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礦工程專業系地礦類專業,主要研究學習礦床開采的理論和方法,發展礦業新技術。國際上采礦專業出現較早,在西方產業革命期間已規模初具,具有悠久的歷史中國最早在1909年于中國礦業大學成立該專業,當時的名稱是焦作路礦學堂。北京科技大學于1952年也成立該專業,但專業歷史可上溯到1895年成立于天津的北洋大學,此后重慶大學,太原理工大學,湘潭大學等高等學府也相繼成立采礦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
能掌握礦產資源開發與開采的基礎理論知識和熟悉現代采礦工程技術,能熟練掌握一門外語,能熟悉現代信息技術,具有承擔礦產資源開發領域重大關鍵技術問題的獨立攻關能力,可積極廣泛地進行國際合作科研及學術交流,成為礦業工程與礦業經濟的復合型高級人才。
師資情況:
博士生導師5人,教授8人,副教授4人。
主干課程:
巖石力學基礎、資源開發與環境、資源經濟學、巖石破碎學、多孔介質流體動力學、工程爆破、采礦理論基礎、地質統計學、計算機圖形學、材料損傷與破裂、資源綜合利用與深加工、礦業資產評估概論、神經網絡及在巖石力學中應用、世界礦產資源信息學等。
畢業生適應范圍:
適宜在國家政府機關從事礦產資源規劃和宏觀決策,可在科研院所、工礦企業、高等院校從事采礦或相近學科(市政建設、交通、鐵道、水利等)的教學、科研或工程技術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