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意味著失業?不!臨近畢業季,記者在走訪中發現,不少中職校的學生雖然還沒拿到畢業證書,卻早已被企業預訂上崗,有些學生還同時面臨著四五份工作需要抉擇的“煩惱”。而在自主創業的群體中,也活躍著不少中職生的身影。
目前,許多中職校實行“理實一體”(理論與實訓)、“校企合作”等模式,將專業理論課搬進實訓室,將企業的操作模式“引進來”,培養學生扎實的職業技能和素養,上崗周期短、上手快,實現中職生高就業率。
市場稀缺人才中職生成“香餑餑”
畢業于福州工業學校的洪永花,經過五年多的職場打拼,如今已經是長樂一家民營企業化驗科的負責人,年薪達到八萬元。雖然“化工”在他人看來屬于“危險”行業,但小洪說公司的防護設備充足,在校三年又培養了她扎實的基本功,大大降低了職業的危險性。目前,中職校畢業的小洪在公司頗受重用,她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
如今,學生通過校企合作、推薦頂崗實習等渠道,可順利找到薪資高、待遇好的工作,而目前市場對人才的需求量大,每年化工專業的畢業生總是供不應求。福州工業學校的老師介紹,目前化工行業已經用“遠程”控制設備來代替傳統的“手工化”操作模式,“自動化”程度很高,保障了技術人員的安全。
2014年,福州市中職學校專業畢業生共12817人,就業人數12380人,就業率為96.59%。其中,直接就業人數10146人,直接就業率占79.16%。長期以來,中職生的就業率一直呈現高水平,但不僅要實現就業,中職校一直在努力讓學生“就好業”。
畢業即創業年收入十余萬
黃文清如今經營著一家有著300名學員的培訓機構,每年的營收純利潤達十幾萬元。2011年,他從福州文教職專美術專業畢業,正是看中了家鄉教育培訓市場的空白,他毅然選擇回鄉創業,成為一名走上“創業”道路的中職生。
雖然當年只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學生,但黃文清說,他卻比別人少了幾分創業的“迷茫”。在校期間,黃文清擔任學生會主席,鍛煉了他的組織能力和處事能力,又積累了扎實的美術功底,自己既當“老板”又當“老師”,很快融入了市場,掘得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
“念中職校三年,加快了我創業的步伐”,黃文清說,中職校主要以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為主,而且中職生的就業心態普遍較好,不論是到企業就業還是創業,前景都十分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