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趣與職業規劃淺談
先講一個現象吧,人在嬰幼兒的時候,你問他:“你喜歡誰?”,他會告訴你,我喜歡:“爺爺,媽媽,李阿姨”,當你再問他:“你為什么喜歡他們呢?”,一般的回答是:“不知道”。漸漸的,他們長大了,知道:喜歡李阿姨是因為她很能理解他人,喜歡爺爺是因為他知識廣,什么問題都能回答,這樣我們就得出了:我從具體喜歡的人身上抽離出了要素——抽象概念,這些抽象概念(要素)成了我們以后判斷是否喜歡一個人的標準,而職業探索,不管是從:能力、性格、興趣等出發,都是在找到我們對于喜歡的職業的抽象概念,從而用于判斷是否選擇一個職業的標準。
對于每個人來說,其實我們都有一些職業興趣方面的認知,如:喜歡做人力資源、喜歡管理等等,之所以感到困惑,一是對這些興趣的認知不太明晰,二是不能夠確認這些是我們的職業興趣,要解決此困惑,必須知道我們平常是如何確定生活興趣的,也就是“確定”的思維模式,我們很多人都會非常確定如喜歡打網球而不喜歡打籃球等,這個結論是否是我們嘗試各種球類運動最后得出來的呢?當然不是,大多數人的思維模式如下:
1、根據條件首先排除一部分球類運動,如:足球太危險,不喜歡與他人合作運動等等
2、在縮小的范圍內做淺嘗,排除不喜歡,保留那些喜歡和不確定的繼續探索
3、在狹小的范圍內做深層嘗試,最終確定
所以,對于職業興趣的確認也是如此。
1、 首先確定我們的條件如:不要有太多的數字計算,與人打交道的時間要多等等,幫助排除那些不太適合的工作
2、 在縮小的'范圍內做淺嘗:閱讀行業知識,人物訪談等等,
3、 在較為確定的范圍內做更深層的嘗試:行業、職位深度研究、實習、全職工作等
通過以上步驟,我們就能越來越確定我們的職業興趣在表面和深層次的各種表現,也能非常確定我們的興趣.
我們經常認為生活興趣對職業用處很少,其實這是建立在淺源思維的基礎上,大多數人既沒有深層思維的習慣,也沒有深層思維的方法,比如:我喜歡打籃球,我喜歡邁克爾。杰克遜,如果站在深層思維的基礎上,可以得出更多的信息,而這些信息都是可以用在職業選擇上的,如:我喜歡邁克爾。杰克遜
1、 喜歡把自己展示給大眾
2、 喜歡得到他人的認可
3、 做事情時希望加入自己的理解
4、 我喜歡不斷創新的精神
5、 ……
如:我喜歡打籃球:
1、 用手靈活的處理事務
2、 與他人合作共同工作
3、 對不斷變化的環境做出瞬間反應
4、 不用很多的語言溝通
5、 ……
每一個興趣都可以帶來很多的探索空間,如:看電影,可以往下探索:
1、 什么樣的題材是喜歡的?
2、 什么樣的題材是不喜歡的?
3、 喜歡和不喜歡的原因是什么?
4、 一部你認為對你影響很大的電影你是如何看待的?
5、 你是從那些方面來評價一部電影的?
6、 …….
我們不僅可以探索到自己的興趣,還可以探索到自己的價值觀,思維模式,從而指導我們做職業的選擇。
【志趣與職業規劃淺談】相關文章:
淺談就業與擇業08-22
淺談生活與數學06-18
淺談與教育同行11-29
淺談教育與賞識11-24
淺談醫生與作家,藝術與健康10-21
淺談醫生與作家,藝術與健康10-20
淺談醫生與作家、藝術與健康10-16
成本與效益淺談作文11-11
淺談大樹栽植與養護10-04
淺談小學數學與生活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