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的名言名句
發布時間:2017-08-12 編輯:結珍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隨時關注應屆畢業生網的名言欄目更新,你就能知道更多與道德經的名言名句有關的知識哦!
(一)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二) 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三) 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四)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五)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六)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七) 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八)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九)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十)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十一)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
(十二)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十三)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十四) 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馀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馀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十五)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十六)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
(十七) 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
(十八)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十九) 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二十)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二十一) 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二十二)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二十三)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
(二十四)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二十五)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二十六)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二十七)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二十八)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二十九)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三十) 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三十一)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三十二) 和大怨,必有馀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三十三)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三十四) 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三十五) 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三十六)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三十七)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三十八) 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三十九) 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四十)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四十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四十二)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四十三)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四十四)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四十五)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四十六)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四十七)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四十八)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