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是研究生科研工作成果的集中體現,是研究生申請博士、碩士學位的主要依據,為使研究生學位論文撰寫規范化、標準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學位論文編寫規則》(GB/T7713.1-2006),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規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收集的關于山東科技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撰寫規定的相關內容,僅供大家參考。
1 學位論文撰寫的一般要求
研究生撰寫學位論文,要求通過論文中的新見解或創造性的科研成果,可以反映出申請相應學位所具備的學術水平。論文應結構嚴謹、層次分明、文字簡練、數據可靠、論理透徹、立論正確、邏輯性強。
學位論文以中文(外語類專業除外)為主撰寫。采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論文中的術語、符號、代號在全文中必須統一,且符合規范化的要求。論文中使用的專業術語、縮略語應在首次出現時加以注釋。外文專業術語、縮略詞應在首次出現的譯文后用圓括號注明原詞語全稱。
碩士學位論文篇幅2~3萬字,博士學位論文篇幅一般在7萬字左右。
2 學位論文的編排格式
學位論文統一采用A4標準紙(210mm X297mm)打印,具體要求見《山東科技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排版打印格式》。
學位論文編排順序:按內容依次為封面、中文題名、英文題名、原創性聲明、使用授權聲明、中文摘要、英文摘要、中文目錄、英文目錄、論文主體部分、參考文獻、附錄(如有)、致謝、作者從事科學研究和學習經歷簡介、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學術成果和獲獎情況、學位論文數據。摘要之前各項單面編排,從目錄項開始雙面編排。
學位論文裝訂:博士學位論文:評閱階段論文簡裝,封面用蘭色花紋紙,論文答辯通過后提交論文用硬質精裝,封面墨綠色。碩士學位論文統一為簡裝,封面顏色:學術型碩士、全日制工程碩士淺蘭色,在職工程碩士綠色,其它專業學位碩士由類別所在學院自定。
3 學位論文的組成部分
學位論文一般包括前置部分、主體部分、參考文獻、附錄和結尾部分等5個組成部分。
3.1 前置部分
論文前置部分主要包括封面、題名頁、原創性聲明、使用授權聲明、審查認定書、摘要和目錄等部分內容。
3.1.1 封面
封面包含學位論文的主要信息,由中圖分類號、密級、UDC、單位代碼、論文類別、論文題目、作者姓名、申請學位級別、專業名稱、指導教師姓名、職稱、單位及時間組成。其中,中圖分類號采用《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4版)或《中國圖書資料分類法》(第4版)標注;UDC按《國際十進分類法》進行標注。(可登陸www.udcc.org,點擊outline進行查詢。)
3.1.2 中英文題名頁
題名頁的內容主要包括中英文論文題目、學科專業、申請學位、培養單位等信息,題名應以簡明的詞語恰當、準確地反映論文最重要的特定內容(一般不超過25字),如題名內容難以簡化,可采用副題名以補充、闡明題名。
3.1.3 學位論文原創性聲明
研究生對學位論文是否為原創進行聲明。
3.1.4 學位論文使用授權聲明
研究生及其導師對學位論文的使用授權進行聲明。
3.1.5 學位論文審查認定書
研究生導師對學位論文審查認定。
3.1.6 摘要
摘要是論文內容的簡要陳述,是一篇具有獨立性、完整性和自含性的短文,即不閱讀論文的全文,就能獲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一般以第三人稱語氣寫成,說明研究工作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等,重點是結果和結論。
博士、碩士學位論文都應有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碩士800字左右,博士1500字左右。英文摘要與中文摘要的內容應一致,在語法、用詞上應準確無誤。
學位論文應選取3~5個關鍵詞。關鍵詞應體現論文特色,在論文中有明確的出處,并應盡量采用《漢語主題詞表》或各專業主題詞表提供的規范詞。同時標注與中文對應的英文關鍵詞。
3.1.7 目錄
學位論文應有目錄頁,用中英文分別撰寫,采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號法”由論文的章、節、附錄等的序號、名稱和頁碼組成。
3.2 主體部分
主體部分一般由引言(緒論)、正文和結論組成。
3.2.1 引言(緒論)
包括研究的目的和意義,問題的提出,選題的背景,文獻綜述,研究方法,論文結構安排等。
3.2.2 正文
本部分是學位論文的核心部分。內容可由研究課題的性質不同而不同,可以包括理論基礎、調查對象、分析過程、計算方法、實驗和觀測結果以及主要見解和結論等。論文正文根據需要劃分不同數量的章、節,各章、節參照《科技文獻的章節編號方法》(CY/T35-2001)劃分 。各章之間互相關聯,符合邏輯順序。
3.2.2.1 章、節
章、節編號參照《科技文獻的章節編號方法》(CY/T35—2001),采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號”,全部頂格排,編號與標題之間空1個字的間隙。
作為章節和段落的序號劃分至多到四級。用序號1、2……
3.2.2.2 圖
圖應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圖、圖題和圖例,不閱讀正文,就可理解圖意。
圖應有編號。圖的編號由“圖”和從“1”開始的阿拉伯數字組成,圖較多時,可分章編號。圖宜有圖題,圖題即圖的名稱,置于圖的編號之后。圖的編號和圖題應置于圖下方,且使用中、外文書寫。
3.2.2.3 表
表應具有“自明性”。
表應有編號。表的編號由“表”和從“1”開始的阿拉伯數字組成,表較多時,可分章編號;表宜有表題,表題即表的名稱,置于表的編號之后。表的編號和表題應置于表上方,且使用中、外文書寫。
表的編排一般采用國際通行的三線表。如某個表需要轉頁接排,在隨后的各頁上應重復表的編號。編號后跟表題(可省略)和“(續)”,置于表上方。續表均應重復表頭。
3.2.2.4 公式
論文中若有兩個以上的公式,應用從“1”開始的阿拉伯數字進行編號,并將編號置于括號內。公式的編號右端對齊。公式較多時,可分章編號。
3.2.3 結論
是學位論文最終和總體的結論,應明確、精練、完整、準確。著重闡述作者的創造性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本學術領域的地位、作用和意義,還可進一步提出需要討論的問題和建議。
3.3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是文中引用的有具體文字來源的文獻集合,其著錄項目和著錄格式遵照GB/T7714-2005的規定執行。所有被引用文獻均要列入參考文獻表中。正文中未被引用但被閱讀或具有補充信息的文獻可集中列入附錄中,其標題為“書目”。
碩士生參考文獻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參考文獻不得少于10篇);博士生參考文獻不少于80篇(其中外文參考文獻不得少于20篇)。
3.4 附錄
附錄作為主體部分的補充,并不是必需的。下列內容可以作為附錄編于論文后:①為了整篇論文材料的完整,但編入正文又有損于編排的條理性和邏輯性,這一材料包括比正文更為詳盡的信息、研究方法和技術更深入的敘述,對了解正文內容有用的補充信息等。②由于篇幅過大或取材于復制品而不便于編入正文的材料。③不便于編入正文的罕見珍貴資料。④對一般讀者并非必要閱讀,但對本專業同行有參考價值的資料。⑤正文中未被引用但被閱讀或具有補充信息的文獻。⑥某些重要的原始數據、數學推導、結構圖、統計表、計算機打印輸出件等。
3.5 結尾部分
結尾部分由致謝、作者從事科學研究和學習經歷簡介、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學術成果和獲獎情況、學位論文數據集等部分內容組成。
3.5.1 致謝
致謝的對象包括:國家科學基金,資助研究工作的獎學金基金,合同單位,資助或支持的企業、組織或個人;協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條件的組織或個人;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議和提供幫助的人;給予轉載和引用權的資料、圖片、文獻、研究思想和設想的所有者;其他應感謝的組織和個人。致謝應言辭懇切,實事求是,恰如其分。
3.5.2 作者從事科學研究和學習經歷簡介
包括教育經歷、工作經歷、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與學位論文相關的學術成果和完成的工作等。
3.5.3 學位論文數據集
由反映學位論文主要特征的數據組成,共33項:
A1 關鍵詞*,A2密級*,A3 中圖分類號*, A4 UDC, A5 論文資助;
B1 學位授予單位名稱*,B2學位授予單位代碼*,B3 學位類別*,B4 學位級別*;
C1 論文題名*,C2并列題名,C3 論文語種*;
D1 作者姓名*,D2 學號*;
E1 培養單位名稱*,E2 培養單位代碼*,E3 培養單位地址,E4 郵編;
F1 學科專業*,F2 研究方向*,F3 學制*,F4 學位授予年*,F5 論文提交日期*;
G1 導師姓名*,G2 職稱*;
H1 評閱人,H2 答辯委員會主席*,H3 答辯委員會成員;
I1 電子版論文提交格式,I2 電子版論文出版(發布)者,I3 電子版論文出版(發布)地,I4 權限聲明;
J1論文總頁數*。
注:有星號*者為必選項,共22項。
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實施,由研究生院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