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過來人的工作經歷經驗談QA品管的職業規劃,并附QA的定義。
對于薪資,我覺得應該市場這個角度來看。如果員工的跳槽沒有受到太大的限制,那么這就是一個開放的市場,而對于一個開放的市場,一個員工的價值和他的薪資大體是對應的,不會有太大的出入。如果你抱怨老板給的薪水太低,那么你需要考慮的不是這個老板有多奸詐,而是你是否值更高的價格?偸菍⒃驓w咎于外在因素不過是不成熟的一種表現。延伸開來,我們更應該考慮的是我們的能力是否得到提高而不是薪資。做事和賺錢的關系很多人都顛倒了,事情做好了,錢自然就來了(否則你就跳槽了)。
永遠盯著錢跑不過是一種短視的投機行為而已。同樣的理論,職業規劃也應該是從能力的提高而不是工資的提高的角度來考慮--錢是必須要考慮的,但是作為長期的職業規劃,收入是從屬于能力的提高的,如果主次顛倒了,很容易迷茫。同時軟件測試工作是個技術活,如果你覺得你的目的是利用QA作為跳板,最后達到自己開公司或者從事純粹的商業管理的階層,那么我不覺得我能夠提供任何的建議,因為我不懂。我能夠說上一點點的,是QA的職業規劃。
從技術的角度來講,QA的職業規劃其實不復雜,它其實取決于你對軟件行業的了解。大體來講,軟件有三大類:
基礎件Infrastructure software (such as Linux OS, Storage software...)
中間件 Middleware (such as IBM Websphere, BEA Weblogic, Oracle DB ...)
和用戶件 Consumer product (such as MS Word 用友財務軟件, 搜狐 ...)
軟件測試人員的能力也分三個層次:表層,中層和核心部分[這幾個是我自己捏造的說法,姑且稱之]。
表層是指用戶界面的測試。網站的網頁的界面是最容易理解的,但是對于很多中間件的軟件而言,比如說ORACLE DB,他們也有很多軟件是有用戶界面的,當然這里的用戶不是上街買菜的大嬸。界面測試的技術含量比較小。并不需要太多的專業知識,這大概是很多人覺得QA不夠有技術含量的原因。
我說的中層的測試多數是指功能測試和API測試。這個時候,軟件測試就更多的依賴于對軟件核心功能的理解了。這個層次的測試更多的是自動化測試--無論是用專業的測試軟件還是自己寫測試工具。我現在應該在這個層次。我相信大部分QA也不過是這個層次,區別在于對測試工具的掌握程度和各自的編程能力。
我想象中的核心的部分的測試更多的是白盒子測試。不要以為這個很容易,至少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看到有幾個人可以做到。我已經做了一年左右的research,我還沒有看到太多這方面的權威資料,也暫時不知道該如何進行(望不吝賜教!)
從技術層面來講的職業規劃到這里其實已經很清晰了。明白自己在那個層次,了解將來自己可以往什么層次發展是第一部,然后就是需要找到通往下一步的路--這條路要找到不是很容易的,唯一找到這條路的方法就是不斷學習提高,從而讓自己能夠迅速的從更深刻的層次了解自己需要測試的軟件。
職業規劃當然不能只有技術的部分,人性也是必須考慮的因素。這里的人性,是指自己對自己的了解。有些人天生就喜歡技術,有些人天生就不喜歡,有些人介于這兩者之間。有些人就是能迅速理解技術,有些人沒有這方面的天賦。QA的將來并非只有做技術一途。事實上,QA的職業發展比做純粹的開發更加廣闊。
因為QA需要接觸的是全部的代碼,所以QA需要對開發項目有更全面的了解,所以QA比開發人員更容易做好PM(項目經理)的工作基于同樣的原因,在具備了一定的開發經驗之后,QA更容易也更勝任架構工程師的工作。
QA的工作的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和別人溝通,所以QA很容易轉到做用戶需求的領域,等于是一腳邁入產品設計的大門。基于同樣的原因,QA做產品的技術支援是最自然的過度,技術支援再往上走就是專業的顧問公司了
總而言之一句話:做好職業規劃需要對技術和自己有深刻的了解
QA的定義:
QA即英文QUALITY ASSURANCE 的簡稱,中文意思是品質保證,其在ISO8402:1994中的定義是“為了提供足夠的信任表明實體能夠滿足品質要求,而在品質管理體系中實施并根據需要進行證實的全部有計劃和有系統的活動”。有些推行ISO9000的組織會設置這樣的部門或崗位,負責ISO9000標準所要求的有關品質保證的職能,擔任這類工作的人員就叫做QA人員。
無論是ISO9000還是CMMI,都是以過程為中心。也就是說,通過過程的持續改進來提高產品質量。而過程質量與產品質量如何正向關聯呢?就需要質量保證(QA)。這也是ISO9000和CMMI都很推崇的方法。但從國內軟件企業的現狀來看,很多企業的過程體系都相差無幾,而開發出來的產品質量卻千差萬別。導致這種差別的原因有很多,過程及其執行方式的生搬硬套就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在建立QA組織的時候,多數企業也這樣實行“拿來主義”。就像看著別人穿著一雙非常漂亮的鞋,就想拿過來自己穿,一般都不會適合自己。其結果要么是打腫腳穿大鞋,要么是削足適履,效果可想而知。我們應該做的是“量腳買鞋”、“量體裁衣”。QA組織的建立也一樣,應先了解企業的文化、可獲得的資源以及過程成熟度水平等,再據此選擇適宜的QA組織。下面我們就從一個動態的視角來探討QA組織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