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哲不聰明,但悟性很高。”
這是衛哲的第一任老板、被稱為“中國證券業之父”的管金生給他的評價。“聰明是神來之筆,但悟性是想明白的。”衛哲補充說。
從24歲擔任萬國證券管理總部副總經理,到37歲接掌阿里巴巴,衛哲的成功偶然因素有之,但更重要的是其職業規劃透露著的嚴謹和精明。
與馬云的激情和張揚相比,衛哲更像一位職業經理人。而衛哲自己覺得,“血液里職業經理人的成份和創業的成份是交替的,不同的時期,這兩種成份的控股比例可以不斷改變去適應工作的需要。”
人生首先要從《水滸傳》開始
隨著阿里巴巴在香港主板的上市,已經是“金領”的衛哲又收獲了一大筆財富。作為阿里巴巴首席執行官,他持有4825萬股,按照每股30港元的開盤價計算,價值約14.5億港幣。衛哲成了比惠普的孫振耀、盛大的唐駿更值錢的“金領”。循著衛哲對人生的理解和規劃,或許讀者可以借鑒很多。
《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西游記》,衛哲曾經用四大名著概括一個成功企業要走的四個階段。但衛哲認為,這同樣也適用于個人。
“人生的第一階段首先要從《水滸傳》開始。”在這里,他用《水滸傳》代表“脫穎而出,打破常規”。也就是,人要想成功,第一階段你首先要走出來。“《三國演義》至少要等自己做到第一線接班人之后再談。”衛哲表示。
顯然,《水滸》階段的衛哲很成功。1993年,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專業畢業的衛哲進入了萬國證券,工作是為萬國證券翻譯年報。“當時我并不懂得選擇,只是覺得有一個實習的機會就很不錯了。”衛哲告訴記者,“但既然做了就要做好。”
工作中的衛哲很虛心,也很勤奮,加上善于察言觀色,一年之后,衛哲扶搖直上,成了萬國證券管理總部的副總經理。
職業規劃途徑:“不斷找短板。”
“你真的有這個能力嗎?”當上副總經理的衛哲這樣問自己。那個時候他感覺到“杠桿最大,負債也最大”。
“其實那個時候,不只是我個人,整個公司都是在高負債,高杠桿的運行,直到1995年2月萬國證券出事。這些負債都不是財富。”慢慢地,衛哲覺得,自己當時并不比別人懂很多,無非是比別人英語好一點,多看了些書而已。
“如果能力沒有達到那個位置的要求,總有一天,出來混債要還。”因此,衛哲決定去真正的百年老店里補課。
1995年,衛哲去了普華永道,連降N級以彌補自己的財務短板。“萬國證券給了我霸氣和殺氣,普華永道使我細致。”衛哲后來這樣評價自己的第一次跳槽。
2000年,漫漫熊市開始,衛哲去了百安居,“從資本市場走向零售行業是彌補執行力的短板”。
“今天我來阿里巴巴是彌補電子短板的。”衛哲很清楚,“21世紀任何一家企業要成功都離不開互聯網。”
“但有些短板不能等到發生的那天去彌補。”衛哲提醒說,自己早就從匯豐銀行的非執行董事開始,嘗試參與董事會的運作。
“換行不換崗,換崗不換行。”
“比如你是記者,可以試試去做編輯,或者做經營。”
衛哲告訴記者,“換行不換崗,換崗不換行。”這是他的十字箴言。而如果換行也換崗,就可能很難適應,反而學不到東西。因此,2000年,從證券市場出來的衛哲,理論上是從資本市場換到了零售行業,但是他選擇了從CFO(首席財務官)干起。
“當時的CFO有兩種職能,一種是以圈錢為主的CFO,另一種是偏經營的CFO。”衛哲又面臨著一次選擇。
“我問自己,我要補哪塊短版?有兩個方向,一個是當時的互聯網,CFO是圈錢的;而我所要的是實業,我要去做營運、參與公司管理的CFO,而不是融資的CFO。反而是跨國公司,有一個好處,跨國公司基本不用圈錢,總部會源源不斷的支持資金。銀行貸款500強企業全球都會安排好,CFO的更多工作是體現在運營方面,這恰恰是我所需要的。”就這樣,衛哲最終選擇了百安居,2年后,32歲的衛哲被提拔為中國區總裁。通過把建材直銷給開發商,主動開發團購客戶等本土化的銷售模式,衛哲用6年的時間實現了百安居在中國區業務的一個跨越。
衛哲和馬云邂逅于2000年的沃頓商學院。“匆匆一見。”但兩人很快發現,除了可以一起下棋,討論金庸以外,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把英語當成一種工具,塑造自己的國際化視角。
理財要看大形勢
身價倍漲的衛哲生活并沒有因此而改變。
即使碰上牛市,衛哲也從來不買股票,“這個行業的水有多深我很清楚”。衛哲始終堅持,因為自己沒有時間專門去琢磨。
“但在證券市場低迷的時候,如果我有點閑錢,我會買房子。一來不用專門打理,二來也有自住的要求。”衛哲很高興自己對房市的判斷,“因為很多投資股票的收益今天也只能去補充房子上漲的空間。”
“當你財富并不是很多的時候,你怎么理也沒有用,那個時候你還不如花精力把本職工作做好。”衛哲對于財富有自己的理解,“馬克思很早就說過,財富分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人一生對生產資料的需求非常有限,你一年花200萬、300萬也就是這個數字,而超過這個數字的一切對任何人來說都是生產資料。所以我們看到財富榜上的數百億,最終也都化成了某個人在一家公司的投票權,也是他怎么樣去滿足事業的擴張,而不是用來解決生活的享受。”
“其實我轉行沒有一次是被獵頭挖走的。但這么多年,我并沒有間斷過跟獵頭見面。”衛哲告訴記者,“常常有獵頭跟我說,一年賣你一次就夠了。但原則上他們不會有這么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