體化培訓課程中也經常有大學生前來報到,在就業壓力之下催生出一批批擁有大無畏精神的“大五”學生。
本科生朱益霖學的是汽車工程,他應聘多家汽車公司時,發現自己在動手操作環節比不過比他學歷低的中專生,更讓他胸悶的是,不少公司寧愿錄用中專生,也不愿意錄用他。幾次碰壁后,他決定去某高級技工學校報名,參加職業技術培訓班的汽車操作中級工學習。經過一年多時間的補課,他掌握了“檢驗與測繪”、“工種操作技能訓練”等實戰性很強的課程。
同樣,今年機械專業畢業的本科生小育,也將去某數控一體化培訓班培訓一年,開始他的“大五”校園生涯。他告訴筆者,自己感覺大學教的東西偏理論,實習期間學的又都是皮毛,于是在一位師兄的指點下,去參加培訓完善數控機床的具體操作經驗,相信只有動手能力過關了,才能輕松找到工作,并且有真本事的話,進了企業馬上就能動手干活,在企業會更受重視,將來晉升的機會也比較多。
筆者了解到,如今擁有一張大學文憑并不等于擁有能夠從事某項職業的能力。對于應聘制造業、高科技行業的理工科本科生來說,他們遇到了很大的就業阻力。一方面不能像碩士、博士那樣從事研究性工作,從事技術性工作又敵不過中專高職生,于是他們的唯一出路就是上“大五”,學技術,然后才有足夠的理論與實踐優勢踏上崗位。畢業生“回爐”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大學生剛畢業,自己所學知識不能滿足企業工作需要,特別是在職場競爭激烈的現實面前,沒有一技之長,就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二是為了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有個“雙重保障”,增強職業競爭力。
文科專業 重回課堂增技能
不僅僅是理科生,文科生上“大五”也漸成風潮。學習市場營銷專業的劉維娜最近參加了銷售技能培訓。5個月的培訓課程收費5000多元,她毫不吝嗇地付錢上課。她說之所以讀營銷的還要學銷售,原因是她畢業半年內先后換了三次工作,都是銷售業績不達標造成的。自己性格內向,缺乏銷售經驗,而公司只看結果不重培訓,于是只能自己掏錢去上培訓課。“十幾堂課下來,我結合先前三份工作的銷售工作一對比,知道自己犯了哪些錯誤、哪些技巧沒掌握好,現在再讓我去做之前的工作,一定能完成業績。”劉維娜參加培訓后明顯信心倍增。
同樣,學動漫的小卞也是“大五”學生中的一員。他在校讀書期間,有過兩次實習經歷,本以為憑著自己的專業背景可以進入心儀的動漫公司。沒想到幾場招聘會下來卻使他喪失了就業的信心。“報紙上說動漫專業怎么缺人,企業怎么渴求人才,可是真到招聘會上一看,很多動漫公司根本不要我們畢業生,他們的招聘條件都要有熟練的動畫制作經驗,也就是要能根據動漫訂單批量生產的熟練工,這方面自己明顯不行。”于是他上個月報名參加了動漫制作培訓,培訓學校就如同一個強化訓練的高壓車間,把生手鍛煉成熟練工,這些模擬工作環境的高壓訓練,在校園課堂里是得不到的。
面試英語培訓最受歡迎
筆者了解到,隨著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增大,不管是畢業前還是畢業后,大學生開始熱衷職業技能的再培訓,特別是像軟件測試、網絡工程師、多媒體制作等具有特殊、熱門技能的IT培訓正日漸被看好。
此外,還有一種畢業后培訓,是直攻“面試軟肋”的英語聽說讀寫培訓。在招聘面試過程中,需要過英語面試關的崗位呈增長趨勢,不少外資企業直接用外語面試,而且語言能力考查程度較往年有不同程度的加深,一家專門從事全球多國語言教育產品的軟件公司,在其對德語編輯的招聘要求中就提出,招聘者必須通過德語專業八級并考過大學英語六級;這份工作的初次面試題目,竟然是要求應聘者在一本錯版的德文字典某指定頁碼內找出字詞錯處并給予更正。
企業對應聘者英語水平的要求“越來越專業”,英語面試更注重求職者對企業背景、文化的了解,不少時候需要運用更加專業的單詞。商務英語和日常英語的學習在面試中都不能起到“點睛”的作用。沒有專業人士的點撥,即使是平時口語水平不錯的求職者也會發怵。調查顯示,八成以上求職者對外語面試有些“畏懼”,其中因詞匯缺乏、擔心用詞不當,或是缺乏專業外語的了解而不敢開口的又占到六成以上。基于企業對應聘者外語能力的高要求,以及求職者對求職外語例如英文面試指導、英文簡歷書寫等需求的日益增加,許多外語培訓中心都開設了求職外語班,如新東方、新世界、英孚、韋博英語、樂寧教育、環球雅思等機構還特設了口語速成班、面試口語強化班、在線面試口語培訓班。培訓方面,大多從案例式教學入手,一方面幫助學員學習各種成功經驗,以及實用有效的面試口語;另一方面,聘請外資企業的部門主管,對學員進行模擬訓練。
專家建議
職業專家提醒大學生,無論是充電還是到技校“回爐”,都要結合自己的專業特點和興趣愛好。在充電過程中要懂得掌握一門知識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道理。同時還要根據自身特點,結合市場需求,仔細研究分析行業發展遠景,謹慎選擇適合自己充電的方式和途徑,腳踏實地學好每一項技能,才能真正起到為就業加分的效用。總之,充電要把握關鍵一點,偏重于實用性和針對性,是對高校在技能培養上缺位的補充,也是對自我就業籌碼的提升,做到更好地與就業市場、求職崗位接軌。
【前腳跨出大學校門 后腳走進培訓課堂】相關文章:
高效課堂培訓心得體會07-05
提醒:大學生找工作莫走進誤區11-11
大學團干部培訓方案02-21
企業培訓:如何培訓新入職的大學生07-19
走進校園與創業女大學生零距離的交流11-17
三名大學生告訴你怎樣走進名企大門02-21
江蘇無錫:創業政策咨詢會走進大學校園11-19
“法官”走進“小巷”中11-29
海歸揣著洋文憑找工作:關鍵在于跨出第一步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