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的大幕已經緩緩開啟, 很多大二、大三的同學們都開始步入考研大軍的行列。在這里,小編總結分析歷屆學生成與敗的經驗,全方位給各位一些建議。這里想要告訴大家的是關于如何尋找適合自己的復習方法,如何分配精力,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高效率地進行復習。
那么,如何進行高效率的復習呢?簡單來說有兩條:首先就是要重視基礎,其次就是重視薄弱環節。這兩點可以說是貫通了整個考研的復習階段的。我們的最終目的就是,花盡量少的時間,得盡量高的分數。
首先就是重視基礎。考研雖然是選拔性考試,但是也不是每道題都是難題,基礎題目還是組成試卷題目中最重要的部分,也就是說,得基礎者得天下。這里我不建議去復習明顯高于考研難度的題目與資料,很多人都是一味地追求難度,忽略了很基本的東西,最后考場失意。難題的掌握絕對不是針對題目去學習,而是一個從穩固的基礎開始,循序漸進的過程。當你的課本、考綱以及真題爛熟于心,做對難題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然后就是“重視薄弱環節”。從考試的四門課來看,兩門100分,兩門150分?梢哉f每門課都相當重要,每門課都應當投入相當的精力。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每個人擅長的科目不同,基礎也不同,那么應該如何根據自身情況,具體分配呢?在我的復習過程中,基本上是這樣來做的:不擅長的科目,就應當投入越多的精力;自己擅長并喜歡的科目,就應當少投入一些精力。這個道理看似簡單,但是很多同學偏偏就是反其道而行之,抱著自己的優勢科目不放。我很理解這樣的行為,自己擅長的科目自然會得心應手,越復習、刷題,自己就越有成就感。可是考研最終并不是只考察一個科目啊,很多人覺得,我可以用我擅長科目的分數來彌補劣勢。我身邊考研的同學也有過這樣的例子,最終的結果是讓人失望的。這樣做并不是完全不可取,但是效率極低,
對于每一科來說,同樣要重視薄弱環節。就算是你擅長的科目,有些知識點可能也不是你所熟悉的。對這些優勢中的劣勢,也一定要重視起來。下面我會針對幾個科目,具體來講一下如何復習,怎樣合理地分配精力。
數學的復習
數學的復習,首先一定要避免題海的誤區。很多人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做題上,缺連基礎公理、定理的使用條件都不理解,這就是舍本逐末了。如果基礎的原理不清楚,做再多題也不會有提高,哪怕題目的知識點不變,形勢變了,可能你都做不上來。數學的復習還是要以課本為主的,課本上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應當認真閱讀,徹底理解。在閱讀課本的時候不應該有任何一句話讓你感到困惑。這個要求其實挺高的,相信很多人課本的一些細節都是一帶而過的。如果課本上什么地方讓你感到了困惑,就應當馬上停下來直到把他徹底想清楚。除了大家推薦的常用教材,建議最好另外找一套講得略深的教材,很多時候站在高處更容易對一些概念深刻理解。這些方法似拙實巧,可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的《高等數學輔導·同濟六版》很適合復習的基礎階段,配合教材使用。知識脈絡比較清晰,可以作為課本之外的輔助參考。
這里說下大家關心的習題集,《考研數學歷年真題權威詳解》就很不錯,把歷年真題吃透,對應試很有幫助。當然有些同學覺得一上來就做真題太難了,那可以去找一些基礎的題集來試著做。老師建議,在基礎階段,以教材的學習為主,做題為輔,強化和沖刺階段,精力要逐漸傾向做題,具體的分配請大家自行把握。
最后再強調一下的是,數學的復習尤其應當重視基礎,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培養。剛剛看完教材的時候,做一些題確實比較困惑,經常苦思良久,后來做得題多了發現這不過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題型而已。所以,不專門訓練任何一種題型,在牢牢掌握了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之上,任何題目都會手到擒來了。退一步講,即使考試中有難題后半道沒能解決,只要你把基礎部分徹底抓牢,最后分數也足夠把你送進理想的大學。
總之,數學要以課本為綱,注重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培養訓練,不要專門針對難題進行訓練。數學復習過程中,推薦每天的復習時間同樣占四成左右。
一些具體的方法,可能不能說適合每一個人,但是思路是共通的,那就是重視基礎,重視知識結構與脈絡,拒絕題海和毫無重點的努力。在此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啟發,注重精力分配,活用頭腦,最終考進考進理想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