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畢業生就業形勢
2014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727萬,2015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749萬,2016年的畢業生總人數可能只多不少。大學生的就業春天不會來臨,他們所面臨的就業形勢依然嚴峻,主要表現在:
1、內外經濟增速趨緩,將對就業產生一定影響中國經濟整體仍處下滑周期中,經濟發展速度的放緩和結構的調整,客觀上會對勞動者就業結構產生影響,同時也會對就業總體規模產生擠壓效應,對勞動者就業產生影響。尤其是傳統支柱產業企業改革的重組加快、淘汰落后產能、部分行業持續低迷及產能過剩將造成結構性失業和轉型性失業,就業難度加大。國際經濟發展形勢仍然不確定,風險和變數依舊較多,歐美主要經濟體面臨著財政緊縮、主權債務風險上升等諸多問題,新興經濟體面臨著經濟結構調整、出口下滑等問題,世界經濟艱難復蘇,影響著出口型經濟及就業的發展。
2、市場預期和企業轉型升級對就業的影響依然較大。一是企業轉型升級的步伐緩慢。一些中小企業、民營企業技術創新的能力還比較薄弱,產品結構轉型的步伐比較緩慢,受國內外市場競爭、產品技術含量、附加值等因素的影響,企業不得已實施低價競爭策略,部分企業過分控制人工成本,支付給員工的工資待遇偏低,導致員工流失;二是部分企業對近期的生產形勢不夠樂觀,裁員頻繁,急于消解成本壓力,這在一定程度上傷害了員工對企業的感情;三是部分企業的社會責任感比較欠缺,長期沿襲的“需要就招工、不需要就解雇走人”的用工模式傷害了勞動者的感情,讓他們沒有安全感和穩定感。
3、社會對于畢業生學歷層次的需求越來越高。目前我國中高層次的人才嚴重短缺,社會對高層次的復合型、外向型和開拓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呈現對人才結構的需求層次重心上移的趨勢。在畢業生就業中研究生已越來越“搶手”,本科生還能基本平衡,?粕鷦t較明顯地呈現供過于求的趨勢。高校、科研單位、大機關、大公司已經基本上以接收碩士生博士生為主,甚至連一些中小型單位都開始希望多接收研究生。這種社會現象致使現在不少用人單位存在“人才高消費”的錯誤觀念,盲目追求高學歷人才,因而對畢業生的需求出現扭曲,人為地制造了就業難。
4、畢業生的就業期望值居高不下仍然是目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主要難題。畢業生們普遍感到“找不到理想的單位”,而同時有許多基層一線的用人單位急需人才但又招聘不到畢業生,這就反映出畢業生求高薪、求舒適、求名氣的心態仍較普遍,目前畢業生中間以事業發展為重的并不占多數,而是普遍希望能到那些大城市、大機關、大公司、大企業等大單位工作,希望能去的單位名聲好、工作條件好、生活待遇好、有出國機會,甚至離家比較近等等。
大多數畢業生想留在大城市、沿海開放城市工作,然而目前實際最需要畢業生的卻恰恰是那些邊遠地區、中小城市、艱苦行業的基層一線中小型單位,這些地區和單位人才奇缺,非常希望能接收到大學畢業生,但年年要人卻年年要不到人,沒有多少畢業生愿意到這些地方去,分配去的畢業生也容易流失,叫做“要不到、分不來、用不上、留不住”。這樣造成畢業生為一個較優越的職位競爭激烈,從而使不少畢業生錯過擇業良機。
5、畢業生的能力素質與用人單位的要求存在較大差距,F在用人單位對高校畢業生的敬業精神、職業道德、思想道德覺悟和能力素質水平都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看重“人品”和能力,對專業反而越看越淡。不少單位已經開始對接收畢業生持“寧缺毋濫”的態度。因此,學生干部和學生黨員以及那些綜合素質好、動手能力強、敬業精神好以及有各種特長的畢業生越來越受歡迎。高等學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是十分嚴峻的,即將進入就業市場的大學生應對此有足夠的思想準備。黨和國家對大學畢業生就業高度重視。
根據不同的就業形勢,國家每年都出臺了相應的就業政策和措施,為引導、協調、安排畢業生就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時,隨著社會的迅速進步,知識經濟的突起,各種經濟成分的共同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量愈來愈大,非公有制企業、鄉鎮企業、廣大基層和欠發達地區更為畢業生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廣闊用武之地。國家政策大力扶持的就業項目有“預征入伍”、“部隊士官招聘”、“西部計劃”、“大學生村官計劃”、“三支一扶”等。另外,國家積極鼓勵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大形勢,我們可以在一定的條件下,準商機,揮一技之長,自主創業,自謀職業的道路,解決自己就業的同時,為社會提供了新的就業渠道,緩解了就業壓力。
大學生們也應清楚地認識到,提高自身素質、轉變就業觀念能在就業競爭中占據主動地位,謀取自己理想的職位。
1. 認真做好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做好就業準備。首先,要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我們一旦確定自己理想的職業,就要依據職業目標規劃自己的學習和實踐,并為獲得理想的職業做好積極準備。其次,正確進行自我分析和職業分析。自我分析即通過科學認知的方法和手段,對自己的興趣、氣質、性格和能力等進行全面分析,認識優勢與特長、劣勢與不足。
2.提高自我的社會適應能力,提升就業能力力。一些企業在挑選和錄用大學畢業生時,同等條件下,往往優先考慮那些曾經參加過社會實踐,具有一定組織管理能力的畢業生。這就需要我們在就業前就注重培養自身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的能力。
3、轉變就業觀念。我們應從實際出發拋棄“會精英”情結,樹立大眾化的就業觀。目前二三線城市急需大學生這樣的高素質人才,民營中小企業等還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我們還應樹立基層意識,事業意識和奮斗意識,到基層鍛煉自己,掘潛能,還可以將眼光投向西部,西部地區鍛煉成才,步樹立起“就業、后擇業、再創業”職業選擇策略,現實出發選擇自己的求職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