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名人故事
名人故事:制堿的故事
1911年是侯德榜剛入清華學堂的第一年(也是最后一年,因為入學成績特優,他只需要在清華學一年就可以去美國留學)。入學之前,他在符離集(出燒雞的地方)鐵路上工作了三年,1910年考上的清華,1911年去的。沒辦法,他家窮,侯家世代務農,他爺爺出于為未來的期望,給他取了這個名字。大家都知道“富清華、窮北大”那時候清華學堂的人還是比較看不起這個比較窮而且大一點的插班生的,別人可是在這個英文授課的學校里學了好多年了(清華學堂學制十年,第十年正常畢業就可以直接留學美國)。在第一個學期的期末考試之后,再沒有看不起他了。就在這次考試上,他拿了十個滿分。1913年,他去了MIT學化學。
河里在討論皮革,其實最早的化學家頗有學制革出身的。劉楚青便是,侯德榜也學過制革,原因很簡單,看到中國的原料就這么白白溜走,別人拿走錢就這么簡單,心有不甘。他在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論文就是制革,而不是制堿。
侯德榜小時候家境非常貧寒,對那段日子他從未忘過。幼年家貧不能上學,就在私塾外面聽。他天資甚高,學堂里面還沒記住,他在外面過耳不忘,被教書先生視為奇才,原意免費收他這個學生。同樣的故事還有一個人,是邢其毅的父親刑端。我是在查邢其毅這個貴陽人和蔡智誠這個老鄉的關系中了解到這段軼事的。邢其毅和蔡智誠沒什么關系。因為刑端家貧且務農出身、屬于寒門士子,二十一歲即中進士離開了貴州入翰林院(最后一批)并再沒有回去過,這時候邢其毅最多剛出生;氐胶畹掳裆蟻,他徹底突破了蘇爾維法的秘密之后,用英文寫了《制堿工業》這本書,書的封面上,就是一個在南方稻田里,留著長辮子,腳蹬水車,手捧書本的英俊少年。這本書把蘇爾維法從原理到工藝再到設備以及參數的設置寫了個底掉,從此中國人,把原來一盎司黃金一磅的純堿做成了白菜價。如果這是山寨貨,那么我希望中國這樣的山寨貨越多越好。
干化學和化工實際上是兩個方向,化學要考慮的這個東西能不能做出來,化工要考慮的就多多了。比如能不能做大、做大了安不安全、成本合適不、哪條路線最合適、外交也要懂、經濟也要懂、機械也要懂、建筑也要懂、煩也要煩死了。
說道侯德榜,那不可能不說“侯氏制堿法”。侯氏制堿法怎么來的呢?和我們的很多技術一樣,被別人卡脖子逼出來的。
最早的純堿,是英國人的蘇爾維法在中國賣,因為只有一家,他可以隨意定價。前面說了,最高的時候一盎司黃金一磅純堿。這簡直就是把純堿當銀子賣。1924年永利開車,把純堿做成了普通原料。當時第一次開車,出來的純堿竟然是紅的,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基本失敗了。不過學化學的人,最重要的就是從一閃而過的現象去探求本質。他意識到紅色必定來源于設備中的鐵,而中國人的原料純度太高了,不像英國人用的那么差。于是他就在原料里面添加了一點點雜質(大家猜猜是什么?),雪白的純堿便出來了。后來,他把這個秘密給了印度阿三,就是那個非常NB的塔塔集團。這個故事后面講。他還去過南非,大家逼問一下橡樹村,看看有沒有故事。
蘇爾維法對食鹽的用量很大,產生的氯化鈣又很多,氯化鈣還沒什么用處。開始的時候永利在南京,靠著長江和浙江的鹽場,而且鹽場用的多是范旭東(永利老板)的技術,這個缺點不明顯。抗戰以后,到了西南,就不行了。這里是井鹽,比海鹽貴多了,產量也跟不上要求。這時候德國人搞出了察安法,效率要高得多。于是當時范旭東派侯德榜帶了一個團去德國商討引進察安法的事情。沒想到德國人連門都不想讓他們進,并且提出生產的純堿不能在“滿洲國”銷售。不讓進門還沒什么,這個銷售要求太欺負人了。代表團立刻離開德國,去了美國,手里只有兩份專利說明書。侯氏制堿法的發明,就這樣侯德榜在美國研究,手下人在香港做實驗,另外的人在上海(租界)搞中試,靠著戰爭時期的通信,一點一點數百次的失敗換來的。
說到這里,我們真是很幸運的,侯氏制堿法的中試是在1940年完成于上海租界,如果再晚一點,真不知道會再晚多少年。
侯德榜對中國化工的貢獻,不僅僅是一個制堿法,他幾乎搭起了整個三酸兩堿的底子。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了解一下他作為中國人聰明和勤勞的一方面。
侯德榜組織了一個精干的技術班子赴美國考察采購和學習。在此期間,他們購到了制酸設備,以中國人特有的忍耐力,通過軟磨硬泡的辦法,學到了制酸的關鍵技術。還在購買硫酸設備時,“順便”在該廠索要到與制酸無關的硫酸銨生產工藝圖。然后掉過頭,從另一廠家以廢鋼的價格買下一套硫酸銨生產設備。這一點,美國人的評價比較權威“他們太精明了”。設備運回中國,安裝又沒有大型設備,買設備只用一次顯然不是中國人的傳統,侯德榜帶人自己設計了一套。后來四個廠,硫酸、硝酸、硫酸銨、合成氨全部一次開車成功。
不幸的是,不久,日本人就來了。日本人被打回去了,造成的破壞卻一時半會恢復不了。首先要國民政府出面討要被搶走的工廠設備,KMT嫌麻煩、拖著不辦。侯德榜就在報紙上發表文章造輿論;交涉好了,運回設備的時候,美國人要把日本人換上的零件卸下來,侯德榜說“強盜搶走的是一輛好汽車,還回來至少是能開的汽車,不能把強盜用壞而更換的零件再卸走呀”;爭回來了,美國人要在日本口岸交割,侯德榜不同意,強盜搶走的東西要還就要還到家里來;對日本賠償的工廠,要求“這些賠償來的東西是八年抗戰的成果,我們不能寬大到這種地步,留給他們作為報復的資本。即使是破銅爛鐵,只要回到了中國,就是我們的收獲”。
名人故事:導彈之父-錢學森的故事
錢學森(1911—2009)杭州人,是全世界著名的火箭專家,是我國“原子彈之父”、“導彈之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是我國近代力學事業的奠基人。1911年出生于上海,后來出國留學,1938開始對火箭進行研究。1955年10月沖破種種阻力回到祖國后,用他所學的專業和知識為祖國服務。他為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1999年我國建國50周年前夕,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為他頒發“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夠回到祖國的,今天,我終于回來了!”這是錢學森從美國回來時,對接待他的人所說的一句話。
錢學森回國的道路是艱難的,當他在美國得知祖國于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紅旗飄揚在天安門廣場上空時,他的心中萌發起一個強烈的愿望:早日回到祖國,用自己的專長為國家建設服務。
于是他向美國海軍次長金布爾說明,他準備立即動身回國。金布爾聽后大為震驚。他認為:“錢學森無論放在哪里,都抵得上五個師。”還大聲喊道:“我寧可把他槍斃了,也不讓這個家伙離開美國!”錢學森只不過是要回國,美國人怎么會發那么大的火那么著急呢?因為他知道錢學森是個人才,他的知識和能力要是為中國服務,很可能對美國產生威脅。他有一個惡毒的想法就是:我們美國得不到的,也不能讓其他國家得到。于是金布爾馬上通知了移民局,不準讓錢學森全家離開美國。美國海關果然禁止錢學森回國并扣留了他的所有行李。但后來更可怕的事情發生了,錢學森突然遭到聯邦調查局的非法拘留,被送到移民局看守所關押起來。如果不是錢學森的老師和校友大力幫助,恐怕他是難以得到自由的。
但那以后,錢學森并沒有得到真正的自由,他不斷受到移民局的迫害,行動處處受到移民局的限制和特務的監視,不許他離開洛杉磯,還定期查問他。錢學森就這樣失去了5年的自由。為了回國錢學森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啊!然而,錢學森熱愛祖國的赤子之心反而更加強烈了。他日夜思念著新中國,他堅持斗爭,不斷地向移民局提出回國的要求。1955年6月的一天,錢學森擺脫了特務的監視,在寄給在比利時親威的信中,巧妙的在香煙紙上寫了一封信,并順利的轉到了周總理的手里。1955年中美大使級會談進行,中國大使按照周總理的要求,以錢學森要求回國的這封信為依據,迫使美國政府允許錢學森回國。
1955年9月17日,錢學森與他的夫人和兩個孩子終于乘坐美國“克利夫蘭總統號”郵船,離開了洛杉磯,終于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眾所周知,錢學森在導彈方面的研究舉世矚目,但小朋友你們知道嗎,我們敬愛的錢爺爺更加關心我國科學事業的發展,也關心我們下一代的成長問題。比如說在普及科技知識方面,他就談到了如何更好的辦好科技展覽。他說,展覽是一種行業、一門科學、一門藝術,不是隨隨便便就辦得好的。如何辦好展覽?錢爺爺強調了展覽的設計問題。他說,展覽的設計很重要,展覽好比是一場演出,演出需要導演,而我們的展覽也需要總設計師,他的工作就是想讓大家知道,這次的展覽是做什么的,是關于什么樣的展覽。如果主題和目的不明確或者離開主題和目的去搞一些花樣,參觀后留不下什么印象,成了過眼煙云,那展覽的效果就不好。我們現在設計展覽,心中要有一個總的主題,總的目的,那就是宣傳四個現代化,鼓舞全國人民為此而奮斗。
還有一個故事,一次導彈發射的試驗馬上就要開始了,可是當時的天氣很壞,到底能發不能發,試驗基地的司令員、參謀長和錢學森的意見不同。按照當時的規定,每次發射報告上面必須有三個人同意的簽字,然后再請示聶榮臻元帥的批準?墒钱敃r司令員和參謀長都說不能發,而錢學森卻非常有信心的說能發射,這樣就形成了2:1的局面,于是就把只有錢學森一個人簽字的報告送給了聶帥。沒想到,聶帥很爽快地批準發射,并說要是只有那兩位簽字而沒有錢院長的簽字,我倒不敢批了。你猜這發導彈發射成功沒?結果是這一發導彈還真的打成功了。
【近代名人故事】相關文章:
近代勤奮的名人小故事07-28
名人故事:近代科學之父牛頓10-26
近代名人勵志故事(通用13篇)01-15
中國近代名人故事250字(通用13則)02-23
中國近代名人愛國名言03-25
外國近代名人泰戈爾勵志經典語錄12-14
我國近代的名人簡介事跡材料(精選10篇)09-20
名人資料名人故事02-16
名人故事02-26
經典名人故事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