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中國最美的50個古鎮

        時間:2021-03-24 08:41:58 景點介紹 我要投稿

        中國最美的50個古鎮

          這些山水之間的世外桃源,遠山云霧重重,空谷幽靜,眼前溪水潺潺,鳥語花香。下面,就和旅游網小編一起來看一看中國最美50個古鎮,選一處你喜歡的出發吧!

          (一)江南水鄉——小橋流水

          一、西塘

          西塘古鎮位于江浙滬三省交界處的浙江省嘉善縣,古名斜塘,平川,距嘉善市區10公里。西塘古鎮作為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鎮,國家AAAA級景區,已被列入世界歷史文化遺產預備名單。西塘以“橋多、弄多、廊棚多”的三大特色而贏得廣大游人們的青睞,而其中的臨河而建的沿街廊棚最為引人,它是水鄉特有的建筑,其至今保存著1300多米長的廊棚已變成當代人賞古、探幽的休閑一餐,除此之外景區內多處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具有較高的藝術性和觀賞性。西塘古鎮自1997年開發旅游以來,深受眾多海內外游客的青睞,接待游客的數量平均每年都以超過30%的速度遞增。西塘坐落在水網之中,這里的居民惜土如金,無論是商號或是民居、館舍,在建造時對面積都寸寸計較,房屋之間的空距壓縮到最小范圍,由此形成了多條長長的、深而窄的弄堂,形成了多處“一線天”。西塘是個平民化的小鎮,所有一切都如此樸素,沒有周莊的繁華,沒有南潯的富甲之態,沒有濃厚的商業氛圍!但是西塘的獨特魅力令留宿旅者陶醉!

          二、西津渡

          西津渡古街位于鎮江城西的云臺山麓。是鎮江文物古跡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區,是鎮江歷史文化名城的“文脈”所在。古時西津渡為臨江渡口,西津古渡依山臨江,風景峻秀,李白、王安石、蘇軾、陸游、馬可? 波羅等都曾在此候船或登岸,并留下了著名詩篇。如今渡口的功能逐漸淡化,但是古代風貌卻得以基本完整保存。西津渡古街的文化內涵在于它的津渡文化、宗教文化和民居文化。這里保有英國領事館舊址、五十三坡、救生會、昭關石塔、觀音洞、超岸寺等中外文化、宗教古跡英國領事館舊址現屬鎮江博物館。館內珍藏著不同時代的文物3萬余件套,如西周時的鴛鴦尊、春秋時的雙螭首三輪銅盤、東吳時的青瓷罐、唐代的“論語”玉燭、宋代的影青雕塑孩兒瓷枕、禹跡圖碑、絹本南京府縣地圖、金棺銀槨、元代的青花瓷器、明代的《杏元雅集圖》等等稀世珍寶。

          三、溱潼古鎮

          溱潼地處南通鹽城泰州三市交界處,這里河港交織、氣候濕潤,境內多處發現麋鹿化石遺骨和出土新石器時代的石斧、石器。溱潼一度臨海,夏商時屬揚州,春秋時屬吳。這里水草豐茂,麋鹿“千百成群”,農民“不耕而作”。鎮區四面環水,波光粼粼,環境優美,素有’水鄉明珠’之稱。溱 潼盛產稻米、棉花、魚蝦、籪蟹,是名副其實的魚米之鄉。溱潼古鎮四面環水,夾河穿鎮而過,家家枕河而居,是一塊英才輩出的風水寶地。昔時曾有東觀歸漁、南寺書樓、西院庭槐、北村禪院、板橋秋月、堤柳春鶯、花影清潭、禪房修竹等八景點綴。20世紀中后期,又曾設置多處文化景點,如長江公園、溱潼大觀園、一步兩廟等。時至今日,我們仍可在老鎮區時時見到小橋流水、深巷幽居、麻石鋪街、老井當院,而近幾年來拓展的新鎮區則是大道寬闊、鐘樓高聳,街燈櫛比,店鋪林立。今朝昔日,相互觀照,古韻新風,相映成輝,別具一格的島鎮環境,以及名人遺跡,歷史留存,傳統工藝,特色美食等,無不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四、河下古鎮

          河下古鎮位于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西北隅,古邗溝入淮處的古末口,曾名北辰鎮,是淮安歷史文化名城的核心保護區之一。這里曾誕生巾幗英雄梁紅玉、大文學家吳承恩等歷史名人。明清兩代這里曾出過67名進士、123名舉人、12名翰林,有“進士之鄉”之稱,文化底蘊十分深厚。明清時,河下是淮北鹽集散地,淮北鹽運分司曾設在這里,并有很多鹽商在這里業鹽。同時,由于清江督造船廠設于清江浦,河下還是漕船零部件配套加工基地。河下是典型的因運而興,因運而衰的千年古鎮,鼎盛時有“揚州千載繁華景,移至西湖嘴上頭”之美譽。清末,由于淮北鹽的集散中心移至王家營的西壩,漕糧由河運改為海運等原因,河下逐漸敗落。古鎮現為國家重點文保單位京杭大運河文物遺存。

          五、烏鎮

          烏鎮位于浙江省桐鄉市北端,與周莊、同里、甪直、西塘、南潯并稱為江南六大古鎮,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美稱。作為典型江南水鄉,烏鎮以河成街,街橋相連,依河筑屋,水鎮一體,組織起水閣、橋梁、石板巷等獨具江南韻味的建筑因素。烏鎮與桃源鎮雖分屬浙、蘇二省,但兩鎮間有公交相連。一條流水貫穿全鎮,它以水為街,以岸為市,兩岸房屋建筑全面向河水,形成了水鄉迷人的風光。水中不時有烏篷船依呀往返;岸邊店鋪林立,叫賣聲不絕于耳。烏鎮地處河流沖積和湖沼淤積平原,地勢平坦,無山丘,河流縱橫交織,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物產豐富,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烏鎮具典型江南水鄉特征,完整地保存著原有晚清和民國時期水鄉古鎮的風貌和格局。以河成街,街橋相連,依河筑屋,水鎮一體,組織起水閣、橋梁、石板巷、茅盾故居等獨具江南韻味的建筑因素,體現了中國古典民居“以和為美”的人文思想,以其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和諧相處的整體美,呈現江南水鄉古鎮的空間魅力。

          六、南潯

          南潯古鎮地處杭嘉湖平原北部,太湖之南,東與江蘇蘇州(吳江區)接壤,西距湖州市區32公里,是湖州市接軌上海浦東的東大門。南潯歷來是江南聞名遐邇的“魚米之鄉”、“絲綢之府”、“文化之邦”,1991年被列為浙江省15個歷史文化名城之首。南潯鎮歷史悠久,南宋以來已是“水陸沖要之地”,“耕桑之富,甲于浙右”,因濱潯溪河而名潯溪,后又因潯溪之南商賈云集,屋宇林立,而名南林。由于蠶絲業的興起和商品經濟的發展,明萬歷至清中葉南潯經濟空前繁榮鼎盛,清末民初已成為全國蠶絲貿易中心,民間有“湖州一個城,不及南潯半個鎮”之說,南潯由此一躍成為江浙雄鎮,富豪達數百家,民間俗稱“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是中國近代最大的絲商群體。如今水鄉古鎮的景色風韻依舊,鎮北運河東西橫延,鎮中市河南北穿鎮而過,河街相交橋梁通便,黛瓦粉墻綠柳拂水,組成了一幅原汁原味的江南水鄉圖。南潯古鎮以其格局獨特、風貌完好、文化深厚、民風淳樸而成為江南水鄉眾多城鎮的典范和代表。

          七、前童

          前童鎮位于國家級生態示范縣--寧海縣西南,是寧海后花園,省道甬臨線和同三高速公路由北向南橫臥全鎮。寧海第一大溪白溪自西向東穿境而過。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人文景觀豐富的江南古鎮?箲饡r期浙東行政公署曾設在前童,解放戰爭時期寧海縣工委在此誕生,屬寧波市革命老區,被命名為"鼓亭之鄉",是省旅游城鎮,省歷史文化保護區,寧波市東海文化明珠鎮。前童,是一座不凡的江南明清時期的民居原版,是一幅古韻濃重的鄉村畫,一段優美動人的江南絲竹調。這里,“家家有雕梁,戶戶有活水”。白溪水緣渠入村,汩汩溪水挨戶環流,家家連流水小橋,戶戶通卵石坦途,為江南集鎮獨特之奇觀。八卦水系,嘩嘩鳴唱,幽幽潛行,流遍家家戶戶,不是水鄉,勝似水鄉。

          八、諸葛村

          浙江省蘭溪市諸葛村,是三國時期蜀漢名相諸葛亮后裔的聚居地,諸葛村中現居有諸葛亮后裔近4000人,為全國諸葛亮后裔最大聚居地。近幾年以其“原汁原味”的神秘文化與文物古跡,引來了無數海內外游客。諸葛村村落布局十分奇巧罕見,高低錯落有致,氣勢雄偉壯觀,結構精巧別致,空中輪廓優美,是南宋末年諸葛亮二十世孫諸葛大獅公遷居此地后,為紀念先祖諸葛亮而按九宮八卦陣圖式精心設計構建的。位于諸葛村九宮八卦圖中心的鐘池,一半水塘一半陸地,兩面各設一口水井,形成極具象征意義的魚形太極圖。鐘池周圍構筑的八條弄堂向四周輻射,使村中的所有民居自然歸入坎、艮、震、巽、離、坤、兌、乾八個部位。更為神秘的是村外八座小山環抱諸葛村,構成天然的外八卦陣形。當游客步入村中縱橫交錯的古巷時,大有似連非連、半通不通、曲折玄妙之感。置身其中,更加感悟到杜甫的“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的內涵。

          九、芙蓉村

          芙蓉古村位于浙江楠溪江風景區的南面,由于該村的西南面有一座山,山上有三塊高高聳立的懸巖,其石色白中透紅,每當夕陽西下時,那三塊懸巖就全倒映在村中的一個大水池中,看起來宛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芙蓉花,芙蓉村因此而得名。芙蓉村內最為氣派的宗祠就是陳氏大宗祠,是芙蓉古村建筑中的精華之一。 全村略呈正方形,坐西朝東,圍以卵石砌成的寨墻,使整個村莊猶如一座小城堡。從寨門進內,是卵石筑成的主街,名“如意街”,寓吉祥如意之義。主街中部南側,鑿一內湖,水色清冽。湖旁花木繁麗,芳香襲人,湖中建有亭樹,石橋綴之,村內引溪水沿寨墻、道路。民宅布置眾多的水果,溝通各“斗”形成流動水系,清流涓涓,迂回于宅邊、道旁,既可供村民洗滌、防火,又可調整小氣候,豐富景觀,使村落的環境充滿安居樂業的氣氛。村中民宅大多系木質結構,以參差錯落的屋頂,樸實素雅的形態,優美親切的比例尺度,白墻青瓦的明快色調,兼以家家石砌矮墻,戶戶綠樹成萌,使整個村落構成一種和諧的美。

          十、泰順

          泰順位于浙南邊陲,西北與景寧接壤。全縣“九山半水半分田”,是國家級生態示范區、省級生態縣,擁有號稱“生物種源基庫”、“綠色生態博物館”的烏巖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享有“神水寶地”、“天下第一氡”盛譽的承天氡泉省級自然保護區。 泰順礦產資源豐富,系“全國生態示范區”、“中國古廊橋之鄉”和“中國茶葉之鄉”,境內葉蠟石、輝綠巖儲量大,尤其是盛產葉蠟石的龜湖被稱為“世界蠟都”。這里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6℃;這里山清水秀,生態環境優美,森林覆蓋率達75%以上。境內群巒起伏,澗谷縱橫,白云尖海拔1611米,為浙南第一高峰;大小溪流百余條。如果你逐一造訪廊橋、古村,尋訪夾纈古法染布的老人和作坊,做客農家,一定被那深藏在崇山峻嶺間濃重的民俗和文化所深深感染。那些廊橋古村,建筑藝術令人傾倒。早春時節,油菜花桃李花掩映的山鄉里,民風極其質樸熱誠。

          (二)、西北院落——樸實無華

          一、韓城古城

          在祖國遙遠的西北黃土高原上,在那片群山和黃河的懷抱中,有一座美麗而古老的歷史文化名城——陜西省韓城市。韓城古城,南臨居水,西依梁山,東北有塬,山水環抱,易守難攻。古城內,一條明清古街道,一群古建筑,一批四合院古民居,風貌古色古香,格局保護完好,是全國六個保護較好的明清古城之一。韓城古城南北長達千米,東西800余米,占地面積約0.79平方公里,古城內由文廟,九郎廟,韓城北營廟,東營廟,慶善寺,毓秀橋,城隍廟,縣衙,狀元府,闖王行宮,金城老街,名人故居,民居四合院等眾多歷史古跡及人文景觀。美麗的韓城被世人喻為古城活化石,那是因為韓城雖經1300余年風風雨雨,古城風貌依然。

          二、漢陰古城

          漢陰城墻是陜南秦巴山區建筑最早,保存較為完好的一座,歷經劫難,飽歷戰事,一任風雨的剝蝕,能安然無恙地保存至今,就彌足珍貴了。漢陰明城墻距今已有540余年的歷史,和世界最著名的西安古城墻處于同時代。聳峙,重樓疊閣,飛檐翹角,蔚為奇觀,既是軍事工程,又是人文景觀。城外四周有護城河環繞,引月河水流,古人所謂“金城湯池”,在這里可以身臨其境,細細體味。漢陰縣城位于縣境中部、月河上游,城墻還兼有防洪功能?h城的洪水威脅主要來自城西的觀音河、城南的月河和城北龍崗的滾坡水,漢陰城墻的修筑,大大提高了城區的防洪。經過數百年來的不斷修葺完善,漢陰古城墻已成為陜西縣城中不可多得的城垣建筑精品。作為一定歷史時期的產物,作為一種古代建筑藝術,古城墻體現了當時社會發展的水平,它無聲地訴說著漢陰歷史的演變和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三、黨家村

          黨家村位于韓城市東北方向,村中有建于600年前100多套“四合院”和保存完整的城堡、暗道、風水塔、貞節牌坊、家祠、哨樓等建筑以及祖譜、村史,被專家 稱為東方人類傳統民居的活化石。從1364年東陽灣改名黨家村至今,已有626年的歷史。這批古建筑經久不衰,保存相當完好。經建筑學家考察認為:一是自然條件優越,該村依塬傍水,位于狹長的溝谷之中,南北土塬高達40 米以上。既減弱了西北季風的侵襲,又使夏天的涼風順溝谷吹過, 是理想的冬暖夏涼的好處所。另外由于北塬的紅粘土與南塬的白 粘土均不起塵,加之泌水繞行,空氣得到凈化,使黨家村的古建筑數百年來一塵不染。渭南黨家村能完整地保存至今與與歷屆政府和民眾多方重視與保護有關。當今黨家村共有333戶1300多口人,但近半個世紀以來, 房屋基本沒有大拆大改。保留了原有建筑形態,是陜西目前發現的一處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古村寨。英國皇家建筑學會查理教授認為:東方建筑文化在中國,中國居民建筑文化在韓城。

          四、陳爐鎮

          陳爐鎮地處陜西省銅川市市區東南20公里處。陳爐,因“陶爐陳列”而得名,并逐漸發展成為陜西乃至西北最大最重要的制瓷窯場和瓷業生產基地。千百年來,陳爐鎮瓷業興盛,爐火不熄,這在中國陶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堪稱“東方古陶生產的活化石”,有“東方陶瓷古鎮”之譽,是陜西省命名的文化藝術之鄉中唯一的陶瓷之鄉。 陳爐鎮是聞名古今的陶瓷重鎮,被譽為“東方古瓷鎮”的活化石,燒造陶瓷有1400多年的歷史。據陳爐窯神廟的梁間板記推斷,其燒造陶瓷的歷史甚至可以追朔到唐宋以前,興盛于金、元、明、清,千百年來,發展成“郁郁千家煙火迷”的壯觀景象,古時有“爐火不夜”之奇觀。其陶瓷藝術代代相傳,風格獨特,具有極高的藝術成就和價值,是我國古瓷藝苑中一朵絢麗的奇葩。許多到過眾多陶瓷產地的陶瓷專家、攝影家、古鎮專題小組研究員和文學藝術名流到陳爐后都有一種找到了根的感覺。

          五、旬陽

          旬陽位于陜西省東南部,秦巴山區東段,漢江橫貫其中。縣境地貌以中山為主,兼有低山、丘陵、河谷地形,海拔185-2358米,屬北亞熱帶溫暖濕潤氣候區,年均降雨量851毫米,年平均氣溫15.4℃?h城位于漢江、旬河交匯處,曲水環流,形似太極,被譽為“天然太極城”。旬陽人文歷史悠久厚重。旬陽有人類生存已有六、七千年歷史?新石器時代已有先民在這里繁衍生息。秦時設關?西漢置縣?旬陽經歷了兩千多年的農業文明發展歷史。受秦、楚、蜀文化和明清移民的影響?形成南北兼容的地域特色文化和民風民俗?創造了以漢劇、民歌、民舞為重點的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漢水文化。旬陽有優良的革命傳統,紅二十五軍、紅三軍、新四軍在旬陽創建過革命根據地,賀龍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旬陽浴血戰斗,有全國唯一的一個以“紅軍”命名的鄉鎮,紅軍精神對旬陽人民影響深遠。

          六、貴德古城

          貴德古城位于青藏高原的青海省,黃河途經貴德境內的清清河水近年吸引了來自海內外的游客。然而在賞了清清黃河水后,人們又驚奇地發現這里還有一處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貴德縣文廟和玉皇閣是貴德縣現存明清古建筑群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貴德縣歷史悠久,還有建于漢代的尕讓歸義城,唐代的藏蓋城,清朝的亦扎石城等城池和遺址,F存古建筑群是光緒年間依次重建。該建筑群占地面積61畝,建筑面積4915平方米,是一處廟觀相互毗鄰,集儒、道、佛為一體,掮棄門戶之見,并存相依,布局獨特的古建筑精品。整體建筑采用中國傳統的中軸線左右對稱的形式,單體建筑以甘肅、青海兩地做法為主,富麗堂皇,布局國內罕見,極具歷史文物價值和建筑藝術價值。 玉皇閣是貴德古城的標志,位于古城中心。玉皇閣的底部以夯土筑實,外用青磚鑲砌,上建三層歇山頂樓閣,內有步梯直達閣頂,通高28米,木作、碑刻、壁畫精美,為西北地區不可多得的珍貴文物。

          七、同仁熱貢藝術村

          “知道同仁么?那是青海最具藝術氣質的地方,有熱貢藝術之鄉的美譽。那里五個自然村落的喇嘛,幾乎人人都有一手絕活兒,不是唐卡,就是堆繡,要不就會泥塑。想去看最精美的佛教藝術品么?那跟我去同仁吧!”熱貢藝術是藏區文化的一朵絢目的藝術奇葩。國內藏區大部分寺院的壁畫、堆繡、雕塑均出自熱貢藝人之手。其中的唐卡是西藏文化中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吐蕃時期。在藏語中,唐卡的原意是印章,后來卻演變成藏式卷軸畫的名稱。在17世紀中葉,這里已經成為“人人會作畫,家家以藝術為業”的畫鄉,故又稱吾屯佛教藝術。“熱貢藝術”是藏傳佛教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頗具廣泛影響的藝術流派。數百年來,這里被譽為“藏族畫家之鄉”,而同仁地區在藏語中稱為“熱貢”,因此這一藝術便統稱為“熱貢藝術”!⊥室鉃閴粝氤烧娴慕鹕鹊,是飲譽中外的熱貢藝術之鄉,青海省惟一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藏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之一。熱貢文化是安多地區以同仁縣為核心的熱貢區域內各族人民在漫長的社會歷史發展進程中所創造的燦爛的物質和精神產品的總稱。

          八、喀納斯圖瓦村

          圖瓦村位于新疆布爾津縣喀納斯河谷地帶,周圍山清水秀,環境優美,是從布爾津縣前往喀納斯湖旅游的必經之路。阿爾泰山深處的喀納斯湖區,夾在兩山之間,由于山不高,山谷便顯得開闊,村莊因而也顯得安詳。村莊的背后是山坡,山坡的頂端是雪峰?{斯圖瓦村與喀納斯湖相互輝映,融為一體,構成喀納斯旅游區獨具魅力的人文、民族風情。在夕照中,圖瓦村里那些帶有尖頂的、頗具瑞士風格的小木屋反射出一絲絲溫暖的金黃色光芒。小屋旁邊的松樹三三兩兩地散布著,全都高大筆直。在圖瓦村的背后,就是中俄邊境上的友誼峰,西伯利亞的風從友誼峰吹過來,隨著地勢降低,驟然變暖,便孕育出了這片濃密的山林。圖瓦村是個長條狀的村子,由于木頭小屋方方正正,村莊看上去也顯得有棱有角。村中的小路向村子四周的松林延伸、分支,一進入松林便了無痕跡。放眼望去,四周的山脈像是一雙大手,將這個村莊呵護在掌心。這是一個沉睡的、被外界遺忘了的村莊。秋天的圖瓦村,無論從任何一個位置任何一個角度放眼所望,都是熱烈而明朗的金黃色,漫山流丹溢彩白樺林,小河、木房、炊煙、樺林及騎在馬上三五成隊的游客,匯集成一幅優美的風景畫。

          九、白哈巴村

          白哈巴村被稱為西北第一村,地處中國版圖最西北角哈巴河縣鐵熱克提鄉境內,是新疆阿勒泰地區圖瓦人最集中的一個村子,是保存最完整的圖瓦人居住的村落,具有濃郁的圖瓦人風情。白哈巴村以圖瓦人為主,位于阿爾泰山山脈的山谷平地上,與哈薩克斯坦的大山遙遙相望,阿爾泰山上密密麻麻的金黃金黃的松樹林一直延伸到白哈巴村里,村民住的木屋和圈養牲畜的柵欄錯落有致地散布在松林和樺林之中,安寧、祥和。山村的西北遙對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國界河,南面是高山密林。秋季一到,山村是五彩的紅、黃、綠、褐色,層林盡染,猶如一塊調色板,加之映襯阿勒泰山的皚皚雪峰,一年四季都是一幅完美的油畫。

          十、禾木

          在新疆美麗的哈納斯湖旁,有一個小巧的山村禾木村,它素有“中國第一村”的美稱。原木壘起的木屋散布村中,小橋流水,炊煙裊裊……古樸的山村景致,像喀納斯湖一樣充滿神秘色彩。在群山環抱的開闊地上,禾木村靜靜地躺著,圖瓦人的尖頂小木屋、牲口圍欄隨意地散落在村子的各個角落。小河在綠樹的掩映中從村子旁嘩嘩流過。淡淡的水汽在樹林上空形成一條蜿蜒的白絲帶,飄蕩在村莊與大山之間。禾木村的標志性建筑是禾木橋,經歷了百多年喀納斯冰川溶水的沖擊,古舊而敦實。凜冽冰涼的河水和禾木村一樣簡單而純潔,滿岸的綠色植被被水氣滋潤,疊落出厚厚而濃郁的蔥蘢?邕^禾木橋,河對岸是一大片的白樺林,夕陽下是最充滿詩意的,仿佛塵世的一切都被拋諸腦后,只剩下自己。禾木村坐落在重山阻隔的一個大河谷里。秋天,禾木鄉無論從任何一個位置放眼所望,都是熱烈而明朗的金黃色小河、木房、炊煙、樺林及禾木橋上放牧的人們。牧歸時分,白樺樹在夕陽的余輝下閃耀著金色的光芒,折射出一幅幅優美、恬靜、色彩斑斕的俄羅斯油畫。禾木橋景色如詩畫。原木壘起的木屋散布村中,小禾木村一角橋流水,炊煙裊裊……古樸的山村景致,像喀納斯湖一樣充滿神秘色彩。

          (三)、 嶺南風情——個性鮮明

          一、培田古村

          培田客家古村,位于福建閩西山區連城縣宣和鄉境內的培田村。背倚松毛嶺,面朝筆架山,擁有800年歷史。至今仍保存著(全國)較為完整的明清時期古民居建筑群。其精致的建筑,精湛的'工藝,濃郁的客家人文氣息,堪與永定土樓、梅州圍屋相媲美,是客家建筑文化的經典之作。培田古村,名列中國十大最美古村落,與宏村、周莊、烏鎮、婺源等齊名,人稱“福建民居第一村”、“中國南方莊園”,有“民間故宮”之美譽。本就是官宦商賈后裔的培田人,世代耕讀結合,書香熏陶,純樸而熱情,哪怕路遇一挑糞農人,也是彬彬有禮的。據說是全國唯有三座的文武廟,一在臺灣,一在浙江,另一座就是培田了。培田的祖先給這個面積僅13.4平方公里、住戶300多家,村民僅1000多人的小小村落留下一筆巨大的遺產:培田村保存著30幢大宅、21座祠堂、6處書院、1條千米古街、2座跨街牌坊、4處庵廟道觀,總面積達到7萬平方米。全村建筑的博大、保護的完好、珍藏品的多、文化底蘊之深,為外界所嘆服。

          二、下梅

          下梅古民居,位于武夷山市區東南12公里處,屬武夷鎮管轄。下梅村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文化積淀豐厚,明清風格的古民居分列于長900余米的當溪兩旁。古街、古井、古碼頭、古建筑、古民居、古集市,加上古風淳樸的民情風俗,構成典型的南方水鄉風格。這里至今仍保持較為完整的明清風格,再現康乾盛世經濟繁榮的史實。結合精巧的閨樓、書閣、花園、經堂、廂房是下梅古民居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了下梅民居的獨特風格。為了采光、集雨、通風,各民居都設置了四方天井,一重天井一重廳,體現了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風火墻上多繪有二方連續彩畫,意蘊高雅。這些彩畫至今仍絢麗清晰,經數百年風吹日曬而不褪色,令人不禁為古匠人的高超技藝和優質顏料嘆服不已。民居布局錯落有致,里弄縱橫,巷道曲折,鋪以河卵石路面,古樸雅潔。武文化民村或許是時尚,現代人不約而同地將懷舊的觸角伸到“歷史的冰箱”中去追尋一段往事,于是古街、古巷、古井、古村落這些經受了多年寂寞的古遺址如今變得門庭若市。

          三、古粵城村

          古粵城村位于福建北部興田鎮境內,武夷山山脈和崇陽溪交匯聚結的平衍之處從東南流來的出祟溪在北部彎折復奔往西南,中間環抱著城村,便使其坐擁“藏風聚氣”、“負陰抱陽”的典型風水格局,含天地之靈氣,蘊山水之精華。古樸幽靜,洋溢著親和、淳樸的環境氛圍。雖歷經1300多年的風雨,仍不減文化魅力。從發掘至今,它一直是中國江南保存最完整的漢代古城遺址。城址呈長方形,南北長860米,東西寬550米,總面積48萬平方米。城的東、西、北三面,崇溪環繞,依山傍水,風景優美。令人稱奇的是古城的排水系統,古閩越人巧妙地利用了自然山坡和溝谷,使古城能實行雨水、污水分流,規劃自然合理。而出土的4萬余件具有強烈漢代風格的文物,則讓今人見識了兩千多年前福建的冶煉鑄造和制陶等工藝水平的高超。城村的建設是在尋找與追求天人之間的和諧,這種追求和諧的思想反映在其選址、規劃和布局當中。它與城村高度和諧,鑄造了其個性與靈魂。來到這里,你便遠離了現代都市的喧囂,仿佛進入了一種田園牧歌式的古老空間,能處處感受到“小橋、流水、人家”那種恬靜、純樸、和諧的自然情調,從審美的愉悅中得到心靈的滿足。

          四、永定土樓

          永定土樓,位于中國東南沿海的福建省龍巖市,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奇的山區民居建筑,是中國古建筑的一朵奇葩。2008年7月,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它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土樓分方形和圓形兩種。龍巖地區共有著名的圓樓360座,著名的方樓4000多座。1995年它的建筑模型與北京天壇作為中國南北圓形建筑代表參加了美國落杉磯世界建筑展覽會,引起了轟動,被譽為“東方建筑明珠”?图彝翗墙ㄖW耀著客家人的智慧,它具有防震、防火、防御多種功能,通風和采光良好,而且冬暖夏涼。它的結構還體現了客家人世代相傳的團結友愛傳統。試想幾百人住在同一幢大屋內朝夕相處,和睦共居當然是非常重要的,客家人淳樸敦厚的秉性于此也可見一斑。一進入土樓,你立即就能感覺到那種深沉的歷史感和溫和的氣氛。全樓的設施布局既有蘇州園林的印跡,也有古希臘建筑的特點?胺Q中西合璧的建筑奇葩。

          五、五夫鎮

          五夫鎮位于武夷山市東南部,地處浦城、建陽、武夷山三縣(市)交接地帶,距市區51公里,鎮政府駐五一村,轄11個行政村,一個居委會,3764戶15468人,總面積175.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2萬畝,林地面積19.6萬畝,是個八山半水分半田的農業集鎮。五夫自然環境幽美,氣候宜人,物產豐富,人煙稠密,盛產白蓮、紅菇、田螺,遠近聞名,是武夷山市重要的農副產品區之一林地。五夫鎮自古“鄒魯淵源”之美稱,歷代名人輩出。至宋代已是鼎盛時期,名人學者云集,工商仕農極為繁榮,抗金名將劉子羽、吳介、吳遴在五夫降生;詞圣柳永以及他家“柳氏三杰”在五夫孕育;胡安國家族的胡氏五賢出自五夫;理學宗師朱熹在五夫從師就學,可謂“群英薈萃”。五夫鎮素有"白蓮之鄉"的美稱,種植歷史悠久,市場前景廣闊。五夫鎮自然環境幽美、氣候宜人、物產豐富、盛產白蓮、板栗、楊梅、香菇、田螺等。

          六、開平碉樓

          開平碉樓分布在廣東省開平市,是中國鄉土建筑的一個特殊類型,是一種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筑藝術于一體的多層塔樓式建筑。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都是單體建筑,其上部造型有中國傳統硬山頂式、懸山頂式,也有國外不同時期的建筑形式、建筑風格。選取不同的外國建筑式樣綜合一起,自成一體,既有古希臘、羅馬的風格,又有哥特、伊斯蘭、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的建筑要素,很難將開平碉樓具體歸人國外某一個時期的某種建筑風格之中。碉樓的造型變化主要在于塔樓頂部。開平碉樓的多姿多彩及其迷人的歐美風情,早就吸引了無數過客。20世紀七十年代初,香港的一個攝影記者團就專門來到開平農村采訪拍照數日,拍攝了大量的碉樓照片;1984年,駐香港各國領事五十多人一行到廣東江門四邑參觀考察時,就突然被開平碉樓深深吸引。開平碉樓,以它的奇異的風采,成為僑鄉的一大奇觀。

          七、河源蘇家圍

          蘇家圍位于廣東河源市義合鎮,距河源市區約26公里。東江和久社河在它的南面交匯,整個村子山水環繞,綠色相擁,環境優美,有“南中國的畫里鄉村”的美 譽。蘇家圍還是蘇東坡后裔聚居地,在這里,不光可以欣賞到秀美的鄉村風光,還能親身體會蘇氏家族和客家人七百多年的歷史文化。如同黃山的迎客松一樣,迎親橋是游客到蘇家圍的第一個景點,同時也表示蘇家圍人像迎接親人一樣迎接朋友們的到來。站在橋上可以看到蘇家圍的全貌,它的民居不是人們常見的圓形圍龍屋,而是方形的明清特色的“府第式”圍屋。蘇家圍至今保存的18座古民居中,最古老的是永思堂,建于1481年,是為紀念蘇家圍八世祖蘇東山而建,故又稱東山蘇公祠,一直是蘇家圍人舉行祭祀、議事的地方。蘇家圍現存五棵大榕樹,均有一千多年的樹齡,其中最出名的當數五顯榕和鴛鴦榕。五顯榕是當年蘇天榮上岸,看見的第一棵榕樹。當年樹下還有座五顯祠紀念 蘇天榮夢中的五位老人,“文革”時,五顯祠被毀,現在這里被建成了山歌臺?图颐米咏洺χ朴频臇|江水,在這里高唱悠揚的山歌,游客至此,可以學著與客家妹子對唱,感受一下客家人借歌傳情的美妙和浪漫。

          八、鶴山古勞水鄉

          鶴山古勞水鄉位于鶴山市東北部西江邊的古勞鎮,屬半丘陵半堤圍水網地區,是典型的最具珠江三角洲特點的南國水鄉。有著600年歷史的古勞水鄉,至今保留著一些古宅舊居,頗具濃烈的南方建筑藝術風味。古樸的祠堂和南國水鄉特色民居就是其中的代表。水鄉以上升村的祠堂最有特色,其最具代表性的莫過于李氏大宗祠。除了祠堂之外,富有南國水鄉特色的民居更是結構獨特,別具一格。如今的古勞水鄉,小橋、流水、人家,眼前的河涌水網四通八達,它與兩岸的綠樹、石橋、農舍交相輝映,好一派田園景色。河邊的石階處,系著許多木船,這小舟就是鄉民們的交通工具。都知道威尼斯的船,古勞水鄉的風光不亞于威尼斯;而且,古勞水鄉的原生狀態更是風情萬種,雅韻深厚,讓人心神簇蕩,悠然向往。古勞堤內水網縱橫交錯,小艇穿行如梭,兩岸蕉林搖曳,萬畝魚塘似明鏡耀目,千頃桑地綠海翻波,那青青的田疇就像精雕的翡翠,好一派旖旎的南國水鄉風光。

          九、黃姚

          黃姚古鎮位于廣西昭平縣,距桂林200公里,是一個有九百多年歷史文化的明清古鎮,地處漓江下游,素有“夢境家園”之稱。古鎮方圓一平方公里,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古鎮依山傍水,四周被一座座平地而起,翠綠雄奇的山峰所環抱。姚江、小珠江、興寧河清澈如鏡蜿蜒貫穿古鎮,小橋流水、古榕參天、翠竹掩映,青山與綠水相依、綠水與民居相伴,山水風光猶似漓江又盛似漓江。較之自然風光,黃姚的歷史人文景觀更具特色,小鎮街巷青一色的石板路,曲徑幽深的街巷串起了300多幢錯落有致,古樸典雅,風格各異的古民居。獨具匠心建造的明清古戲臺、寺觀、廟宇、社壇和隨處可見的明清碑刻見證了歷史時期漢文化在嶺南偏僻山鄉的影響。一座座別致優雅的古橋,把3條河畔的民居巧妙地聯系在一起。橋邊或是亭、或是廟,有亭、廟就必有對聯詩文,有對聯詩文就有牌匾,反映了古鎮文化教育昔日的輝煌。黃姚是個充滿詩意的地方,每一外景點都不需刻意尋找,沿著石板路慢慢走,也許在無意間你就可能會發現一些令你驚喜的東西。

          十、程陽八寨

          在廣西與湖南、貴州接壤的三江縣境內,有八個連成一片的侗族山寨, 不僅完好地保存著侗族的木樓建筑、服裝飾品、歌舞文化、生活習俗等古老傳統,而且在與現代生活交融中繼續發揚光大,成功地發展為令人流連忘返的旅游新村,這就是三江侗族自治縣程陽八寨。

          程陽八寨有八個自然村屯,俗稱“程陽八寨”,他分管于三個行政村委會,居住著近10000侗族人民,這里節日盛多,有“百節之鄉”的美譽,每當春節到來時,這時村村沸騰、寨寨歡歌、處處一片喜氣洋洋。三江縣在桂湘黔交界處,程陽寨在縣城古宜鎮北20公里,是侗族千戶大寨,有馬安、平寨、巖寨、平坦、懂寨、程陽大寨、平埔、吉昌等八個自然村寨,面積12.55平方公里,居民2197戶共9701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舉世聞名的程陽風雨橋,就坐落于此程陽八寨旁的林溪河上,始建于1912年的程陽橋,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風雨橋。

          十一、陽朔

          陽朔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轄縣,位于漓江西岸。“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堪稱甲桂林”高度概括了陽朔自然風光在世界上所占有的重要位置。“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為天下四絕。陽朔段漓江風光為整個漓江精華,還有遇龍河、十里畫廊、古寨石城、興坪古鎮等特色著名景區景點。陽朔是漢族、壯族、瑤族聚居地,在數千年的歷史中,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民風民俗。在陽朔,坐竹筏漂流是最熱門也是最有特色的旅游方式之一,不可錯過。陽朔地處中亞熱帶季風區,氣候溫和,四季宜人。屬典型的喀斯特巖溶地貌,境內山峰林立,平地拔起,千姿百態。山上竹木繁茂,四季常青,山山有洞,洞洞奇美,洞中乳石遍布,晶瑩剔透,如藝術長廊,似天然迷宮。陽朔的水清澈透明,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形容為“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陽朔漓江景區為漓江風景精華,全線長48公里,是到桂林旅游的必游線路。這一景區江水清澄見底,宛如羅帶的漓江蜿蜒于蒼翠雄奇的群山之間,人稱“百里漓江,百里畫廊”。

          (四)、湘黔領地——清秀靈逸

          一、鳳凰古鎮

          鳳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西南邊,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飛的鳳凰,古城因此而得名。鳳凰是一個以苗族、土家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集地。鳳凰因沈從文的小說《邊城》而聞名于世,又有新西蘭作家艾黎將其描述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引發更多關注。古城內的青石板街道、江邊木結構吊腳樓、眾多古建筑,以及濃厚的苗族風情,構成了鳳凰獨具一格的味道。從《邊城》到《從文自傳》再到《湘行散記》,沈從文以散淡而有韻味的文字營造了一座文城勝景。吊腳樓、茶峒小街、繩渡白塔……構筑起了千百萬讀者心中的鳳凰古城,夢里的邊城風月。許多人說,在鳳凰的時光猶如一場夢,不愿醒來。穿著花裙子或者花褲兒,踩著夾角涼拖,穿過東門在橋洞下聽流浪歌手彈吉他,唱著不知名的歌。河邊濕軟的風吹過,一座一座吊腳樓懸在河上,樓里的燈光或明或暗,隔得遠遠的瞧了,就仿佛一幅水墨畫。你是否想過有這樣一個地方,接近你想象中的模樣。這樣一座淡泊的古城,經過了歲月的洗刷沉淀。默默的以它不動聲色的力量 吸引著天南海北的游客,只為在某個清晨或者黃昏,捧一盞茶,像《邊城》里的翠翠一樣,等一個偶然路過心上的人。

          二、芙蓉鎮

          芙蓉鎮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永順縣因小說《芙蓉鎮》改編的同名電影《芙蓉鎮》在此拍攝而得名。芙蓉鎮是一座具有兩千年歷史的古鎮,位于酉水之濱,距縣城51公里。原為西漢酉陽縣治所,因得酉水舟楫之便,上通川黔,下達洞庭,自古為永順通商口岸,素有“楚蜀通津”之稱。享有酉陽雄鎮、湘西“四大名鎮”、“小南京”之美譽。芙蓉鎮不僅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千年古鎮,也是融自然景色與古樸的民族風情為一體的旅游勝地,又是猛洞河風景區的門戶、一個尋幽訪古的最佳景點。四周是青山綠水,鎮區內是曲折幽深的大街小巷,臨水依依的土家吊腳木樓以及青石板鋪就的五里長街,處處透析著淳厚古樸的土家族民風民俗,讓游人至此贊不絕口,留連忘返。胡績偉先生游覽猛洞河和芙蓉鎮以后作詞贊道:“武陵山秀水幽幽,三峽落溪州。懸崖壁峭綠油油,悠悠蕩華舟。烹鮮魚,戲靈猴,龍洞神仙游,芙蓉古鎮吊腳樓,土家情意稠。”

          三、德夯苗寨

          德夯苗寨位于德夯風景區的核心,苗寨依山而建,千山飛瀑環抱,民居飛檐蹺角,半遮半掩,封火墻,吊腳樓,雕花窗,造形奇特,格調鮮明,色彩紛逞,豐富多彩,無不顯示出遠古遺民的氛圍。在風景秀麗的湘西風景區內,鑲嵌著一顆璀璨的明珠——德夯苗族村。“德夯”為苗語,意為美麗的峽谷,距湘西自治州首府吉首市約24千米。這是一塊神奇的土地,這里溪流縱橫,峽谷深壑,瀑布飛瀉,落差達216米的流紗瀑布,如白練凌空,似銀紗懸壁。這里群峰競秀,盤古峰海拔700多米,峰頂呈葫蘆狀,分大小兩峰,絕壁千仞,天險難度,站立峰頂,方圓景色盡收眼底。這里有著名的公路奇觀,這便是湘川公路上最險關卡——矮寨天險,從山麓到山頂全長只有6千米,卻轉了13道彎,公路如白帶盤旋于青山之上,車行路上,伸手可抓到窗外白絮般的云霧。德夯距湘西自治州州府吉首市,屬省級風景名勝區。這里山勢跌宕,絕壁高聳,峰林重疊,形成了許多斷崖、石壁、瀑布、原始森林。區內溪河交錯,四季如春,氣候宜人,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自然風光秀麗迷人。自矮寨鎮沿溪上行4公里至德夯苗寨,沿岸筒車、水輾、古渡、小舟,伴以苗家吊腳樓,一派田園詩情。九龍溪穿寨而過,四周山色清幽,懸崖如削。過石拱橋可登盤古峰,峰高400余米,山巔有大、小兩峰,頂寬約5公頃多,為盤根錯節的原始森林,四周絕壁,站立峰頂,方圓景色盡收眼底。

          四、老洞苗寨

          老洞苗寨,位于湘西鳳凰縣,是保存較好的苗寨之一。據說是因為苗族的先民居住在山洞里而得名,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了。老洞苗寨是一座石頭城,呈九宮八卦布局,設計精巧,而且攻防體系和排水體系都相當完整。湘西第一古苗寨。家家相通,戶戶相連,有龐大的苗族獨有軍事化石板建筑“麻家宅院”對抗湘西匪患。民俗風情:一、渡平湖:從鳳凰古城乘老洞專車6公里至長潭崗水庫改乘游船。碧波萬頃,水天一色,山呈黛色,漁歌時隱,兩岸景色,目不暇接,30里水路充滿詩情畫意。二、越峽谷:棄舟登岸,峽谷尋幽。觀中國第三個象鼻山,千年烏龜巖,惟妙惟肖,野趣橫生。上到老洞坡,登高遠眺,美哉、壯哉!三、訪苗寨:穿越神工鬼斧的天然石洞,進入老洞苗寨。鑼鼓喧天,笙歌陣陣,熱情的村民唱起了祝酒歌。品迎客酒,吃農家飯,參觀列入歷史文化名村的古老獨特的石頭風格建筑,觀看苗寨為您安排的互動節目。

          五、張谷英村

          張谷英村,屬湖南省岳陽市岳陽縣張谷英鎮,位于岳陽縣以東的渭洞筆架山下,專家認為,張谷英村建筑規模之大,建筑風格之奇,建筑藝術之美,堪稱"天下第一村",至今已存在500多年。目前保留1700多座明清建筑。張谷英景區已成為湘北的重要旅游景點之一。相傳明代洪武年間,江西人張谷英沿幕阜山脈西行至渭洞,見這里層山環繞,形成一塊盆地,自然環境優美,頓生在此定居的念頭。張谷英是位風水先生,他經過細致勘測后,選擇了這塊宅地,便大興土木,繁衍生息,張谷英村由此而得名。 張谷英村幾經滄桑,基本上保留了原狀。 從高處眺望,四面青山圍繞著一片屋宇,渭溪河迂回曲折穿村而過,河上大小石橋47座。屋宇墻檀相接,參差在溪流之上,形成“溪自階下淌,門朝水中開”的格局。傍溪而鋪的是一條長廊,廊里鋪有一條青石板路,沿途通達各門各戶,連接每一條巷口,巷道縱橫交錯,通達每個廳堂共有60條,最長的巷道有153米,居民們在此起居可以“天晴不曝曬,雨雪不濕鞋”。檐內,渾圓的梁柱上刻有太極圖,屋下鏤雕的是精巧的小鹿。窗欞、間壁以及隔屏大多以雕花板相嵌,圖案有喜鵲、梅花、猛曾之類,栩栩如生。

          六、恩施土司城

          國家4A級景區,距州府恩施市中心1.5公里,屬古跡與建筑類園林景觀民俗風景區。恩施土司城是以展示民族文化為主要內容,以休閑、旅游為主要功能的大型文化公園和旅游景點,主要分民族文化展示區、宗教展示區、休閑娛樂區三個主要區。是全國唯一一座規模最大、工程最宏偉、風格最獨特、景觀最靚麗的土家族地區土司文化標志性工程。城內建有土家族、苗族、侗族三個民族的傳統建筑,以展示各具特色的建筑、雕刻藝術。自2005年以來,土司城每年舉辦民間藝人絕活表演,成為吸引游客的一大亮點。位于民族文化區中心的土家族"九進堂",將土家族傳統的干欄民居吊腳樓、擺手堂、官言堂、書院、月臺、戲樓等融為一體,亭榭樓閣錯落有致,雕梁畫棟賞心悅目,雕花門窗原始古樸,集土家族建筑、雕刻、繪畫藝術之大成,是全國土家族吊腳樓中規模最大、風格最典型、外觀最壯觀的仿古建筑群。

          七、青巖古鎮

          青巖古鎮位于貴陽市的南郊,距市區約29公里,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是貴州最著名的文化古鎮。也是貴州四大古鎮之一,一座建于600年前的軍事古鎮 。古鎮內設計精巧、工藝精湛的明清古建筑交錯密布,寺廟、樓閣畫棟雕梁、飛角重檐相間。悠悠古韻,被譽為中國最具魅力小鎮之一。古鎮方圓3平方公里,鎮容布局沿襲明、清格局,至今仍存完好的朝門、腰門以及陳舊古老的石柜臺和木柜臺。鎮內祠宇林立,建有九寺、八廟、五閣、三洞、二祠、一宮、一院,共30多座廟宇祠堂,這批古建筑氣勢雄偉、雕梁畫棟,工藝精妙絕倫,令人嘆為觀止。其中不少雖年久失修,大部分仍風韻猶存,頗具觀賞價值。這里還是一個儒釋道及基督、天主數教并存的地方。小鎮中除了眾多的寺廟,還保留著一座基督教堂和一座天主教堂。中西方文化在此達到了空前的交融。貴陽城郊民居多以石片當瓦、石塊壘墻。大石屋連著小石屋,青蒼蒼一片,是當地山鄉特別的一道風景。青巖鎮依山傍嶺,城門城墻全用石頭建造成也就順理成章了。是的,古鎮的盎然古意首先來自蒼然青石。

          八、隆里古城

          在貴州省黔東南州錦屏縣境內,近年來發現一座被譽為我國南方保存最好的古軍事城堡之一——隆里古城。豐厚、斑斕的“多元一體”屯堡文化在跨越了漫長的歷史歲月后,猶如一顆鑲嵌在黔東南這塊神奇土地上的璀璨明珠,熠熠生輝,成為我省東部旅游線上的一大奇觀。隆里地帶為一片開闊的山間盆地,良田千畝,阡陌縱橫,四周群山環抱,濃蔭覆蓋。古城堡從設計到施工都嚴格遵循當時的作戰需求,是明代一座亦兵亦農、能戰能防的軍事城堡,具有典型的政治、軍事歷史背景和很高的建筑、旅游價值。隆里古城從1386年始建至今,已走過600多年的悠悠歲月,其間雖歷經數次兵燹火毀,但城貌基本保存完好。到過隆里的人都說,古城的美更直接地表現在雕刻藝術上,這話不是沒有道理。小到日常生活的一件用具,大到建筑構造;從木質的到石頭的,無不精工細琢,堪稱一絕。無處不在、無所不見的雕刻文化仿佛把我們帶進藝術的世界。隆里不僅人文薈萃,而且山青水秀,風光迷人。曲如游龍的亮江穿境而過,古樹列岸,阡陌縱橫,別具一番江南盆地特色的農耕文化風韻。境內有全國著名的春蕾林場,它猶如一個碩大的森林公園,碧波浩淼,是黎平至錦屏旅游線上理想的游覽勝地。

          九、岜沙古鎮

          岜沙古鎮,是苗語中草木繁多的意思,這個村寨位于貴州省從江縣北約5公里,是一個純苗族村寨,全村至今還保留有濃郁的古代遺風和古老的生產方式。世居于此的苗家人一直保存著古老的生活習俗,發髻、火槍和古樹是這里的"三大寶"。在這里,你可以領略到悠久的歷史沉淀,原始神秘的民俗,淳厚樸實的民風和絢麗的民間文化。岜沙苗寨位于九萬大山的支脈月亮山腹地,都柳江邊,距從江縣城7公里,由五個自然村寨組成,共四百二十二戶,被譽為“苗族文化的活化石”。岜沙無疑是個充滿了原始的英武氣息的寨子,即連女子也是一身勁裝。岜沙女子上穿大襟衣,下穿百褶裙,扎綁腿,不求婀娜多姿,只求腿腳靈快。這是一個純苗族村寨,全村共5個寨子16個村民組,371戶人家住著2061口人,全村至今還保留有濃郁的古代遺風和古老的生產方式。世居于此的苗家人一直保存著古老的生活習俗,發髻、火槍和古樹是這里的"三大寶"。在這里,你可以領略到悠久的歷史沉淀,原始神秘的民俗,淳厚樸實的民風和絢麗的民間文化。

          十、黎平肇興侗寨

          肇興侗寨位于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縣,距縣城72千米。地處黔.桂.湘三省交界的“金三角”地帶。肇興侗寨居住著超過1000戶侗族人家,是最大的侗寨,也是最古老的侗寨之一,肇興世稱天下第一侗寨,為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試點單位,五座鼓樓已列入世界吉尼斯總部的世界之最。肇興侗寨號稱“黎平第一侗寨”,肇興侗寨四面環山,寨子建于山中盆地,一條小河穿寨而過。寨中房屋為干欄式吊腳樓,鱗次櫛比,錯落有致,全部用杉木建造,硬山頂覆小青瓦,古樸實用,還有戲樓、歌坪、谷倉等建筑,布局緊湊,別具一格。鼓樓是肇興侗寨的一大特色。有五座春筍般的鼓樓聳立于寨中,稱“鼓樓群”。5座鼓樓恰如5朵荷花,分布在仁、義、禮、智、信五個自然寨。 肇興不僅是鼓樓之鄉,而且是歌舞之鄉,寨上有侗歌隊、侗戲班。每逢節日或賓客臨門,侗族群眾歡聚于鼓樓、歌坪,舉行“踩歌堂”、“抬官人”等民族文娛活動。侗歌聲調婉轉悠揚,旋律優美動聽,尤以多聲部混聲合唱扣人心弦,轟動海內外。每隔一年于中秋節舉行一次的蘆笙會,主、客竟相吹奏比賽,笙歌陣陣,熱鬧非凡,極為壯觀。

          十一、西江千戶苗寨

          西江千戶苗寨,位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東北部的雷公山麓,距離縣城36km,距離黔東南州州府凱里35km,距離省會貴陽市約260km。由十余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成片,是目前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西江有遠近聞明的銀匠村,苗族銀飾全為手工制作,其工藝具有極高水平。西江是一個保存苗族“原始生態”文化完整的地方,是領略和認識中國苗族漫長歷史與發展的首選之地。西江牯藏節、苗年,聞名四海,西江千戶苗寨,一座露天博物館,展覽著一部苗族發展的史詩,成為觀賞和研究苗族傳統文化的大看臺。西江很大,有世界苗族第一寨、苗都的美稱。從山腳到山頂,層層相疊,鱗次櫛比布滿了苗族的吊腳樓,猶如連成一片森林,非常壯觀。在這里,已經很少能看到穿著苗族服飾的當地人,他們的服裝基本上已經漢化,跟我們沒有太大的區別。但風俗、民風猶存;人們過的還是一種非常淳樸自然的生活。這里是個回歸淳樸的地方,適合喜愛清靜的人,坐在苗家吊腳樓上,倚著美人靠,聽聽自然的聲音,喝杯濃香的苗家米酒,真的很愜意。

          (五)、 南詔邊陲——各領風騷

          一、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位居風景秀麗的蒼山腳下,是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大理古城東臨洱海,西枕蒼山,城樓雄偉,風光優美。大理城的規模壯闊,方圍12里,原城墻高7.5米,厚6米,東西南北原有四座城門,上有城樓。如果說,自治州首府下關給人以繁盛、喧鬧的印象,那么大理古城則是古樸而幽靜。城內流淌著清澈的溪水,到處可見古樸雅的白族傳統民居,這里居民不論貧富,都有在庭院內養花種草的習慣。大理古城也就有“家家流水,戶戶養花”之說。 名貴的大理山茶花、杜鵑花,爭奇斗艷、傲雪開放,各種紅花綠劃伸出墻外,連成一條條花巷,芬芳的花香四時不絕,彌漫了全城。清洌的泉水,從蒼山上流進城里,穿街繞巷,經過一家家門前,洗凈污垢污染,大街小巷,叮咚的水聲不絕于耳,如彈奏的三弦。“家家流水,戶戶養花”名不虛傳。歷史悠久,極負盛名的一年一度民族傳統盛會“三月街”,就在城西的蒼山腳下舉行。城內由南到北,一條大街橫貫其中,深街幽巷,由西到東縱橫交錯,全城清一色的清瓦屋面,鵝卵石堆砌的墻壁,顯示著大理的古樸、別致、優雅。

          二、喜洲古鎮

          喜洲古鎮位于云南省西北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的北部,全鎮共有明代、清代、民國以及當代各個時期各具特色的上百院白族民居建筑。遠遠望去,像一座古樸典雅的城池,更像是一座巨大的民居建筑博物館。那獨具特色的造型,那幾近完美的結構,都給人一種莊重雄渾而又不失輕巧靈透,古樸典雅而又不乏自由灑脫的質感和美感。 喜洲目前還較為完整地保留著一大批明代、清代、民國以及當代各個時期各具特色的白族民居建筑群落。喜洲的白族民居,更趨向于一種純樸之美,一種飄逸之美,一種隱忍之美。它是悠久而深厚的白族歷史文化的一面“鏡子”,是生活在蒼山洱海間的白族人民倫理學、民俗學、建筑學的歷史縮影。是人類最為親近的一種背景文化,是凝固于是時間之河的多重性藝術。興許只有在大理這種充滿著人與自然的和諧與融匯,充滿著田園牧歌的詩意與文獻名邦的古雅的地方,才能夠締造出如此唯美的民居建筑。喜洲是歷史名城,又是白族典型的商業集鎮,是白族民族資本主義的發萌地之一,云南著名的僑鄉之一。也是電影“五朵金花”的故鄉。

          三、周城古鎮

          這里總漂浮著一股靈秀與智巧交織的動感,一種牽動人心的質樸和厚實;這里隨處可見一件件藍白相間的扎染布,家家門外石板路,戶戶門外有流水,這里就是被譽為“白族扎染之鄉”的大理周城。周城位于大理古城北23公里,全村居住1500余戶白族居民,是大理最大的白族村鎮。周城不僅因為其境內的蝴蝶泉而聞名遐邇,而且還因為這里至今仍十分完好地保留著白族的各種傳統習俗,被譽為“白族民俗的活化石”。密如蛛絲的石板路,汩汩的泉水順著七拐八彎的巷道流淌,古樸而又幽靜。巷道兩側一幢幢白墻青瓦樓房,是周城白族的傳統石墻土木結構建筑,“大理有三寶,石頭砌墻不會倒”是這種建筑特征的寫照。“家家門外石板路,戶戶門前有流水”是周城白族村莊的特色。村內有多株大青樹,枝蘩葉茂猶如巨傘擎天。樹下小廣場有古戲臺,周圍店鋪成排,自然形成農貿和娛樂中心。村內錯落公布著一幢幢飛檐翹角的白族民居,同樣是精雕細刻的土木建筑。蒼山上流下來的溪水順著鵝卵石砌的墻角,淙淙流進洱海。密如蛛網的石板路,汩汩的泉水順著七拐八彎的巷道流淌,古樸而又幽靜。

          四、麗江古城

          麗江地處金沙江上游,歷史悠久,風光秀美,自然環境雄偉,是古代羌人的后裔、納西族的故鄉。麗江古城海拔2,400米,是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的中心城市,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遺產的麗江古城,由白沙古鎮、束河古鎮、大研古鎮三個相對獨立的單元共同組成,其主體部分是大研古鎮。 古城倚玉龍雪山雪水、黑龍潭潺潺清泉而建,依山傍勢,環繞古城的三大水系從玉龍橋穿街過巷,入院穿墻,流布全城,形成“家家流水、戶戶垂楊”的江南景色,被譽為“東方威尼斯”,“高原的姑蘇”,既有山城之容,又有水城之貌。水是古城的靈魂,建筑就是古城肌膚,而密布古城大大小小的354座古石橋、木石橋,又形成了“小橋、流水、人家”的美景,從而也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在這古老的名城中深深融合于這古老的民族和這方水土中。所以中國麗江古城不僅屬于麗江人、中國人,而且它屬于全世界人民。

          五、束河古鎮

          束河古鎮位于麗江古城西北四公里處,是納西先民在麗江壩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是茶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鎮,也是納西先民從農耕文明向商業文明過度的活標本,是對外開放和馬幫活動形成的集鎮建設典范,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 束河坐西朝東,背風向陽,村后山麓為玉龍雪山余脈,山奇水秀,植被茂密,白沙巖腳院有鳳凰山,為麗江木氏發祥地,至束河山形再變,呈祥瑞之象,堪與家稱為“丹鳳含書之地”,預言文化昌盛,興旺發達。束河古鎮是清泉之鄉,村北柳蔭深處有九鼎、疏河兩個龍潭,泉水清澈、波光閃爍,分為三河水系,沿房前屋后、菜園田邊穿流而過,使束河既有山寨之奇,又有水鄉之秀。 與麗江古城相比,束河古鎮顯得安靜了許多。小小的古鎮,一條清泉流過。這里也有四方街,這條與麗江同名的街道依舊是古鎮的中心。這里有風情各異的酒吧和近乎原生態的客棧,閑適的一切,總讓人有種如置夢境的感覺。很多去過束河的人都說,如果想要逃離麗江的喧囂,那么就來束河吧!

          六、沙溪古鎮

          沙溪位于云南大理劍川縣西南部,地處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并流自然保護區的東南部,位于大理風景名勝區與麗江古城之間,遠近聞名的石寶山就在這里。沙溪是一個青山環抱的小壩子,這里山清水秀、氣候宜人,物產豐富,瀾滄江水系黑潓江由北至南縱貫全壩。沙溪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小鎮,上可追溯到24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唐宋時期,南詔、大理國在西南地區興起,并成為當時唐朝和吐蕃的緩沖地段,也是連接強者之間的紐帶,也是溝通兩者經濟、文化交往的茶馬古道的主要途經地之一。沙溪作為當時古道上的一個古鎮,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唐代以后,與沙溪壩一山之隔,位于沙溪西部的彌沙發掘了鹽井,古稱傍彌潛井。沙溪是離鹽井最近的茶馬古道集市,古鎮的貿易也隨之加入新的內容--鹽。鹽井的開采,猶如錦上添花,為沙溪的發展推波助瀾,古鎮作為離鹽井最近的茶馬古道集市,一躍成為茶馬古道的鹽都,成為西藏、滇西北地區的食鹽供給的集散地。

          七、和順古鎮

          和順位于騰沖縣城以西3公里處,和順的名稱源于“云涌吉祥,風吹和順”的詩句,自古以來,這里就是一個文化發達,人杰地靈的地方!『晚樄沛傇邱R幫重鎮、古“西南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各種外來文化在此交融,也是著名的僑民之鄉。但除去這些光環,和順仍然保持著其古樸的風格不曾改變。走進和順恍惚中仿佛來到了江南水鄉,一泓碧水繞村而過,民國代總理李根源有詩贊和順:“絕勝小蘇杭”。今天的和順生活依然恬靜,仍未沾染現代氣息。和順古鎮內依然保有傳統的文化和建筑,明清時期的祠堂、牌坊、古鎮等遍布古鎮,整個古鎮也保持著明清時的建筑風格未曾改變,宛若傳說中的世外桃源。和順鄉是著名的僑鄉,歷史上出過不少杰出的人物。走進和順鄉,古樸典雅的祠堂、月臺、亭閣、石欄比比皆是,記載了繁盛一時的歷史和深厚的傳統文化積淀。這里的風光如詩如畫,許多電影導演、攝影師、畫家都喜歡到這里取景畫畫。

          八、云南驛鎮

          云南驛鎮位于祥云縣境南部,是全縣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是“彩云之南”的故里。云南驛古鎮今為祥云縣云南驛鎮云南驛行政村,屬歷史文化保護區和云南省第三批歷史文化名村鎮,也是原生態文化體驗旅游的風景名勝區。 云南驛是古今交通要沖和軍事重鎮,扼滇西門戶,西臨大理,北達成都,東聯昆明,南走夷方,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至今仍有長達1720米的古代驛道以及居民傳統社區得以完整留存。 從公元前二世紀到上世紀初年,在長達22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先后歷經縣、郡、節度使、州、賧、城和驛站的設置,并一直以云南作為地名,見證了無數的滄桑巨變。近代,滇緬公路的通車使得汽車運輸取代了馬幫運輸,云南驛作為二次大戰中盟軍在遠東最重要的軍事基地和物資中轉站,成為關系中國抗戰成敗的咽喉要地,一時蜚聲海外。六十多年過去,云南驛及滇緬公路、中印輸油管、駝峰航線及飛虎隊的故事,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演變為一個小村鎮的云南驛在320國道(上海—昆明—畹町,中緬邊境)和楚大(昆明—楚雄—大理)高速兩條現代化公路的中間,靜靜的懷想著山間鈴響馬幫來的歲月......

          九、建水古城

          建水古稱臨安,亦名巴甸,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距離昆明以南220公里處。建水城最早是南詔時修筑的土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擴建為磚城。城周六里三、城墻高二丈五尺,四門有城樓,樓為三層,各高四丈,非常壯觀。建水人文鼎盛,在元代就始建廟學,明洪武年間建臨安府學,萬歷年間建立建水州儒學。清代先后建立了崇正、煥文、崇文、曲江四個行院,境內人才輩出。當時建水有“臨半榜”之稱,即云南科舉考試中榜者中臨安府要占半數,堪稱云南之冠,故而有“文獻名邦”、“滇南鄒魯”之美譽,也被稱為“古建筑博物館”和“民居博物館”。由于歷史塵埃的厚積,交通條件的限制和地理位置的僻遠,在這座邊城中,她深藏的歷史文化、人文景觀,民族風情以及眾多的、至今尚保留完好的古建筑、古文物、古遺風等,一直未引起人們的重視和關注,直到1994年建水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后,人們才意識到在滇南這片蒼茫而翠綠的紅土高原上,鑲嵌著一顆美侖美奐的明珠_建水古城。這顆明珠所閃射出的是中原文化和邊地文化融合的光輝,兩者如此厚重,如此和諧,如此完美,如此獨特,令人嘆為觀止。

          十

          一、 湖南婁底

          婁底位于湖南省中部,婁底境內整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傾斜。西部新化縣、冷水江市、 漣源市西南部屬湘西山地區,山勢雄厚,峻嶺馳騁;東部漣源市的中、東部 ,婁星區、雙峰縣屬湘中丘陵區,地勢逐漸降低,地形起伏平緩,丘崗延綿 ,平地寬敞。境內山脈縱橫,群峰起伏,矗立大小山峰數百座。婁底境內溪水奔流,河網密布,水系完整,水量充沛婁底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風光旖旎。市內有清代名臣曾國藩故居等人文景觀和各類風景名勝旅游點70多處。湄江風景區、波月洞風景區、洛陽灣古建筑群、水府廟水庫等旅游勝地各具特色、風光迷人。鐘靈毓秀的婁底山水孕育了代代英才,清代中興名臣曾國藩、晚清外交家曾紀澤、辛亥革命先驅陳天華、中共早期領導人蔡和森、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羅盛教等大批志士仁人,在婁底悠久歷史長河中譜寫了一曲又一曲光輝的篇章。水府廟旅游區,水面明凈如鏡,兩岸青山倒映,湖光山色,交相輝映,給游人幽深莫測之感,充滿怡靜、閑適、淳樸的湘中田園情調。在庫區已修復的陶龕學校和天籟巖為優美的自然風光抹上了一層濃厚的歷史文化色彩。

          四、 江蘇同里

          同里位于江蘇吳江市東北,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典型水鄉風格的古鎮。在同里最為出名的是“一園、兩堂、三橋”,都是古色古香的造型。一園是江南名園退思園,此園在不大的面積里精巧安排,使得小小的園林給人一種移步換景千變萬化的感覺。兩堂指的是崇本堂、嘉蔭堂。三橋指的是太平橋、吉利橋和長慶橋。鎮內街巷逶迤,河道縱橫,建筑依水而立,有“東方小威尼斯”之稱。同里風景優美,鎮外四面環水,鎮內由15條河流縱橫分割為7個小島,由49座橋連接。鎮內家家臨水,戶戶通舟;明清民居,鱗次櫛比;宋元明清橋保存完好。同里以“醇正水鄉,舊時江南”的特色聞名于海內外,著名景點“退思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由于同里處于澤國河網之中,歷史上交通不便而少有兵燹之災,古建筑保存較多,是江蘇省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水鄉古鎮之一。因水成園,家家連水,戶戶通船,構成層次錯落有致的優美畫卷。自古以來,詩人墨客對此贊美不絕。

          五、鳳凰縣山江苗寨

          山江苗寨又名總兵營,苗語稱叭固,位于鳳凰古城西北20公里處的一個峽谷之中,是一個具有濃郁苗族生活氣息的小山寨,一個于山、水、洞、林、谷、寨,具有濃郁苗寨生活氣息的原生態的苗寨。保留著古老的苗寨習俗,絢麗奪目的苗族服裝,情調別致的攔門酒,風情獨特的卡鼓、攔路歌、邊邊場,還有傳統日“四月八”的跳月跳花、“六月六”的山歌對唱。是展示苗族悠久歷史文化的標志性景點。碉樓式建筑已經逐漸演變成為當地民居的一大特色,山江鎮的街巷新興建筑也是石墻高聳,壁壘森嚴,不同程度的沿襲了苗寨的建筑風格。 如今這座曾經充滿兵匪之患的山寨已經找到了安寧和平靜,那些防御用的石墻也早就只剩下斷壁殘垣,青苔斑斑,惟有這些起于風云年代的碉樓,到今天依然傲立,向后人講述著那正在消逝的歷史。 山江,保留著古老的苗家習俗。鮮麗奪目的苗族服飾,情調別致的攔門酒,風格獨特的卡鼓、攔路歌、邊邊場,會使你耳目一新,如癡如醉;還有傳統節日"四月八"的跳月跳花,"六月六"的山歌對唱,又會使您心動神搖,嘆為觀止。游鳳凰不到山江,你將終生遺憾。

          六、福建泰寧

          泰寧古城位于福建省西北部的泰寧縣城,不僅有江南保存最為完好的明 代民居建筑真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尚書第建筑群,主要包括明早期到清晚期500多年中各時期建筑物,使我國江南地區保存最為完好的明代民居群。泰寧大金湖地質公園以丹霞地貌景觀為主體,同時還有花崗巖地貌景觀和人文景觀等點綴其中。水上丹霞是泰寧的精粹,柔媚的湖、溪、潭、瀑給赤壁丹崖賦予了靈魂。這就是風情萬種的金湖,水上觀音、甘露巖寺、仙壽赤壁堪稱天下絕景。寺廟建在懸崖峭壁之中,驚心動魄,鬼斧神工,與大山的靈氣結為一體。福建泰寧,正如其名,“泰然處之,寧靜幽遠”。2005年泰寧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審為世界地質公園,成為福建繼武夷山之后的第二個世界級旅游區。2010年福建泰寧丹霞地貌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泰寧素有“漢唐古鎮、兩宋名城”之美譽,更有“隔河兩狀元,一門四進士,一巷九舉人”之盛況。古鎮極具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頗富特色的閩西北客家風情。

          七、廣西興安

          興安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東北部,地處“湘 桂走廊”要沖,是湘江、漓江的主要發源地,湘江北去、漓水南流構成興安奇特的地理環境。由秦始皇下令開鑿的世界上第一條運河被譽為“誠足與長城南北相呼應,同為世界之奇觀的靈渠”就在縣城境內。主要景區除靈渠外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華南第一峰貓兒山;有“湘南第一洞乳洞巖;有集山水湖光之美的現代休閑世界元大桂林樂滿地,興安旅游已成為中外旅客的神往之地。興安城內的建筑則依形取勢,層層跌落,杜牧《阿房宮賦》中“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便是其真實的寫照。古樸的建筑中處處滲透著秦朝威武的氣息,三條古街更是盡顯秦漢風情,而酒肆茶樓,百年老店亦讓游人不覺迷失其中。靈渠水街已經成為人人向往的地方,古橋流水,古樹參天,古巷幽深,古物薈萃,讓人流連忘返。

          八、湖南芷江

          芷江侗族自治縣內共有重點風景名勝11處,有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公坪中國侗文化城、蟒塘溪-明山風景區、羅舊花山寨4處。芷江古屬“五溪蠻地”,因著名詩人屈原"沅有芷兮澧有蘭"而得名。遠在舊石器時代,舞水沿岸就有原始人類活動。芷這里山清水秀,風光幽雅。境內有“形似神農架、神如九寨溝”的小九寨五郎溪三道坑風景區,還有明山疊單、茅叢河漂流,更有那舞水生態長廊、蟒湖山水人家等等。地處云貴高原東緣、武陵山脈南麓和雪峰山西脈之間的芷江,在舞水河和清水江這兩條母親河的滋潤下,成就了這里隨處可見的動人山水畫卷。這里有“形如神農架、景似九寨溝”的三道坑原始次森林群落,有崗嶺綿綿、林木森森、山秀景幽、杜鵑遍野的明山森林公園,有秀水三千、奇峰八百的蟒塘溪庫區,有千年歷史、不老神話的楊溪云樹,有形態各異、飛來仙石的花山寨丹霞地貌風景區。

          九、貴州平塘

          平塘位于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風景名勝資源,總體上分布在四大片區,共72個景物景觀。四大片區景物景觀各具特色。平舟河片區以世外桃源般的村寨田園和河谷風光為主;龍塘片區是以山、水、峽谷、洞、林、湖、瀑、石集于一身融為一體;西涼片區以灘多湍急的峽谷、保持完美的原始森林以及幽深神奇的溶洞為主題;甲茶片區則以瀑布、竹林和亞熱帶南國風光為主要特色。掌布河峽谷幽深,河水清澈見底,兩岸懸崖高聳,陡壁險峻, 原生植被郁郁蔥蔥,自風光十分秀美。是一個集神奇景觀、優美生態、民族風情為一體的旅游勝地。景區有被游客稱絕的奇石、奇洞、奇山、奇水、奇竹、奇樹、奇魚的“七奇”景觀。在龍塘湖左面有個溶洞,洞內的鐘乳石造型別致,千姿百態,且有兩個天窗。陽光從天窗射入水中,光班閃爍,魑魑幽深。透過開窗,可見山外青山,可聞啾啾鳥鳴。紅巖河上游,當地人稱為“小三峽”。兩岸奇峰突起,崖壁兀立,崖間古樹橫生,藤蘿倒懸,水面平穩,微波瀲滟。泛舟賞之,詩意萌生。百丈飛練,兩條溪流從30米高的地方飛奔而下,形成寬4米寬的飛瀑,好似兩條銀色的飄帶當空飛揚,顯盡風流,最后瀉落在山下的深潭里,濺起一片銀色的水花,泛起漣漪,蕩碎水底之天。

          十、廣西巴馬

          巴馬是“世界第五大長壽之鄉”,在這塊神秘的土地上,獨特的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巴馬壽鄉探秘游已列為廣西十大旅游精品線路之一,境內有桃花源般令人難以忘懷的盤陽河秀麗風光,有被英國探險隊稱之為天下第一洞的百么洞、有令人如夢如幻般經歷三晝夜的祈壽宮(百鳥巖)水上溶洞;還有美如西湖的賜福湖風光、弄友原始森林、龍洪田園風光、龍洪天然八卦景觀、東山瑤族風情、瑤族競技大觀及好龍天坑等旅游資源。巴馬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20.4℃,年無霜期337天以上,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晝夜均小有溫差,人居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十分宜人,風秀、谷幽、氣香、水甘是對這里綠色大自然恰到好處的概括。特別是這里的空氣十分的清新,被譽為天然氧吧,世外桃源。

        【中國最美的50個古鎮】相關文章:

        最唯美的勵志簽名12-21

        最唯美的經典禪語08-24

        最傳統的中國婚禮習俗08-27

        中國最成功的創業夫妻09-14

        張愛玲最唯美的愛情語錄10-21

        中國最特色的各地小吃大全10-02

        中國9個最紅火的地方10-18

        中國最勵志的電視劇08-24

        最古典凄美的傷感句子分享11-30

        最唯美的古風句子100句09-02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