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物聯網還沒有一個精確且公認的定義。這主要歸因于:第一,物聯網的理論體系沒有完全建立,對其認識還不夠深入,還不能透過現象看出本質;第二,由于物聯網與互聯網、移動通信網、傳感網等都有密切關系,不同領域的研究者對物聯網思考所基于的出發點各異,短期內還沒達成共識。通過與傳感網、互聯網、泛在網等相關網絡的比較分析,可以認為:物聯網是一個基于互聯網、傳統電信網等信息承載體,讓所有能夠被獨立尋址的普通物理對象實現互聯互通的網絡。它具有普通對象設備化、自治終端互聯化和普適服務智能化3個重要特征。
一方面是物理世界的聯網需求,另一方面是信息世界的擴展需求。來自上述兩方面的需求催生出了一類新型網絡――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物聯網最初被描述為物品通過射頻識別等信息傳感設備與互聯網連接起來,實現智能化識別和管理。其核心在于物與物之間廣泛而普遍的互聯。上述特點已超越了傳統互聯網應用范疇,呈現了設備多樣、多網融合、感控結合等特征,具備了物聯網的初步形態。物聯網技術通過對物理世界信息化、網絡化,對傳統上分離的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實現互聯和整合。
在物聯網時代,每一件物體均可尋址,每一件物體均可通信,每一件物體均可控制。一個物物互聯的世界如下圖所示。國際電信聯盟2005年一份報告曾描繪物聯網時代的圖景:當司機出現操作失誤時汽車會自動報警;公文包會提醒主人忘帶了什么東西;衣服會“告訴”洗衣機對顏色和水溫的要求等。毫無疑問,物聯網時代的來臨將會使人們的日常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也可以說,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指的是將無處不在(Ubiquitous)的末端設備(Devices)和設施(Facilities),包括具備“內在智能”的傳感器、移動終端、工業系統、樓控系統、家庭智能設施、視頻監控系統等、和“外在使能”(Enabled)的,如貼上RFID的各種資產(Assets)、攜帶無線終端的個人與車輛等等“智能化物件或動物”或“智能塵埃”(Mote),通過各種無線和/或有線的長距離和/或短距離通訊網絡實現互聯互通(M2M)、應用大集成(Grand Integration)、以及基于云計算的SaaS營運等模式,在內網(Intranet)、專網(Extranet)、和/或互聯網(Internet)環境下,采用適當的信息安全保障機制,提供安全可控乃至個性化的實時在線監測、定位追溯、報警聯動、調度指揮、預案管理、遠程控制、安全防范、遠程維保、在線升級、統計報表、決策支持、領導桌面(集中展示的Cockpit Dashboard)等管理和服務功能。
物聯網工程指的是將無處不在的末端設備和設施,包括具備“內在智能”的傳感器、移動終端、工業系統、樓控系統、家庭智能設施、視頻監控系統等、和“外在使能”的,如貼上RFID的各種資產、攜帶無線終端的個人與車輛等等“智能化物件或動物”或“智能塵埃”,通過各種無線和/或有線的長距離和/或短距離通訊網絡實現互聯互通應用大集成、以及基于云計算的SaaS營運等模式,在內網、專網、和/或互聯網環境下,采用適當的信息安全保障機制,提供安全可控乃至個性化的實時在線監測、定位追溯、報警聯動、調度指揮、預案管理、遠程控制、安全防范、遠程維保、在線升級、統計報表、決策支持、領導桌面集中展示的等管理和服務功能,實現對“萬物”的“高效、節能、安全、環保”的“管、控、營”一體化。目前主要是指物聯網工程這個專業。
一、新媒體與信息網絡
新媒體的出現,不僅改變了過去的信息生產機制,同時也引起了新聞傳播教育的革命。開設新媒體專業的高校,不再把培養記者作為新聞傳播專業的主要方向,而是培養一種泛媒體人才,寬口徑、復合型新聞傳播人才成為教學改革的主攻方向。
【就業前景】本專業培養適應傳統媒體機構、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公司等團體組織急需的寬口徑、復合型信息傳播人才。本專業既能從事信息傳播時代內容方面的深度、綜合、跨學科的信息傳播工作,同時也能在新聞傳播技術方面從事設計、制作等方面的傳播技術類工作。
二、建筑節能技術與工程
建筑節能是我國重點提倡的,節能工作作為利國利民,減少能源消耗、增加能源利用率的重要問題,在國外已經嚴格實施了相關規定,所以節能技術與工程在今后的發展中會占到一個很重要的比重。
本專業培養具備建筑節能基礎理論、建筑物理環境、建筑環境工程等方面的知識,具有建筑節能設計、舒適性建筑環境工程設計、建筑能效評價等能力的高端綜合人才。
【就業前景】本專業能在政府管理部門、科學研究機構、設計院、咨詢公司、建筑工程公司、物業及能源管理、建筑節能設備及產品制造生產企業等單位從事建筑節能的研究、設計、施工、運行、監測與管理工作。
三、納米材料與技術
納米技術、信息技術及生物技術將成為世紀社會經濟發展的三大支柱。納米科技的興起,對我國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同時也為我國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納米材料是納米科技的基礎,功能納米材料是納米材料科學中最富有活力的領域,它對信息、生物、能源、環境、宇航等高科技領域,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并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就業前景】隨著納米材料和納米技術基礎研究的深入和實用化進程的發展,特別是納米技術與環境保護和環境治理進一步有機結合,許多環保難將會得到解決。在充分享受納米技術給人類帶來的潔凈環境外,這個技術也將成為
四、物聯網專業是教育部允許高校增設新專業后,高校申請最多的學校,這也說明了國家對物聯網經濟的重視和人才培養的迫切性。
【就業前景】本專業培養能夠系統地掌握物聯網的相關理論、方法和技能,具備通信技術、網絡技術、傳感技術等信息領域寬廣的專業知識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據測算,物聯網的產業規模比互聯網產業大20倍以上,而物聯網技術領域需要的人才每年也將在百萬人的量級。
五、傳感網技術
傳感網技術,主要由傳感器、通訊網絡和信息處理系統三部分構成,具有實時數據采集、監督控制等功能。憑借這種技術,通過網絡實時監控各種環境、設施及內部運行機理等成為可能。
舉個例子:手機、電腦等設備可以通過網絡查詢地圖、天氣等資料,前提是這些資料必須已經存在于你所訪問的服務器上。而傳感網不同,如果你身處火災現場,傳感技術會通過周圍已經布好的傳感器,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為你制定出一條最佳逃生路線。借助傳感技術,消防員也不必挨個房間尋找被困的人,從而能更高效地滅火。
【就業前景】傳感網涉及城市公共安全、公共衛生、安全生產、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環境監控等領域。國內從事傳感網應用的大企業目前為數不多,小企業則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
六、水聲工程
以國防領域為主要研究背景,涉及聲學、水聲學、信號處理、測試技術等多種學科的基礎理論和技術。人才眾多,就業前景比較光明,就業面寬。在未來迅速發展的聲學領域中,具有較強的競爭能力和發展前景。
【就業前景】在船舶、兵器、核能、航空、航天、民航、交通運輸、民用動力、環境工程等領域相關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和部隊有著廣闊的就業前景。
七、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主要學習新能源的種類和特點、利用的方式和方法、應用的現狀和未來的發展趨勢。具體內容涉及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核電能、化石能源。
【就業前景】該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前景廣闊,可以在核能、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質能等系能源和技能減排領域的企事業單位、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門從事技術開發、工程設計、新能源科學教育與研究、新能源管理等相關工作。
八、海洋資源開發技術
新設立的海洋資源開發技術專業內容包括:海洋水產養殖技術、海洋油氣開發技術、海底采礦技術、海水淡化技術、海洋能開發技術、海洋旅游資源開發技術,海洋生物、化學、藥物資源開發技術。由此可見,這個新專業的綜合性非常強,它涉及的內容似乎是將以往的海洋科學、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海洋藥學等諸多學科整合到一起。
【就業前景】海洋開發與利用成為世界各國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領域,搶占海洋經濟發展的制高點,擺脫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尷尬局面,成為關系國計民生的大戰略。開發海洋對工程技術有高度的依賴性。遼闊的海洋和豐富的海洋資源,無疑為海洋工程技術 (其中又以海洋資源開發技術為主導)發揮作用提供了一個大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