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勵志名人故事(通用11篇)
生活就是一塊調色板,你選擇了你喜歡的色彩,那么其色就更加美麗,人生就似一碗湯,你選擇了你喜歡的味道,你才感覺有滋有味。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古代的勵志名人故事3篇,歡迎參考。
古代的勵志名人故事 篇1
庾信是南北朝時期享有盛名的文學家。他曾為一幅《五月披裘畫》題寫贊詞,贊詩云:"披裘當夏,俗非為心,雖逢季子,不拾遺金。"《五月披裘畫》和庾信的贊詞表現和贊美的都是一個動人的古代傳說故事。
相傳,春秋日時期吳中有一高士,生活極為清貧困苦,五月披裘。人稱披裘公。一天,他背著一捆柴和延陵一位名叫季子的人同行。半道上,他們發觀道旁有一錠別人遺失的金子,季子便對披裘公說:"你把那錠遺金撿起來吧。"扳裘公一聽便發了脾氣,他"真目拂手",說道:"為什么你自處高潔,卻把別人看得那么卑下呢!我甘于五月披裘而負薪,甘于自食其力,豈是拾人造金之人?"一番話說得季子面紅耳赤,無言以對,心里卻更欽佩披裘公的為人了。
古代的勵志名人故事 篇2
包拯早年喪母,是嫂嫂將他養大,包拯稱她為嫂娘。
包拯考中進士要到外地做知縣。上任前一天中午,嫂嫂特地為他做了條紅燒鯉魚。包拯要嫂嫂和侄兒包勉同吃,嫂嫂沒答應。他只好吃掉一面魚肉,剩下的留給包勉吃。吃晚飯時,嫂嫂又將剩下的魚給包拯吃,他就將魚的另一面給吃了。
第二天,嫂嫂問包拯昨天吃的兩條魚那條好吃些!白蛱炷菞l魚很好吃!卑f。嫂嫂一聽大怒道:“我昨天明明是給你做了兩條,你怎么能說只吃了一條了呢?”包拯見嫂嫂發火了,連聲又說:“請嫂娘息怒,我記錯了!嫂娘息怒,我記錯了,昨天是吃了兩條魚。”
嫂娘聽了,知道包拯孝順,不惹自己生氣,但卻嚴厲地對包拯說:“黑子,我昨天真的只給你吃了一條魚!我一說兩條,你為啥不敢堅持呢?今后做官,如果只看大官的臉色就歪曲事實,不敢秉公執法,勢必當的是昏官!”
包拯聽了嫂嫂一番話,方知昨天嫂嫂給自己吃魚的良苦用心,忙撩衣跪倒,說道:“嫂娘教誨,黑子我銘記在心,永不忘記!”
后來,包拯為官果然剛正不阿,不畏權貴,秉公執法,受到世人敬仰,名留千古。
古代的勵志名人故事 篇3
戰國時期,趙國有兩個出名的將相——廉頗和藺相如。在廉頗以軍功升為大將軍,成為趙國重臣的時候,藺相如還是趙國宦者令繆賢家里的舍人。公元前283年,秦國提出要以十五座城來換取趙國的和氏壁,藺相如因此而出使秦國,他經過機智巧妙的斗爭,挫敗了秦國巧奪和氏壁的陰謀,完壁歸趙。接著,他又在公元前279年的澠池會上智斗秦王,維護了趙國的尊嚴。澠池會后,趙王封藺相如為上卿,地位比廉頗還要高。
這樣一來,廉頗惱火了,他對人說:"我為趙將,有攻城戰野之大功,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況且他是個出身低下的人,我實在感到沒臉見人。"并揚言說:"我見相如,必辱之。"
藺相如聽說以后,便處處忍讓,盡量不和廉頗碰面。上早朝時,他經常推說有病,躲在家里不去和廉頗爭位次。有一次藺相如乘車外出,碰巧遇上廉頗,相如連忙吩咐車夫引車避開。對此,藺相如身邊的人很生氣,紛紛對藺相如說:"我們所以離開親人而來侍奉您,是欽慕您的高義啊。如今您和廉頗同為國家重臣,他口出惡言而您卻一味畏避,害怕得如此厲害,就是平常人也感到羞慚,何況身為國家重臣呢?!我們不成器,請求離開您。"
藺相如堅決不讓他們走,并解釋說:"你們想想看,是秦王厲害呢,還是廉頗厲害?秦王那樣的威風,我還敢在秦國的朝廷上當面斥責他,我雖然不中用,也不會單單懼怕廉將軍。我所顧慮的是:秦國之所以不敢侵犯我國,僅僅是因為我們將相和睦。兩虎相斗,其勢不俱生。我和廉將軍好比兩只虎。我所以采取忍讓態度,正是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而把個人恩怨放到末位呀!"
不久,廉頗就知道了這些話,對照自己的言行,他深感內疚和悔恨。為了表示自己認錯改過的誠意,廉頗脫去上衣,背著荊杖,由賓客領著來到藺相如家里請罪。一見到相如,廉頗就懇切地說:"我這個粗魯的人,只顧使氣任性,不知道您竟能這樣寬宏大量地對待我。"于是,兩個人重新和好,結成了生死與共的朋友。
古代的勵志名人故事 篇4
嘗膽臥薪
春秋時期,吳越兩國相鄰,經常打仗,有次吳王領兵攻打越國,被越王勾踐的大將靈姑浮砍中了右腳,最后傷重而亡。吳王死后,他的兒子夫差繼位。三年以后,夫差帶兵前去攻打越國,以報殺父之仇。公元前497年,兩國在夫椒交戰,吳國大獲全勝,越王勾踐被迫退居到會稽。吳王派兵追擊,把勾踐圍困在會稽山上,情況非常危急。此時,勾踐聽從了大夫文種的計策,準備了一些金銀財寶和幾個美女,派人偷偷地送給吳國太宰,并通過太宰向吳王求情,吳王最后答應了越王勾踐的求和。但是吳國的伍子胥認為不能與越國講和,否則無異于放虎歸山,可是吳王不聽。越王勾踐投降后,便和妻子一起前往吳國,他們夫妻倆住在夫差父親墓旁的石屋里,做看守墳墓和養馬的事情。夫差每次出游,勾踐總是拿著馬鞭,恭恭敬敬地跟在后面。后來吳王夫差有病,勾踐為了表明他對夫差的忠心,竟親自去嘗夫差大便的味道,以便來判斷夫差病愈的日期。夫差病好的日期恰好與勾踐預測的相合,夫差認為勾踐對他敬愛忠誠,于是就把勾踐夫婦放回越國。越王勾踐他回國以后,立志要報仇雪恨。為了不忘國恥,他睡覺就臥在柴薪之上,坐臥的地方掛著苦膽,表示不忘國恥,不忘艱苦。經過十年的積聚,越國終于由弱國變成強國,最后打敗了吳國,吳王羞愧自殺。
古代的勵志名人故事 篇5
白居易與綠化
白居易是我國歷史上著名詩人,但人們不知道他還是個“綠化迷”。他無論到哪里做官,總要種花、栽樹。所以,在他所走過的地方,都流傳著與綠化有關的故事。
公元819年,白居易被貶謫忠州(位于四川)刺史時,見城周山崗滿目荒蕪,感慨之余,揮毫寫下了“巴俗不愛花,競春人不來”的詩句。
于是他帶著為什么不綠化的謎,布衣私訪民間,終于弄清了百姓不愿栽樹之謎:“遠水不解近渴!”他庶民衣著,來到百姓中,以平等的身分,說服百姓栽樹種花,并親自到城郊和百姓一起栽樹種花。他在詩中寫道:“持錢買花樹,城東坡上栽;但有購花者,不限桃李梅。”為了培育好所栽的樹苗,他總是不辭辛苦前去管理:“每日領童仆,荷鋤仍決渠,劃土壅其本,引渠灌其枯!睒淠境闪趾螅拙右紫矏傊檐S上眉梢,早晚漫步其間,寫了很多寄情于山水、樹木的閑適詩。在他的倡導下,忠州境內父老無不爭相栽樹種花,不幾年已綠蔭一片,改變了窮山禿嶺的面貌。
公元822年7月,白居易調任杭州刺史,他一到任,就率領民眾在西湖里筑了一道長堤,蓄水灌田,這便是有名的“白堤”,他和百姓們一起在堤上栽了許多柳樹。白居易調蘇州任刺史雖僅一年時間,他親手種過許多檜樹,人稱:“白公檜”。
由于詩人白居易平易近人,愛好綠化,因此深得百姓的敬愛,“白公檜”被當地父老當作珍品加以保護。
白居易植樹綠化大搞園林的功績,千古流傳,現在蘇州政府和人民自籌資金,修建了白公碑和白公園林,以此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
古代的勵志名人故事 篇6
囊螢映雪
“囊螢映雪”這則成語的囊螢是晉代車胤家貧,沒錢買燈油,而又想晚上讀書,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螢火蟲來當燈讀書;映雪是晉代孫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書。后用“囊螢映雪”比喻家境貧苦,刻苦讀書。晉代時,車胤從小好學不倦,但是因家境貧困,父親無法為他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維持溫飽,沒有多余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為此,他只能利用這個時間背誦詩文。夏天的一個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為一盞燈了嗎: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只螢火蟲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來。雖然不怎么明亮,但是可勉強用來看書了。從此,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把來當作燈用。由于他勤學苦練,后來終于做了職位很高的官。
古代的勵志名人故事 篇7
鑿壁偷光
西漢時有一個大學問家名叫匡衡。他小時候就非常喜歡讀書,可是家里很窮,買不起蠟燭,一到晚上就沒有辦法看書,他常為此事發愁。這天晚上,匡衡無意中發現自家的墻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來是墻壁裂了縫,鄰居家的燭火從裂縫處透了過來?锖饪春,立刻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找來一把鑿子,將墻壁裂縫處鑿出一個小孔。立刻,一道燭光射了過來,匡衡就著這道燭光,認真地看起書來。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著墻壁,借著鄰居的燭光讀書。由于他從小勤奮好學,后來匡衡成了一名知識淵博的經學家。
古代的勵志名人故事 篇8
蘇秦刺股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于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視;丶液螅胰藢λ埠芾涞,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他也想出了一個方法,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這就使蘇秦"刺股"的故事。
古代的勵志名人故事 篇9
孫敬懸梁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發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梁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
古代的勵志名人故事 篇10
諸葛亮勤奮好學
諸葛亮少年時代,從學于水鏡先生司馬徽,諸葛亮學習刻苦,勤于用腦,不僅司馬徽賞識,連司馬徽的妻子對他也很器重,喜歡這個勤奮好學,善于用腦子的少年。那時,還沒有鐘表,記時用日晷,遇到陰雨天沒有太陽。時間就不好掌握了。為了記時,司馬徽訓練公雞按時鳴叫,辦法就是定時喂食。為了學到更多的東西,諸葛亮想讓先生把講課的時間延長一些,但是先生總是以雞鳴叫為準,于是諸葛亮想:若把公雞鳴叫的時間延長,先生講課的時間也就延長了。于是他上學時就帶些糧食裝在口袋里,估計雞快叫的時候,就喂它一點糧食,雞一吃飽就不叫了。
古代的勵志名人故事 篇11
王羲之苦練書法
王羲之小的時候,練字十分刻苦。據說他練字用壞的毛筆,堆在一起成了一座小山,人們叫它“筆山”。他家的旁邊有一個小水池,他常在這水池里洗毛筆與硯臺,后來小水池的水都變黑了,人們就把這個小水池叫做“墨池”。
長大以后,王羲之的字寫得相當好了,還是堅持每天練字。有一天,他聚精會神地在書房練字,連吃飯都忘了。丫環送來了他最愛吃的蒜泥與饃饃,催著他吃,他好像沒有聽見一樣還是埋頭寫字。(經典語句)丫環沒有辦法,只好去告訴他的夫人。夫人與丫環來到書房的時候,看見王羲之正拿著一個沾滿墨汁的饃饃往嘴里送,弄得滿嘴烏黑。她們忍不住笑出了聲。原來,王羲之邊吃邊練字,眼睛還看著字的時候,錯把墨汁當成蒜泥蘸了。
夫人心疼地對王羲之說:“你要保重身體呀!你的字寫得很好了,為什么還要這樣苦練呢?”
王羲之抬起頭,回答說:“我的字雖然寫得不錯,可那都是學習前人的寫法。我要有自己的寫法,自成一體,那就非下苦工夫不可!
經過一段時間的艱苦摸索,王羲之終于寫出了一種妍美流利的新字體。大家都稱贊他寫的字像彩云那樣輕松自如,像飛龍那樣雄健有力,他也被公認為我國歷史上杰出的書法家之一。
【古代的勵志名人故事(通用11篇)】相關文章:
古代名人勵志的小故事12-06
古代名人勵志故事大全08-24
古代的名人故事12-11
古代名人勵志故事(15篇)11-24
古代名人勵志故事15篇11-24
古代名人勵志故事15篇11-24
古代名人故事(通用21篇)04-18
古代德育名人故事08-14
古代名人勵志的小故事7篇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