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焦耳名人故事
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以人物為中心,以事件為紐帶,側重于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故事可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較適于口頭講述,包括已經發生的事或者想象的事。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焦耳名人故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焦耳名人故事 1
英國著名科學家焦耳從小就很喜愛物理學,他常常自己動手做一些關于電、熱之類的實驗。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游。聰明好學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時候,也沒有忘記做他的物理實驗。
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馬,由他哥哥牽著,自己悄悄躲在后面,用伏達電池將電流通到馬身上,想試一試動物在受到電流刺激后的反應。結果,他想看到的反應出現了,馬收到電擊后狂跳起來,差一點把哥哥踢傷。
盡管已經出現了危險,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愛做實驗的小焦耳的情緒。他和咯咯又劃著船來到群山環繞的湖上,焦耳想在這里試一試回聲有多大。他們在火槍里塞滿了火藥,然后扣動扳機。誰知“砰”的一聲,從槍口里噴出一條長長的火苗,燒光了焦耳的眉毛,還險些把哥哥嚇得掉進湖里。
這時,天空濃云密布,電閃雷鳴,剛想上岸躲雨的焦耳發現,每次閃電過后好一會兒才能聽見轟隆的'雷聲,這是怎么回事?
焦耳顧不得躲雨,拉著哥哥爬上一個山頭,用懷表認真記錄下去每次閃電到雷鳴之間相隔的時間。
開學后焦耳幾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實驗都告訴了老師,并向老師請教。
老師望著勤學好問的焦耳笑了,耐心地為他講解:“光和聲的傳播速度是不一樣的,光速快而聲速慢,所以人們總是想見閃電再聽到雷聲,而實際上閃電雷鳴是同時發生的!
焦耳聽了恍然大悟。從此,他對學習科學知識更加入迷。通過不斷地學習和認真地觀察計算,他終于發現了熱功當量和能量守恒定律,成為一名出色的科學家。
焦耳名人故事 2
焦耳(1818~1889)是英國人,1818年12月24日出生在曼徹斯特市一家啤酒廠主的家庭里,從小就跟著爸爸釀酒,沒有進過學校。然而焦耳天資聰明,喜歡讀書,常常一邊勞動一邊認字,自學到不少知識。后來,他幸運地認識了著名化學家道爾頓教授,便常常到他那里請教。從此,焦耳對自然科學,特別是實驗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有一次,焦耳與哥哥一塊找來一匹跛馬,把電流通到馬身上,馬受到刺激便狂跳起來。焦耳記下電流的大小和馬的狂跳程度,說這是用馬來觀察電擊實驗。還有一次,焦耳用火藥槍發出的巨響做回聲實驗。為使響聲更大些,他向槍膛中裝了三倍的火藥,結果槍口噴出的火焰把焦耳的眉毛都燒光了。
24歲時,焦耳開始對通電導體放熱的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他把父親的一間房子改成實驗室,一有空便鉆到實驗室里忙個不停。焦耳首先把電阻絲盤繞在玻璃管上,做成一個電熱器。然后把電熱器放入一個玻璃瓶中,瓶中裝有已知質量的水。給電熱器通電并開始計時,用鳥羽毛輕輕攪動水,使水溫度均勻。從插在水中的溫度計,可隨時觀察到水溫的變化。同時用電流計測出電流的大小。焦耳把這種實驗做了一次又一次,大量數據使焦耳發現:電流通過導體時產生的熱量跟電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跟通電的時間成正比。
焦耳把這一實驗規律寫成論文《關于金屬導體和電池在電解時放出的熱》,并于1841年發表在英國《哲學雜志》上。然而,論文并沒有引起學術界的重視。因為在一些學者們看來,電與熱的關系不能那么簡單,況且焦耳只是一個釀酒師,又沒有大學文憑。一年后,俄國彼德堡科學院院士楞次也做了電與熱的實驗,并得到與焦耳完全一致的結果。焦耳的論文才得到重視,后來人們把這個定律叫做焦耳定律。
外界的冷落與贊美都沒有影響焦耳對真理的追求,他仍繼續著自己的實驗工作。在完成電流熱效應的研究之后,焦耳又進行了功與熱量的轉化實驗。焦耳認為,自然界的能量是不能消滅的,消耗了機械能,總能得到相應的熱能。因此,做功和傳遞熱量之間一定存在著確定的數量關系。那么1卡的熱量相當于多少焦耳的功呢?(今天,人們把這一換算關系叫做熱功當量。)焦耳想用實驗找到這一關系。為此,他精心設計了量熱器,用不同方法進行實驗探索。從1843年起在近40年當中,焦耳做了400多次實驗,終于得出了比較精確的熱功當量值1卡=4.15焦耳。這一數值與今天公認的'熱功當量值1卡=4.18焦耳比較起來雖然小了些,但在當時的實驗條件下卻是件了不起的事。焦耳的熱功當量值曾保持了30年沒有變化,這在物理學史上是極為罕見的。
焦耳準確地測定熱功當量,以無可辯駁的事實進一步證明了能的轉化和守恒定律是客觀真理。這一定律的確定,在理論上,不僅對自然科學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堅實的理論基礎,而且也為建立辯證唯物主義提供了有力的科學依據。在實踐上,它給制造“永動機”的幻想做了“不能實現”的最后判決?傊,它使我們在撲朔迷離、千姿百態的物理現象中,不再無所適從,為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提供了強有力的武器。
為了紀念這位物理學家的偉大業績,物理學將功的單位命名為焦耳。
焦耳名人故事 3
焦耳(James Prescott Joule,1818~1889)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以下是他的一些名人故事:
一、早年生活與自學成才
1818年12月24日,焦耳出生在英國曼徹斯特郊區的一個釀酒作坊主家庭,他的父親本杰明和母親愛麗絲經營著一家釀酒作坊。
焦耳從小體弱多病,沒有接受過正規的物理學教育,但他天資聰明,喜歡讀書,常常一邊勞動一邊認字,自學了不少知識。
焦耳對釀酒很快產生了興趣,為了釀出更好的酒,他經常鉆研一些和釀酒相關的科學知識。父親知道他對科學的興趣后大力支持,專門在自家酒廠騰出一個房間用作他的實驗室。
二、科學探索之路
焦耳在年輕時幸運地認識了著名化學家約翰·道爾頓,道爾頓是近代原子論的開創者,近代化學的奠基人之一。道爾頓給予了焦耳熱情的指導,教會了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科學方法,這對焦耳后來在科學道路上繼續前進起了重大的`作用。
焦耳對自然現象充滿好奇,有一次天空電閃雷鳴,他顧不得躲雨,爬上一個山頭,用懷表認真記錄下每次閃電和雷鳴之間相隔的時間,第二天向老師請教,從而得知了光速和聲速的差異。
焦耳還曾與哥哥一起找來一匹跛馬,把電流通到馬身上,馬受到刺激便狂跳起來,焦耳記下電流的大小和馬的狂跳程度,說這是用馬來觀察電擊實驗。
焦耳還曾用火藥槍發出的巨響做回聲實驗,為使響聲更大些,他向槍膛中裝了三倍的火藥,結果槍口噴出的火焰把焦耳的眉毛都燒光了。
三、科學發現與成就
24歲時,焦耳開始對通電導體放熱的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他把父親的一間房子改成實驗室,進行了大量實驗,最終發現電流通過導體時產生的熱量跟電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跟通電的時間成正比,這就是著名的焦耳定律。
焦耳把這一實驗規律寫成論文《關于金屬導體和電池在電解時放出的熱》,并于1841年發表在英國《哲學雜志》上,但起初并沒有引起學術界的重視。一年后,俄國彼得堡科學院院士楞次也做了電與熱的實驗,并得到與焦耳完全一致的結果,焦耳的論文才得到重視。
在完成電流熱效應的研究之后,焦耳又進行了功與熱量的轉化實驗,精心設計了量熱器,用不同方法進行實驗探索。從1843年起在近40年當中,焦耳做了400多次實驗,終于得出了比較精確的熱功當量值,這一發現進一步證明了能量守恒定律是客觀真理。
四、榮譽與晚年
1850年,焦耳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焦耳一生謙虛,晚年疾病纏身,在科學方面的創造力逐漸減少,1878年發表最后一篇論文后退出科學界。
1889年10月11日,焦耳在家中逝世,享年71歲。后人為了紀念他的偉大業績,將能量的單位命名為焦耳。
焦耳的故事充滿了對科學的熱愛和追求,他的自學成才之路、對自然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以及他在物理學領域的重大發現,都為我們樹立了榜樣。
焦耳名人故事 4
焦耳(James Prescott Joule,1818~1889)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他提出了焦耳定律,并在能量守恒定律的確立中扮演了關鍵角色。以下是關于焦耳的一些名人故事:
一、早年生活與自學成才
1818年12月24日,焦耳出生在曼徹斯特市一家啤酒廠主的家庭里,父親本杰明和母親愛麗絲經營著一家釀酒作坊。焦耳從小身體不好,沒有進過正規學校,而是在自家酒廠工作,為日后繼承家業做準備。然而,他天資聰明,喜歡讀書,常常一邊勞動一邊認字,自學到不少知識。
焦耳對釀酒很快產生了興趣,并經常鉆研與釀酒相關的科學知識。在父親的支持下,他在廠子里專門騰出了一個房間用作實驗室。
二、科學探索之路
焦耳幸運地認識了著名化學家約翰·道爾頓(近代原子論的開創者,近代化學的奠基人之一)。道爾頓教會了焦耳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科學方法,這對焦耳后來在科學道路上繼續前進起了重大作用。
焦耳對物理學有著濃厚的興趣,經常進行各種實驗。有一次,他與哥哥一起找來一匹跛馬,把電流通到馬身上,觀察電擊實驗。他還曾用火藥槍發出的巨響做回聲實驗,結果槍口噴出的火焰燒光了他的眉毛。
三、焦耳定律的發現
24歲時,焦耳開始對通電導體放熱的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他把父親的一間房子改成實驗室,一有空就鉆到實驗室里忙碌。
焦耳進行了大量實驗,發現電流通過導體時產生的熱量與電流的平方成正比,與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與通電的時間成正比。他總結出了這一規律,并將其命名為焦耳定律。然而,他的論文最初并沒有引起學術界的重視。
一年后,俄國彼得堡科學院院士楞次也做了電與熱的實驗,得到了與焦耳完全一致的結果。焦耳的論文才逐漸得到重視,后來人們把這個定律叫做焦耳定律。
四、熱功當量的測定
在完成電流熱效應的研究之后,焦耳又進行了功與熱量的轉化實驗。他想知道1卡的熱量相當于多少焦耳的功,即熱功當量。
為此,焦耳精心設計了量熱器,用不同方法進行實驗探索。從1843年起,在近40年的時間里,他做了400多次實驗,終于得出了比較精確的熱功當量值1卡=4.15焦耳。這一數值與今天公認的熱功當量值1卡=4.18焦耳相比,雖然小了些,但在當時的實驗條件下卻是了不起的成就。
五、能量守恒定律的確立
在研究過程中,焦耳逐漸形成了能量轉化和守恒的思想。他認為,自然界的`能量是不能消滅的,消耗了機械能,總能得到相應的熱能。
焦耳的實驗結果和理論觀點為能量守恒定律的確立提供了有力支持。1847年,德國物理學家亥姆霍茲用數學的方法正式闡述了能量守恒定律。至此,能量守恒定律基本被科學界公認正確。
六、晚年生活與榮譽
焦耳晚年疾病纏身,在科學方面的創造力逐漸減少。1878年發表最后一篇論文后,他退出了科學界。
盡管焦耳謙虛地認為自己一生只做了兩三件事,但他的成就卻令世人矚目。為了紀念他的偉大業績,物理學將功的單位命名為“焦耳”。
焦耳的故事充滿了自學成才的堅韌不拔、科學探索的勇于冒險、追求真理的執著精神以及對科學事業的巨大貢獻。他的事跡激勵著后人不斷追求科學真理,為人類文明的進步貢獻力量。
【焦耳名人故事】相關文章:
名人資料名人故事02-16
(經典)名人故事07-17
經典名人故事05-13
名人故事02-26
名人的故事07-06
名人的故事07-09
名人故事05-15
名人故事12-13
勵志名人故事|名人勵志小故事04-12
經典名人哲理故事-名人故事素材精彩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