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學院是云南民族大學具有一定優勢和特色的學院之一。從1956年開辦至今,已走過58年的光輝歷程,F已發展為建立早、專業語種多、語言覆蓋面大的教學科研基地。“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專業1979年開始招收研究生, 1984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碩士授予點。“云南少數民族語言文學” 和“云南民族古籍”先后被評為“八•五”和“九•五”省級重點學科,是云南省最早獲得的碩士點和省級重點學科之一。目前共有1個博士生招生點,3個碩士點, 2個本科專業。設有14個教研室,兩個研究所, 1個研究基地, 1個重點實驗室和一個研究中心。 55年來共培養少數民族專門人才5000余人,為邊疆穩定、民族團結做出了突出貢獻,被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國家教育部授予“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稱號。
涵蓋了彝族、傣族、拉祜族、景頗族、佤族、傈僳族、納西族、藏族、壯族、苗族、哈尼族等11個民族12種語言文字的“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本科專業,1996年被立項為“省級重點專業”,2008年被國家教育部批準為“高等學校第一類特色專業”, 先后被評為“省級教學團隊”,“省級精品課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少數民族語言文學本科教材”系列曾榮獲國家教育部優秀教學成果獎。“學校+政府”訂單式培養模式獲得成功,先后與麗江市、迪慶藏族自治州、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景東彝族自治縣、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西盟佤族自治縣、維西傈僳族自治縣等12個州、市、縣簽訂了合作培養人才的協議,招生人數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2009年學院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探索與實踐”被評為省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得到省人民政府的表彰。
該學科涉及漢藏、南亞等兩大語系約40多種語言,研究領域包括民族語言、文字、文學、文獻、文化等。主要研究方向有:少數民族語言研究,少數民族文學研究,少數民族古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少數民族語言應用研究,跨境民族語言研究等。研究內容包括描寫語言學、歷史語言學、古文字學、民族文學、比較文學、文獻學、社會語言學、文化語言學、電腦語言學、雙語學、語音學等方面。除具有單一民族語言的研究優勢外,還具有多語種多學科綜合比較研究的優勢,既有理論研究,又重視應用研究,其中漢藏語系中的部分語言文學研究處于國際領先地位。
近年來共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2項,省部級社科基金項目30余項,出版專著50余部,發表論文300余篇,部分成果獲國家級、省部級獎勵;先后舉辦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多次,如“第34屆國際漢藏語言及語言學會議”、“語言及語言類型學國際研討會”、“教育部第六屆現代語言學高級研討班”等,在學術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目前共有教職工45人,其中專任教師38人,教輔人員7人。專任教師中有教授13人,副教授15人,講師12人,有博士學位的20人,博士生導師和碩士研究生導師14人。教學層次除本科生外,還招收碩士生、成人教育學生,同時還招收外國留學生和高級進修生,接納了來自美國、日本、泰國、越南、菲律賓等國家,以及港澳臺等地區的高級進修生和研究生。目前共有本科學生996余人,碩士生153余人。學術活動和對外交流十分活躍,聘有一批兼職教授,與美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泰國、斯里蘭卡、老撾、及臺灣、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的大學和研究機構保持著學術交流關系,與國內高水平的院系均有密切聯系與合作。
民族文化學院對外合作概況
一、學院教育國際合作總體狀況
多年來,民族文化學院由學科專業的特點決定,多個民族語種具有跨國跨境性質,這使我們有條件較早的進入與東南亞國家的教育交流中,我院派出學習交流的教師也基本上去了東南亞國家。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帶來的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綜合國力增強,東南亞國家學習中華文化和漢語的熱情不斷高漲,學習漢語的要求逐漸強烈。幾任系和院的領導順勢而謀,利用我院師資隊伍的優勢,相繼招收泰國、越南、緬甸、老撾等國留學生,嘗試走留學生教育之路。多年來,在留學生教育這條路上我們得到了校園校園國際合作交流處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取得了成績。
二、學院教育國際合作的目標
(一)追求國際化的標準
在過去的20年間,隨著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和國際間金融資本和直接投資壁壘的削弱,世界經濟一體化逐步形成,世界各國和地區由于距離而照成的彼此隔絕的局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世界范圍內跨國跨地區的經濟技術合作和金融資本的投入不斷擴大,同時文 化、知識、人員的交流也日益增多。當今,如留學、旅行、商務往來、合作研究、政府、及民間交往都在不斷擴大。在這樣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國際化問題因此而備受關注。但是高等教育的國際化是一個有著豐富內容和多維視角的概念,它應該包括學校的硬件設施和軟件實力。其中可以發現未免對世界的寬廣高遠的辦學視野,追趕國際科技學術最前沿的氣魄和雄心,還可以表現為有一支水平高強的學術隊伍和一批國家一流的學術領軍人物,還可以表現超強的服務社會的能力和效率極高的內部管理水平。
在高等教育國際化問題倍受關注的背景下,國力競爭已經表現為教育的競爭,教育的競爭被泛化為國際間的國與國的競爭。所以,追求國際化的標準是辦現代大學的不可回避的趨勢。根據我們對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理解,我們認為招收和擴大留學生教育并不是國際化的全部。民族文化學院所做出的一點點探索知識教育國際化道路的一小步,我們需要做的事還很多,我們仍需努力。
(二)以服務云南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觀,推進民族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
云南地處祖國西南邊疆,4000多公里的邊境線與緬甸、老撾、越南等國家接壤,它是面向東南亞南亞各國開放的橋頭堡,他在國家總體發展戰略,國家能源安全戰略中的重要地位日漸顯著,云南省委省政府根據自己的戰略地位制定的發展戰略“建設綠色經濟強省,民族文化強省,中國面向西南開放的重要橋頭堡”。這一戰略就是云南高等院校工作的大局,服務這一大局事關云南地方的發展。在云南的高等院校系列中云南民族大學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承擔者培養各民族高層人士和輻射東南亞的時代重任。學校以“立足云南,服務邊疆,輻射東南亞,為促進邊疆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各民族高素質人才”為自己的服務定位。為了實踐這一定位,在校黨委制定的《云南民族大學2009——2013年改革發展規劃及實施意見》中,對加快學校教育國際化進程有專門的要求:其中提到“多形式多途徑發展國際教育合作”,還提到“加強涉外專業建設,加快課程體系和教材的國際化,積極開展雙語教學。充分發揮云南區位優勢和學校特色優勢,加強與東南亞、南亞國家的教育交流合作。已開辦‘孔子學院’為載體,積極在東南亞、南亞國家開設國際教育中心,加大中國文化傳播和漢語國際交流推廣力度”。
這些內容是校黨委根據學校的地位和承擔的責任,向社會做出的莊嚴承諾,校黨委把學校的國際化反戰融進學校的社會責任中并與云南地方建設的大局僅僅連在一起,以推進憫恤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來服務云南經濟社會發展。這就是我院今后工作的方向。
(三)立足學院實際,推進民族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
推進民族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要從自己實際出發,要立足學院實際,來推進推進民族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民族文化學院的多民族語種具有跨國跨境性質,教師與自己民族的境內外同胞有著天然的聯系,我院要以真誠的態度推進推進民族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
教育國際化是一個有著豐富內容和多維視角的概念,我院要找準自己的民族特色,使得教育國際化有豐富的內容。
三、與東南亞南亞國家教育交流合作情況
(一)基本情況
民族文化學院利用自己的資源優勢積極開展與東南亞南亞國家的教育合作。合作地點在緬甸北部第二特區的拉咱鎮。合作對象是拉咱教育行政機構,以成立漢語學校的形式開展教育合作,合作的內容是漢語培訓學習,使用的教材是國家統編的對玩漢語教材,合作時間是2007年開始至現在,招收學生第一年36人,第二年10人。2008年學校將漢語學校定名為:“云南民族大學漢語國際推廣中心”。
(二)合作的困難和障礙
我院開展的此項合作,初創時期對方熱情高漲,投資建蓋必須的教學用房及生活設施,組織生源的行動也十分積極。經我方努力配合,在很短時間內就辦好了所有必須的手續,按預定的時間開學。開學典禮聲勢浩大,拉咱地方當局的所有重要領導人都參加了開學典禮。
但是,在深入辦學當中我們遇到了許多難以克服的困難:一是拉咱地方經濟落后,學生支撐不起學習必須的費用,第一學期學生馬上應該畢業了,但有的學生第一年的學費還沒交清。第二學期學生人數少的原因也是學費因素影響的結果。二是受國家政治因素的影響,緬甸地區對邊地加強控制,地方當局管轄區內人員交流少,遠處的學生不愿來拉咱鎮就讀,所以盡管有很高的學習漢語的熱情,真正報名學習的人不多。三是于我方而言,遠距離派教師任教,成本高昂,各種開支都超過原來的預算,再加上學費不能按時收齊,教學難以維系。將該學校做大的困難較多。
(三)對方合作的態度和意愿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國力強大,中緬邊境地帶的各階層人民都有學習漢語的熱烈要求,我們能夠在拉咱立足辦學也是當地政府和人民強烈要求的結果。這種學習漢語熱情的內驅力是學好漢語希望能在中資企業中招工作。預計這種與中國交流學習漢語的態度和意愿只會增進,不會減弱。
(四)重點工作和具體措施
開展教育合作的前提是國家間政府間的關系進一步密切,并且從政策層面上推出一系列有利于雙邊合作的渠道和途徑,改善和交流的大環境。我們立足現有的基礎,現將學校搬遷到經濟較好的地方,擴大招生,爭取走出目前的困境。同時,積極活動,通過考察與協商力爭在緬甸北部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選點創辦“孔子學院”。
四、與韓國順天鄉大學合作交流
為建設高水平的現代民族大學,校國際合作交流處積極擴大國際教育合作交流領域,提升學校國際化水平。云南民族大學應韓國順天鄉大學邀請派出由校國際交流處吳云虹處長帶隊的訪問團,赴韓國順天鄉大學進行友好訪問。
順天鄉大學熱情接待我校訪問團一行,邀請韓國國家電視臺KBS等國家新聞媒體做采訪報道,安排參觀校園和學校圖書館、學生食堂、學生宿舍、教學實驗室等各種設施。
訪問期間,吳云虹處長代表學校與韓國順天鄉大學徐教一校長就兩校教育合作與交流的有關問題進行了認真交談,在雙方達成全面共識的基礎上,2008年1月8日上午順天鄉大學隆重舉行兩校間合作交流協議簽字儀式,順天鄉大學校長徐教一教授與我校校長代表吳云虹處長共同簽署了兩校合作的協議,韓國國家電視臺KBS記者到場拍攝簽字儀式的全過程。至此,我校與韓國順天鄉大學建立了兩校教育合作關系。
在與韓國順天鄉大學教育交流合作中,我院做了許多工作:
(一)邀請順天鄉大學的校級高層領導訪問我校,磋商兩校間合作交流的具體事宜,簽訂校際間的合作交流協議。
(二)在校際交流協議框架下,在對方提出的《學生交流備忘錄(草案)》基礎上,增加教師交流的內容,進行學校見的教師、學生交流。
(三)鑒于民族文化學院已經開辦應用韓國語專業,順天鄉大學提出的韓國語專業教育交流的合作,由民族文化學院負責實施。
(四)進一步探討兩校間的其他教育和學術交流合作。
五、赴斯里蘭卡訪問
斯里蘭卡康提市斯瑞禪丹南德佛學院,為了加強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文化與宗教交流,決定向中國云南佛學院贈送佛像,佛像贈送儀式于2007年12月8日在斯里蘭卡舉行,斯里蘭卡康提市斯瑞禪丹南德佛學院院長果達格瑪.曼格拉(博士)長老,已向云南省佛教協會刀恕仁會長發出邀請,請組團赴斯里蘭卡進行友好訪問并迎回佛像。
我院接到省佛協刀會長和斯里蘭卡果達格瑪.曼格拉(博士、院士)長老,發出的邀請,前往參加文化交流和佛像贈送儀式。按云南省佛教協會安排,代表團出訪行程是2007年12月2日至12月10日。我院與斯里蘭卡一直有友好交往,此次赴斯里蘭卡的訪問成功進行,進一步加強了我院與斯里蘭卡的友好關系。
斯里蘭卡果達格瑪.曼格拉(博士、院士)長老提出,在他領導的學校開辦漢語教學,為此他兩次訪問我校,他的要求得到了我們的理解,開辦漢語教學的具體事務正在進一步落實之中。
《云南民族大學民族文化學院》相關文章:
7.院校巡禮:云南民族大學學校簡介
10.云南民族大學體育學院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