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奮的經典名人故事(精選43個)
學習是人在生活過程中,通過獲得經驗而產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相對持久的行為方式。下面是小編收集了勤奮的經典名人故事,歡迎閱讀!
1、匡衡鑿壁借光念書
匡衡是西漢有名的經學家。他從小喜愛進修,刻苦勤勉,然則家里卻買不起燈油,無法在夜間進修。一天夜里,他正躺在床上默誦白晝讀過的《詩經》時,察覺鄰居家燈火通明?锖鈶倌皆跓艄庀履顣娜,他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把鄰居家的燈火借過來就能夠念書了。
匡衡正在考慮著該怎么借到光看書,燈光把宏大年夜的人影投身到墻上,酷似一個個怪物,怪模怪樣地在墻上晃來晃去。小匡衡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我要是在這邊偷偷鑿個洞,近鄰燈光就能穿墻而過,照射到我這小屋里來,我不就能夠借著這點光亮念書了嗎?
他開心地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找來一把鑿子,在墻壁下方荒僻處鑿了個小小的洞穴。霎時刻,燈光照亮了一小塊兒地方?锖廒s快從床頭翻出《詩經》,湊到那一小塊兒寶貴的光明處,收視反聽地苦讀起來。匡衡的父母看到匡衡云云刻苦,都感想特別快慰,同時又倍感酸楚。
以后往后,匡衡白晝幫大年夜人忙田里的農活,夜晚借著那一小束從近鄰人家借來的燈光,孳孳不斷地念書,經由不懈地全力,終于成為一代學者。
【感悟】這個故事講述我們,外界前提不是制約我們勝利的抉擇成分,自己的全力才是勝利的要害。進修中碰著堅苦是常有的事。但要全力抑制這些堅苦,要有受苦的精力,作育自己的進修毅力。
2、泰來
張太雷小時候名泰來,他的父親張光斗,母親薛氏,因家境貧寒,寄居在外公薛錦元家中。后來得到在江西萍鄉安源煤礦任總辦的張紹曾的幫助,介紹太雷的父親到安源煤礦謀生。
1901年春天,泰來剛過兩歲,全家四口,就來到安源煤礦。張光斗當了洗煤臺文書,礦上安排了住房,生活算是安定下來了。但是礦區沒有學堂,連私塾也沒有。小泰來和姐姐泰臨的教育成了大問題,就在泰來四歲多、泰臨七歲多的時候,父親張光斗就成了他們的第一任家教老師,以《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經》為教材,從識字開始,以后又學唐詩、宋詞。張光斗白天上班后,母親薛氏就督促姐弟倆復習功課,抄書或默寫,小屋子里經常傳出朗朗的讀書聲。
但好景不長,1906年春節期間,張光斗突然病倒,救治無效,年僅36歲就去世了。在萍鄉無依無靠沒有經濟來源的薛氏,只好帶孩子重返故鄉常州。在張紹曾的幫助下,薛氏到張家幫傭,小泰來進入在貞和堂設立的私塾去讀書。私塾老師是一個戴老花眼鏡的秀才,所教的課也離不開四書、五經之類,每教完一篇,就要學生背誦,背不出來就要用戒尺打手心,小泰來從小打下的基礎好,自己也懂得讀書的機會來之不易,所以非常用功。但私塾老師教的《千字文》、《百家姓》等泰來早已學過了,有時上課思想不夠集中,老師亦有所察覺,就故意點名叫泰來背書,當然這難不倒泰來,老師見他背得流利順暢,不錯不漏,也不好責怪他。一天,老師正領著學生朗讀《千字文》,發現泰來在看另外一本書,走近一看,泰來看的是一本《孟子》,老師當場收了《孟子》,又叫泰來站起來背《千字文》,泰來就從“天地玄黃,宇宙洪荒”背起,一字不差,背了一段后,老師知道他學過了,就叫他坐下。第二天,老師把《孟子》還給泰來,并向學生宣布,從今天起,我們分兩個班教學,張泰來學《孟子》,其余的仍學《千字文》。泰來很是高興,終于可以學新課了。
當泰來把《孟子》打開,看到老師用毛筆寫的紙條,上面端端正正寫了十個字:“學新以增智,溫故而知新”。泰來十分感動,理解老師的心意,懂得學無止境,不可自滿。從此,泰來既學新課,又溫舊書,知識大有長進。老師總是歡喜勤奮學習的好學生的,除指導他讀書外,還教他練習書法,小泰來進私塾讀書半年多,從沒有挨過一次板子,而且常常受到表揚。他每天回家后除自己復習外,還要教不能去上學的姐姐讀書。1906年秋天,泰來進入西郊兩等小學堂讀二年級,課程有國文、歷史、地理、自然、社會、珠算等,知識面擴大了。對于勤奮好學、求知欲旺盛的泰來來說,心理上得到了很大的滿足,他對每門功能都充滿了興趣,上課時聚精會神地聽講,下課后認認真真地復習。因此,每門功課都是優秀,受到老師器重,同學稱贊。1911年夏天,泰來從小學畢業,進入常州府中學堂,開始了中學階段的學習。常州府中學堂設置的課程更多,張太雷如饑似渴地汲取各門知識,對英文尤感興趣,英語成績每個學期都是全班第一名。當時學校用的數理化課本都是英文原版書,如不學好英文,數理化課也學不好。
英語后來成為他投身革命、走出國門的一道橋梁,可以說,英語改變了他的一生。這當然是他當時所沒有料到的。
3、童第周的讀書故事
生物學家童第周出生在浙江鄞縣的一個小山村。他家境貧寒,上不起學堂,只能一面跟父親念古書,一面幫助家里勞動。
十七歲那年,童第周想報考寧波效實中學。這所中學是浙江省的一所名牌學校,入學成績特別高,而且年內只招收三年級插班生。家里人都勸他不要異想天開,然而,童第周胸有成竹地答道:“我拼上一個暑假,準行!”
考試結果,童第周果真被錄取了。他成了效實中學有史以來第一個沒有上過中學而考取三年級的插班生。
不過,不少人仍在猜測,這個山村娃子究竟能不能跟上班。第一學期,他的總平均成績只有 45 分,英語更是考得糟糕。學校動員他退學或降級。他含著眼淚,一再向校長請求再跟班試讀一學期。學校勉強同意后,他便以驚人的毅力去攻克學習難關。早晨天不亮,他就悄悄起床,在路燈下讀外語;夜里同學們都睡了,他仍然站在路燈下自修功課。學監發現了,關上路燈逼他進屋。他趁學監不注意,又跑到廁所外的燈下學習,把學監也感動了。
就這樣,第二學期他終于趕上來了,總平均 70 分,幾何還考了 100 分。
直到晚年,童第周還對此記憶猶新,他說:“這使我知道,我并不比別人笨。
別人能辦到的事,我經過努力也能辦到。世界上的天才,是用勞動換來的!
4、陳景潤
1966年屈居于六平方米小屋的陳景潤,借一盞昏暗的煤油燈,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筆,耗去了幾麻袋的草稿紙,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創造了距摘取這顆數論皇冠上的明珠(1+ 1)只是一步之遙的輝煌。他證明了“每個大偶數都是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兩個素數的乘積之和”,使他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居世界領先地位。這一結果國際上譽為“陳氏定理”,受到廣泛征引。這項工作還使他與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獲得中國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數論問題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遙遙領先。世界級的數學大師、美國學者阿 ·威爾曾這樣稱贊他:“陳景潤的每一項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馬拉雅山山巔上行走。
童弟周刻苦學習的故事。在開始成績很差的情況下,學校不允許在教室里看書,他躲在路燈下看,外國人說他實驗不行,就經過多次試驗,獲得了成功。獲得了教授的好評。
華羅庚又回到了清華園,擔任數學系主任。不久,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所長。他百倍珍惜黨和國家為科學研究提供的大好時光。他白天拄著拐杖到學校講課,晚上以案板當書桌,在燈下從事數學研究,常常寫作到深夜。有時,為了求證一個問題,他常常深夜從床上爬起,順手拿起床頭的報紙,在四周的空白處進行演算和論證。在他的屋里,桌上、床上、地上,到處都堆滿了演算稿紙。他用毅力與勤奮,編織出成功和榮譽。
5、達·芬奇
達·芬奇(1452~1519),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美術家、自然科學家、工程師。他出生於意大利佛羅倫薩城附近的芬奇鎮,父親是當地的公證人,母親是農村婦女,但很早就死了。
達·芬奇從小就很聰明,長得也很漂亮,非常的惹人喜愛。上小學的時候,他各門功課的成績都是很優異,算術課上他提出的一些問題,經常使老師感到棘手。課余時間,他的愛好是繪畫。他在木板上、地面上、墻壁上居然無師自通地畫出了栩栩如生的蛇、蝙蝠、蝴蝶、蚱蜢……父親見了,非常歡喜。鄰居們見他畫什么像什么,都是親切地稱他為“小畫家”。
芬奇的父親本來不想讓孩子學畫,希望他子承父業,當一名律師。但是兒子非凡的畫藝,把固執的父親征服了。在他14歲那年,父親終於高高興興地把他送到了當時的歐洲藝術中心佛羅倫薩,拜著名的畫家、雕塑家和建筑師費羅基俄為師。
老師對學生的要求很嚴,他的教法也是很有些特別。達·芬奇來到畫室的第一天是學畫雞蛋,第二天是學畫雞蛋,第三天仍是這樣。無休止地畫呀畫呀,枯燥乏味極了,就這樣畫了一年。芬奇畫膩了,心里想:“這有什么必要呢?一筆下去畫一個圈兒就行了。”費羅基俄老師仿佛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心思,對他說:“別以為畫蛋很容易,很簡單,要是這樣想就錯了。在一千只雞蛋當中從來沒有兩只蛋的形狀完全相同,即使是同一個蛋,只要變換一下角度看它,形狀便立即不同了……所以,如果要在畫布上準確地把它表現出來,非要下一番苦功不可!
聽了老師這番教誨,達·芬奇懂得了老師的苦心,就決心不停地練習基本功。他每天一大早就對著雞蛋畫起來,直到夜深人靜了,仍然對著雞蛋畫。經過3年的努力,達·芬奇的技藝大長,他畫的雞蛋各具形態、維妙維肖,對色彩的感覺敏銳了,線條的把握準確了,手中的畫筆也能絕對服從自己的意志了。老師看了非常滿意。
有一天,費羅基俄畫了一幅《基督受洗圖》,他自己很滿意,得意之余,對達·芬奇說:“芬奇,在這幅畫上再畫兩個天使吧!”芬奇高興地答應了一聲,很快就把兩個天使畫好了,這兩個天使體態活潑自然,面部表情生動柔和。老師一看大吃一驚,相比之下,自己畫的是多么生硬板滯呀。他在心里承認學生超過了自己,感到既高興又慚愧,從此竟然擱筆不畫,專門從事雕刻了。
達·芬奇結束了學徒生活,開始了獨立創作,《最后的晚餐》《蒙那麗莎》等都是他的不朽名作。他的繪畫成就越高,作畫越是嚴肅。據說達·芬奇在畫《最后的晚餐》時,為了把出賣耶穌的叛徒猶大畫好,曾到各種場合去潛心觀察賭徒、流氓、罪犯的各種形象和舉止。最后,他終於找到了讓猶大驚惶失措和手里緊握錢袋的表現手段。這兩處細節描繪的巨大成功,是與少年時長達數年的刻苦畫蛋分不開的。
6、孫思邈
孫思邈,唐初著名醫學家,出生于公元581年,卒于公元682年,終年一百零二歲。
孫思邈從小刻苦學習、勤奮實踐的結果。孫思邈出身于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家中雖然不富裕,但父親依然省吃儉用,供他讀書。孫思邈小的時候聰慧過人,心思敏捷。他知道家中的錢來之不易,父親堅持供他讀書,是希望他將來能有出頭之日,光耀門戶。因此,他讀書十分刻苦,一天能誦千余言。他喜歡讀諸子百家,尤其喜歡讀《莊子》、《老子》,還好讀翻譯成漢文的少數民族的書和外國的書,到七八歲時,就已“滿腹經綸,學富五車,言談話語,才華橫溢”了。潞州總管獨孤信很有學問,經過和孫思邈的交往,曾感慨地對人嘆道:“他真稱得上是神童!”
也許是孫思邈在讀書時過度勞累的緣故,他的身體漸漸變得虛弱多病起來。父母不得不帶著他到處尋醫治病。這期間,他深深體驗到患病的痛苦。同時他也看到,一些窮苦的百姓得病后,因無錢買藥醫治,只好痛苦地死去。他心中感到十分難過。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在他那幼小的心靈里,萌發出一個念頭:“救活一條性命是何等的重要!世間黃金雖貴,只要有錢,就可以買到;但是人的性命沒有了,就是錢再多,也是買不回來的啊!”
他病愈之后,便決心學習醫學,他要用高明的醫術,為成千上萬的人解除疾病帶來的痛苦。他把想法告訴了父母,父母都很支持。特別是他的父親,為了讓他學好醫術,四處奔走,到處為他借書。
孫思邈更是發奮苦讀。因為許多書是借來的,有的還是花錢租來的,所以他讀起來十分仔細,并且從中摘錄了大量的資料。有的書他感到非常重要,買又買不到,他便一邊讀一邊抄,從頭至尾一字不漏地全抄下來。
他不僅注重從書本中學習知識,而且注重臨床實踐。每當聽說某村有了病人,請來醫生醫治的時候,他都要去看看醫生對病人如何診斷,如何下結論,如何用藥。當醫生看完病走后,他又隔三天兩天去病人家中一次,詢問治療效果。當他聽說某地有名醫時,寧可自己不吃飯也要省下錢來,備上厚禮,去登門求教。為了采到一種中草藥,他翻山越嶺,掛破了手指,破了皮肉也不覺得疼。為了學好針灸,他常常在自己身上體驗,一直找到針人體內的最佳感覺方止。
就這樣,他用了三四年的時間,不僅通讀了大量的醫學書籍,獲得了淵博的知識,而且還搜集并細心研究了民間流傳的治病偏方。同時,他邊讀書邊實踐,為當地百姓治愈了不少病,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于是,在他十六歲那年,便開始了正式行醫,而且很快出了名。
不久,他的名聲傳到了京都大興(今陜西西安),隋文帝召他人朝,封他為國子博士,專門給朝中官員治病。但他不愿意被束縛在皇宮,愿為廣大的窮苦百姓治病,以實現自己的心愿,便借口有病拒絕了。唐朝建立后,太宗召他入朝,封他為諫議大夫,他又拒絕了。他深深懂得,他的醫術只有扎根民眾,才會不斷提高。
孫思邈是為了解除百姓的痛苦才開始學醫的。因此,在他成了一代名醫之后,仍然把為百姓治病作為宗旨。在行醫過程中,他從不把病人拒之門外,并且對沒錢的病人可以不收錢,遠來的病人可以住他家里,他還煎湯熬藥,將病人視為家人。
孫思邈經過長期的實踐和研究,終于在公元652年,編成了一部書,取名為《千金要方》。又過了三十年,孫思邈又編成了另一部書,取名為《千金翼方》。
孫思邈為我國醫學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為了紀念這位著名的醫學家,人們尊稱他為“藥王”,把他經常去采藥的五臺山,稱做“藥王山”,并且在山上建立了藥王廟。
7、施洋搓腳夜讀
二·七大罷工著名的工人領袖施洋,幼年家道貧寒,買不起燈油。村里有一座叫隆興觀的古廟,廟里點有一盞長明燈,他就在古廟里讀書。冬季寒冷,腳凍得難受。起初他不時地站起來跺腳,后來覺得這樣浪費時間,便削了一根圓滑的木棍,放在腳底下,一邊讀書一邊來回用腳搓木棍,搓暖了腳,他又能安心讀書了。
8、魯迅賣獎章
魯迅在南京江南水師學堂讀書時,因考試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沒有戴此獎章,作為炫耀自己的憑證,而是拿到鼓樓大街把它賣了,買回幾本心愛的書和一串紅辣椒。每當讀書讀到夜深人靜、天寒體困時,他就摘下一只辣椒,分成幾片,放在嘴里咀嚼,直嚼得額頭冒汗,眼里流淚,嘴里唏唏,頓時,周身發暖,困意消除,于是又捧起書攻讀。
9、王亞南綁在柱子上讀書
我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資本論》最早的中文翻譯者王亞南,1933年乘船去歐洲?洼喰兄良t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搖晃得使人無法站穩。這時,戴著眼鏡的王亞南,手上拿著一本書,走進餐廳,懇求服務員說:請你把我綁在這根柱子上吧!服務員以為他是怕自己被浪頭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話,將王亞南牢牢地綁在柱子上。綁好后,王亞南翻開書,聚精會神地讀起來。船上的外國人看見了,無不向他投來驚異的目光,連聲贊嘆說:!中國人,真了不起!
10、曹禺真讀書假洗澡
抗日戰爭期間,曹禺在四川江安國立劇專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屬準備了澡盆和熱水,要他去洗澡,此時曹禺正在看書,愛不釋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屬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著毛巾,一手拿著書步入內室。一個鐘頭過去了,未見人出來,房內不時傳出稀落的水響聲,又一個鐘頭過去了,情況依舊。曹禺的家屬頓生疑惑,推門一看,原來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著書看,另一只手拿著毛巾在有意無意地拍水。
11、宋濂
宋濂字景濂,浙江金華人,是我國明代一位著名學者。他生平著述極多,除了主修《元史》外,還著有《浦陽人物記》、《宋學士全集》等。
當時印刷術雖已發明,但是書的價錢很貴,一般人買不起,更買不起很多的書。宋濂小的時候,就喜歡讀書,因為家里窮,弄不到書,只好到有書的人家去借,親自抄寫,約定日子歸還。大冷天,硯水結了冰,手指凍得彎不過來,他還是趕著抄寫,抄完了立刻送還,不敢超過約定的日子。因為這樣,人家才肯借書給他,使他在自己沒有書的情況下,也能讀到很多書。
我國古代學校很少,而且也只有貴族子弟才能上學;當時雖然有私人講學的,但是一般小的村鎮沒有好老師。宋濂成年以后,為了求得更多知識,解決自己存在的疑難問題,特意跑到百里以外去訪名師求教。他背著行李,走過深山巨谷,冬天大風雪,雪深到好幾尺,腳皮都裂開了,也不以為苦。到了客棧,四肢都凍僵了,人家給喝了熱水,蓋了被子,半天才暖和過來。當時和他住在一起的人,都穿戴得很講究,吃得很好,只有宋濂一天吃兩頓粗飯,穿件破棉袍,但他一點也不羨慕那些富貴子弟的生活享受;因為在宋濂看來,只有求得知識,才是最高興的事,別的便都不去理會了。
正是由于這樣刻苦勤奮,虛心向老師學習,而且專心致志,持之以恒,宋濂才獲得學問上的成就,成為一代有名的大學者。
12、陳平忍辱苦讀書
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于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一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后,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
13、萬斯同閉門苦讀
清朝初期的著名學者、史學家萬斯同參與編撰了我國重要史書《二十四史》。但萬斯同小的時候也是一個頑皮的孩子。萬斯同由于貪玩,在賓客們面前丟了面子,從而遭到了賓客們的批評。萬斯同惱怒之下,掀翻了賓客們的桌子,被父親關到了書屋里。萬斯同從生氣、厭惡讀書,到閉門思過,并從《茶經》中受到啟發,開始用心讀書。轉眼一年多過去了,萬斯同在書屋中讀了很多書,父親原諒了兒子,而萬斯同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萬斯同經過長期的勤學苦讀,終于成為一位通曉歷史遍覽群書的著名學者,并參與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編修工作。
14、王十朋苦學書法
王十朋從小聰穎過人,文思敏捷,可是書法卻不如人意。于是,他痛下決心,一定要練好書法。終于,寶印叔叔的指點下,他終于悟到了書法真諦,成為一名大書法家和文學家。
15、車胤囊螢照讀
車胤,字武子,晉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從小家里一貧如洗,但讀書卻非常用功,車胤囊螢照讀的故事,在歷史上被傳為美談,激勵著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讀書人。
16、玄奘苦學佛法
玄獎是唐代一位高僧,為了求取佛經原文,玄奘從貞觀三年八月離開長安,萬里跋涉,西行取經,終于到達印度,歷時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記》,為佛教和人類進步、世界文明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17、岳飛學藝
民族英雄岳飛生逢亂世,自幼家貧,在鄉鄰的資助下,拜陜西名師周桐習武學藝,期間,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萌發了學藝報國的志向,克服了驕傲自滿的情緒。寒暑冬夏,苦練不綴,在名師周桐的悉心指導下,終于練成了岳家搶,并率領王貴,湯顯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國的愛國洪流中。
18、華佗拜師學藝
華佗,字元化,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沛國(今安徽亳縣)人,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醫學家。華佗發明的“麻沸散”,是一種很有效的全身麻醉,比西方的麻醉要早一千六百年左右,華佗對世界醫學的貢獻非常巨大。不要以為華佗一生下來就是神醫,華佗小時候學醫,經歷了千辛萬苦。
19、董仲舒三年不窺園
董仲舒專心攻讀,孜孜不倦。他的書房后雖然有一個花園,但他專心致志讀書學習,三年時間沒有進園觀賞一眼,董仲舒如此專心致志地鉆研學問,使他成為西漢著名的思想家。
20、管寧割席分坐
漢時,管寧與華歆二人為同窗好友。有一天,兩人同席讀書,有達官顯貴乘車路過,管寧不受干擾,讀書如故,而華歆卻出門觀看,羨慕不已。管寧見華歆與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管寧其后終于事業有成!
21、屈原洞中苦讀
屈原小時侯不顧長輩的反對,不論刮風下雨,天寒地凍,躲到山洞里偷讀《詩經》。經過整整三年,他熟讀了《詩經》305篇,從這些民歌民謠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終于成為一位偉大詩人。
22、王亞南睡三腳床
王亞南小時候胸有大志,熱愛讀書。他在讀中學時,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讀書,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條腳鋸短半尺,成為三腳床。每天讀到深夜,疲勞時上床去睡一覺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腳方向傾斜過去,他一下子被驚醒過來,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讀。天天如此,從未間斷。結果他年年都取得優異的成績,被譽為班內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時勤奮刻苦讀書,后來,終于成為我國杰出的經濟學家。
23、張廣厚少年時代刻苦學習
我國著名數學家張廣厚在少年時代刻苦學習的故事,會對大家有所啟發。 張廣厚上小學時,由于算術成績特別差,因此,沒考上初中,但他并不灰心,他相信只要勤奮學習,一定能克服知識上的缺陷,把學習搞上去。
于是他仔細檢查了自己學習上的毛病,特別是數學學不好的原因。經過幾個月的苦練,他的學習成績有了顯著的改變,并以優秀的成績考上了中學。在中學階段,他的學習更加勤奮了,讀完中學又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大學,最后在數學方面刻苦鉆研,成了國際公認的大數學家。
張廣厚上小學連算術都考不及格,但以后卻成為著名的數學家,這件事十分生動地說明了一個道理——勤能補拙。
24、李陽學習英語的故事
李陽祖籍山西,1969年出生于祖國大西北的新疆烏魯木齊。其父母六十年代大學畢業后響應黨的號召志愿支援邊疆建設。李陽中學的學習狀況不很理想,1985-1986年高三期間因對學習失去信心曾幾欲退學,1986年自新疆實驗中學勉強考入蘭州大學工程力學系。大學一二年級李陽多次補考英語。
為了徹底改變英語學習失敗的窘況,李陽開始奮起一博,他摒棄了偏重語法訓練和閱讀訓練的傳統,另辟蹊徑,從口語突破,并獨創性將考試題變成了朗朗上口的句子,然后脫口而出。經過四個月的艱苦努力,李陽在1988年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中一舉獲得全校第二名的優異成績。
李陽,絕對是高中學生學習英語的榜樣;A差不要緊,笨鳥先飛嘛,關鍵是我們要引導學生樹立起學好英語的自信心:人家可以講一口流利、純正、地道的英語,我們也一定能!
25、曾國藩讀書遇“偷”
曾國藩,晚清重臣,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曾國藩所處的時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轉而為沒落、衰敗、內憂外患接踵而來的動蕩年代,由于曾國藩等人的力挽狂瀾,一度出現了“同治中興”的局面,曾國藩正是這一過渡時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各個方面產生了令人矚目的影響。
曾國藩6歲時進入私塾讀書,8歲能讀八股文誦五經,14歲時能讀《周禮》、《史記》、《文選》,并參加了長沙的童子試,成績俱佳列為優等,大家都說他天資聰明。其實曾國藩小時候天賦并不高,但說起他的勤奮,人人都稱贊不已。
26、說起勤奮,還有一個小故事:
有一天深夜,家人都睡了,只有曾國藩還在讀書,當時他正讀那篇讀了好多遍都還沒有背下來的文章。這時,他家來了一個小偷,潛伏在屋檐下,希望等讀書人睡覺之后撈點兒好處,可是等了好久,曾國藩還是翻來覆去地讀那篇文章。小偷等得不耐煩了,非常生氣的跳出來對曾國藩說:“這種水平讀什么書,我都會背了!比缓蟀涯瞧恼卤沉艘淮,揚長而去。
而曾國藩見小偷居然也會背誦,自己卻背了半天,還沒背下來,慚愧不已,于是又坐下來重新背。
正所謂勤能補拙,一分辛苦一分才。曾國藩是勤奮的,他博覽群書,涉獵文獻,?嘧x古書,苦思道理,苦寫文章,常將所感記在日記中,一點一點地積累知識。
27、梅蘭芳拜師學戲不成,笨鳥先飛
梅蘭芳年輕的時候去拜師學戲,師傅說他生著一雙死魚眼睛,灰暗、呆滯。根本不是學戲的材料,拒不收留。
天資的欠缺沒有使梅蘭芳灰心,反而促使他更加勤奮。他餵鴿子,每天仰望長空,雙眼緊跟著飛翔的鴿子,窮追不舍;他養金魚,每天俯視水底,雙眼緊隨著遨游的金魚,尋蹤見影。
后來,梅蘭芳那雙眼睛變得如一汪清澈的秋水,閃閃生輝,脈脈含情,終於成了著名的京戲大師。
28、陸游書巢勤學
南宋詩人陸游在臨終前留給了世人一首膾炙人口的示兒詩,“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标懹蝺簳r讀書習武時還有一段故事呢。
一次,父親陪小陸游在屋外習武后來到他的房間,看見他的房間到處是書,父親很生氣,就說他的房間不像個房子,倒像一個窩,小陸游聽后就給自己的住房取名叫“書巢”。可父親卻不贊同,他覺得現在有房子住怎么可以叫巢呢,以前那些所謂的巢是因為沒有住房。小陸游卻說自己房間的書柜、床上、地上到處是書,就可以叫“書巢”了。父親也就作罷,并告訴他要在書巢里發憤苦讀,同時也不能忘記習武。
29、歐陽修借閱典籍
北宋大文學家歐陽修,自幼天資過人,但是,他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
由于家境貧寒,家里無錢買紙買筆,歐陽修的母親鄭氏為了讓兒子習文練字,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辦法,用荻草代替毛筆教小歐陽修寫字教給他寫字。還教給他誦讀許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齡大些了,家里沒有書可讀,便就近到讀書人家去借書來讀,有時接著進行抄寫。就這樣日以繼夜、廢寢忘食,只是致力讀書。歐陽修勤奮刻苦,練成了一手好字,成為遠近聞名的神童,而這種刻苦精神也影響了他的小伙伴李堯輔,將李堯輔帶上好學之路。
30、富蘭克林的精神食糧
美國18世紀著名政治家、科學家富蘭克林,自幼喜歡讀書。家貧無錢上學,從少年時代起,就獨自謀生。常常餓肚子省錢買書讀。
某一天,富蘭克林在路上看到一位白發老婦,已餓得走不動了。連心將自己僅有的一塊面包送給她。老嫗看富蘭克林的樣子,也是一個窮人,不忍收他的面包!澳愠园,我包里有的是!备惶m克林說著拍拍那只裝滿書籍的背包。老嫗吃著面包,只見富蘭克林從背包里抽出一本書,津津有味地讀起來!昂⒆樱阍趺床怀悦姘。俊崩蠇瀱柕。富蘭克林笑著回答說:“讀書的滋味要比面包好多了!”經濟拮據,購書能力有限,他只得經常借書讀。他常在認間向朋友敲門借書,連認點起一盞燈,專心讀書,疲乏了就以冷水澆頭提提神,坐下繼續閱讀完,第二天一早,準時把書還給書主,從不失信。
31、高士其用功讀書
高士其從小就用功讀書,他的學習成績,年年都是班級里最好的,全校老師和同學,都夸他是個好學生。
他是一位科學家。它六歲那年,要上學讀書了。開學那天,大蒙蒙亮,高士其就穿上新衣服,背著新書包,上學去了。
一路上,高士其樂得象只小鳥兒,又蹦又跳唱著歌。他跑到學校門口一看,大門還緊緊地關著呢。他不敢去敲門,只好站在門口等著,不知道等了多久,學校的大門開了。開門的是位老伯伯。高士其恭恭敬敬鞠了一躬,又叫了聲“老伯伯早!”
老伯伯心里真高興,笑瞇瞇地說:“多懂禮貌呀,孩子,你是一年級新學生吧!”
高士其點點頭。老伯伯把高士其領到一年級的教室里。過了好一會兒,小朋友們才一個個來到學校。
在開學典禮上,校長站在臺上講話。高士其一雙烏溜溜的眼睛,專心地盯著校長,他聽得可仔細啦。
32、懸梁刺股
漢朝的孫敬刻苦好學,每天一早就起來就讀書,直至深夜。由于疲勞瞌睡,常會不知不覺打起盹來。孫敬就把繩子的一頭懸在屋梁上,一頭系著頭發。這樣,一打盹,頭皮就會被扯痛。后來,孫敬終于成為儒學大師。
戰國時的蘇秦由于游說秦國失敗,家里人不理孫敬,就發憤自學。每當瞌睡時,就拿錐子刺自己的股(大腿),直至鮮血淋漓。后來孫敬成為有名的學問家。
后人將兩人的事跡合在一起,用"懸梁刺股"形容刻苦自學。
33、恩格斯的讀書方法
恩格斯的讀書方法之一是重視讀原著,一般不輕易使用第二手、第三手材料。1884年8月6日,德國社會民主黨人格奧爾格?享利希?福爾馬爾給恩格斯寫了一封,說有一位女士對社會主義感興趣并打算研究社會科學,但不知進哪一所高等學校才。恩格斯復信道,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大學里每一門科學尤其是經濟學被糟蹋得很厲害,關鍵是要自學,并掌握有效的自學方法。
恩格斯在信中說:“從真正古典的書籍學起,而不是從那些最要不得的德國經濟學簡述讀物或這些讀物的作者的講稿學起!薄白钪饕氖牵J真學習從重農學派到斯密和李嘉圖及其他學派的古典經濟學,還有空想社會主義圣西門、傅立葉和歐文的著作,以及馬克思著作,同時要不斷的努力得出自己的見解!币簿褪钦f,要系統地讀原著,因為“研究原著本身,不會讓一些簡述讀物和別的第二手資料引入迷途!
34、懷素練字
懷素是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書法家,他的草書稱為“狂草”,用筆圓勁有力,使轉如環,奔放流暢,一氣呵成,對后世影響極為深遠。
懷素自幼聰明好學,他在《自敘帖》里開門見山他說:“懷素家長沙,幼而事佛,經禪之暇,頗好筆翰!彼趯W苦練的精神是十分驚人的。因為買不起紙張,懷素就找來一塊木板和圓盤,涂上白漆書寫。后來,懷素覺得漆板光滑,不易著墨,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塊荒地,種植了一萬多株的芭蕉樹。
芭蕉長大之后,他摘下芭葉,鋪在桌上,臨帖揮毫。由于懷素沒日沒夜的練字,老芭蕉葉剝光了,小葉又舍不得摘,于是想了個辦法,干脆帶了筆墨站在芭蕉樹前,對著鮮葉書寫,就算太陽照得他如煎似熬;刺骨的北風凍得他手膚迸裂,他還是在所不顧,繼續堅持不懈地練字。他寫完一處,再寫另一處,從未間斷。這就是有名的懷素芭蕉練字。
35、屈原洞中苦讀
離屈原家不遠處有座山,山中環境空幽寂靜,除了獵戶到此打獵,平時里鮮有人跡。屈原在家中讀書,冬日里火盆燒的很旺盛,屋子里非常暖和,不會屈原就感覺昏昏欲睡。他想起古籍中記載讀書吃苦學習的故事,便想到去家后的山洞讀書,這樣既能鍛煉的智,還能不打盹把書讀下去。
他把想法告訴家后,遭到了家的致反對。但是屈原不顧家阻攔,帶著書本只來到山,找了處背風的山洞,開始讀書。山中溫本來就低,洞中更是寒冷潮濕,沒過多久就把屈原的腳凍腫了。他起跺跺腳搓搓待體暖和過來就開始坐在地上讀書。家看到屈原這么就能吃苦也就不再阻攔了。屈原在山洞堅持了三年,終于把《詩經》讀懂讀透了。這也為后來他開創楚辭奠定了堅實的學基礎。
36、王充求學
王充是我國東漢初年具有唯物主義思想和批判精神的杰出的思想家。
王充的少年時代,父親就去世了。王充竭盡全力奉養母親,后來到了京城,進太學學習,拜當時著名的學者班彪做老師。他喜歡廣泛地閱讀,善于抓關鍵問題,因而進步很快。
王充讀書是非常專心,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又很強,所以只要讀上一遍,就能記住書的主要內容,甚至能夠背誦某些精彩的章節。但是,家庭窮困,買不起很多書,為了滿足如饑似渴的求知欲,王充想出了一個好辦法。當時的洛陽街上有不少書鋪,王充便決定把書鋪當做他的“圖書館”,每天吃過早飯后,他就帶上干糧,到書鋪里去閱讀出售的書籍。不分春夏秋冬,不論晴天雨天,他讀了一冊又一冊書,跑了一家又一家書家書鋪。就這樣,他終于讀遍了諸子百家的重要著作,掌握了書中的基本精神。
由于王充的出身貧苦,因而對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認識,基本上是從勞苦人民實際生活的情況出發的。他在讀遍了諸子百家的主要著作之后,對于某些為統治階級服務的唯心主義的說教深感不滿,下決心給予嚴厲的批判。于是便集中精力獨立思考,著手寫書。為了不耽誤時間、不打斷思路,他在住宅的門上、窗上、爐子上、柱子上甚至廁所里,都安放了筆、紙,想一點,寫一點,走到哪里,寫到哪里。經過長時期的努力,他終于寫成了充滿著批判精神、閃耀著唯物主義光輝的《論衡》。
37、黃侃誤把墨汁當小菜
1915年,著名學者黃侃在北大主講國學。他住在北京白廟胡同大同公寓,終日潛心研究“國學”,有時吃飯也不出門,準備了饅頭和辣椒、醬油等佐料,擺在書桌上,餓了便啃饅頭,邊吃邊看書,吃吃停停,看到妙處就大叫:“妙極了!”有一次,看書入迷,竟把饅頭伸進了硯臺、朱砂盒,啃了多時,涂成花臉,也未覺察,一位朋友來訪,捧腹大笑,他還不知笑他什么。
38、李密牛角掛書
隋朝李密,少年時候被派在隋煬帝的宮廷里當侍衛。他生性靈活,在值班的時候,左顧右盼,被隋煬帝發現了,認為這孩子不大老實,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喪,回家以后,發憤讀書,決定做個有學問的人。有一回,李密騎了一條牛,出門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漢書》掛在牛角上,抓緊時間讀書。此事被傳為佳話。
39、陳平忍辱苦讀書
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于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一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后,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
40、沈從文專心讀書
沈從文是民國時期著名的文學大師,他的文學作品廣泛受到世人好評。小時候的沈從文就認真讀書,顯示出了卓越的文學家氣質。
有一次,小沈從文逃課,溜到鄰村看大戲,一直到太陽落山,他回家。
第二天,老師責問他為什么逃課。沈從文支支吾吾地答不上來。老師罰他跪在院子里的一顆大樹下,說道:“你看,這楠木樹天天往上長,而你卻偏偏不思上進,甘愿做一個沒出息的矮子!
第三天,老師又把他叫去,對他說:“大家都在用功讀書,你卻偷偷溜去看戲。昨天我雖然羞辱了你,可這也是為了你好。一個人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老師的一番話,使沈從文感動得流下了眼淚。他暗暗發誓,一定要記住這次教訓,做一個受人尊重的人。
此后,沈從文一直嚴格要求自己,沒有辜負老師的教導,成為偉大的文學家。
41、唐汝洵苦讀書
唐汝洵是明朝人,他小時候是個既聰明又可愛的孩子。誰知,他5歲那年,不幸得了天花,這場病使唐汝洵的世界從此失去了光明。
他再也看不到外面的美麗風景,再也看不到洋溢在伙伴們臉上的笑容,也看不到自己的親人了。他痛苦極了。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逐漸適應了沒有光明的日子,并且開始積極地面對生活。
哥哥們上課的時候,唐汝洵便在一旁仔細地聽,用心地記。雖然他很堅強,但在學習過程中也遇到了困難,因為他看不見,所以常常要付出比別人多很多的努力。有時候,課文很長,他憑耳朵聽根本就記不住先生講的內容,只好學古人用結繩記事。他還喜歡上了詩歌,因為詩歌中所描繪的意境,他不用眼睛也能體味到。經過不懈努力,唐汝洵終于成為了明朝著名的學者和詩人。
42、顧炎武讀破萬卷書
顧炎武是明末清初的大學者,他學識淵博,在經學、史學、音韻以及詩文諸學上,都有較深的造詣,是當之無愧的一大名儒。顧炎武從小就勤奮學習,對待學問非常認真。長大后,每當外出旅行時,他都用馬或騾子馱著沉甸甸的書,真正做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在游歷中,顧炎武還非常重視第一手資料的搜集和整理。如果他走到某地,發現那里的地理、風俗等情況與自己以往知道的不同,就會打開相關的書本進行核對、校正。顧炎武就這樣手不釋卷,刻苦攻讀,終于積累了豐富的知識。顧炎武憑著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在眾多學術領域成就非凡,開啟了一代樸實學風。
【感悟】
青少年學習要像顧炎武一樣具有求真務實、刻苦鉆研的精神,這樣,才能在獄中掌握更多的知識與技能,從而在未來的社會中施展身手。
43、蘇洵吃墨
蘇洵是宋朝著名的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小時候很貪玩,直到二十七歲才認識到讀書很重要,從此開始發憤讀書,抓緊一切時間學習。有一年端午節,蘇洵從早晨起來就扎在書房里讀書。他的妻子端了一盤粽子和一碟白糖送進了書房。將近中午時,夫人收拾盤碟時,發現粽子已經吃完了,碟里的白糖卻原封未動,而旁邊硯臺上竟有不少糯米粒。原來,蘇洵只顧專心讀書,誤把硯臺當成了糖碟。正是憑著這種認真刻苦的精神,蘇洵成為了文學大家。
【感悟】
從古至今,年老發奮學習的事例也比比皆是,青少年年老就不能學習了嗎?當今知識爆炸的年代,現代科學文化迅猛發展,使知識的更新期大大縮短,活到老學到老是時代的要求,它要求人從幼年到垂暮都要不間斷地學習,不用說人到中年,就是老年仍然需要堅持學習,否則趕不上時代的步伐。
【勤奮的經典名人故事】相關文章:
名人勤奮的故事02-23
勤奮的名人故事【優秀】10-19
勤奮的名人故事【優】10-20
經典的名人勤奮小故事02-25
勤奮的名人故事通用12-18
名人勤奮讀書故事05-03
勤奮的名人故事(通用33則)09-26
勤奮的名人故事15篇11-30
勤奮的名人故事(精選18篇)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