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名人故事
名人故事1
仰望歷史的天空,那些優秀的人猶如天上的星星,他們偉大、高尚的精神永遠在人們心中閃爍,F在,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國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小時候的故事吧。
歐陽修4歲時,父親就去世了,本來不富裕的家庭就變得更困難了。歐陽修還有一個妹妹,一家三口人的負擔全落在他母親的肩上。小歐陽修天生好學,聰穎過人,嗜書如命。但家里窮,怎么辦呢?母親鄭氏粗通文墨,她就教兒子和女兒讀書。沒有紙筆,母親就把沙土鋪在地上,讓他們用蘆稈當筆練習寫字。歐陽修讀書專心致志,10歲時已經讀了不少的書。許多書根本買不起,他就到處借書來讀。就這樣憑借他過目成誦的本領,背了一本又一本借來的書。而他寫xx的本領也有很大的進步,很快地就可以寫出漂亮的詩文。母親看到兒子的進步很是欣慰,不時鼓勵他立志考取功名。
歐陽修23歲時便中了進士甲科,最終成為了中國文學史上有影響的偉大文學家。
名人故事作文300字篇今天,媽媽從圖書館買來了一本名叫《中外名人故事》的書,我一回到家就興致勃勃的讀了起來。
哇!這本書的目錄上有這么多名人呀!不光有中國的'名人,就連外國的名人也不計其數,其中就有愛迪生、瓦特、達爾文、愛因斯坦……名人,這當中最吸引我的屬愛迪生了。
愛迪生被人們稱為“發明大王”,我想這也是恰如其分的,因為愛迪生一生中有20xx多種發明,其中有許多發明是我們這個時代很普通的東西,可是他們那個年代很罕見。愛迪生小的時候并不聰明,可是盡管這樣他還是喜歡問一些問題,這也使他變得比常人更加聰明了。
《中外名人故事》中的名人都是靠著勤奮學習而成為名人的,所以我們就要學習他們勤奮學習的態度,長大后當一位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名人故事2
兩個人成家就得開伙
葛優和妻子賀聰婚后一直很幸福。賀聰教書每天要上班,家務事葛優就多做些。賀聰換下羽絨衣顧不上洗,葛優也能幫著洗,收拾屋子就更不在話下了。
妻子離不開葛優,每次葛優要到外地拍戲,她會“哇哇”哭,弄得葛優不知所措。后來,干脆,葛優出門拍戲就帶上妻子,國內國外,法國、美國、日本,兩人雙雙同行。賀聰辭去了教書的工作,專職做葛優的助理。
葛優出名了,媒體總想采訪他的妻子。可能葛優還想保留一份最后的神秘感吧!他和妻子協議好了,妻子就是不露面。其實,賀聰大方、開朗,打扮時尚而不奢華,待人接物都很得體,而且也很在意葛優對一些問題的`看法。比如有一次,葛優的妹妹建議嫂子去做雙眼皮,說那樣會更漂亮。賀聰笑瞇瞇的,不置可否。葛優不同意:“這樣挺好。做得不好,就像成天瞪著人。不做!”邊說還邊把眼睛瞪得老大演示,讓妹妹碰了一鼻子灰。
葛優還沒有孩子,剛結婚那些年,他說:“有孩子我們就完了!”那意思是,他們自己還沒有玩夠呢。有孩子多累贅!
賀聰對葛優很滿意,兩人世界過得很開心。她常對朋友說:“葛優這人特好,對父母孝順,對朋友仗義。他拍片子又忙又累,可是不管怎么樣,有點空,他總是和我拉拉家常,問問我工作上和生活上的事。我別的忙幫不上,只能在生活上關心他,他愛吃魚,還愛吃辣的。我做菜不行,湊合吧!
葛優只要有空閑在家休息,就上街買菜。夏天熱,他心疼妻子,就主動下廚。他做菜有幾個拿手的,有時露一露,他的哥們都愛吃他做的菜。
對于家,葛優有他自己一套一套的說法。他認為,兩個人成家就得開伙,家要是不開伙,那還叫家嗎?有時兩口子晚上會到外面去吃,但中午必做一頓。做飯時,夫妻倆都動手。
但是葛優認為夫妻間還是要有距離。這距離又分兩種,一種是兩口子日子過長了,就什么都不在意了,披頭散發、打嗝放屁一點都不避著,這個不好。再一種是有點隱私,說得具體點,自己的手機、別人給對方寫的信,相互不看——留點余地。
葛優對夫妻吵架也有獨特的看法。“必須吵架,才能繼續過下去。”他說和妻子隔三差五就吵,甚至要是有一段時間沒吵就會想:快吵了。他總結了一下,因為互相都特別在乎對方,才會吵。要是互相不在乎,根本就不吵,那就壞了。兩口子有一個罵另一個,對方理都不理,那就是快翻啦!他們夫妻吵歸吵,但是從來沒有到惡性的程度。有時難聽的話也說出來:你要再鬧,就離。當然專家提醒過“離婚”兩字還是少提,提著提著,說不準就真弄離了。但是葛優說他們兩口子互相能聽得出來,誰在說“離”的時候心里都含糊。
夫妻倆能過到今天,根兒,特別牢。這是葛優說的。
名人故事3
古希臘的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不但才華橫溢著作等身,而且廣招門生獎掖后進,運用著名的啟發談話啟迪青年智慧。每當人們贊嘆他的學識淵博,智慧超群的時候,他總謙遜地說:"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無知。"
被人們稱頌為"力學之父"的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在熱學上,他確定了冷卻定律。在數學上,他提出了"流數法",建立了二項定理和萊布尼茲幾乎同時創立了微積分學,開辟了數學上的一個新紀元。他是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偉大科學家,然而他非常謙遜。對于自己的'成功,他謙虛地說:"如果我見的比笛卡爾要遠一點,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緣故。"他還對人說:"我只像一個海濱玩耍的小孩子,有時很高興地拾著一顆光滑美麗的石子兒,真理的大海還是沒有發現。"
揚名于世的音樂大師貝多芬,謙虛地說自己"只學會了幾個音符"。
科學巨匠愛因斯坦說自己"真像小孩一樣的幼稚"。
法國化學家安德烈取得了化學成就時,他對慕基人之一。他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歐文斯學院專門為他設立了有機化學的新教授職位,格拉斯大學選他為名譽博士,這許多榮譽絲毫沒有改變他的謙虛為人。
肖萊馬逝世后,恩格斯在悼文中稱他:"是世界上最謙虛的人。"
名人故事4
顧維鈞知錯就改
顧維鈞任北洋政府代總理兼外交總長時,一次,他在簽署一份國際文件時簽錯了。收發人員發覺后,把誤簽的那張紙用墨水潑污,重新打好一份請顧維鈞重簽,并謊稱是自己不小心弄污了文件。顧維鈞一看便明白了其中的原委,說:“我不是萬能的',知識也有限,以后看到我批錯公文,或處理不當時,請你們隨時指出,我非常歡迎!”第二天,他還備了兩桌豐盛的筵席,招待下屬,表示謝意。
名人故事5
周恩來
周恩來在沈陽讀書的時候,只是個十二三歲的少年.他學習非常勤奮、刻苦,常常和老師同學一起討論自己在閱讀書報時思考的問題.當時他們討論得最多的是怎樣救國和宣傳救亡的問題.
周恩來在課堂上認真聽講,認真完成課外作業,尊敬老師,團結同學,有禮貌,守紀律.他特別注意課外閱讀,來彌補課堂上學習的不足.他所讀的書報,范圍也比較廣泛,除了社會科學的書籍外,自然科學和軍事科學的書籍也是他喜愛的讀物.他還能把幾本書的內容對照起來閱讀,加以比較,探求最科學的內容和答案.
有一天,東關模范高等學堂的魏校長把同學們召集起來,問大家:“讀書為了什么?”
有的同學說:“為了給自己將來找條出路.”
有的同學說:“為了能發財致富.”
還有個同學說:“為了幫助父母記帳.”原來他的父親是個商人.
魏校長問周恩來:“你呢,為什么讀書?”
周恩來站起來,大聲地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就是說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興盛,像巨人一樣挺立在世界而讀書學習.
老師和同學們都敬佩地望著他.
周恩來在小學三年,學習成績始終名列前茅,他的作文曾經被選送到省里,作為小學生的模范作文印行,這篇題目為《東關模范學校第二周年感言》的文章,后來還收入上海進步書局出版的《學校國文成績》和上海大東書局出版的《中學國文成績精集》這兩本書里.這篇九百多字的文章寫得非常精采,其中對于老師、同學充滿著熱情的希望,希望師生一道以擔負“國家將來艱巨之責任”.這對一個13歲的孩子來說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周恩來中學畢業以后,赴日本留學前,曾經回到沈陽母校,看望諸位師友.他給一個要好的同學寫了臨別贈言:“志在四方”,“愿相會中華騰飛世界時”.相約當中華民族獨立、繁榮的時刻再相見言歡.這位同學一直把這個題字珍藏了40年,1957年,又送給周恩來總理,兩位老同學終于在解放了的新中國重逢,暢談了祖國天翻地覆的變化.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周恩來畢生的目標,唯是如此,周恩來才受到萬民的景仰,幾成為一個完美的化身.
李嘉誠
性格沉穩的李嘉誠,實際上是個不安分的人。他去五金廠做推銷員,但打開局面就跳槽去了塑膠公司。他很快成為公司出類拔萃的推銷員,18歲當部門經理,20歲升為總經理,深得老板器重。他春風得意時,突然又要跳槽!
1946年上半年,香港經濟迅速恢復到戰前最好年景—1939年同期的水平。戰時遭破壞的工廠商行都已恢復生產營業,香港人口激增到一百多萬。市景日益繁榮,入夜之后,港島九龍的霓虹燈交相輝映,滿載貨物的巨輪,晝夜不停地出入維多利亞港。
中南鐘表公司的業務有長足的發展,東南亞的銷售網絡重新建立,營業額呈幾何級數遞增,莊靜庵籌劃辦一間鐘表裝配工廠,再擴展為自產鐘表。
李嘉誠看好中南的前景,他更為香港經濟巨變而興奮不已。李嘉誠站在維多利亞港灣邊,眺望尖沙咀五彩繽紛的燈光,陷入沉思——今后的路該怎樣走?
一條路,在舅父蔭庇下謀求發展,中南公司,已成為香港鐘表業的巨擎,收入穩定,生活安逸;另一條路要艱辛得多,充滿風險,須再一次到社會上闖蕩。
李嘉誠選擇了后者,他喜歡做充滿挑戰的事。呆在舅父的羽翼下,更容易束縛自己,貪圖安逸,要趁現在年輕,多學一些謀生的本領,拓寬視野,增長見識,為的是今后做大事業!
17歲的李嘉誠,已學會獨立思考。他心念已定,卻不知如何向舅父開口。舅父待他不薄,是李家的恩人。
五金廠的老板,跟莊靜庵曾有業務交往,他出面與莊靜庵交涉,請求莊靜庵“放人”。莊靜庵與李嘉誠懇談過一次,設身處地站在嘉誠的角度看問題。當年莊靜庵也是一步步由打工仔變成老板的。嘉誠眼下還不會獨立開業,他遲早會踏上這一步的。
舅父更深一層了解了嘉誠與眾不同的稟賦。
李嘉誠開始了“行街仔”(走街串巷)生涯,他說,他一生最好的經商鍛煉,是做推銷員。
行街推銷,與茶樓侍候客人,和坐店銷售鐘表皆不同。后者顧客已有購買的意向,而行街推銷,最初只有一方的意向。
對方有沒有買的意圖?需不需要你的產品?你如何尋找客戶,聯系客戶?你與客戶初次會面該說什么話,穿什么衣服?客戶沒有合作意向,你如何激發他的意向?建立了購銷關系的客戶,你如何鞏固這種關系? 真正的推銷藝術,大學課堂里學不到,任何書本里也找不到。推銷的藝術,在推銷的本身,只能在推銷之中去把握和領悟。
李嘉誠生性靦腆、內向而不喜主動交談。數十年后的今天,李嘉誠出席高貴場合,不知凡幾,他仍不是個滔滔不絕、談鋒犀利的人。 可他靦腆的另一面,顯示出一個可貴的優點來,就是誠實。誠實不僅寫在他那張稚氣未脫的臉上,更表現在他的行為之中。
五金廠出品的是日用五金,比如鍍鋅鐵桶這一項,最理想的客戶,是賣日雜貨的店鋪。大家都看好的銷售對象,競爭自然激烈。李嘉誠卻時時繞開代銷的線路,向用戶直銷。
酒樓旅店是“吃貨”大戶,李嘉誠攻入一家旅店,一次就銷了一百多只。家庭用戶都是散戶,一戶家庭,通常只是一兩只。高級住宅區的家庭,早就使用上鋁桶。李嘉誠來到中下層居民區,專找老太太賣桶。他很清楚這點,只要賣動了一只,就等于賣出了一批,因為老太太不上班閑居在家,喜歡串門嘮叨,自然而然成了李嘉誠的義務推銷員。
自從李嘉誠加盟五金廠,五金廠的業務蒸蒸日上,以銷促產,產銷均步入佳境。老板喜不自禁,在員工面前稱阿誠是第一功臣。然而,備受老板器重的李嘉誠,剛剛打開局面,就要跳槽棄他而去。老板心急火燎,提出給李嘉誠晉升加薪,他仍不回心轉意。
李嘉誠去了塑膠褲帶制造公司。在現代人的眼里,這是一間小小的山寨式工廠,位于偏離鬧市區的西環堅尼地城爹士街,臨靠香港外港海域。
這間山寨工廠的魅力安在?
李嘉誠此舉,一是受新興產業的誘惑;二是塑膠公司老板的“慫恿”。 20世紀40年代中期,塑膠工業在歐美發達國家興起。香港作為全方位開放的世界自由貿易港,市面上很快就出現從歐美輸入的塑膠料制品。塑膠制品易成型,質量輕,色彩豐富,美觀適用,能夠替代眾多的木質或金屬制品。塑膠有易老化、含毒性等缺點,但這些缺點,被人們趨趕時髦的風氣所湮沒。時至今日,塑膠制品仍大行其道。
李嘉誠在推銷五金制品之時,就敏感到塑膠制品的巨大威脅。最初,塑膠制品是奢侈品,價格昂貴,消費者皆是富裕階層。塑膠制品的價格一直呈呈下降趨勢,舶來品愈來愈多,尤其是港產塑膠制品面市,造成價格大跌。李嘉誠清晰地意識到,要不了多久,塑膠制品將會成為價廉的大眾消費品。
香港是接受新事物最快的地方,香港沒有傳統工業,它與世界有廣泛的聯系,能夠迅速地引進適宜在本港發展的產業。最初的塑膠廠屈指可數,但很快成雨后春筍的發展趨勢。
美國汽車業驕子,曾任福特公司總經理、克萊斯勒公司董事長的艾柯卡指出,20世紀前葉,產業是制造家的天下,社會商品相對匱乏,生產出來就會變成錢。到20世紀后葉,社會商品日趨飽和,廠家競爭激烈,生產出的產品,非得竭力推銷出去才能產生效益。因此,執產業牛耳者,由制造大師轉為推銷大師。
艾柯卡本人、松下電器的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的盛田昭夫等,莫不是以推銷見長,把推銷與制造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而美國早期的產業巨子,汽車大王福特、鋼鐵大王卡耐基、波音飛機之父波音等,皆是制造家或發明家。
塑膠褲帶公司的老板,是個具有現代意識的經營者。他靠塑膠褲帶起家,短短的一年,開發出十多個產品。香港的塑膠廠愈來愈多,競爭也將愈來愈激烈。老板四處招聘推銷員,前后有二十多人做過推銷,真正能勝任者寥寥無幾。
老板自己也常常出馬推銷。他到酒店推銷塑膠桶時,與推銷白鐵桶的李嘉誠不期相遇。李嘉誠成了老板手下的敗將,酒店更青睞塑膠桶,而不惜廢掉進白鐵桶的口頭協議。
不打不相識。李嘉誠雖敗在塑膠公司老板手下,他的推銷才能卻深得老板賞識。老板認為,李嘉誠未推銷出白鐵桶,問題在白鐵桶本身,而不是他的推銷術火候欠佳。老板有意與李嘉誠交朋友,約他去喝晚茶,誠心竭意拉李嘉誠加盟。
言談中,李嘉誠表現出對新行業的濃厚興趣。但他說:“老大(老板)還算蠻器重我,我去他廠做事沒多久就走恐不太好。”
“晚走不如早走,你總不會一輩子埋在小小的五金廠吧?看這形勢,五金難得有大前途!
這正是李嘉誠所不愿的。他離開舅父的公司出來找工,只是作為人生的磨煉,而不是作為終身的.追求。
李嘉誠終于跳出了五金廠。
辭工時,李嘉誠向老板進言:審時度勢,要么轉行做前景看好的行業;要么就調整產品門類,盡量避免與塑膠制品沖突,塑膠雖用途廣泛,仍不可替代一切金屬制品。
一年后,這家五金廠轉為生產系列鎖,一度奄奄一息的五金廠,煥發出勃勃生機。這既是形勢所然,又是李嘉誠的開導。老板遇到李嘉誠,欣喜地說:“阿誠,你在我廠的時候,我就看出你是個不尋常的年輕仔,你將來準會干出大事業!”
塑膠褲帶公司有7名推銷員,數李嘉誠最年輕,資歷最淺。另幾位是歷次招聘中的佼佼者,經驗豐富,已有固定的客戶。
李嘉誠心高氣傲,他不想輸于他人,他給自己定下目標:3個月內,干得和別的推銷員一樣出色;半年后,超過他們。李嘉誠自己給自己施加壓力,有了壓力,才會奮發搏命。
堅尼地城在港島的西北角,而客戶,多在港島中區和隔海的九龍半島。李嘉誠每天都要背一個裝有樣品的大包出發,乘巴士或坐渡輪,然后馬不停蹄地行街串巷。李嘉誠說:“別人做8個小時,我就做16個小時,開初別無他法,只能以勤補拙!
李嘉誠做任何事,都會感謝過去生活對他的磨礪。他不屬那種身強體壯的后生仔,而像文弱書生,背著大包四處奔波,實在勉為其難。幸得他做過一年茶樓跑堂,拎著大茶壺,一天10多個小時來回跑,練就了腿功和毅力。他在茶樓養成了觀察人的嗜好,現在做推銷正好派上用場,他在與客戶交往之時,不忘觀顏察色,判斷成交的可能性有多大,有沒有必要“蘑菇”(拖拉)下去,自己還該做什么努力。
要做好一名推銷員,一要勤勉;二要動腦,李嘉誠對此有深切的體會。
李嘉誠推銷新型產品——塑膠灑水器,走了幾家都無人問津。這一天上班前,李嘉誠來到一家批發行,等職員上班聯系洽談。清潔工正在打掃衛生,李嘉誠靈機一動,自告奮勇拿灑水器幫清潔工灑水。李嘉誠期望遇到提前上班的職員,眼見為實,這樣洽談起來更有說服力。果真就有職員早到,還是負責日用器具的部門經理。李嘉誠很順利就達到目的,該經理很爽快地答應經銷塑膠灑水器。
李嘉誠的機靈,可見一斑。同時又透露出李嘉誠的誠實。他讓產品自己說話,這比一個推銷員夸夸其談地講產品的用途優點,要可信得多。 李嘉誠做推銷,愈做愈老練,他深諳一個推銷員,在推銷產品之時,也在推銷自己,并且更應注重推銷自己。
李嘉誠有意識去結交朋友,先不談生意,而是建立友誼,友誼長在,生意自然不成問題。他結交朋友,不全是以客戶為選擇標準。如俗話所說:“人有人路,神有神道。”今天成不了客戶,或許將來會是客戶;他自己做不了客戶,他會引薦給其他的客戶。即使促成不了生意,幫著出出點子,敘敘友情,也是一件好事。
李嘉誠的收入不高,家庭負擔很重,他還要攢錢辦大事,因此,他交友不允許花太多的錢。這樣倒好,大家以誠相見,以誠共處。李嘉誠不是健談之人,說話也不風趣幽默。他總是推心置腹談他的過去和現在,談人生與社會。
李嘉誠廣博的學識,待人的誠懇,形成一種獨特的魅力,使人們樂意與他交友。有朋友的幫襯,李嘉誠在推銷這一行,如魚得水。
李嘉誠把推銷當事業對待,而不是僅僅為了錢。他很關注塑膠制品的國際市場變化。他的信息,來自報刊資料和四面八方的朋友,他建議老板該上什么產品,該壓縮什么產品的生產。他把香港劃分成許多區域,每個區域的消費水平和市場行情,都詳細記在本子上。他知道哪種產品該到哪個區域銷,銷量應該是多少。
加盟塑膠公司,僅一年工夫,李嘉誠實現了他的預定目標。他超越了另外6個推銷員,這些經驗豐富的老手只能望其項背。老板拿出財務的統計結果,連李嘉誠都大吃一驚——他的銷售額是第二名的7倍!
全公司的人,都在談論推銷奇才李嘉誠,說他“后生可畏”。
18歲的李嘉誠被提拔為部門經理,統管產品銷售。兩年后,他又晉升為總經理,全盤負責日常事務。
他已熟稔推銷工作,可也深知生產及管理是他的薄弱處。因而雖身為總經理,他卻把自己當小學生。他總是蹲在工作現場,身著工裝,同工人一道干,極少坐在總經理辦公室。每道工序他都要親自嘗試,興趣盎然,一點也不覺苦和累。
有一次,李嘉誠站在操作臺上割塑膠褲帶,不慎把手指割破,鮮血直流,他沒有吭聲,迅速纏上膠布,又繼續操作。事后傷口發炎,他才到診所去看醫生。許多年后,一位記者向李嘉誠提及這事,說:“你的經驗,是以血的代價換得的!崩罴握\微笑道:“大概不好這么說,那都是我愿做的事,只要你愿做某件事情,就不會在乎其他的!
李嘉誠以勤奮和聰穎,很快掌握生產的各個環節。生產勢頭良好,銷售網絡日臻完善,許多大額生意,他都是通過電話完成的,具體的事,再由手下的推銷員跑腿。
李嘉誠是塑膠公司的臺柱,成為高收入的打工仔,是同齡人中的杰出者。他才20出頭,就爬到打工族的最高位置,做出令人羨慕的業績。 李嘉誠應該心滿意足。然而,在他的人生字典中沒有“滿足”兩字。功成名就、地位顯赫的他,再一次跳槽,重新投入社會,以自己的聰明才智,開始新的人生搏擊。
老板自然舍不得李嘉誠離去,再三挽留。曾有個相士,拉住李嘉誠看相,說他“天庭飽滿,日后非貴即富,必會耀祖光宗,名震香江”。此事在公司傳為佳話,老板不信相術,但篤信李嘉誠是具備與眾不同的良好素質,他不論做什么事,都會是最出色的。因此,李嘉誠絕非池中之物,他謙虛沉穩的外表,實則蘊涵著勃勃雄心,他未來的前程,非吾輩所能比擬。
這是老板與李嘉誠相處幾年,得出的判斷。
老板挽留不住李嘉誠,并未指責李嘉誠“羽毛豐滿,不記栽培器重之恩,棄他遠走高飛”。老板約李嘉誠到酒樓,設宴為他辭工餞行,令李嘉誠十分感動。
席間,李嘉誠說了一句老實話:“我離開你的塑膠公司,是打算自己也辦一間塑膠廠。我難免會使用在你手下學到的技術,也大概會開發一些同樣的產品,F在塑膠廠遍地開花,我不這樣做,別人也會這樣做。
不過我絕不會把客戶帶走,用你的銷售網推銷我的產品,我會另外開辟銷售線路!
李嘉誠懷著愧疚之情離開塑膠褲帶公司。他不得不走這一步。這是他人生中一次重大轉折,從而邁上充滿艱辛與希望的創業之路。
名人故事6
在火車出現之前,人們在陸地上的運輸和旅行,主要是靠人和其他動物進行的。但是不論是人還是其他動物,都有同樣的`缺點:速度緩慢,易受天氣變化影響,需要中途休息和補充食物。那么,能不能制造一種機器來代替人和其他動物進行運輸和旅行呢?被譽為“火車之父”的英國蒸汽機車發明家史蒂芬孫把這個設想變成了現實。
名人故事7
高斯念小學的時候,有一次在老師教完加法后,因為老師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題目要同學們算算看,題目是:1+2+3+ 。 +97+98+99+100 =?老師心里正想,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課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時,卻被高斯叫住了!原來呀,高斯已經算出來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嗎?
高斯告訴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1加至100與100加至1排成兩排相加,也就是說:1+2+3+4+ 。 +96+97+98+99+100 100+99+98+97+96+ 。 +4+3+2+1 =101+101+101+ 。 +101+101+101+101共有一百個101相加,但算式重復了兩次,所以把10100除以2便得到答案等于<5050>從此以后高斯小學的學習過程早已經超越了其它的同學,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數學基礎,更讓他成為——數學天才!
名人故事8
“我滿懷敬意和愛意地感謝一直給我以仁慈和愛的母親。在我年輕的時候,人們說我是個好兒子。有這樣一位堪稱模范的忠實的母親,怎么會不成為一個好兒子!”在一份日期注明為1860年的遺囑中,弗朗茨·李斯特這樣寫道。
弗朗茨·李斯特生于1811年10月22日。五歲時,他就顯出了音樂方面的非凡天賦,經常看關于名人讀書的故事。其父亞當·李斯特也是個不錯的音樂家,他決定孤注一擲,放棄了自己的職業,帶著兒子去了維也納,找一個配得上其才華的老師。母親安娜拿出了自己的嫁奩,為這次冒險提供了經濟資助。
九歲時,弗朗茨舉行了他的第一場音樂會。兩年后,他成為奧地利首都的寵兒。再過兩年,他征服了巴黎。他父親領著他跑遍了歐洲,舉行了一場又一場 音樂會。不料,在弗朗茨16歲時,父親忽然死在他的懷中。安娜急忙趕到巴黎,為的是給少年弗朗茨一個家。從此以后,母子間的共同生活才真正開始。但兒子繼 續投身于音樂會和巡回演出。母親終日在家默默等待,等兒子在數日、數月、數年之后歸來。從弗朗茨和瑪麗相愛,直到他們的.愛情消退,她一直都在那里。她照看 他們的三個孩子,布蘭迪娜、科斯瑪和達尼埃爾,保護他們免遭可怕的母親的傷害。安娜將一腔未曾用完的母愛重又傾注到她的孫輩身上,鼓勵這兩女一男崇拜他們 的父親,鼓勵他們與他大量通信,收集這位遠方偉人的信件、胸像和肖像。她就這樣度過了自己的一生。
名人故事9
一次,高爾基參加會議時,代表們要求他講話。他上臺后,與會者長時間鼓掌。掌聲停息,高爾基靈機一動,微笑著說:“如果把花在鼓掌上面的時間全部計算起來,時間浪費得太多了!比珗鰣笠詴牡奈⑿Γ蠹叶己軞J佩高爾基的謙虛和機智。
美國著名外交家基辛格也有關于掌聲的出色發揮。有一次基辛格應邀講演,主持人介紹后,聽眾馬上站立,長時間鼓掌。掌聲停息后,聽眾慢慢坐下來。基辛格開口說:“我要感謝你們停止鼓掌,因為要我長時間表示謙虛是很困難的事!
美國哲學家喬治桑塔亞那選定某一天結束他在哈佛大學的教授生涯。這天,他在哈佛大禮堂講最后一課時,一只美麗的知更鳥停在窗臺上,不停地歡叫著。桑塔亞那出神地打量著小鳥,許久,他轉向聽眾,輕輕地說道:“對不起,諸位,我要失陪了,因為我與春天有個約會。”言畢,微笑著走了出去,頓時,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皮埃爾是法國的前衛派畫家,一次,他在塞納河畔開了一個畫展。
展覽期間,有位50多歲的婦人前來參觀,看到一幅畫像時,老婦人對皮埃爾說:“你這畫可真有意思:眼睛朝那邊、鼻孔沖向天,嘴是三角形的呢!”
皮埃爾對老婦人說:“歡迎你來參觀,太太,這就是我描繪的現代美!
“哦,那太好了,小伙子,你結婚了嗎?我把長得和這張畫一模一樣的女兒嫁給你好嗎?”
英國前首相丘吉爾有一次去訪問美國時,應邀到一家專門做烤雞的餐廳進餐。他十分禮貌地對女主人說:“可以來點雞胸脯的肉嗎?”
而女主人卻認真地糾正道:“丘吉爾先生,我們不說‘胸脯’,而喜歡把它稱作‘白肉’!
第二天,丘吉爾派人給女主人送去了一朵漂亮的蘭花,并附上一張卡片,卡片上寫道:“如果你愿把它別在你的‘白肉’上,我將感到莫大的榮耀――丘吉爾!
名人故事10
在一個企業里,效率和快樂總是對立的,看你選擇哪一個。而欒潤峰偏不信這個邪,他的答案是“兩者都要”。
從文革后第一屆大學生到常州市第一位計算機講師,從國內第一批MBA到金和軟件的總裁、精確管理思想創始人,欒潤峰在不斷蛻變著。如今,他已經把自己的精確管理思想輸送到各大企業,金和管理軟件的銷量已過億。
“‘精確管理’不是把人管死,而是讓人快樂高效!睓铦櫡逭f,掌握到每一分鐘,控制到每一分錢,并讓企業在提高效率的同時使員工更快樂,這就是“精確管理”的精髓。
上世紀80年代,一臺普通的PC機好幾萬元,加上各種配套設施無疑是一大筆開銷。欒潤峰所在的一家大型國企就購進了這樣的電腦,目的是提高企業效率,可事與愿違。欒潤峰由此得出一個結論:對一家企業來說,資金和技術不是管理的關鍵,人才是最關鍵的因素,當人變成機器的一部分,一定會感到不快樂不自由,人性的弱點就會一一暴露出來,企業的效率自然越來越低。
可很多管理者對此視而不見。
“中國的中小企業老板往往是忙了生意,丟了管理,抓了管理,沒了生意!睂W計算機出身的欒潤峰更像是一位為企業把脈治病的“醫師”,一門心思關注的是中國企業的健康。
“傳統管理中,管理就是‘卡’。很多時候,員工需要改變自己的某些個性和個人目標來實現老板的目標,表面上員工服從,但是在心里卻并不開心,這樣事倍功半,效率逐漸遞減!睓铦櫡逭f:“管理在于管人、管人心,但管人心不能靠洗 腦!蹦懿荒懿桓淖儎e人,卻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員工自己管理自己。
比如,人們開車時總是會有意無意地去看儀表盤、反光鏡,為的是不斷調整自己的速度和位置,規避可能發生的危險。而“精確管理”,就是讓企業在每一個員工面前放一面“鏡子”。員工有了精準的“駕駛艙”,開車就會心中有數,一些小的問題就可以提前規避,也就油然而生“一切盡在掌握”的'感覺,而這種感覺正是快樂、高效的前提。
1996年,欒潤峰去IBM公司美國總部考察,在接觸了互聯網并了解其在當地企業的使用情況后,他忽然意識到:如果把自己研究的管理模式與互聯網技術結合起來,那將是劃時代的超越。
經過和創業團隊一年多的研發,1997年,金和誕生了第一款自己的管理軟件。
但這個“天方夜譚”式的管理模式并不被看好。接下來的幾年里,欒潤峰開始了艱難的游說。為讓更多的人了解精確管理的妙處,他到處尋找講解的機會,甚至許諾:凡是企業高管,只要來聽三個小時“精確管理”,如果覺得不值,每人給200元聽課損失費。
直到20xx年3月,金和軟件才實現了零的突破,但從賣出第一套軟件有了收入到企業真正開始盈利,金和又用了四年多的時間。
在欒潤峰看來,管理是有文化的,而他的“精確管理”就是專為中國人量身定做。欒潤峰說,中國文化土壤里,其核心是精確分析人性,重視人的管理,“國人頭腦靈活,但民族性格差異不能用好壞來評價”。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說的是人是不可改變的,“人要臉,樹要皮”,說的是要讓員工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從而主動自我規避。“這些老話說的其實都是非常實用的管理哲學,而老祖宗說的‘無為而治’正是‘精確管理’的目標。”欒潤峰說。
基于這種無為而治、自我管理的理念,20xx年,金和軟件的績效管理放棄了傳統意義上考核辦法,進行了一個很大膽的嘗試——員工自我評價,主管不再參與打分。一開始有的員工會高估自己的績效,而有的員工也會低估績效,這些在HR復核時都會提出來并予以糾正。不過,實行一年以后,這個數據越來越準了,大家的工作計劃也越來越完備。
欒潤峰說,金和軟件公司共有員工1500多名,按正常測算,管理人員至少應在100多名,而我們只有10名。運用精確管理思想及其工具載體,不僅能大大節省管理費用,還能大幅提升企業組織績效。
如今,“精確管理”在業界得以普遍傳播、應用。據了解,現在每天有數十個行業的近兩萬家企事業單位使用精確管理軟件,包括中國電信、松下等知名企業,“精確管理”也使金和軟件一躍成為業界知名企業。
名人故事11
曹操是我國歷史上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他是東漢末年的名將。曹操聰明機智,勇猛無比,他領導的部隊戰勝了許多敵人,征服了很多地方。然而,他最為人所稱道的不僅是他的軍事才能,更是他治理國家和愛護老百姓的智慧。
在他管理的地方,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富裕。每當天災或戰亂發生,曹操親自出面幫助災民,實行救濟政策,恢復災區的生產和生活,真正做到了以民為本。曹操還重視教育,他興建學校培養人才,為社會穩定和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
除了治理國家,曹操也是一位善于用人的人。他相信每個人都有潛力,只需給予機會和培養。曹操為了吸引人才,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包括提供高薪、豐厚福利和晉升空間等,吸引了很多聰明才智的人加入他的團隊。
曹操對待敵人也是非常寬容,他希望能夠通過和平手段解決問題。當他俘虜到一位名將時,不僅沒有加害于他,反而待他如親人一樣,給予他尊重和尊貴的地位。由于曹操的寬容和人民的支持,他所領導的國家更加強大和穩定。
曹操智勇雙全,但他也有不足之處。有時候,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會以權謀私,甚至不擇手段。這使得他有些人民對他產生了懷疑和疏遠的態度。
總的來說,曹操是一位偉大的名人。他在歷史上留下了獨特的'足跡,他是一個既善于治理國家,又關心老百姓的偉大領袖。他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卓越的領導者應該具備智慧、勇氣和寬容。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國家的繁榮和人民的幸福。
名人故事12
1973年9月11日至17日,法國總統蓬皮杜應邀對我國進行國事訪問,周恩來全程陪同了蓬皮杜總統在中國的訪問。這既是法國也是西方國家第一位元首應邀訪華。它有力地推動了中法關系的發展并在國際上產生了重大影響。
17日中午,蓬皮杜一行準備乘法方專機回國,周和部分官員到機場為他們送行。然而天公不作美,在飛機場送行時,下起了大雨。一大批去機場為蓬皮杜送行的群眾,他們冒著磅礴的大雨,淋著雨整齊地列隊站在那里。在告別時,我方派專人為蓬皮杜及隨行人員撐傘,準備送他們上飛機。不過,西裝革履的.蓬皮杜總統,冒著大雨不打傘。
當時,周的身體很差,一直被病痛所折磨。于是,警衛便想給周打傘。周一把推開雨傘,有些生氣地說:“法國總統沒打傘,而且還有這么多群眾都淋著雨,我們為什么就不能像群眾那樣呢?”聽了周的這番話,警衛和后面的領導都覺得不好意思起來,也都紛紛把傘收了起來。
周在病痛中依然抱病頑強工作,而且非常注意外交禮節,關心、尊重群眾,這讓所有人都敬佩不已。
名人故事13
卡耐基微笑的力量
美國鋼鐵大王卡耐基曾有過這樣的一次經歷:
在一次盛大的宴會上,一位平時對卡耐基很有意見的.商人,在別人面前高談闊論,說了卡耐基的許多壞話,他并不知道卡耐基也出席了這場宴會。
當時卡耐基正站在人叢中聽他高談闊論,這使得宴會的主人十分尷尬,不知如何是好。而卡耐基卻安詳地站著,臉上掛著微笑,就好像什么也沒聽到的樣子。當那位說他壞話的商人發現他就在旁邊時,感到十分難堪,正想從人叢中溜走,卡耐基的臉上仍然帶著笑容,走上前去親熱地跟他握手,好像碰到了自己的老朋友。
就這樣,那個商人后來成了卡耐基的好朋友。
名人故事14
“治天下匠”耶律楚材
蒙古人崇尚武力,但對各民族的有識之士也很敬重,在朝廷中起用了不少文韜武略的中原人、契丹人和女真人等。其中的耶律楚材在蒙古建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耶律楚材出身于契丹貴族家庭,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九世孫。他自幼學習儒家文化并博覽群書,具備很深厚的漢學功底。
成吉思汗仰慕耶律楚材的才學,在攻占金朝中都后,立即派人尋來耶律楚材。兩人見面相談甚歡,成吉思汗讓耶律楚材跟隨左右,并給他取了一個蒙古名字——吾圖撒合里。
成吉思汗時期,治國方略還處于摸索階段。由于戰爭規模不斷擴大,破壞程度不斷升級,神州大地干戈四起、生靈涂炭。耶律楚材非常想扭轉這種趨勢,實現其以儒家“仁政”治國的理想,開創一個太平盛世。于是,耶律楚材以自身的才華和儒家思想逐漸影響成吉思汗的治國理念。
1219年夏,耶律楚材跟隨成吉思汗西征。此后六七年間,他一直跟隨蒙古大軍輾轉西域各地。他先負責大汗帳下的文書管理工作,后來由于耶律楚材精通天文、地理、歷史、音樂等,成吉思汗命他掌管觀看星相和占卜吉兇之事。耶律楚材每次都分析得縝密合理,并且往往每言皆中,成吉思汗對他非常信任。有一次,正值六月盛夏,在起兵祭旗的早晨竟然下起了大雪。將士們都擔心這預示著出兵不利。耶律楚材觀象后卻說:“隆冬之氣,見于盛夏,這是克敵制勝的吉兆。”成吉思汗深信不疑,決定如期出征。耶律楚材的預言鼓勵了將士們,他們一鼓作氣、奮勇沖殺,最終大勝歸來。
耶律楚材利用占卜吉兇的機會,時常巧妙地勸說成吉思汗在戰爭中少殺戮,以安定民生為重,這使得蒙古軍隊在戰爭中的屠城現象逐步減少。在西域期間,耶律楚材還撰寫了《西征庚午元歷》,根據西域較為科學的歷法,糾正了中原地區使用的《大明歷》中的季節誤差。他又撰寫了《西游錄》,真實記錄了蒙古軍隊的西征情況,詳細介紹了西域見聞。
1227年秋天,成吉思汗在六盤山的軍營中逝世。臨終前,他指著耶律楚材對窩闊臺說:“這個人是天賜給我家的,今后一定要重用他!
其實,在追隨成吉思汗的十年中,耶律楚材的`才能并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他真正發揮作用是在窩闊臺當政時期。
1229年,窩闊臺即位以后,十分重用耶律楚材,充分發揮了他的治國才能。蒙古建國之初,延續舊制,實行的是萬戶、千戶、百戶軍政合一的制度,只有統率軍隊的長官,沒有治理地方的行政長官,這對大蒙古國的發展極為不利。耶律楚材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向窩闊臺建議:“在各地設置官吏來管轄百姓,另外設置萬戶管理軍隊,使軍政形成互相制約的局面,從而防止獨斷專行!备C闊臺采納了這一建議,在中央設立了最高行中書省,任命耶律楚材為中書令。此后,耶律楚材逐步實施“以儒治國”的方案。具體內容概括為“定制度、議禮樂、立宗廟、建宮室、創學校、設科舉、拔隱逸、訪遺老、舉賢良、求方正、勸農桑、抑游惰、省刑罰、薄賦斂、尚名節、斥縱橫、去冗員、黜酷吏、崇孝悌、賑困窮”。在教育上,耶律楚材大力倡導儒學,推崇孔子。他征得窩闊臺同意后,修復孔廟,優待孔子后裔,楚材大力倡導儒學,推崇孔子。他征得窩闊臺同意后,修復孔廟,優待孔子后裔,建立了國子學,用儒家文化教育民眾。1237年,耶律楚材又提出恢復科舉制度。科舉考試的恢復,提高了中原儒生的地位,為國家招攬了大量人才,為忽必烈時期大元帝國的繁榮發展積蓄了人才。
其次,耶律楚材根據中原王朝的統治方法,制定了相應的賦稅制度。他抓住窩闊臺想增加財政收入的心理,提出要增加軍需費用,可以通過鹽、酒、鐵冶等稅收獲取,一年可獲得銀五十萬兩、帛八萬匹、糧食四十余萬石,足以滿足軍隊的需求。窩闊臺采納了耶律楚材的建議,任命他來完善稅收制度。耶律楚材于是設立了燕京等十路征收課稅吏,每路設正副課稅使,他們直接隸屬于大汗,獨立于各地的文官和武官系統。到了1236年以后,地方稅收政策基本定型,分為土地稅、人丁稅和戶稅三大類。中原地區實行了這一稅制以后,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
耶律楚材提出的這些新政,使新興的蒙古貴族逐漸放棄了落后的游牧管理方式,采用以儒教為中心的傳統思想和制度來治理國家,使戰爭不斷的亂世轉為和平的盛世,使先進的中原封建農業文明得以保存和發展,也為后來忽必烈建立元朝奠定了基礎。耶律楚材可稱為促進蒙古族接受中原傳統文化的第一人。
1244年,耶律楚材去世后,為紀念他的偉大功績,人們為他修建了祭祠。
名人故事15
包拯包青天,自幼聰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其家父與知縣交往密切,包拯從小
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的.斷案知識,尤其在焚廟殺僧一案中,包拯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剝繭抽絲,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閻王,審清事實真相,協助知縣緝拿兇手,為民除害。他努力學習律法刑理知識,為長大以后斷案如神,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識基礎。
【名人故事】相關文章:
名人資料名人故事02-16
名人故事12-13
名人故事02-26
名人故事07-28
經典名人故事11-14
名人的故事06-08
名人的故事07-06
經典名人故事05-13
名人故事05-15
勵志名人故事|名人勵志小故事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