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典哲學名言名句
1.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2.小勇,血氣所為;大勇,義理所發。——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二》
3.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于今日》
4.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滿江紅·寫懷》
5.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6.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孝經·天子》
7.己所不欲,匆施于人。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8.仁者壽。——《論語·雍也》語錄大全網
9.故立志者,為學之心也;為學者,立志之事也。
10.君子和而不流。(流:盲從)——《禮記·中庸》
11.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12.先義而后利者榮,先利而后義者辱。——《荀子·榮辱》
13.不怨天,不尤人。——《論語·憲問》
14.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
15.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16.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隱公元年》
17.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禮記·大學》:如果能每天除舊更新,就要天天除舊更新,不間斷地更新又更新。
1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9.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尚書·伊訓》
20.父不慈則子不孝。——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
21.精忠報國。——《宋史·岳飛列傳》
22.善不可謂小而無益,不善不可謂小而無傷。——賈誼《新書·審微》
23.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論語·微子》
24.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雜詩八首》之一
25.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26.一諾千金。——《史記· 季布欒布列傳》
27.親仁善鄰,國之寶也。——《左傳·隱公六年》
28.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資治通鑒》卷二百三十四
29.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30.君子之學必日新,日新者日進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進而不退者。——程顥.程頤《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
31.改身之過,遷(發揚)身之善,謂之“修身”。——顏元《顏習齋先生言行錄》
32.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
33.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果:果斷
34.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朱熹《答鞏仲至》
35.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王守仁《改過》
3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37.過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論第九》
38.圣人擇可言而后言,擇可行而后行。——《管子·形勢解》
3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0.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孔丘
41.兄弟敦和睦,朋友篤誠信。——陳子昂《座右銘》
42.無羞惡之心,非人也。——《孟子 公孫丑上》
43.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卷一》
44.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45.三思而后行。——《論語·公冶長》
46.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韓非
47.大義滅親。——《左傳·隱公四年》
48.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左傳·莊公二十四年》
49.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石成金《傳家寶·俗諺牧民》
50.名人的話并不都是名言;許多名言,倒是出自田夫野老之口。——魯迅
51.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52.和以處眾,寬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錄》
53.君子義以為質,得義則重,失義則輕,由義為榮,背義為辱。——陸九淵《與郭邦逸》
54.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55.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周易·系辭上》
56.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張載《正蒙·乾稱》
57.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58.常求有利別人,不求有利自己。 ——謝覺哉
59.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韓非子·喻老》
60.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茍》:公正就政治清明,偏私則政治黑暗。
61.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孟子·告子下》
62.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63.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程顥
64.圣人無常師。——韓愈《師說》
65.中國者,中國人之中國。可容外族之研究,不容外族之探險;可容外族贊嘆,不容外族之凱覦者也。——魯迅
66.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小雅·蓼莪》
6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晁錯論》
68.父慈而教。——《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6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君子與人和諧相處,卻有自己的主見·小人容易茍同別人,卻不能與人和平共處。
70.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71.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宣公二年》
72.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論語·子張》:廣博地學習以堅定自己的意志,懇切的提問并且聯系實際進行思考。
73.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園。
74.前車覆,后車誡。——《漢書·賈誼傳》
75.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76.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舊唐書·魏征列傳》
77.事莫明于有效,論莫定于有證。——王充《論衡·薄葬》
78.惟公則生明,惟廉則生威。——石成金《傳家寶·紳瑜》
79.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擔心) ——《宋史·王安石列傳》
80.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后漢書·班超列傳》
81.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孟子·梁惠王下》
82.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
83.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8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愛蓮說》
85.人必其自愛也,而后人愛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諸。——楊雄《法言·君子》
86.能勝強敵者,先自勝者也。——《商君書·畫策》
87.貧不足羞,可羞是貧而無志。 ——呂坤
8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89.樂不可極,極樂成哀·欲不可縱,縱欲成災。——吳兢《貞觀政要·刑法》
90.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91.不為窮變節,不為賤易志。——桓寬《鹽鐵論·地廣》
92.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論語·衛靈公》
9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第44章: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屈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有危險。
【古典哲學名言名句】相關文章:
中國古典哲學名言12-28
經典哲學名言名句10-21
關于哲學的名言名句12-28
經典的哲學名言名句07-05
哲學名言和名句07-13
英語哲學名言名句12-06
勇氣哲學名言名句10-24
關于哲學名言名句01-09
古典哲學康德的故事10-13
李小龍的哲學名言名句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