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縣特產是什么
易縣隸屬河北省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那么,易縣特產是什么呢?下面大家就隨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易水硯
易硯是中國著名古硯之一,素有“南端北易”之譽。易硯又名燕畿烏金硯,據《古玩指南》載:“烏金硯,燕畿之梅山,產石如烏金,通過平雕、立雕、陰雕、陽雕、浮雕、透雕等多種雕刻工藝,形成江南纖秀細膩、北國剛勁渾樸的藝術風格。易水硯造型豐富多樣,可分為魚、龜、龍、蠶、蟬、琴、棋等7大類,雕刻題材非常廣泛,有日月風云、人物山水、飛禽走獸、樹木花卉等。易水硯多次作為國禮贈送外國元首和國際友人。1997年7月1日,人民大會堂收藏了重達5噸的易硯珍品“歸硯”,以慶祝香港回歸,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2008年6月,易水硯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易縣絞胎陶瓷
據史料記載,絞胎始于唐代,宋代靖康之變后中斷。20世紀90年代初由畢業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藝術系的張保軍研制、恢復了古老的絞胎制作工藝,并開創了現代絞胎陶瓷制作工藝新體系。絞胎以高嶺土、石英、長石等為原料,經過高溫燒成。在坯胎成型前利用不同顏色的陶瓷泥料攪揉在一起,然后花紋圖案充分展開,以達到裝飾美化和藝術創作的目的.,制成后其內外花紋圖案一樣!秞x日報》、《經濟日報》、《中國文化報》等新聞媒體200余次報道張保軍創業事跡,宣傳絞胎陶瓷工藝。張保軍創作的絞胎陶瓷作品曾多次作為國禮贈送給外國首腦,社會影響十分廣泛。2006年6月,絞胎陶瓷制作技藝被列入河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鎮國寺石佛
位于中易水河畔,凌云冊鄉解(xié)村。佛寺與石佛均始于隋開皇十一年(593),因有石佛像立于殿內,所以鎮國寺又被當地人稱為立佛寺,清光緒七年(1881),寺院毀于風暴,后曾修復,現存佛殿三間為光緒二十五年(899)重修。殿內東西北墻上有壁畫,生動傳神。佛像為釋迦牟尼佛立像。材質為漢白玉石,通高4.92米。立于仰蓮座上,身披袈裟,施以彩繪,雕工細膩,線條流暢,顯示出典型的隋代佛教造像風格,對研究隋代文化習俗和石刻藝術有重要參考價值。現佛手足均殘,佛頭于1997年3月被盜割。1993年7月,列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道德經幢
安放于易縣縣城龍興觀遺址內。龍興觀是中國唐代著名道觀,歷經宋、元、明各代,并最終于民國初年廢棄,現僅存遺址中的道德經幢。高宗時期追尊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將老子《道德經》五千言奉為經典,崇奉道教達到鼎盛。玄宗于開元二十年(732)親注《道德經》,頒之全國,命各州縣鐫刻道德經幢,供人們誦讀。開元二十六年(738)十月,易州刺史兼高陽軍使田仁琬奉敕于易州(今易縣)城西開元觀立道德經幢。金大定九年(1169)遷至城內南端的龍興觀。
【易縣特產是什么】相關文章:
安徽特產是什么08-15
山東特產是什么08-15
廣州特產是什么08-15
青島特產是什么08-15
立陶宛的特產是什么11-22
貴州的特產是什么08-15
廣州土特產是什么08-15
云南特產是什么08-15
深圳的特產是什么08-15
北京的特產是什么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