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字如面觀后感范文
《見字如面》是一個有溫度的節目,一個有思想的節目,更是一個洗禮心靈的盛宴。下文是勵志網整理收集的見字如面觀后感范文,供大家參考。
見字如面觀后感(一)
到郵局填匯款單,突然發現手居然握不住筆。勉強寫完地址,看著那一行東倒西歪委屈擠在一起的字,心里忽然覺得十分悲哀。能寫一手較好字,曾一度是我的驕傲。我曾在黑夜跳躍的燭光下,展開信紙飽蘸筆墨,寫下細碎纏綿的心事,寄給遠方的朋友。那一行行深藍色的字體,如同黑夜里開出的花朵,一朵一朵,溫潤、飽滿、芬芳。而今,因為長期使用電腦,右手的拇指和食指的寫字機能已經退化,中指上磨出的繭,早已蕩然無存。那些美麗的“花”,也正在漸漸凋零敗謝。
見字如面。10多年前,我曾經捧著那些寫在草稿上,或者寫在帶有香味的精美信箋上的文字,默默地揣想文字背后的熟悉或陌生的臉。遒勁端正的字是父親的,父親的字寫得極有力,一筆一劃都深深地陷進粗糙的紙里,像是嵌進去的藝術品。父親的信開頭總是一句:見字如面。我便仿佛看見父親溝壑縱橫的滄桑的臉,在信紙后面微笑著。那每一個字,便也都笑著,像一朵朵燦爛的菊花,橫豎撇捺,每一筆都是他的關愛和呵護。
曾經因為在《現代家庭》雜志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交了不少筆友。其中一位重慶筆友雖是一位女孩,卻寫得一手剛勁灑脫的好字。她能寫好幾種不同的書體:楷書、行書、隸書,各有風情。有時候是一封信用一種書體,有時候則一封信里幾種書體交叉著用。因為她的字,讓我對她的信又多了幾分期待。每次接過信,看到信封上清秀的字體,便如同她正盈盈地笑著看我,于是,心就像湛藍的天空中飄浮著的云朵,快樂無比!
眾多筆友中,最甜蜜的當然是戀人般的情書,她喜歡用純藍的墨水和不加橫線的白紙,字跡干凈流暢,有的字隨意舒展,一腳伸到別人的地盤;有的字小心翼翼,頑皮地躲在角落,帶幾分慵懶的氣息。有一封信里她只曾寫了一句:“我的每個字都可以為你燃燒起——”,字是用紅色的燭油寫的。捧著那張紙,我能想象得出她激情洋溢的臉。
如今我依然能從那一撂厚厚的書信中一眼認出他們和他們不同的字體,可是他們,都已消失在人海,抑或永不能看見。那些單純美好的情愫,伴著消逝的字體,風干在了遠去的歲月里。
電腦時代里,鋼筆已經成了筆筒里擱置的裝飾品。電子郵件、QQ、MSN、手機短信,各種快捷的通訊方式取代了鴻來雁往。每日坐在電腦前,雙手輕松地敲擊鍵盤,一行行整齊的宋體字,面無表情地在屏幕上依次展開——
見字如面。我不知道,網絡那邊的朋友,如何從這些千篇一律且又生硬的字體里,揣想我的容顏?
見字如面觀后感(二)
01這個節目的前身是英國的《Letters Live》,是邀請莎劇演員等為觀眾朗讀各個時代的信件。《見字如面》借鑒了這種形式,結合了中國人自己的情感表達方式和語言溝通方式,打造出獨特的浪漫。
本節目的導演關正文表示:為了節目達到更好的效果,他率領節目組,從全國大圖書館、檔案館、文學館、博物館、文史研究機構,名人故居,民間以及私信收藏家等手中,初選了千余封信件,再精挑細選,選出了最后的百余封信件來讓觀眾欣賞。
邀請嘉賓讀信,解信。一個立臺,一位讀信人,幾百位聽眾。再配上一束柔和的燈光,用書信交流,讓心靈對話,使人感到了一陣安靜與深邃。
很多人都會問,這個節目想表達什么?
我想說:用簡單的方式,表達深邃的思想,感受文化的精髓。見字如面,提筆交心。
中華文字博大精深,歷史長河波瀾壯闊。我們在一些不經意的信件中,在特殊情況下的家書中,一封封感情真摯的表達,一段段充滿回憶的歷史,更是一首首人性的贊歌。
當觀眾被各種千篇一律的真人秀節目膩壞了的同時,近期一檔沒什么噱頭的綜藝節目《見字如面》卻安安靜靜地火了。節目當中,一群“老戲骨”朗讀著普通人們早年的往來書信,他們的演繹聲情并茂,可以在尋常的書信故事當中發掘出情感內蘊,這樣的表演如涓涓山泉沁人心脾,使人們“見字如面”、情真意切地感受到過往生活的點滴細節,以及打動人心的人情味。
02這幾期看下來,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代才女林徽因寫給徐志摩的訣別信《我不愿成為拆散你們的根源》。由蔣勤勤朗讀。
我走了,帶著記憶的錦盒,里面藏著我們的情,我們的誼,已經說出和還沒有說出的話走了。
我怕,怕您那沸騰的熱情,也怕我自己心頭絞痛著的感情,火,會將我們兩人都燒死的。
我降下了帆,拒絕大海的誘惑,逃避那浪濤的拍打……
我忘不了,也受不了那雙眼睛。上次您和幼儀去德國,我、爸爸、西瀅兄在送別你們時,火車啟動的那一瞬間,您和幼儀把頭伸出窗外,在您的面孔旁邊,她張著一雙哀怨、絕望、祈求和嫉意的眼睛定定地望著我。我顫抖了。那目光直透我心靈的底蘊,那里藏著我的知曉的秘密,她全看見了。
走了,可我又真的走了嗎?我又真的收回留在您生命里一切嗎?又真的奉還了您留在我生命里的一切嗎?我們還會重逢嗎?還會繼續那殘斷的夢嗎?
這就是愛情。一段為世人所贊嘆的才女林徽因用自己細膩的感情,用懷念而又不舍的悸動在年僅16歲時,就寫出了這樣的詞句。
林徽因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徐志摩說:若你安好,便是晴天。但這愛情發生在了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這是天下最遺憾的一對兒。徐志摩遇見林微因,恨不相逢未娶時;林微因看到徐志摩,不能承受破壞他人婚姻之痛。
讓林徽因逃離激情、逃離歐洲的,是張幼儀的眼睛。作為這愛情的被傷害者,張幼儀的目光洞悉一切,哀婉入骨。林徽因的退出并沒能挽救徐志摩與張幼儀的婚姻。離婚喪子之痛,也讓張幼儀一夜長大,從羞怯少女轉身成為鏗鏘玫瑰,成為中國第一代女銀行家。
只有16歲的林徽因最終選擇了退出。她給徐志摩寫下分手信,我們無法想象一個16歲的少女,竟能如此細致地感受和表達愛情纏綿中的痛苦與決絕。
蔣勤勤的演繹,完全化身為林徽因,讓我們看到了世界上最美的拒絕。一種濃烈的'愛,不舍的情懷,更感受了心惜訣別的情。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對你的愛不會變,但我終究逃不過她的眼神,逃不過自己的心。我希望我們的一切彼此珍惜,希望我們能再續前緣,但這一切就交給上天安排。
03還有就是張國立聯手王耀慶讀的1983年畫家黃永玉與戲劇大師曹禺之間的往來書信。張國立和王耀慶所讀的這兩封信,被認為是中國當代文壇一段赤誠相見、披肝瀝膽、見骨見血的交流。
1983年,黃永玉寫信給有“中國的莎士比亞”之稱的曹禺,毫不掩飾地表達對他的仰慕傾心“我愛祖國,所以愛你”;更在信中諍諍直言,“我不喜歡你解放后的戲。一個也不喜歡。” 曹禺接信后,視若珍寶,夾在相簿里反復翻看,還叫來妻女和他一同閱讀,最后還把那用毛筆寫就的9頁長信裝裱起來,掛在墻上,時刻提醒自己。
收到黃永玉的信十三天之后,曹禺同樣也回了黃永玉一封長信,感謝他的坦率和真誠,并由衷地希望,”但愿迷途未遠,還能追回已逝的光陰”。
這就是友情。一段讓人不禁感嘆的真誠。
來自臺灣,公認“全中國扮演金領最有說服力“的實力男星王耀慶演繹當年59歲的黃永玉,他慷慨陳詞,澎湃鏗鏘,把鬼才黃永玉的率真坦誠和熱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與“黃永玉”的激越高亢不同,張國立把曹禺的沉著厚重卻又睿智敏銳的一面刻劃的入情入理。節目完整呈現了繪畫大師和戲劇大師的思想交匯,其思考之銳利,言辭之懇切,令人動容。兩岸兩大實力派男神同臺飆戲,如被角色附體,高潮迭起,觀眾大呼過癮。
從這里,我們體會了思想的飽腹,便得知文化的韻味。獲得了人文的關懷,便感受了真誠如見的溫暖。
04《見字如面》,它的出現,恰逢其時地撫慰著信息爆炸時代的痛點,比如通信越來越便捷,但交心越來越困難,比如面對面坐著,但大家都只顧看自己的手機。
懷舊是人類的一大基本情感模式,我們中國人則對于“憶往昔”有著更深和復雜的情感體驗,書信這種已經逐漸消失的物件以及它所承載和連接的生活方式,卻在信息時代,通過娓娓道來的朗讀,喚起了人們心底的一些念想。
近期一些包括《見字如面》、《中國詩詞大會》、《成語大會》等之類以文化為核心的節目走紅以后,讓我們更多的發現中華文化的逐漸缺失。在這個信息發達的時代,我們提筆忘字越來越明顯,更別說隨口的詩詞運用與背誦。
所以,當我們在鋪天蓋地的娛樂真人秀中眼花繚亂,迷茫的時候,更需要詩詞歌賦的滋潤,需要文化精神的洗禮,讓我們著干涸的思想和心靈得到充足的營養。因此,那些專注于表達人的基本情感的,以及傳遞如中國傳統文化等審美品位的節目廣受好評。
見字如面觀后感(三)
上周,訂閱本號的朋友Danke向我推薦了一檔名為《見字如面》的欄目,她認為這節目難能可貴的沉靜如海,而我也確實為其名字深深吸引。帶著好奇,竟不自覺連看了三期,回想起來動容處頗多,覺得很是必要將這股別于喧囂娛樂場的清流分享給大家。
作為一個純粹的讀信節目,《見字如面》的出現無疑是帶著些冒險意味的。不似某些情感節目中以拆信為表、窺探家庭丑聞為實的做法,《見字》走的是文化爭鳴的路子,它選取的信件遠至公元前223年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封家書,近至十多年前羅永浩寫給俞敏洪的求職信。讀信人不僅有時下熱俏的鮮肉林更新,也有演藝界的泰山北斗張國立、歸亞蕾老師等。
根據撰信者真實身份的不同,讀信人的選擇也兼顧了性格、年齡等考量。另一邊,因著信件年代久遠,節目組還將涉及文言文的部分做了準確又保留意蘊的白話翻譯,觀眾理解方便,也更易將思緒沉浸在信件詮釋的過程中。而在第二現場,還有主持人翟毓紅與楊雨、許子東兩位文化嘉賓進行對談,分享信件由來或解讀深層涵義。這么看,倒有些《鏘鏘三人行》的意思。
說起《鏘鏘》,兒時最愛看竇文濤、梁文道、許子東三大才子指天說地、談笑風生,而今再見許老,脾氣稍斂,但論事更為透徹直接。許是擔心審核問題,主持人小翟與楊雨總是強加打斷,觀眾與許老皆未能盡興,十分可惜。另一位嘉賓楊雨是百家講壇的?,對納蘭容若偏愛有加的她是典型的感性派學者,解讀時除偶爾掉書袋外,總不免將自我情感投射在信件中,于此,有觀眾戲稱道:“楊雨讀了很多書,而許子東讀明白了很多書。”也是見仁見智了。
除此之外,小翟作為主持人的控場能力也亟待提升,安靜深沉的第一讀信講臺,混搭著嘈雜急切的第二抒發現場,總歸顯得突兀。畢竟節目初衷,不過也是為了交待一句:我們總說得太多,卻察覺不到想得太少。
盡管第二現場略有缺憾,但讀信現場卻是誠意滿滿。三期里,個人最喜歡何冰和歸亞蕾老師的演繹。何冰其人,二度摘得中國話劇界最高獎項梅花獎,表演功底自然不容多說,但令我訝異的是,他打動我的并非慷慨激昂的情緒張力,而是在詮釋一封由普通父親撰寫、以表達為子前途擔憂的家書時,那份面對孩子哭笑不得又無可奈何的真切。那封信的名字叫《其實爸媽也是裝的》,拿捏“裝”,多一分則油滑,少一分便拘束,幸而是何冰,讓“可憐天下父母心”的主題顯得并不那么生硬、悲戚。
三期節目里,我曾為兩封信落過淚,一封是蕭紅在臨終前寫給弟弟的《有你們,中國是不會亡的》,另一封是張曉風作為母親寫給全社會的《我交給你們一個孩子》。而兩封信的演繹者,都是歸亞蕾老師。此處,原諒我無法用言語準確形容她聲音的力量,只得截取她讀張曉風的片段,讓大家聊以感受。
如今,《見字如面》在豆瓣的評分已高達9.3了,但我深知,與其他消費著顏值、笑料、緋聞的節目相比,《見字》注定只能是小眾的狂歡?晌覅s期望它能撐得久一點,有第二季、第三季,有更多的人知道它,愿意停下小駐,并被它打動。箋短情長,愿迷途未遠,還能追回已逝的時光。
【見字如面觀后感范文】相關文章:
見字如面觀后感05-16
見字如面第一季觀后感05-16
求職如戀愛,執著見真情09-30
魯迅的名言警句 見勝兆 見敗兆06-27
如父如子經典臺詞精選11-28
企業如樹員工如猴勵志職場故事08-15
家常鹵肉面做法-如何做鹵肉面好吃10-07
面鋪租房合同12-28
菠菜面家常做法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