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舉行畢業典禮,約一萬五千名畢業生參加了儀式,其中近六百名為中國學生。作為世界名校之一,哥倫比亞大學因為地處紐約,成為很多計劃赴美留學的中國學生首選學府之一。
然而,想跟今年畢業的600名中國學生一樣在哥倫比亞大學深造,特別是想讀研究生,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以下簡稱“哥大教育學院”)今年夏天開始啟動的全美第一個研究生預科——國際研究生預科項目(IPGP),不容錯過。
美國第一個研究生預科
“近十年來,申請哥大特別是哥大教育學院的中國學生人數逐年增加,入學人數也遞增,申請人數的增速已經大于入學人數的增速。”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國際研究生預科項目主管李道泉表示,哥大特別是哥大教育學院的錄取難度越來越大。
每年,哥大教育學院會有約150名或者160名新生入學。馬斯·洛克表示,有更多人想來深造,但因為種種原因而無法如愿,例如英文不過關等。為此,哥大教育學院將于今年夏天率先啟動第一個美國研究生預科——國際研究生預科項目(IPGP)。
“中國學生來美國后的主要挑戰是文化差異。雖然很多中國學生有英文基礎,但他們在交流等方面仍然非常艱難。”馬斯·洛克稱,國際研究生預科項目主要針對大三及以上的學生,旨在幫助中國學生和來自其他國家的國際學生更好地適應在美國的研究生階段學習。
目前,很多中國學生利用留學中介機構申請來哥大和其他美國大學留學。作為資深招生官,馬斯·洛克表示很難理解,“通過中介機構提供的千篇一律的申請材料,很難發現合適的學生,而學生在文書中的自我呈現,對自己學術能力的自信,這些才是美國招生官最看中的。”
馬斯·洛克表示,在國際研究生預科項目,學生可以直接與哥大招生官和教授面對面地交流,還能夠避免留學中介機構容易傳遞的錯誤信息。
與中國歷史淵源深厚
“在清代,我們教育學院第一次出現了中國面孔。”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主管學生錄取的副教務長托馬斯·洛克博士(Dr. Thomas P. Rock)告訴記者,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與中國歷史淵源深厚,成立了美國最早的中國教育研究中心,自20世紀以來,出了無數的知名中國校友。
一張張舊照片前,馬斯·洛克博士自豪地向記者一一介紹主人的身份——“這是南開大學首任校長張伯苓,這是前私立南開大學教務長凌冰,這是曾經的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孫科,這是胡適、馬寅初、陶行知……”“這些校友曾經在各個方面影響了中國現代教育,而我們希望能夠繼續培養未來的中國教育領軍人物。”
馬斯·洛克表示,其剛剛在哥倫比亞大學全球中心(北京)見到了25個即將在秋季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學習的中國學生,并對中國學生印象深刻。他強調,“這些學生非常優秀,是我們一直想尋找的人——聰明、對教育改革特別是中國教育充滿熱情和激情。我們學院的教育理念一直都未曾改變——希望學生在紐約學成歸國后,能夠為自己祖國的教育改革與發展貢獻智慧”。
為中國學生提前“把脈”
“有很多中國學生想申請哥大,但他的英文基礎確實還不夠。他們雖然通過了托;蛘哐潘,但這些都是校園語言,而非學術語言。在研究生階段,學術語言的聽說讀寫才是最重要的,也是中國學生最缺乏的。”李道泉表示,很多中國學生來到哥大后,通過不斷犯錯誤總結經驗,等真正掌握學術語言之后可能兩年研究生學習也已讀完,而參加國際研究生預科項目能夠提前對他們進行學術語言培訓,從而避免走彎路。
在美國讀研期間,想做出研究成績,必須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例如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等。然而,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中國學生并沒有太多類似的訓練,因此他們在進入美國研究生院后相關的知識極度匱乏。李道泉表示,在國際研究生預科項目中,指導教師會手把手地對項目學生進行相關培訓。
“同時,國際研究生預科項目期間,來自教育學院和其他學院的資深招生官會幫助學生逐步診斷在申請過程中經常犯的錯誤或者忽略的細節,從而保證學生以后在申請留學過程中不犯低級錯誤,并呈現出自己的獨特性。”李道泉補充強調。
馬斯·洛克表示,項目分為學分和非學分培訓兩種,是為學生整體打造并補充其不足的一個優質預科項目。目前,一般學生沒有機會去哥大研究生院聽課,唯一有機會的就是國際研究生預科項目學生和哥大本科生。當然,因為只有6周,國際研究生預科項目的學習強度非常大。學生可以選修兩門哥大正式課程,下午和晚上進行學分課程學習,并在上午進行非學分課程學習。
“這個項目與我們正式的國際學生招生并沒有關系,但我們希望通過六周時間讓中國學生了解美國的研究生院,并了解自己是否適合來美國讀研,特別是盡可能地為留學提前做準備。” 馬斯·洛克強調。
免責聲明:本站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保證信息的合理性、準確性和完整性,且不對因信息的不合理、不準確或遺漏導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本網站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如自行使用本網資料發生偏差,本站概不負責,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并保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