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孔子的名言1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優秀的名言吧,名言是易于留傳的結論、建議或警世的比較有名的言語。還苦于找不到優秀的名言?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孔子的名言,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于孔子的名言1
1. 不貳過。——《論語·雍也》
2. 每事問! 《論語·幾佾》
3. 因材施教!墩撜Z·為政》
4. 有教無類!墩撜Z·衛靈公》
5. 大言不慚! 《論語·憲問》
6. 過猶不及!墩撜Z·先進》
7. 無為而治!墩撜Z·衛靈公》
8. 不念舊惡!墩撜Z·公冶長》
9. 既往不咎! 《論語·八佾》
10. 苛政猛于虎。——《禮記·檀弓下》
關于孔子的名言2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論語》
2、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墩撜Z》
3、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墩撜Z》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論語》
5、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墩撜Z》
6、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墩撜Z》
7、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墩撜Z》
8、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墩撜Z》
9、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墩撜Z》
10、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墩撜Z》
1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論語》
12、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論語》
13、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墩撜Z》
14、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墩撜Z》
關于孔子的名言3
1、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孔子《論語》
2、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孔子
3、信近于義,言可復也。恭近于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孔子《論語》
4、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孔子《論語》
5、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無也。 ——孔子《論語》
6、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論語》
7、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丘
8、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孔子《論語》
9、先行其言而后從之。 ——孔子《論語》
10、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孔子《論語》
11、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 ——孔子
12、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孔子《論語》
13、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孔子《論語衛靈公》
14、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孔丘
15、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 ——孔子《孝經》
16、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孔子《論語》
17、學而不已,闔棺乃止。 ——孔子
18、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順可移于長。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內,而名立于后世矣。 ——孔子《孝經》
19、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匾膊挥。 ——孔子《論語》
20、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孔丘《論語》
關于孔子的名言4
1、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3、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4、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5、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6、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7、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8、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9、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10、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11、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12、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13、巧言令色,鮮矣仁!
14、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15、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6、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17、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18、君于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19、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20、巧言令色,鮮矣仁。
21、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22、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23、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24、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25、子謂于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26、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7、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28、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匾膊桓钠錁。
29、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3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1、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32、禮之用,和為貴。
33、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謂之學矣。
34、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乎。
35、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語言無味。
3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37、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38、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39、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40、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4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42、聽其言而觀其行。
43、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44、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45、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46、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47、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48、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49、君于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50、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
51、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52、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53、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54、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55、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5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57、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58、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59、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60、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61、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62、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6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64、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65、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66、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杌,其何以行之哉?
67、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68、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69、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70、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關于孔子的名言5
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
2. 言必信,行必果!墩撜Z·子路》
3.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4.不學禮,無以立。——《論語·季氏》
5.士而懷居,不足為士矣!
6.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7.既來之,則安之!墩撜Z·季氏》
8. 君于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9.巧言亂德。
10.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11.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匾膊桓钠錁贰Yt哉,回也!
12.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13.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
14.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15.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關于孔子的名言6
1、朝聞道,夕死可矣。解釋:早晨學得真理,當天晚上死掉也不后悔!币馑际侵浮吧幌,學習不止。
2、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解釋:了解一個人,要看他的所作所為,不僅了解他的過去,還要觀察他的現在,這樣的話,對那個人的了解還會不全面嗎?
3、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解釋:溫習學過的知識時,能從中獲得新知識的人,就可以做老師了。
4、有朋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解釋: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快樂的事嗎?
5、道不同,不相為謀。
解釋:政治主張不同,不互相探討。這里講的是一條結交的原則,以道同為原則,道不同,不相為謀。因為彼此政治主張不同,就無法互相探討。交友也是一樣,不同道的人難以相友。
6、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解釋:過去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樣,日夜不停地流去。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解釋:懂得學業的人不如喜愛學業的人,喜愛學業的人不如以從事學業為快樂的人。
8、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解釋:不怕別人不知道自己,只求自己作出成績來。
9、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解釋:君子嚴格要求自己,小人苛刻要求別人。
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解釋: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去促成別人的壞事。
11、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解釋:君子心胸坦蕩故待人接物猶如行走在平坦大道上,安祥而舒泰;小人心思常為物役,患得患失,故常懷憂慮之心。
12、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解釋:有過錯不改正,才是真錯。
13、小不忍,則亂大謀。
解釋:小事上不能忍耐,就會壞了大事。這里的小事包括小忿怒和小仁小惠兩個意思,即婦人之仁不能忍于愛;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亂大謀。
14、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解釋:一個人如果沒有長遠打算,憂患很快就會出現。
關于孔子的名言7
1、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2、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3、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4、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5、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6、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7、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8、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9、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11、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12、君于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13、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14、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15、君子易事而難說(悅),說(悅)之不以道,不說(悅)也。
16、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17、子謂于產!坝芯又浪难桑浩湫屑阂补,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1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9、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2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1、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22、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23、放于利而行,多怨。
24、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5、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26、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27、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
28、(“撰”去提手)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9、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30、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31、士而懷居,不足為士矣!
關于孔子的名言8
一、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二、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三、 君子易事而難說(悅),說(悅)之不以道,不說(悅)也。
四、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五、 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六、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匾膊桓钠錁。賢哉,回也!
七、 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八、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九、 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十、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十一、 子謂于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十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十三、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十四、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十五、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十六、 君于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十七、 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十八、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十九、 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二十、 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二十一、 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二十二、 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
二十三、 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二十四、 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二十五、 士而懷居,不足為士矣!
二十六、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二十七、 放于利而行,多怨。
二十八、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二十九、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三十、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孔子
三十一、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十二、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三十三、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鬃
三十四、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下信乎?傳不習乎?
三十五、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三十六、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三十七、 道不同,不相為謀。
三十八、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三十九、 不學禮,無以立。
四十、 禮之用,和為貴。
四十一、 聽其言而觀其行。
四十二、 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四十三、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四十四、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四十五、 君于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四十六、 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四十七、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四十八、 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四十九、 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五十、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五十一、 過,則匆憚改。
五十二、 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五十三、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五十四、 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五十五、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五十六、 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五十七、 不遷怒,不二過。
五十八、 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五十九、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遠乎?
六十、 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六十一、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六十二、 巧言亂德。
六十三、 巧言令色,鮮矣仁。
六十四、 剛、毅、木、訥近仁。
六十五、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六十六、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六十七、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
六十八、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六十九、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七十、 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七十一、 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七十二、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七十三、 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七十四、 放于利而行,多怨。
七十五、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關于孔子的名言9
1) 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2) 不學禮,無以立。
3)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5)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6)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7)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8)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9) 小不忍則亂大謀。
10) 匹夫不可奪志也。
11) 道不同,不相為謀。
1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3)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14)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15)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6)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17)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8)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9)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0)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關于孔子的名言10
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不遷怒,不貳過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損矣。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匾膊桓钠錁。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子謂于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君于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圣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
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關于孔子的名言11
1) 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2) (“撰”去提手)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3)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4)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5)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6) 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7)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8) 道不同,不相為謀!墩撜Z·衛靈公》
9) 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10)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11) 放于利而行,多怨。
12)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13)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14) 惟上知與下愚不移!墩撜Z·陽貨》
15) 巧言亂德。
16)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關于孔子的名言12
一、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
【翻譯】孔子杜絕了四種毛病,做到:不憑空臆測,不絕對肯定,不拘泥固執,不自以為是。
二、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述而》
【翻譯】孔子說:“如能讓我多活幾年,到五十歲去學習《周易》,便可以不再有大的過錯了!
三、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翻譯】孔子說:“一個人的質樸要是超過他的文采,就未免有些粗野;文采要是超過他的質樸,又未免有些浮華。只有文采和質樸結合的勻稱均衡,那才稱得上大雅君子!
四、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為政》
【翻譯】 孔子說:“君子團結人而不搞勾結拉攏,小人只搞勾結拉攏而不團結人。”
五、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將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后也,馬不進也!--《雍也》
【翻譯】孔子說:“孟之反這個人不夸耀自己,他在隊伍敗退時留在最后作掩護,將要退進城門時,他鞭打著馬匹說:‘不是我敢于斷后,是馬不肯走哇!
六、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季氏》
【翻譯】孔子說:“生來就知道的人,是上等;通過學習才知道的人,次一等;遇到困難才去學習的人,又次一等;遇到困難也不學習,這種人是最下等的'了。”
七、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
【翻譯】孔子說:“人能夠問心無愧地活在世上,是因為他正值;不正值的人也能活在世上,那是因為他僥幸地避免了禍害!
八、子曰:“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憲問》
【翻譯】孔子說:“讀書人如果留戀安逸的生活,就不配做讀書人了。”
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翻譯】孔子說:“有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看作老師的人。我選擇他們的優點供自己學習,看到他們的缺點就檢查自己,加以改正。”
十、子曰:“志于道,據于徳,依于仁,游于藝!--《述而》
【翻譯】孔子曰:“志向在道上,根據在徳上,依靠在仁上,而在禮儀、音樂、射箭、駕車、文字、算術這六藝之中研習游樂來陶冶身心!
十一、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雍也》
【翻譯】孔子說:“聰明的人喜歡水,有仁德的人喜歡山。聰明的人活躍,有仁德的人沉靜。聰明的人生活快樂,有仁德的人容易長壽!
十二、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
【翻譯】孔子說:“見到賢人,就想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應該在內心自我反省有沒有他那樣的毛病。”
十三、 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里仁》
【翻譯】孔子說:“君子懂得的是義,小人懂得的是利!
十四、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翻譯】孔子曰:“對于學問和事業,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而喜愛它的人又不如從中深感快樂的人!
十五、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憲問》
【翻譯】孔子說:“古時的人學習是為了提高自己,現在的人學習是為了裝飾自己給別人看。”
關于孔子的名言13
1)孔子曰:“習相近也,性相遠也!
2)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3) 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4)孔子曰:“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5)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
6)孔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7)孔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8) 不學禮,無以立。
9)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孔子塑像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11) 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12)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3)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4) 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15)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16) 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17) 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18)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闭垎栔。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19) 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20)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關于孔子的名言14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3.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4.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8.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9.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1.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1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1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14.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15.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16.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7.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18.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關于孔子的名言15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匾膊桓钠錁。賢哉,回也!
▲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君于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難說(悅),說(悅)之不以道,不說(悅)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子謂于產!坝芯又浪难桑浩湫屑阂补,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
▲(“撰”去提手)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懷居,不足為士矣!
【孔子的名言】相關文章:
孔子的名言,孔子名言名句大全,孔子語錄11-04
孔子的名言有哪些-孔子名言10-15
孔子哲言孔子名言11-11
孔子的精選名言10-25
孔子經典的名言11-10
孔子的名言10-25
孔子的名言精選10-24
經典的名言孔子11-02
孔子的經典名言10-25
精選孔子的名言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