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選擇并且從事一種職業時,其職業生涯就意味著開始。影響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因素不是單一的,而是多方面的,是社會、教育、個人因素的交互作用。讓自己掌握職業生涯發展的主動權,是實現潛能開發和人生價值的基礎。教師作為一種特殊的職業,要獲得職業生涯的成功,就必須在專業成長的道路上,通過有效的職業生涯計劃和管理,使自己的能力、技術、價值觀等沿著崇高的目標,不斷追求、不斷實現。
一、終身教育的需要。
當今時代,終身教育理念日益受到重視,生涯發展的研究,已不只偏重個人的職業選擇方面,進而擴大到個人自我潛能的發揮。教師逐漸體會到在職進修的必要性,光憑過去所學的知識和經驗,實很難勝任目前的教學工作,必須不斷地進修,吸取各種經濟、政治、科技和教育知識,以擴大知識領域,提升專業能力,最大程度地擴大個人自我潛能。
是“編劇”?是“導演”? 是“一桶水與一碗水”?
二、教師自身發展的需要。
教育質量的提升,主要在于教師能否將教學工作當作終生的職業,或是將教學工作當做一生值得奉獻的專業。因此,教師必須有自我發展需要和自我發展意識。
教師的自我發展意識,按照時間緯度,其內容構成至少包括三方面:
——對自己過去發展過程的意識
——對自己現在發展狀態、水平所處階段的意識
——對自己未來發展的規劃意識。
教師規劃自我發展就是“理智地復現自己、籌劃未來的自我、控制今后的行為”,使得“已有的發展水平影響今后的發展方向和程度”,使得“未來發展目標支配今日的行為。”
傳統的教師發展模式是:學校要求——學校組織學習——教師實踐——總結。
教師發展應有的模式:“自我認識和自我反思——制定職業生涯規劃——理論的學習和準備——實踐和行動研究——總結提升”。
三、有助于教師確立發展目標。
我們過去缺乏生涯設計的概念和意識,不少教師對自己要達到什么目標,通過幾個階段達到自己的目標,現在自己處于什么階段等等問題,往往是模糊的,有的甚至從來就沒有這樣考慮過。
表現在工作上,就是聽從領導安排,以完成任務為目標,沒有自己的追求,態度被動;當工作不滿意時,往往歸因于外部的環境制約,認為自己盡了力,沒有辦法克服困難。
所以,生涯規劃要化被動為主動,在追求中體會快樂人生。
四、有助于教師適應未來的競爭與社會需求。
處于世紀的轉型期,教師面臨的問題將愈來愈復雜。首先教師的角色發生了根本的轉變:
1.真誠的合作者;
2.平等的交流者;
3.共同的探究者;學生的賞識者;個性張揚的促進者。
另外,所要處理的問題,可能不只是學校內教學的事情,同時還要面對社會、科技、家庭所帶來的各種挑戰。所以,教師必須對生涯發展有所了解,并且進行有效的生涯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