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是河南大學設立最早的院系之一,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概況,歡迎閱讀查看。
學院概況:
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前身為中州大學歷史系,創建于1923年,是河南大學設立最早的院系之一。學院歷史悠久,師資力量雄厚,長期以來形成中西交融古今貫通,既重視知識創新、更強調歷史通識的學術傳統,在國內享有盛譽,在國外也有一定影響。著名專家學者如范文瀾、嵇文甫、蒙文通、高亨、姜亮夫、郭紹虞、馬非百、朱芳圃、孫海波、孫作云、黃元起、胡思庸、韓承文等先后在此執教,曾在這里求學的尹達、石璋如、白壽彝、韓儒林等也成為享譽中外的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濃厚的學術氛圍孕育出一代又一代史學人才。
師資力量:
學院設有歷史學(含世界歷史)、博物館學、旅游管理、文化產業管理等四個本科專業,其中歷史學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歷史學一級學科和旅游管理為省級重點學科,中國古代史、世界近現代史、中國近現代史為河南省精品課程,中國古代史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學院現擁有中國史、世界史、考古學3個博士、碩士一級學科授予權和歷史學博士后流動站,旅游管理專業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為河南省最早的旅游管理碩士授權點。2009年學院獲批中央與地方共建特色實驗室——經典文獻與文物數字化實驗室。目前在校博士、碩士研究生近200人,本科生近千人,形成了涵蓋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后等層次的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
研究發展:
歷史文化學院的中國史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的支撐學科之一,建成有財政部、教育部資助的中央與地方共建特色專業實驗室——經典文獻與文物數字化實驗室。學院還擁有河南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宋代研究所、世界歷史研究所,河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以及近代中國研究所、世界歷史研究所、猶太史研究所等3個河南大學重點科研機構。
圖書館藏:
科研學院的科研和辦公機構,坐落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色古香的博雅樓。學院資料室占地面積1600多平方米,閱覽面積100多平方米,擁有20余萬冊圖書,600多種刊物和30多種民國時期的報紙雜志。有《四庫全書》、《明實錄》、《清實錄》、《近代中國史料叢刊》、《民國叢書》、《叢書集成》、《敦煌寶藏》、《隋唐五代墓志》、《殷周金文集成》等大型套書。圖書資料之豐富、種類之齊全,在全國高校文史類系科中名列前茅,能滿足專業研究的需要。
文物館:
學院文物館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設有中國歷代文物陳列,中國錢幣——銅鏡陳列、中國瓷器陳列室,共有藏品3000余件,另有教學標本(含復制模型)300余件。
世界史科研概況
歷史文化學院世界史專業的發展,與老一輩學者嚴謹的治學態度與無私的奉獻精神是分不開的,韓承文、任重、張紹良、王存華、林加坤、趙克毅、胡益祥、趙步云、李成德、王繼麟、歐正文、萬松玉、陳文藝、鞠秀熙、徐云霞、伊文成、陳吉慶等教授都在各自的領域中做出了突出的成績,特別是韓承文先生的1848年革命史研究在學術界有很大的影響。近10多年來,世界史專業發展迅速,已擁有了一個實力較強的科研隊伍,形成了頗有特色的研究方向。
歐洲近現代史研究是世界史專業實力最強的領域。閆照祥的《英國政黨政治史》、《英國政治制度史》、《英國貴族史》等系列專著的出版,在英國史領域影響很大,曾有數10部學術著作及博士論文引用其觀點,其學術水平處于國內前沿地位,并引起了國外學界的關注。高海林的《意大利近代史》是研究意大利史的一步力作。丁建定的《從濟貧到社會保險》也獲得了高度好評。劉波在石油政策及歐洲能源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猶太——以色列研究是世界史專業的另一研究方向,張倩紅的《猶太人·猶太精神》、《以色列經濟振興之路》引起了學人的關注,并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楊海軍也在該領域發表了一些有分量的學術論文。此外,馬真玉在國際關系史研究、王金虎在美國城市史研究、李寶珍在日本史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較大的成績。李寶珍、王金虎合著的《從侏儒到巨人》詳細地描述了日本歷史的發展脈胳。
據不完全統計,從1995年到2001年,世界史專業共發表論文120余篇,出版著作12部,教材1部。目前承擔省級以上科研項目22項,其中國家社科規劃項目4項、中國博士后基金項目1項。有12項成果獲得地廳級以上科研獎勵。
中國近現代史科研概況
圍繞現實的需要,本專業從80年代中期開始,就把主要的研究方面集中在近現代史的三個領域:一是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方面,已完成和基本完成了這一領域的二大國家社科項目: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和當代中國思想研究。二是中國近現代經濟史研究,這一領域的科研和教學是從80年代中期開始的,該院已先后出版了多部專著。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研究,該院先后出版了一批著作和資料,在國內學術界很有影響。以上三方面的研究不僅在省內占有絕對優勢,而且在國內也有相當地位。
1997年以來,本專業共出版著作21部,其中專著18部,教材3部。王宏斌的《禁毒史鑒》、楊惠清的《五四抉擇》,分別獲省社聯“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和省教委“優秀著作一等獎”。張九洲主編的《中國近代史》(上下),獲開封市第五屆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趙金康、席富群、吳玉文、翁有為等同志撰寫的《當代中國政治思想史》、《當代中國學術思想史》、《當代中國教育思想史》等。該院教師參加撰寫由紅旗出版社出版的10卷本《中國近代史史鑒》,都在國內史學界引起了反響。
在近年撰寫的70多篇發表在省級以上刊物的學術論文中,有40多篇屬于核心期刊。其中,有20多篇被國內外報刊雜志有所摘編,轉錄或復印。山東師大出版社出版的《史學新視野》一書中,就介紹該專業近20篇文章的新觀點,這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影響。本專業共承擔國家社科項目一項,省級項目3項,地廳級項目7項。
中國古代史科研概況
河南大學中國古代史專業,大體上可區分為宋史、先秦秦漢史、中國古代文化史三個研究方向。二十世紀中國學術史上甲骨學業、先秦史、宋史、考古學等專業領域的發展,與河南大學歷史系的貢獻有較為密切的關系。
宋史方向的老一輩學者王云海、姚瀛艇、周寶珠等曾出版過《宋會要輯稿考!贰ⅰ逗喢魉问贰、《宋代司法制度》、《宋代文化史》、《宋代東京研究》等力作。新一代年輕學者程民生、張德宗、苗書梅、賈玉英、劉坤太等鍥而不舍,近年出版了《宋代地域經濟》、《宋代地域文化》、《宋代官員任選與管理制度》、《宋代監察制度》、《中國神祠文化》、《玄奘研究》等專著,并在海內上學術界產生了一定影響。
先秦秦漢史方向一直是河大歷史系的優長領域,老一代著名學者豐厚的研究成果曾在國內史學界占有一席之地。近年來,本研究方向在先秦文化、國別史、甲骨文、天文歷法、軍事文化等領域深入拓展,鄭慧生、李玉潔、龔留柱、周書燦等學者出版了《上古華夏婦婦與婚姻》、《中國文字的發展》、《星學寶典》、《楚史稿》、《齊史稿》、《先秦喪葬制度研究》、《中國早期國家性質》、《孫子兵法與中國文化》、《老子與中國文化》、《漢代元成二帝評傳》、《宋書新注》、《周易與中國文化》、《居延漢簡人名編年》、《西周王朝經營四土研究》、《術數文化史》等著作,成績可觀。
中國古代文化史方向是河南大學歷史系近年來奮力開掘的一塊領域,而且厚蓄待發,勢頭強勁。近年來李振宏教授主編了《元典文化叢書》一套(已出版了25本),引起國內學術界的關注,并獲得第十屆中國圖書獎。此外李振宏、牛建強等先后出版了《歷史學的理論與方法》、《論語與中國文化》、《天文與人文》、《天文崇拜與文化交融》、《天人合一》、《中西占星術剖析》、《中國文化論綱》、《抱樸子與中國文化》、《河南與黃河文化》、《中國古代治安制度史》、《偉大的人格》、《性理與岐黃》、《內外丹》、《明代移民研究》等學術著作。
另外該院教師已開發出《宋人筆記資料檢索系統》、《甲骨文電腦識別系統》、《金文電腦識別系統》、《中國貨幣史資料電腦信息系統》、《國語引得計算機查詢系統》、《南宋主要歷史文獻數據庫》、《先秦史資料專家系統》等電腦應用軟件,在人文社會科學計算機應用方面走在國內高校的前列。
據不完全統計,從1994年以來,河南大學中國古代史專業共出版學術專著50余部,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其中獲得國家級獎勵的科研成果4項,省部級獎勵22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