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業務中有涉及到新聞攝影部分的知識點,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于新聞攝影的記者的要求也更高了,小編建議2017年考生有考慮新聞攝影記者的同學全面了解一下以下信息。
1.從個人層面看轉型
2015年8月初,澎湃新聞發布招聘信息,其即將成立的新攝影部將不再招聘技能單一的攝影記者。團隊需要的是全能型的“影像新聞記者”或“視覺記者”。新用人取向意味著新成員必須具備拍照片、拍攝視頻、剪輯視頻以及寫稿的能力。此消息一出,便刷爆攝影記者的朋友圈。
澎湃新聞副總編輯常河(2007年度荷賽自然組照二等獎得主)表示,為適應新媒體需要,澎湃新聞建立新攝影部,團隊需要全能型記者。常河表示,自澎湃成立,就已開始減少錄用“單一技能”人員,更看重團隊成員的綜合素養。對于新聘人員,按新建立的入行標準要求,歡迎肯學習的年輕人應聘視覺記者,但團隊目前存在一些轉型的傳統“包袱”,需要讓老攝影記者逐漸轉型,并為他們留了一定空間。
2.年輕攝影記者轉型:多元化產品帶來新體驗
杭州《都市快報》原攝影記者陳榮輝,90后,2015年夏天加入澎湃新聞。2015年2月13日,他的作品《圣誕工廠》獲得荷賽當代熱點類單幅二等獎,成為目前獲荷賽獎項的最年輕中國攝影師。年輕的陳榮輝說:“我是一名曾經供職于報社的攝影記者,雖然只工作了四年時間,卻感受到這個時代的巨大變化。當我剛剛工作的時候,踏踏實實拍好報紙照片,基本算是完成任務了。今年在報社工作的時候,已經要求用無線網卡現場傳回突發照片,進行微信推送,這在幾年前真是不敢相信。”
談到新加盟的澎湃新聞,陳榮輝說該媒體對攝影記者的要求較高,挑戰很大。不僅要求記者完成基本的攝影和采訪,還要求記者進行一定的視頻拍攝,或者是Gif動圖等。陳榮輝認為,越來越多元的產品才能夠給讀者帶來不同的體驗,挑戰的同時,也是進步的機會。
3.知名老記者轉型:視頻更具網絡傳播優勢
2015年5月初,陳慶港(浙報集團圖片中心首席記者,2009年度荷賽突發新聞類一等獎得主)受新浪圖片邀請,帶隊重走滇緬公路這條蜿蜒上千公里的傳奇之路,尋訪當年抗日遠征軍的足跡與尊嚴,歷時一個多月。與之前經歷的深度報道不同,陳慶港此次將主要精力放在視頻拍攝上,其中大部分畫面直接通過手機錄制,回來后“閉關”制作數十天,完成了一集反映遠征軍的專題片,畫面撼人心魄,引發網友熱議。
在陳慶港看來,此次尋訪是一次新嘗試。尋訪遠征軍這類題材不是什么新話題,之前他已有過很多類似的報道,采用圖片形式很難有新突破,這條滇緬公路也有許多人走過。在他看來,視頻的表達手法更為豐富。談及澎湃新聞發布新招聘信息,陳慶港認為,攝影記者轉型很正常,是必須經歷的過程,新技術必然取代傳統技術。陳慶港說,今天,紙質媒體萎縮的程度很清晰,攝影記者更多地需要通過網絡來傳播信息,而網絡傳播視頻更具優勢。
與此同時,也有堅持著自己理念的攝影記者。在澎湃新聞招人信息持續發酵的同時,吳芳(國內知名攝影記者,原《合肥晚報》攝影部主任)在朋友圈里發表了自己的“宣言”:“我是傳統攝影記者——這幾天,朋友圈里一直在討論澎湃新聞攝影部為何不再招傳統攝影記者。今天報社已經批準本人的申請,不再擔任《合肥晚報》攝影部主任,繼續從事攝影記者。因為我從沒有忘記從事媒體這行的初衷,攝影才使我快樂……雖然攝影只是單一技能,但我將盡力做到精致。”
吳芳并不否定澎湃新聞的觀點,攝影記者多一項技能,就像多開一扇窗戶,面對競爭可能會具競爭力。對于“老板”來說,派一位攝影記者,既能發回照片,又能制作視頻,當然是件錦上添花的好事。但術業有專攻,又要搞攝影,又要搞攝像,就不可能拍到好照片。吳芳堅持認為,只要把專業做到精致,就不必在乎會不會其它的技能。澎湃沒有錯,充分調備資源,但一個人干很多項工作,這有點“懸”。他現在的目標是老老實實地搞好攝影,攝影還沒到山窮水盡時。未來的新聞攝影是個很綜合的面貌,紙質媒體雖然受影響,但新媒體更需要圖片,而且需求量更大、更廣,他會繼續做好自己的攝影報道。
4.從機構實踐看轉型
2015年年初,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圖片中心成立新媒體工作室,目的是為促進攝影記者向多棲化、全能型發展,促進新聞攝影產品轉型以適應互聯網傳播,以滿足集團媒體融合的需要。工作室主要從事部門新媒體的開發與推廣,生產視頻產品是主要工作之一(圖1、圖2)。作為一名傳統媒體的攝影記者,從零開始,學習視頻的拍攝與制作。
5.新媒體工作室的困窘:轉型需要轉變觀念
傳統攝影記者的觀念、思維更新較艱難,轉型后的產品往往不符合網絡時代受眾的口味,尤其是老攝影記者,常常感到無從下手。浙報集團圖片中心主任徐斌認為,目前新媒體工作室碰到的主要困難和挑戰是“不夠新”,其根源在于人員“不夠新”。對于攝影記者而言,轉型視頻最大的障礙不在手,而在心,攝影記者要想在全媒體時代中占有一席之地,需要完成觀念轉變,跳出傳統舊框框,不能單純關注照片生產,更要完善拍攝、剪輯視頻以及寫稿的能力,以適應新媒體。
6.視頻產品難題:觀察方式需改變
攝影記者拍攝視頻具有先天優勢,例如長期積累的攝影功底在構圖上不存在問題,采用何種表現手法,基本都心中有數。軟件方面,也易上手。但最大的困難存在于記者觀察形式的轉變,由十幾張單幅畫面的故事結構轉型為幾分鐘至幾十分鐘連續畫面的故事結構,需要考慮更多的細節問題。比如,采訪某個新聞事件,新聞攝影往往只需要拍到高潮部分就可以,但拍攝視頻就復雜很多,從拍攝角度、采訪問題設計到同期聲錄音、后期調色與剪輯,事無巨細從一開始就幾乎都要考慮,工作量成倍增加。這改變了傳統攝影記者的工作習慣和流程,需要記者接到任務時,就開始琢磨需要拍到哪些畫面?采訪到哪幾個關鍵人物?到現場后,攝影記者要盡量多拍些畫面,因為進入后期制作時,大多數記者才體會到缺少畫面帶來的“痛苦”。
早在2000年,《杭州日報》資深攝影記者王毅就開始接觸視頻的拍攝與剪輯。他認為,拍攝視頻需要有非常好的合作伙伴,這不再是一個可以單打獨斗的領域,需要學會分工合作。王毅認為,每個主導采訪任務的攝影記者,需要把你的想法告訴采訪者,告訴錄音師,告訴剪輯師。一個人根本無法完成如此龐大復雜的工作。
7.轉型的取舍
在一些動態新聞事件的采訪中,一些關鍵畫面往往稍縱即逝,以現有技術,攝影記者很難保證同時拍攝視頻、照片。面對這種新聞題材,要求攝影記者進行多媒體報道有些勉為其難。
而一些調查類的靜態報道,兼顧視頻、照片則問題不大。筆者曾在寧波農村采訪古林草席制作的專題。由于采訪對象較為單一,而且都以常態鏡頭居多。因此,筆者一人完成圖片、視頻的采集以及整個后期制作,這一題材只需多花些時間和精力。兩度獲普利策獎的美國攝影師Larry C.Price,目前是一位獨立調查攝影師,為了生存,現在也轉型成為一名全媒體記者。2015年上半年,Larry C.Price曾做客“浙報攝影之夜”,為當地攝影記者以及愛好者進行了一次精彩講座。Larry坦言,現在面對的挑戰更大,需要寫文字、拍照片、視頻,采集音頻,滿足報紙雜志、電視、廣播、網站等媒體的多種需要。他也經常遇到的一個困惑,就如我們遇到的一樣:“我的本能會先拍照片。在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時候,什么時候該拍照片,什么時候該拍視頻?隨著經驗的積累,我已經慢慢找到一點規律。你需要靠自己的眼睛來觀察,多磨煉,拍多了就摸出門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