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名人故事(精選23個)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過故事吧,還苦于找不到好的故事?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歷史名人故事,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歷史名人故事 1
一飯千金
韓信小時家中貧寒,父母雙亡。他雖然用功讀書、拼命習武,然而,掙錢的本事卻一個也不會。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別人家吃“白食”。為此常遭別人冷眼。韓信咽不下這口氣,就來到淮水邊垂釣,用魚換飯吃,經常饑一頓飽一頓;此吷嫌袀老奶奶為人家漂洗紗絮,人稱“漂母”。她見韓信挨餓挺可憐,就把自己帶的飯分一半給他吃。天天如此,從未間斷,韓信發誓要報答漂母之恩。韓信被封為“淮陰侯”后對漂母分食之恩始終沒忘,派人四處尋找,最后以千金相贈。這就是“一飯千金”成語的'來歷。
歷史名人故事 2
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繡,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天上一絲云彩也沒有,部隊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兩邊密密的樹木和被陽光曬得滾燙的山石,讓人透不過氣來。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濕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有幾個體弱的士兵竟暈倒在路邊。
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心貽誤戰機,心里很是著急?墒,眼下幾萬人馬連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來向導,悄悄問他:“這附近可有水源?”向導搖搖頭說:“泉水在山谷的那一邊,要繞道過去還有很遠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說,“不行,時間來不及!彼戳丝辞斑叺臉淞郑了剂艘粫䞍,對向導說:“你什么也別說,我來想辦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隊加快速度也無濟于事。腦筋一轉,辦法來了,他一夾馬肚子,快速趕到隊伍前面,用馬鞭指著前方說:“士兵們,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一聽,仿佛已經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
故事出自《世說新語假譎》。成語“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歷史名人故事 3
懸梁刺股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發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梁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 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
這就時孫敬懸梁的故事。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于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視;丶液,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他也想出了一個方法,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 這就使蘇秦"刺股"的故事。
從孫敬和蘇秦兩個人讀書的故事引申出"懸梁刺股"這句成語,用來比喻發奮讀書,刻苦學習的精神。他們這種努力學習的精神是好的,但是他們這種發奮學習的方式方法不必效仿。
歷史名人故事 4
慕容垂
慕容垂重小就勇冠三軍,深受父親慕容皝的喜愛。后來卻被太傅慕容評逼走,在在付堅麾下忍辱負重幾十載,直到須發皆白才重新收拾了燕家天下,也可以算是大器晚成。
慕容垂為前燕開國皇帝慕容皝第五子,慕容暐之叔。甚得慕容皝寵愛,后來得到慕容恪賞識,曾為前鋒都督,前燕吳王。369年晉將桓溫率軍攻前燕,在枋頭撤退,慕容垂以三萬騎追到襄邑(今河南睢縣),大敗晉軍。后被太傅慕容評逼走,攜妻子投降前秦。淝水之戰中進攻被委派進攻襄陽,暗中保存實力,在前秦敗后叛變,慕容垂糾合鮮卑、烏桓,建立后燕,率軍二十萬攻鄴,一年后奪據鄴城。
386(60歲)年稱帝,定都中山(河北定州市)。393(67歲)年消滅慕容泓的西燕政權。因扣留北魏王拓跋圭弟弟,與本是藩屬的.北魏關系惡化。395(69歲)年太子慕容寶征北魏,于參合陂之役大敗,隔年慕容垂反擊,但病死于親征途中。
歷史名人故事 5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他在詩、詞、散文、書法、繪畫諸多領域都很有成就。蘇軾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合稱為“三蘇”,父子三人都名列“唐宋八大家”。
蘇軾天資聰穎,在父親蘇洵的耐心教導下,他小小年紀就已經讀了很多書,經過幾年的奮發努力,蘇軾的學業大有長進,親朋好友都稱他是一個難得的神童,說他以后一定是文壇的奇才。
蘇軾在一片贊揚聲中變得有些驕傲了,認為自己非常了不起。有一天,蘇軾寫了一副對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辈褜β撡N在了門前。也就是說,蘇軾說自己認識所有的'字,而且讀完了世界上所有的書。
一天,一位白發老翁路過蘇軾家,看到了這副對聯?催^之后,老翁覺得蘇軾過于自信,于是笑了笑就走了。
兩天后,老翁拿著一本書來到蘇家,要見蘇軾。他說自己才疏學淺,特來向蘇軾請教。蘇軾滿不在乎地接過書,結果翻開一看,上面的字他竟然一個也不認識,頓時紅了臉。老翁見狀,不動聲色地對蘇軾說:“請你賜教!碧K軾非常著急,但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最后鼓起勇氣告訴老翁,這些字他一個也不認識。
老翁聽了這話,捋著胡子大笑道:“蘇公子,你不是已經‘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了嗎,怎么會一個字也不認識呢?”說完,老翁拿過書扭頭就走了。
蘇軾感到非常慚愧,他絞盡腦汁,終于從老翁的話中悟出了真諦,于是提筆來到門前,在那副對聯上加了四個字,使對聯變成了“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碧K軾發誓要活到老,學到老,最后終于成為文學界和書畫界的佼佼者。
學海無涯,我們所掌握的知識只是鳳毛麟角。我們要用永不滿足的態度來對待學習,一旦驕傲自滿,必定會使前進的腳步停止。
歷史名人故事 6
牛頓發現的萬有引力定律大家一定熟知,然而,作為這樣的一個偉大科學家,他有時也不開竅。
牛頓小時候養有兩只貓,一只大,一只小。牛頓為了讓貓自由出入,在門上開了兩個洞,也是一個洞大,一個洞小。一天他的鄰居見到他,對他說:你何必要開兩個洞,只要開一個大洞不就行了。
牛頓聽了,恍然大悟,連聲稱贊道:“說得對,真是高見!可我怎么也想不出你這個好主意來!
牛頓一輩子打光棍
英國天才的科學家艾薩克·牛頓(1642—1727)從小就迷上了書,迷上了宇宙,沒有時間去修邊幅。往往是領帶不結,襪帶未系,馬褲也不扣鈕扣。
他的'這些不修邊幅行為,竟然使他在情場失意,終生未娶。
牛頓年輕的時候也談過戀愛。有一次,這位年輕的科學家熱情奔放地向一位相識的姑娘求婚。能得到這樣一位青年學者的鐘情,姑娘自然感到幸運。牛頓輕輕地握著她的手,含情脈脈地望著這位漂亮的少女,她羞澀地低下了頭,兩朵紅云飛上了臉頰。然而,正在這熱戀的時刻,牛頓的思想忽然跑到另一個世界去了,滿腦子盡是些符號、公式,完全忘記了身邊的情人。他的手抓著情人的一個手指,誤為捅煙斗的捅條,硬往他的煙斗里塞,痛得姑娘大叫起來。牛頓這才從數學王國里跳出,明自自己犯了一個大錯誤,趕緊向她道歉說:“親愛的,饒恕我吧!我知道,這是不行了?磥恚沂窃撘惠呑哟蚬夤鞯。”牛頓的一生真應著了他的話,他一輩子是“光棍”
歷史名人故事 7
覆水之舟
亡國之君,手中握著的最后一條馬鞭。你就是臥塌下的薪柴,你就是懸在床頭的苦膽了,浣紗的女子從民間一路走來,因你遺棄的棒槌已長成苧蘿山的叢林。
西施,名夷光,春秋戰國時期出生于浙江苧蘿村。天生麗質。2400年前,春秋末年,吳越爭戰,越敗夫椒。時越國稱臣于吳國,越王勾踐臥薪嘗膽,謀復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復重,以身許國,與鄭旦一起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把吳王迷惑得眾叛親離,無心國事,為勾踐的東山再起起了掩護的作用,為興越滅吳作出了重大貢獻,表現了一個愛國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
西施與楊貴妃、王昭君、貂蟬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字。后人常說的“情人眼里出西施”或多或少有些對歷史不恭了。
她長袖善舞,絆倒一代豪杰座下騰空的馬蹄。
她柔骨似水,熄滅一代壯士胸囊四海烈火般的激情。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歷史的事實可以上升到哲學的高度。
女人,一旦成為武器,沒有任何盾可以抵御,沒有任何矛可以擊穿。能讓一個君主失卻江山,也能讓另一個君主得到江山。
得也好,失也罷,過眼的富貴云煙,恰如太湖泛舟的那份恬靜。
傳說吳被滅亡后,與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終,不知這片舟子是否也被覆了?
歷史名人故事 8
意大利著名航海家哥倫布〔公元1451一1506年),是熱亞那人,他自幼喜歡讀書,更喜歡航海。
他相信地球是圓的,但是,他想象中的地球比實際的要小。他認為,從歐洲的大西洋沿岸航行一直向西,不久就能到達亞洲。后來,他的遠航計劃得到西班牙王室的資助。
公元1492年,按著他的航海計劃,率領船隊從西班牙啟程,橫渡茫茫無際的大西洋。哥倫布一行,在海上歷盡艱險,終干到達了古巴、海地。他以為自己到了印度,因此稱當地居民為印第安人,意思是印度居民。
哥倫布的船隊由三艘不大的航船組成,航行的`目的地主要是印度、中國等地。為此,他還隨身帶著西班牙國王致中國大汗的信。其實,當時中國早已建立明朝了,這時西歐人還以為中國是元朝,君主是馬可·波羅所說的大汗。
哥倫布率船隊在海上航行了兩個多月后的一個晚上,他們在船上突然發現遠處有亮光在閃動。原來他們已到達了巴哈馬群島的一個小島嶼。島上人熱情而又奇怪地接待了他們。以后,哥倫布又三次航海,曾到過中飛南美洲一些沿海地帶。他的船隊沿地球轉了一圈又回到原出發地,他的成就轟動一時。不僅用事實證明了地球是圓的,而且還發現了美洲新大陸,這一事跡成為歷史上的壯舉,對人類社會的文明發展起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但是,在當時的上層社會,忌妒者大有人在。他們干方百計抹煞哥倫布的偉大創舉。
一次,在西斑牙的一個宴會上,一些達官貴人攻擊哥倫布。他們以挑釁的口氣說:“哥倫布先生,你航海發現新大陸,這沒什么了不起的,在我們看來,不過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任何一個人,繞著地球轉,都會發現這個事實的,即使是個呆子,也會看見這么一大塊土地的!边@個人說完,一些不懷好意的人隨著哄笑起來。
哥倫布從容地反問一句:“諸位都以為那是一件平常的事嗎?”
那些人厚著臉皮說:“不錯!是一件最簡單不過的事了!
說話時,哥倫布發現餐桌上的盤子里還有一只雞蛋,他靈機一動,接過話頭說:“那好吧。你們看,這里有只雞蛋,我們不妨做個試臉。先生們,你們當中誰能把這個雞蛋豎立起來?”
這些達官貴人先是一愣,接著,都搶先去試,但誰也沒能把雞蛋豎立起來,口里還叫嚷著:“這是不可能的事!”
哥倫布一聲不響,當即拿起雞蛋,輕輕地在桌上一磕,磕破了一點雞蛋尖頭的外殼硬皮,雞蛋便牢牢地豎立在桌上了。他以一種藐視的口氣說:“諸位辦不到的事,我不是又辦到了嗎!”
這些愚腐的達官貴人哪肯服輸,大聲嚷道:“用你這種辦法都能把雞蛋豎立起來,這是最簡單不過的事了!
哥倫布絲毫不示弱,他用力說道:“是的,這是最簡單不過的事了,可是,剛才你們卻誰也沒想到。”他站起身,嚴肅地說:“即使是最簡單的事,也需要有人去發現,去證實。關鍵就在于創先。”說完,憤憤離席而去。
歷史名人故事 9
蘇軾煉字
蘇軾與黃庭堅一日賞畫,見上面題聯有趣:輕風 細柳,淡月 梅花。看是四字聯,中間卻各空一字,一人建議為中間加字成為五言聯句。黃庭堅搶對為:輕風舞細柳 , 淡月隱梅花。蘇軾略一思索,立即響應,填字使之成為:輕風扶細柳 ,淡月失梅花。縱觀二人對聯,蘇軾最妙:“扶”字不僅寫出風的輕柔和柳的纖弱,而且寫出了風與柳的`親昵之態,因而更形象生動;“失”字也較“隱”字貼切,既強調了月光的皎,又兼顧梅花的潔,突出了兩者融為一色的景象,更加吻合貼切。
歷史名人故事 10
造紙術發明之前,人們都是把字寫在竹簡和絲帛上,由于承載的笨重和價格的昂貴,制約了文化的傳播。東漢宦官蔡倫發明造紙術,對當時乃至后世都有極其重要的影響,造紙術與指南針、火藥、印刷術并稱為中國的四大發明,對世界文明的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
蔡倫,東漢桂陽(今湖南郴州)人。他出身低微,很小就入宮做了太監,服侍漢和帝。蔡倫聰明勤奮,人又謹慎好學。平時他不喜歡和人交往,經常把自己關在屋里讀書思考。漢和帝即位后,蔡倫被提升為中常侍,出入宮廷內外,平時服侍皇帝,負責掌管文書,傳達皇帝的命令。
當時許多外官經常和宦官結交,但是蔡倫卻能堅守原則,并不隨便與人交往,因此漢和帝更加信任他。蔡倫敢于指出和帝不對的地方,因此也很受和帝的器重,經常參與朝政。蔡倫是一個喜歡思考和有所發明的人,漢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蔡倫升任尚方令,負責掌管皇帝的手工作坊。
這個作坊是皇家的私人作坊,主要是為皇家服務。蔡倫在監管作坊期間,經常和匠人一起切磋制造器械的技術,由他監管制造的各類軍械非常精良、鋒利,被天下人贊嘆。
他在這方面的才能也開始逐漸顯露。東漢以前,人們通常都用竹簡和絲帛作為記載文字的工具,有些很長的奏章要用許多竹簡,翻閱起來非常不方便,也難于隨身攜帶,而用絲帛作為書寫的載體,雖然方便,但是很昂貴,普通人家根本承擔不起這樣的費用。蔡倫平常喜歡讀書,對于書簡帶來的種種不便深有感觸,如何制造出一種輕便的、價格低廉的書寫工具,成為蔡倫的`一個夢想。
為了實現這個夢想,蔡倫翻閱了許多前人的資料。有一天,蔡倫看到宮女們在用蠶絲制造各種絲織品,從她們的制造過程中,蔡倫頓時有了靈感。
他連忙趕回去,和匠人們共同研究,把樹皮、麻頭、破布、漁網等混合在一起,搗碎弄爛,然后將這些東西糅合在一起,拌勻后晾干,經過反復的實驗和研究,蔡倫終于制造出了廉價和實用的紙張。
東漢和帝元興元年(105年),蔡倫把發明紙的過程詳細地記錄下來,連同自己制造的第一張紙,一起奉獻給漢和帝,請他過目。
漢和帝親自試驗后,非常滿意,厚厚賞賜了蔡倫,并把制造紙的方法頒布天下,蔡倫的造紙術馬上在各級社會階層中傳播開來,受到廣泛的歡迎和喜愛。
為了贊頌蔡倫的杰出貢獻,當時人們把這種紙叫做“蔡侯紙”,從此蔡倫的名氣越來越大。
歷史名人故事 11
秦始皇的死如他的身世一樣引起了后人的爭議。史學界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說死于疾病,一說死于非命。
持第一種觀點的人認為,關于秦始皇之死,《史記》記述很多,分別見于《秦始皇本紀》《李斯列傳》《蒙恬列傳》等處,死因已明,無可置疑。發現了刻有“始皇帝死而地分”的.隕石和出言“今年祖龍死”的“仙人”。秦始皇很迷信,這些現象使他感到恐懼不安。為了消災避難,尋找長生不老藥,秦始皇聽從了一名相卜者的建議,準備第五次巡游。然而由于一路勞頓,秦始皇到平原津(今山東平原附近)就病倒了。趙高奉命寫遺書,給受命監軍河套的秦始皇長子扶蘇:“與喪命咸陽而葬!毙胚未發出,秦始皇就死在沙丘行宮(今河北邢臺市廣宗附近)。
有的學者認為,秦始皇自幼有疾,所以體質較弱。他勤政,每日批閱文書一百二十斤,工作極度勞累;加以巡游中七月高溫,以上諸因素并發,促使他在途中病發身亡。至于他死于何病,有人認為他死于癲癇。癲癇發作一般分四個時期:起初頭暈、胃部不適,繼爾突然意識喪失,隔肌痙攣,面色青紫、瞳孔散大、呼吸暫停,然后全身肌肉抽動、口吐白沫,最后數十分鐘才能清醒。郭沫若根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王為人蜂準,長目,鷙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推測秦始皇幼時患有軟骨癥,時;贾夤苎祝运L大后胸部和鷙鳥一樣,聲音似豺狼,后來由于政務繁重,引發腦膜炎和癲癇等病癥。后來秦始皇渡黃河,癲癇病發作,后腦殼撞在青銅冰鑒上,加重了腦膜炎的病情,人處于昏迷狀態;當車趕到沙丘后第二天,趙高、李斯發覺秦始皇已死去多時。
持第二種觀點的人從幾篇有關秦始皇死亡情況的史書推敲,發現了可疑之處。這次出游隨從人員主要有趙高、李斯、胡亥等人,上卿蒙毅也在隨行之列。蒙毅是蒙恬的親弟弟,扶蘇的親信,可是當秦始皇在途中病重時,蒙毅被遣返回邊關。從突然的人事變動來看,這似乎是趙高等人的計謀。因為蒙恬領兵30萬隨公子扶蘇駐防上郡,從秦始皇的身邊遣走蒙毅,也就是去掉了扶蘇的耳目;加之趙高曾被蒙毅治罪而判死刑,后因秦始皇赦免,趙高才恢復官爵,趙高從此對蒙毅恨之入骨,發誓要滅掉蒙氏一族。
歷史名人故事 12
四面楚歌的故事(主要人物:項羽)
故事:
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榮縣境賈魯河)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后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即今江蘇徐州)的項羽部隊。終于布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這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很少,糧食又沒有了。夜里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得到了禁地了嗎? 為什么他的部隊里面楚人這么多呢?”說著,心里已喪失了斗志,便從床上爬起來,在營帳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寵愛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淚,在旁的人也非常難過,都覺得抬不起頭來。一會,項羽騎上馬,帶了僅剩的八百名騎兵,從南突圍逃走。邊逃邊打,到烏江畔自刎而死。
歷史名人故事 13
破釜沉舟的故事(主要人物:項羽)
故事:
秦朝末年,秦派兵攻打復國后的趙國。趙軍不敵,退守巨鹿(今河北平鄉西南),被秦軍包圍。被項梁、項羽叔侄等各路義軍擁立的楚懷王任命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副將,讓他們帶領軍隊前去援救趙國。但是,宋義把兵帶到安陽就不再前進了,在此停留了四十六天。項羽非常焦急,再三要求他渡江北上,與趙軍里應外合,一舉打敗秦軍。而宋義則希望趙、秦兩軍打得精疲力盡之時再發兵,以坐收漁翁之利。于是他嚴令軍中不準輕舉妄動。與此同時,宋義又宴請賓客,
大吃大喝,而士兵、百姓卻忍饑挨餓。項羽實在忍不下去,便殺死了宋義,將士們馬上擁戴項羽為上將軍。之后,項羽立即派出兩名將軍,率兩萬人馬渡河解救巨鹿。取得小勝后,項羽下令全軍渡河救援趙軍。在全軍渡河之后,他采取了一系列果斷的行動:把所有船只鑿沉,把煮飯的鍋都打破,把營房都燒掉,只攜帶三天的`干糧,以此表示決一死戰的決心,不給士兵留一點兒退路。項羽領軍到達巨鹿外圍,立即包圍了秦軍,經過九天激戰,最終取得巨鹿之戰的勝利 。
歷史名人故事 14
班門弄斧的故事(主要人物:魯班)
故事:
魯班,是戰國時代的魯國人,也稱魯般。他是一個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們叫他“巧人”。民間歷來把他奉為木匠的始祖。誰敢在魯班面前賣弄使用斧子的技術?也就是說,想在大行家面前顯示自己的本領,這種太不謙虛的可笑行為,就叫做“魯班門前弄大斧”,簡作“班門弄斧”。和俗語所說的.“關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歷史名人故事 15
臥薪嘗膽的故事(主要人物:越王勾踐)
故事: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派兵攻打越國,但被越國擊敗,闔閭也傷重身亡。兩年后闔閭的兒子夫差率兵擊敗越國,越王勾踐被押送到吳國做奴隸,勾踐忍辱負重伺候吳王三年后,夫差才對他消除戒心并把他送回越國。其實勾踐并沒有放棄復仇之心,他表面上對吳王服從,但暗中訓練精兵,強政勵治并等待時機反擊吳國。艱苦能鍛煉意志,安逸反而會消磨意志。勾踐害
怕自己會貪圖眼前的安逸,消磨報仇雪恥的意志,所以他為自己安排艱苦的生活環境。他晚上睡覺不用褥,只鋪些柴草(古時叫薪),又在屋里掛了一只苦膽,他不時會嘗嘗苦膽的味道,為的`就是不忘過去的恥辱。勾踐為鼓勵民眾就和王后與人民一起參與勞動,在越人同心協力之下把越國強大起來,最后并找到時機,滅亡吳國。
歷史名人故事 16
圍魏救趙的故事(主要人物:孫臏)
故事:
戰國時,魏將龐涓率軍圍攻趙國都城邯鄲。趙求救于齊,齊王命田忌、孫臏率軍往救。孫臏認為魏軍主力在趙國,內部空虛,就帶兵攻打魏國都城大梁,因而,魏軍不得不從邯鄲撤軍,回救本國,路經桂陵要隘,又遭齊兵截擊,幾乎全軍覆沒。這個典故是指采用包抄敵人的后方來迫使它撤兵的`戰術。孫臏認為,要解開紛亂的絲線,不能用手強拉硬扯,要排解別人打架,不能直接參與去打。派兵解圍,要避實就虛,擊中要害。
歷史名人故事 17
三顧茅廬的故事(主要人物:劉備)
故事:
劉備很仰慕諸葛亮的才干,想請他幫助自己統一國家。官渡大戰后,曹操打敗了劉備。劉備只得投靠劉表。曹操為得到劉備的謀士徐庶,就謊稱徐庶的母親病了,讓徐庶立刻去許都。徐庶臨走時告訴劉備,隆中有個奇才叫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幫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劉備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去拜訪諸葛亮。誰知諸葛亮剛好出游去了,書童也說不準什么時候回來。劉備只好回去了。
過了幾天,劉備和關羽。張飛冒著大雪又來到諸葛亮的家。劉備看見一個青年正在讀書,急忙過去行禮。可那個青年是諸葛亮的弟弟。他告訴劉備,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劉備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說渴望得到諸葛亮的幫助,平定天下。
轉眼過了新年,劉備選了個好日子,有一次來到隆中。這次,諸葛亮正好在睡覺。劉備讓關羽、張飛在門外等候,自己在臺階下靜靜地站著。過了很長時間,諸葛亮才醒來,劉備向他請教平定天下的辦法,并因諸葛亮不答應而哭,諸葛亮見劉備三顧茅廬,誠心誠意,便答應與劉備共圖大業。 那年諸葛亮才27歲。
歷史名人故事 18
完璧歸趙的故事(主要人物:藺相如)
故事:
戰國時候,趙王得到了一塊楚國原先丟失的一塊名貴寶玉——“和氏璧”。這件事情讓秦王知道了,他就派使者對趙王說,自己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來換"和氏璧"。
趙王看了信,心里想:秦王一向是只想占便宜,不肯吃虧的人。這一次怎么這么大方?要是不答應他的請求吧,怕秦國興兵來進攻;要是答應吧,又怕上當。他想來想去,拿不定主意,就和大臣們商量,但大臣們也想不出什么好辦法來。
藺相如知道了這件事,便對趙王說:“大王,讓我帶著和氏璧去見秦王吧。到那里我見機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池來交換,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帶回來!壁w王知道藺相如是個既勇敢又機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
藺相如到了秦國,秦王在王宮里接見了他。藺相如雙手把“和氏璧”獻給秦王。秦王接過來左看右看,非常喜愛。他看完了,又傳給大臣們一個一個地看,然后又交給后宮的妃子們去看。
藺相如一個人站在旁邊,等了很久,也不見秦王提起割讓十五座城的事情,他便知道秦王根本沒有用十五座城池換取寶玉的誠意?墒菍氂褚呀浀搅饲赝跏掷,怎么才能拿回來呢?他想來想去,想出了一個計策。只見藺相如走上前去,對秦王說:“這塊‘和氏璧’雖然看著挺好,可是有一點小瑕疵,讓我指給大王看!鼻赝跻宦"和氏璧"有瑕疵,趕緊叫人把寶玉從后宮拿來交給藺相如,讓他指出來。
藺相如拿著“和氏璧”往后退了幾步,身體靠在柱子上,氣沖沖地對秦王說:“當初大王差人送信給趙王,說情愿拿十五座城來換趙國的和氏璧。趙國大臣都說,千萬別相信秦國騙人的話,我可不這么想,我說老百姓還講信義吶,何況秦國的大王哩!趙王聽了我的勸告,這才派我把"和氏璧"送來。沒想到方才大王把寶玉接了過去,隨便交給下面的人傳看,卻不提起換十五座城的事情來。這樣看來,大王確實沒有用城換璧的誠心。現在寶玉在我的手里,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愿把自己的腦袋和這塊寶
玉一塊兒撞碎在這根柱子上!”說著,藺相如舉起“和氏璧”,面對柱子,就要摔過去。
秦王本來想叫武士去搶,可是又怕藺相如真的把寶玉撞碎,連忙向藺相如賠不是,說:“大夫不要著急,我說的話怎么能不算數哩!”說著叫人把地圖拿來,假惺惺地指著地圖說:“從這兒到那兒,一共十五座城,都劃給趙國!碧A相如心想,秦王常常會耍鬼把戲,可別再上他的當!他就跟秦王說:“這塊‘和氏璧’是天下有名的寶貝。趙王送它到秦國來的.時候,齋戒了五天,還在朝廷上舉行了隆重的贈送寶玉的儀式。現在大王要接受這塊寶玉,也應該齋戒五天,在朝廷上舉行接受寶玉的儀式,我這才能把寶玉獻上!鼻赝醣静幌脒@樣做,但見藺相如態度堅決,只得無奈地說:“好!就這么辦吧!”說完,他就派人送藺相如到旅店去休息。
藺相如拿著那塊寶玉到了公館里。叫一個手下人打扮成一個買賣人的樣兒,把那塊寶玉包著,藏在身上,偷偷地從小道跑回到趙國去了。至于秦王會把他怎么樣,他一點也沒有考慮。
后來秦王發覺這件事,后悔已經來不及了.想發兵攻打趙國吧,趙國在軍事上作了準備,恐怕打不贏。最后,秦王十分惱怒,可又見藺相如機智勇敢,是位難得的人才,也沒有為難他,便放他回到趙國去了。
歷史名人故事 19
圖窮匕見的故事(主要人物:荊軻)
故事:
戰國末期,秦國實力強盛,攻滅了韓、趙兩國后,又向燕國進軍。為此,燕太子丹決定派人去行刺秦王,以期扭轉局勢。
太子丹物色到一位勇士,名叫荊軻。他擅長劍術,是行刺秦王的最好人選。為了使荊軻能接近秦王,特地為他準備了兩樣秦王急于想獲得的東西:一是從秦國叛逃到燕國的'將領樊於期的頭顱,二是燕國 (今河北某縣)的地圖,表示燕國愿將這塊地方獻給秦國。這兩樣東西分別放在匣子里。行刺秦王的匕首,就放在卷著的地圖的最里面。此外,還為荊軻配了一名助手,此人叫秦舞陽。臨行時,太子丹等身穿喪服,將荊軻送到易水邊。
歷史名人故事 20
望梅止渴的故事(主要人物:曹操)
故事:
東漢末年,曹操帶兵去攻打張繡,一路行軍,走得非常辛苦。時值盛夏,太陽火辣辣地掛在空中,散發著巨大的熱量,大地都快被烤焦了。曹操的軍隊已經走了很多天了,十分疲乏。這一路上又都是荒山禿嶺,沒有人煙,方圓數十里都沒有水源。將士們想盡了辦法,始終都弄不到一滴水喝。頭頂烈日,戰士們一個個被曬得頭昏眼花,大汗淋淋,可是又找不到水喝,大家都口干舌燥,感覺喉嚨里好像著了火,許多人的'嘴唇都干裂得不成樣子,鮮血直淌。每走幾里路,就有人倒下中暑死去,就是身體強壯的士兵,也漸漸地快支持不住了。
曹操目睹這樣的情景,心里非常焦急。他策馬奔向旁邊一個山崗,在山崗上極目遠眺,想找個有水的地方?墒撬匕l現,龜裂的土地一望無際,干旱的地區大得很。再回頭看看士兵,一個個東倒西歪,早就渴得受不了,看上去怕是難得再走多遠了。
曹操是個聰明的人,他在心里盤算道:這一下可糟糕了,找不到水,這么耗下去,不但會貽誤戰機,還會有不少的人馬要損失在這里,想個什么辦法來鼓舞士氣,激勵大家走出干旱地帶呢? 曹操想了又想,突然靈機一動,腦子里蹦出個好點子。他就在山崗上,抽出令旗指向前方,大聲喊道:“前面不遠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結滿了又大又酸又甜的梅子,大家再堅持一下,走到那里吃到梅子就能解渴了!”
戰士們聽了曹操的話,想起梅子的酸味,就好像真的吃到了梅子一樣,口里頓時生出了不少口水,精神也振作起來,鼓足力氣加緊向前趕去。就這樣,曹操終于率領軍隊走到了有水的地方。
歷史名人故事 21
草船借箭的故事(主要人物:諸葛亮)
故事:
周瑜非常嫉恨諸葛亮,總想找個理由殺掉諸葛亮。
一天,周瑜讓諸葛亮造10萬枝箭,并說10天內就要。諸葛亮痛快地答應了,說:“我3天之內就送10萬枝箭過來!敝荑ず艹泽@。諸葛亮向魯肅借了20只快船,600名士兵,把每條船用布蒙上,兩邊堆滿一捆捆的.干草。周瑜得知這一情況后,心里非常懷疑,不知諸葛亮又在玩什么花樣。到第三天,天還沒亮,諸葛亮便派人將魯肅請來,說:“請您和我一同去取箭。”然后,把20條快船用長繩連起來,一直往江北駛去。當時,長江上霧云很大,對面看不見人。魯肅心里不明白,問諸葛亮怎么回事。諸葛亮只是笑,并不回答。
不久,船靠近曹操的水寨諸葛亮命令將船頭朝東船尾向西,一字擺開。又叫士兵一起敲鼓吶喊。曹操聽了報告,說:“霧天作戰,恐怕有埋伏。先讓水陸軍的弓箭手向他們射箭,霧散后再進軍!庇谑牵裼挈c一樣射向那20條船。箭頭準確地落在草捆上,排得密密麻麻。過了一會兒,諸葛亮命令船頭掉過來,再由西向東排開,于是,另一面又被射滿了箭。等到太陽要升起來時,霧也快散了。諸葛亮命令軍士開船,并一起大喊:“謝謝丞相的箭!”
船到了南岸,周瑜已經派了500名軍士在江邊等著搬箭,卸完后共有十二三萬枝箭。魯肅見了周瑜,把諸葛亮借箭的事說了一遍。周瑜嘆氣說:“諸葛亮真是神機妙算,我實在不如他!”
歷史名人故事 22
那次朋友請王安石吃飯,佳肴滿桌,但王安石獨對那盤鹿肉感興趣,頻頻伸箸,幾乎是一個人把它消滅干凈了。朋友后來到王安石家做客,與王安石夫人聊起,說王公太偏食,只喜歡吃鹿肉。王夫人問:這盤鹿肉擺在哪一邊?那朋友說擺在王公那頭,王夫人說:那就是了,下次,你請客,你把一盤芥菜放他面前,看他吃什么。
王安石其實沒任何偏食,只不過是哪一盤菜靠他最近,他就向這一盤菜伸筷子。如果以一次偏食,去判斷王安石之愛好,準嗎?宋仁宗也曾經這么判斷過王安石,也錯了。
一天,宋仁宗突然說要請大家去釣魚,滿朝文武自然展顏開懷。
王安石也隨大流,跟大家來到現場,只是他似乎對宋仁宗特地安排的這次娛樂活動沒一點興趣,獨自悶坐在那里,斂眉默神。
王安石可能有嗑瓜子的習慣吧,他一手支頤,一手抓碟,把擺在碟子里的皇家玉豆一顆接一顆地往口里送,送豆進一顆,嘣脆咬一顆,心不在焉,把滿碟豆子吃完了。遠處,有一雙眼睛在瞄著,那是宋仁宗。群臣都夸王安石是能臣,宋仁宗聽多了,他想起用王安石,于是將王安石從地方調來中央,安排在自己身邊,察其言,觀其行。也許在宋仁宗看來,工作時間往往難以看出大臣的性情,而在活動中看人,比在工作中看人更靠譜,所以他組織了這次垂釣活動。
而這次,宋仁宗沒有看上王安石。不是因為王安石好沉思不合群,而是那碟子里的豆子蒙住了宋仁宗的眼睛。宋仁宗看著王安石吃完這一碟豆子后,作出了一個幾乎可以斷絕其前程的判斷:王安石是百分百的`奸臣。
碟子里的豆子,其實只是魚餌。宋仁宗覺得,一個人沉浸在自己的心事里,誤吃一粒,可以理解;錯嚼兩粒三粒,也情有可原,但這么一碟魚餌都被吃完了,這不是作秀嗎?這不是故意裝深沉嗎?這次垂釣活動之后,宋仁宗把王安石晾起來了。王安石從地方帶來的萬言改革書,被宋仁宗高高掛起。
宋仁宗看人的方式不對嗎?我們都是這么看人的,三歲看老,一錢落職,相人一面定人生死,從一滴水里看太陽光輝……我們都自詡是識人大師,可以從一個細節識別他人之好壞、之忠奸。然則,世界上最復雜的,可能就是人了。指望一眼把人看準,哪那么容易?多半會把人的品質看扁了,把人的性情看反了。人生到了蓋棺都難以論定,哪能一時可以論定?
歷史名人故事 23
康熙甲寅五年,陜西提督王輔臣在平涼起兵反叛。叛亂被平息后,王輔臣重新投降了朝廷。不過,王輔臣知道,這一次,康熙皇帝不會饒了他。于是,他做了下列一系列事情:
先找了一個莫須有的事由,與媳婦干了一仗,并高調宣布休了她。等老丈人來,王輔臣悄悄把老丈人拉到一邊,叮囑老丈人,此地不宜久留,趕緊領著女兒遠走高飛。
拿出手中的所有銀子來,分成若干份。然后召集所有的將卒仆役,說,你們死心塌地地跟了我這么長時間,槍林彈雨,風霜雨露,辛苦了,這些銀子,你們各自領一份,趕緊逃命去。但,無論去哪里,千萬不要說從前跟過我。
他看到一個盛魚的銀碗。想,給誰呢?正好看到一個送茶的童子。問,娶妻了嗎。童子搖頭。王輔臣取銀碗送與童子,說,回去賣了,娶媳婦去吧,不要再回來了。
這樣,王輔臣的手下僅余數人,召來,與之共飲,一直喝到深夜,喝著喝著,王輔臣哭了。他說,我,一叛逆之臣,死是必然的了,與其死在劊子手的刀下,不如有尊嚴地自殺。但是,我想過了,無論用刀自剄,上吊自殺,還是喝藥而死,都會留下自殺的痕跡。這樣,就會連累到你們,以及本省的經略大人以及督撫大人。
眾人面面相覷,不知道他想要說什么。
王輔臣說,我想出了一個主意,就是等我喝酒喝到爛醉之后,綁上我的手足,用紙蓋在我的臉上,然后,含涼水在嘴里,以水噴面,即刻便死。這種死法,看起來,像得病暴死一樣。這樣,你們去報官,就不會連累你們了。
我為什么要講這個故事呢?
話說有一個叫蔡三的老頭,患重病,將死。但茍延殘喘,就是不咽氣。他每天嘴里念叨的,是一個人的名字。誰呢?欠他錢的一個人。這個人家境凄惶,老的老,殘的殘,病的病,真正是一貧如洗。他怕這個人還不了他的錢。
欠錢的人聽說后,跑到蔡三的病床前,當著他全家的面,說,蔡叔,欠你的賬,我記著呢,等有錢了,一定還你。
蔡三當面說不急不急,但心里總是放不下。有時候,病得昏昏迷迷,嘴里還是不斷念叨著這件事。
欠錢的.人急了,磕頭下跪,四處籌借,總算把錢湊夠了。他趕緊跑去還給了蔡三。蔡三雖病態懨懨的,表現出一臉的不高興,嘮叨說,難道我還在乎你這些個錢。等著欠錢的人走了,蔡三示意兒子把錢藏在米柜里。
然后,一抿嘴,死了。
王輔臣是清朝一代名將,驍勇善戰,卻也反反復復,起起落落,爭議頗多。但是,他赴死之前所做的這一切,讓人看到了他心底的仁義與良善。蔡三呢,是老家附近的一個人,活一輩子,心胸不過芝麻粒大小,到死,也沒做出件蕩氣回腸的漂亮事。
【歷史名人故事】相關文章:
歷史名人故事(經典)07-23
歷史名人故事08-07
歷史名人故事05-10
歷史名人故事12-10
歷史名人的勵志故事05-18
歷史名人韓信的故事04-13
熱歷史名人故事12-11
[熱]歷史名人故事07-20
歷史名人劉邦的故事03-17
歷史名人故事【優秀】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