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同學們:
當你們就要走向社會的時候,作為一名老職教人,我想和你們說幾句心里話。
在你們畢業之際,我有著這樣的心境:既有依依不舍之情,更有忐忑不安之慮。當與你們揮手告別時,一個個問號涌入我的腦海:你們一切都準備好了嗎?你們知道前方等待著你們的是什么嗎?如果遇到困難和挫折,你們打算怎么辦?你們對即將面對的職場有多少了解呢?你們有沒有一個中長期的職業生涯規劃呢?
有些同學對踏進職場沒做好準備
如果把“初入職場”比喻成職業生涯的起跑線,那么,一些同學在起跑線上的表現不能令人滿意。
按說經過幾年的專業學習,又經過一年的頂崗實習,你們應該為踏進職場做好了充分準備。但說實在的,你們給我的感覺并不是這樣的。有的同學在頂崗實習期間頻繁跳槽;有的同學對實習單位抱怨不休;還有的同學干脆宅在家里,每天上網、看電視、睡懶覺……就在領取畢業證的日子里,還有許多同學跟我說,“我真不想畢業,和實習相比,還是呆在學校里面舒服”、“實習這一年真不知怎么熬過來的,太辛苦了”、“您說我們離開學校能干什么”、“我總是感覺沒有適合我的工作,您說,我該怎么辦”……
聽到這些同學的“感慨”,毫不夸張地說,我的心在隱隱作痛。為了貪圖舒服,他們寧愿永遠呆在“起跑線上”而不愿意踏上“跑道”;已經到了起跑線,還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該做什么,甚至感覺沒有一條適合自己的跑道。那么,當他們不得不踏上“跑道”的時候,其競技狀態和水平就可想而知了。
我常常對我的學生講,從你來到職業學校的第一天起,就應該同時開始你的職業預備期。即使是這樣,你的職業預備期也不算早,在西方一些國家,有些孩子的職業預備期從小學就開始了。
我國的教育體制決定了學生的職業預備期普遍都比較短,一個人從職業學校或普通高校畢業后再考慮自己將來干什么,被認為是很正常的事情,相當一部分畢業生是在職業預備期等于零的狀態下進入企業的。很顯然,一個人沒有職業預備期或預備期太短,就不可能有厚實的基礎和熟練的技能,這樣的畢業生當然缺乏就業競爭力。
你們認真想過畢業意味著什么嗎
我隱隱約約感覺到,自從建立了頂崗實習制度以后,同學們對“畢業”這一人生重要的轉折點,對這一真正的“成人儀式”變得麻木、無所謂了。因為在頂崗實習的一年里,許多同學自認為已經充分了解了職場、了解了社會。事實顯然不是這樣的。
第一,畢業意味著你們在職場的身份發生了質的變化。你們將由一個“準職業人”變化為一名真正的“職業人”。在此之前,無論你打了多少份工,無論你工作的表現如何,你的身份都還是一名學生,至多是一名“準職業人”。用人單位對實習學生和對正式員工的要求顯然是不一樣的。
第二,畢業意味著你們必須開始真正踐行成人的義務。按年齡來劃分,同學們年滿18周歲就是一名成人了。但真正踐行成人義務,還應該從你們畢業之日算起。日本著名企業家稻盛和夫在一次歡迎新員工的講話中說:“從今以后,你們進入了社會,該輪到你們回報社會了。作為社會人還希望別人為你服務的想法是不對的。必須從‘希望別人為你服務’的觀念,轉變為‘希望為他人服務’。”稻盛和夫的這一段話,實際上是對“畢業意味著什么”這一問題最好的回答。
第三,畢業意味著你們將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這一點也是學校與職場的最大不同。學校,是人生發展的“準備場所”,在這里,無論你是順利還是坎坷,無論你是得意還是失意,都沒有多大關系;在這里,你可以享受成功的喜悅,也可能體驗失敗的痛苦,成功固然可喜,有人獻給你掌聲和鮮花,失敗也不可怕,學校不僅會為你抹平傷痕,還會給你多次“重新再來”的機會。企業,是每一個員工的“實戰場所”,在這里,人們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每個崗位都有明確的要求和應承擔的責任;在這里,你順利完成工作任務是應該的,未必能夠得到表揚,但如果你的工作有嚴重失誤,沒有誰會為你的失誤來承擔責任。比如會計工作,在學校里處理經濟業務時,你把銀行存款應該付出的5萬元寫成50萬元,老師會在你的作業本上打個叉,扣2分,就這么簡單;如果在工作中你犯了同樣的錯誤,對不起,你必須把那多付出的45萬元弄回來,否則你就要為此付出代價,就這么直接。
如何順利完成向“職業人”過渡
第一,要處理好“不適合”和“要適應”的關系。當前,不少用人單位對職業院校畢業生有一個較為普遍的看法:上崗快,跳槽也快。職業院校畢業生頻繁跳槽為哪般?一個主要原因就在于,不少同學從學校到社會的第一步出現了嚴重的不適應,主要表現為:抱怨工作太累,嫌工作單調乏味,認為付出與收入不成正比、待遇太低、操作規范太嚴、勞動紀律苛刻等。一位同學跟我聊天時的一句話頗具代表性:“找了很多家企業,結果發現,沒有一家適合我的。”
我想告訴這位同學的是,如果某一個崗位你認為不適合你,我表示理解;如果多家企業、多個崗位都不適合你,我就要提出質疑了:作為一個初入職場的新手,你有什么資本要求企業一定要適合你呢?美國經濟學家舒馬赫說過一段話“每個人誕生在這個世界上,都必須工作,這不僅是為了自己的生計而是努力為獲得成就”,從我們所面臨的現實情況看,我想應該把舒馬赫的話修改成“每個人誕生在這個世界上,都必須工作,這首先是為了自己的生計,然后才是努力為獲得成就”。
簡單地說,為了生存,同學們必須工作。為了工作,同學們必須學會主動適應企業,而不是一味地要企業“適合我”。
第二,要處理好“存在感”和“責任感”的關系。跟同學們聊天我有一個意外收獲,那就是,我可以及時學到一些在你們中間頗為流行而我卻感到陌生的用語。最近就聽到一些同學常常使用“存在感”一詞,如“沒有‘存在感’”、“我的‘存在感’在哪里”等。經過討教,我弄明白了這個詞的意思。所謂“存在感”,是指一種自我感覺,感覺自己在單位里可有可無、不被重視,于是職業倦怠感、人生迷茫感油然而生。
據我所知,在同學們中間,沒有“存在感”的不在少數。如何解決沒有“存在感”的問題,我當然沒有什么靈丹妙藥。但我認為,沒有“存在感”與缺乏“責任感”有著因果關系。所謂責任感,說得直接一點,就是稻盛和夫所言“你們進入了社會,該輪到你們回報社會了”,“回報社會”就是一個有良知的公民應該具有的“責任感”。沒有這樣一種“責任感”,不愿意為社會提供“物質和服務”,一個人的價值就無法體現出來,這樣的個人又怎么會有“存在感”呢?
第三,要處理好“懂專業”和“高素質”的關系。讓很多同學感到糾結的是:自己辛辛苦苦學了幾年專業知識,掌握了專業技能,卻不被單位重視,不受重用。應該說,同學們總以為一旦就業,自己學的東西就可以立刻派上用場,這種心態的形成不怪你們,這是我們職業教育的失誤。
這些年,為了突出職業教育的就業導向和服務宗旨,我們總是強調職業教育與就業崗位要實現“零距離”、“無縫對接”,這實際上是在追求一種立竿見影的教育效果。我們當然要糾正“重理論,輕應用;重知識,輕能力”的錯誤傾向,但反過來把“應用”和“能力”作為職業教育的全部也是非常謬誤的。無論何種教育類型,既要增進人的知識和技能,又要影響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二者不可偏廢。知識可以灌輸,能力可以訓練,但人的身心發展不可“加工”,只能施以影響,促進其自身成長。職業教育當然要為企業輸送技能型人才,但首先要做到的是把學生培養成一名合格的社會公民。
作為職業院校畢業生,要成為一名真正的職業人,當然要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這是毋庸置疑的。但企業對職業人的要求,更看重人的綜合素質而非專業技能。一項調查顯示,企業最看重的三項素質依次是綜合能力、團隊協作與敬業奉獻,隨后才是專業技術和外語水平,其中綜合能力包括了學習能力、邏輯分析能力、執行能力、組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很多方面。
同學們,你們已經拿到了進入社會的“通行證”,但今后的路還很長很長,“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雖然說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百米沖刺,但正如著名作家柳青說的那樣,“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我衷心地希望,同學們能把進入社會這“緊要”的“幾步”走穩、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