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
職業規劃就是對職業生涯乃至人生進行持續的系統的計劃的過程。一個完整的職業規劃由職業定位、目標設定和通道設計三個要素構成。我們為什么要做職業規劃,職業規劃對我們的影響又是怎么樣的呢?
大學生職業規劃,對大學生而言,就是在自己興趣、愛好的前提下及認真分析個人性格特征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專業特長和知識結構,對將來從事工作所做的方向性的方案。大學生在走向社會前,將現實環境和長遠規劃相結合,給自己的職業生涯一個清晰的定位,是求職就業乃至將來職業升級的關鍵一環。
大學生首先需要進行自我評估,結合專業性的職業規劃機構,借助于職業興趣與性格測驗,判斷自己的職業發展取向,確定自己的職業選擇、未來的發展目標,進行正確的職業生涯規劃設計,然后制定出恰當的行動計劃,認真執行,并且不斷作出評估與反饋。在校期間進行不間斷的完善和補充,使自己與社會發展,所學知識與專業進步,自身潛力與將來職業生涯發展能夠同頻共振。
職業生涯規劃對所有工作年齡的人來說都很重要。對于剛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職業生涯規劃將對其一生的成就產生重大影響。
如果不做職業生涯規劃,你離挨餓只有三天。
徐小平(中國職業生涯規劃、人生設計專家)
也許大家覺得就業與職業生涯規劃率之間沒有關系,而更多的是和正確的選擇職業有關系,是否是這樣呢?我們先來看一個案例:
劉勇是計算機專業學生。開始他想做一個軟件工程師,因為這和他的專業更貼近。但是他從報紙上看到,說軟件工程師是一個青春職業,和年齡有很大關系,35歲以后軟件工程師就面臨著被淘汰的可能性,工作會不太穩定。于是他想去賣包子,他認為他家樓下賣包子的生意很穩定。從一個想做軟件工程師到想賣包子,這給我們的震動也非常大。后來因為家里的反對,放棄了這個想法。于是決定去公司去應聘了,首先想到的是去做銷售,因為他看到很多公司高層領導都從銷售開始做的。但是求職銷售沒有成功,他又回到it業,想做it培訓老師,但是還是沒有成功。整個過程下來以后,他找了很多工作,做了很多選擇,但都沒有成功,變得非常失望、焦慮,他覺得自己的能力不被社會所接受。人碰到焦慮的時候會去排解這種情緒,于是他去上網、玩游戲,這樣可以暫時降低焦慮的情緒。畢業的時候為了逃避就業的壓力,他決定考研,成為高校中的考研一族。這也是高校中的一個普遍現象,每年考研的人數絕對比找工作的人數要多,這個數也是幾年來積累下來的。
那么,他的問題出自哪里呢?
我們來分析一下,影響就業率的因素是什么?很簡單,每個學生能順利就業,就業率就會高了。學生就業的影響因素在哪里呢?一個是他選擇的方向正確,選擇了適合自己的方向,求職的成功率就會極大提高。第二,他的行動要積極,能力再強的人,如果行動不積極,那也不會很快找到工作。從剛才我們分析的案例上也能看出,一方面他的求職方向變動很大,不太清楚自己適合的工作:另一方面,他的行動最后變得很消極,不是很積極。
那么,怎樣才能有一個正確的決策,清楚適合自己的工作呢,這就需要進行職業測評和職業生涯規劃。
在了解自我方面,職業測評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在西方,每個學校都有心理學系,職業測評很完善。在中國心理學專業比較少一些,學生在大學期間很少有機會接受系統的心理學教育,很難系統科學地了解自我。這時候職業測評就可以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幫助學生系統地了解自我。
國內高校使用職業測評也很多,清華大學也在使用,就是將職業測評掛在高校網中,每個學生都可以去做測評,同時也可以向咨詢中心的人員進行咨詢。之前我們學校也在嘗試,學校的就業網站上,好像也掛有相關內容,只是提醒大家,這些測評只能作為參考,因為有很多是從西方國家學來的,樣本沒有經過我們自己的測試和調整,是以人家的測試樣本為背景的,并不完全準確,僅僅是參考。
職業測評是否有用關鍵在于:1、測驗本身的信效度如何;2、測驗的題目是否隱蔽;3、測驗的內容是否是崗位勝任力要求的;4、使用測評的人是否了解該測試。測評工具的信效度是測評的關鍵,一個沒有信效度的工具,還會起到誤導作用。清華大學就業指導中心曾經對清華和北航兩所高校做職業測評的評估表示,大學生用了測評以后有超過半數認為,做職業測評可以幫助他們做職業選擇。同時測評工具對就業指導中心的工作也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學生認為有了這種工具,就業指導中心真正在起到就業指導的作用。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生涯規劃(其實應該從大一開始,學業生涯規劃,但現在開始也不晚,做總比不做好)大一有大一的內容,主要是學業生涯規劃,剛進校,根本不懂或還沒有意識到關于就業的問題,也只有到了大三或大四才有可能考慮這樣一些問題。我們增加了一個內容就是職業生涯規劃,這一塊對我們是新內容,但在國外的高校,已經比較普遍。國外高校就業指導的內容包括幫助學生評估自己的技能,獲知畢業后的就業信息和就業機會,做出現實的就業決定以及學習如何成功的推銷自己,而且這些活動和服務伴隨著學生在學校學習的全過程,往往是從學生入學時就進行測試,讓學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和興趣,并根據測試的結果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指導。(可見我們的工作與國外還是有很大差距的,不過,我們也在積極的努力中)。
一、什么是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生涯規劃是指一個人對其一生中所承擔職務相繼歷程的預期和計劃,包括一個人的學習,對一項職業或組織的生產性貢獻和最終退休。
個體職業生涯規劃并不是一個單純的概念,它和個體所處的家庭、組織以及社會存在密切的關系。隨著個體價值觀、家庭環境、工作環境和社會環境的變化,每個人的職業期望都有或大或小的變化,因此它又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
對于個體來說,職業生涯規劃的好壞必將影響整個生命歷程。我們常常提到的成功與失敗,不過是所設定目標的實現與否,目標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個體的人生目標是多樣的:生活質量目標、職業發展目標、對外界影響力目標、人際環境等社會目標整個目標體系中的各因子之間相互交織影響,而職業發展目標在整個目標體系中居于中心位置,這個目標的實現與否,直接引起成就與挫折、愉快與不愉快的不同感受,影響著生命的質量。
通過對大四學生進行過求職準備情況的調查研究,以及對剛工作不久的畢業生進行過回訪調查。發現學生在求職準備方面呈現出幾個明顯傾向:
第一,在職業能力的自我評估上,許多大學生存在高估或低估的傾向,呈現出明顯偏差;
第二,在職業信息的了解上,大學生們過于關注職業是否符合自身需要,卻忽略了職業要求與自身素質的匹配程度;
第三,在職業準備的投入上,大多數學生比較被動。
二、為什么要做職業生涯規劃?
從學校走向社會,大學生將會面對一個全新的世界,在這個社會里,使大學生能夠立足的是所選職業,它不僅是生活的基礎,更重要的是它所體現出每個人存在的價值。
但調查發現,相當大的一部分大學生對于自己將來的職業沒有一個非常明確的定位,不知道自己將來一定要做什么。他們從學校走向社會,許多人一開始根本沒有考慮到事業發展會怎么樣,在找工作時一個是看哪個單位的牌子大,再就是哪個單位能出國,第三就是挑哪家單位待遇高,而并沒有考慮到自身的發展問題。因此,進行職業規劃,針對個人特點,確立未來發展方向,對一個人的一生來說,顯得格外重要。但職業怎么發展,是有一系列科學講究的,這個科學實際上就是職業生涯設計的過程或者方法。大學生們要根據職業生涯規劃理論與原則以及職業成功的標準,掌握正的職業生涯設計方法,準確進行自我定位,合理規劃職業人生,列出具體措施和日程,通過具有前瞻性的職業生涯設計,減少在人生路上的徘徊猶豫,避免浪費時光,為主動迎接未來職業發展的挑戰好充分準備。
大學生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有利于自我定位、認識自我、了解自我,明確自己的方向,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他們在進行規劃的時候,都會問: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現在準備什么?就業環境如何?這樣,就有助于在校生的個性化發展和創新人才的培養。個性張揚,而非個色發揮。在校生可以自己找點事情做,如自己對寫作感興趣并有一定的能力,可以試著寫一本書。找出自己特長的東西,并發揮這種特長。
因此,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要趁早是十分必要的,而制定職業生涯規劃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對自己的認識和定位是重要的。在全球化的競爭之下,每個人都要發揮出自己的特長。從事熱愛的工作,這樣的人才是最幸福和最快樂的人,他們最容易在事業上取得最大的成功。知己十分重要, 知彼也是同等重要的。
三、做職業生涯規劃前的準備
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應該分析三個方面的情況:
(一)、自己適合從事哪些職業/工作;
(二)、自己所在公司能否提供這樣的崗位以及職業通路;
(三)、在自己適合從事的職業中,哪些是社會發展迫切需要的。
研究自己適合從事哪些職業/工作,是職業生涯規劃的關鍵和基礎;回答這個問題,要考慮以下各方面的因素:
1、自己所處的職業發展階段,
2、自己的職業性向,(就是職業類型)
3、自己的技能,(也就是我們的自身本領,比如專業、愛好、特長等)
4、自己的職業錨,(就是職業動機)
5、自己的職業興趣。
1、本人所處的職業生涯階段。人生有四個職業發展階段:
(1)、探索階段:15歲~24歲之間;
(2)、確立階段:24歲~44歲之間,這一階段是大多數人工作周期中的核心
部分。這一階段包括了三個子階段:
嘗試子階段(25歲~3歲之間)、
穩定子階段(3歲~4歲)、
以及職業中期危機階段(在3多歲和4多歲之間的某個時段上);
(3)、維持階段:45歲~65;
(4)、下降階段:66歲以上,當退休臨近的時候。處在不同職業發展階段
不同的人,應考慮不同的事情。例如,在探索階段,可以多做些嘗試、探索,在工作中摸索出本人的職業性向、職業錨、職業興趣等,逐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職業。而4歲以上的人,就不應該做過多的嘗試,而是應該認真分析清楚本人的職業錨、職業性向,選擇本人有優勢的職業做長遠的打算。這里的年齡階段劃分還應該針對不同的職業加以區分,例如:在中國,作為職業足球運動員,3歲已經該退休了;而作為教授,3歲差不多是最年輕的。
可以看到,目前,在校大學生處在第一階段探索階段。
2、本人的職業性向。約翰?霍蘭德的研究發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格特征,不同的人格特征適合從事不同的職業,約翰?霍蘭德將其分為六種職業性向(類型):(1)、實踐性向,(2)、研究性向,(3)、社會性向,(4)、常規性向,(5)、企業性向,(6)、藝術性向。每一種職業性向適合于特定的若干職業。通過一系列測試,可以確定一個人的職業性向。職業者如果確定了自己的職業性向,就可以從對應的若干職業中選擇。
3、本人的技能,(也就是我們的自身本領,比如專業、愛好、特長等)
4、本人的職業錨。職業錨/動機(career?anchor)是職業生涯規劃時另一個必須考慮的要素。當一個人不得不做出職業選擇的時候,他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的那種職業中至關重要的東西或價值觀就是職業錨。職業錨是人們選擇和發展職業時所圍繞的中心。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職業錨,影響一個人職業錨的因素有:(1)、天資和能力;(2)、工作動機和需要;(3)、人生態度和價值觀。
天資是遺傳基因在起作用,而其他各項因素雖然受先天因素的影響,但更加受后天努力和環境的影響,所以,職業錨是會變化的。這一點,有別于職業性向。
例如,某個人攻讀了醫學博士,并且從事外科醫生工作已經2年了,盡管他的職業性向可能并不適合做外科醫生,但是他在確定自己的職業時,基本上不會考慮改為其它職業,這是因為他的職業錨在起作用。埃德加?施恩在研究職業錨時將職業錨劃分為如下類型:1、技術或功能型職業錨;2、管理型職業錨;3、創造型職業錨;4、自主與獨立型職業錨;5、安全型職業錨。
技術型:這類人往往出于自身個性與愛好考慮,并不愿意從事管理工作,而是愿意在自己所處的專業技術領域發展。在我國過去不培養專業經理的時候,經常將技術拔尖的科技人員提拔到領導崗位,但他們本人往往并不喜歡這個工作,更希望能繼續研究自己的專業。
管理型:這類人有強烈的愿望去做管理人員,同時經驗也告訴他們自己有能力達到高層領導職位,因此,他們將職業目標定為有相當大職責的管理崗位。成為高層管理人員需要的能力包括三方面:①分析能力:在信息不充分或情況不確定時,判斷、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②人際能力:影響、監督、領導、應對與控制各級人員的能力;③情緒控制力:有能力在面對危急事件時,不沮喪、不氣餒,并且有能力承擔重大的責任,而不被其壓垮。
創造型:這類人需要建立完全屬于自己的東西,或是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產品或工藝,或是自己的公司,或是能反映個人成就的私人財產。他們認為只有這些實實在在的事物才能體現自己的才干。
自由獨立型:有些人更喜歡獨來獨往,不愿像在大公司里那樣彼此依賴,很多有這種職業定位的人同時也有相當高的技術型職業定位。但是他們不同于那些簡單技術型定位的人,他們并不愿意在組織群體中發展,而是寧愿做一名咨詢人員,或是自主創業,或是與他人合伙開業。其他自由獨立型的人往往會成為自由撰稿人。
安全型:有些人最關心的是職業的長期穩定性與安全性,他們為了安定的工作,可觀的收入,優越的福利與養老制度等付出努力。目前我國絕大多數的人都選擇這種職業定位,很多情況下,這是由于社會發展水平決定的,而并不完全是本人的意愿。相信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將不再被迫選擇這類型。
正如許多分類一樣,以上的分類也無好壞之分,之所以將其提出是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認識自己,并據此重新思考自己的職業生涯,設定切實可行的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伴隨現代科技與社會進步,大學生要隨時注意修訂職業目標,盡量使自己職業的選擇與社會的需求相適應,一定要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適應社會需求,才不至于被淘汰出局。
5、本人的職業興趣。在做職業生涯規劃時,還要考慮本人的職業興趣,例如:喜歡旅行(適合于經常出差的職業);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適合在華南工作);喜歡自己做出決定(應該自己做老板);喜歡住在中等城市;不想為大公司工作;喜歡穿休閑服裝上班;不喜歡整天在桌子后面工作等等。另外,本人具有的職業技能也不能忽略,如果某人具有某項突出的技能,而這項技能可以為其帶來收入,做職業生涯規劃時就應當將其作為一個重要因素加以考慮。
(二)、自己所在公司能否提供這樣的崗位以及職業通路;
除了研究本人適合從事哪些職業/工作之外,還要考慮本人所在的公司可能給您提供哪些崗位,從中選擇那些適合您本人從事的崗位。如果在本公司沒有適合您本人從事的崗位,或者說,您所在的公司,不可能提供適合您本人的工作崗位,就應該考慮換工作了。作為公司的管理者,有責任指導員工做職業生涯規劃,并且給出員工適合的職業通路。這樣,企業才能人盡其才;員工才能盡其所能為公司效力。
職業生涯規劃的時限,面對發展迅速的信息社會,僅僅制訂一個長遠的規劃顯得不太實際,因而,有必要根據自身實際及社會發展趨勢,把理想目標分解成若干可操作的小目標,靈活規劃自我。一般說來,以5XX年左右的時間為一規劃段落為宜。這樣就會很容易跟隨時代需要,靈活易變地調整自我,太長或太短的規劃都不利于自身成長。具體可有2種方式:一是根據自己的年齡劃分目標,如253歲職業規劃、XX~XX年職業規劃;二是根據職業通路中的職位、職務階段性變化為劃分標準,制訂不同時期的努力方向,如5年之內向部門經理職位沖刺,XX年內成為主管經理。
(三)、在自己適合從事的職業中,哪些是社會發展迫切需要的。
做職業生涯規劃時,還要把目光投向未來。研究清楚本人現在做的工作,十年后會怎么樣?自己的職業在未來社會需要中,是增加還是減少。自己在未來的社會中的競爭優勢,隨著年齡的增加是不斷加強害時逐漸削弱?在自己適合從事的職業中,哪些是社會發展迫切需要的?等等。
進行社會分析:
社會在進步,在變革,作為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學生們,應該善于把握社會發展脈搏。這就需要做社會大環境的分析:當前社會、政治、經濟發展趨勢;社會熱點職業門類分布及需求狀況;所學專業在社會上的需求形勢;自己所選擇職業在目前與未來社會中的地位情況;社會發展對自身發展的影響;自己所選擇的單位在未來行業發展中的變化情況,在本行業中的地位、市場占有及發展趨勢等;對這些社會發展大趨勢問題的認識,有助于自我把握職業社會需求、使自己的職業選擇緊跟時代腳步。同時,個人處于社會龐雜環境中,不可避免地要與各種人打交道,因而分析人際關系狀況顯得尤為必要。人際關系分析應著眼于以下幾個方面:個人職業發展過程中將與哪些人交往;其中哪些人將對自身發展起重要作用;工作中將會遇到什么樣的上下級、同事及競爭者,對自己會有什么影響,如何提高提高人際交往能力與之相處等等。
四、如何給自己做一個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書
在綜合考慮上述三個方面的因素后,就能夠給自己做職業生涯規劃了。
1、職業生涯設計的具體方法
許多職業咨詢機構和心理學專家進行職業咨詢和職業規劃時常常采用的一種方法就是職業生涯規劃5w法則 。從問自己是誰開始,然后順著問下去,共有5個問題:
(1)who are you?你是誰
(2)what you want?你想干什么
(3)what can you do?你能干什么
(4)what can support you?環境支持或允許你干什么
(5)what you can be in the end?最終的職業目標是什么
回答了這五個問題,找到它們的最高共同點,你就有了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
對于第一個問題我是誰?應該對自己進行一次深刻地反思,有一個比較清醒地認識,優點和缺點,都應該一一列出來。
第二個問題我想干什么?是對自己職業發展的一個心理趨向的檢查。每個人在不同階段的興趣和目標并不完全一致,有時甚至是完全對立的。但隨著年齡和經歷的增長而逐漸固定,并最終鎖定自己的終身理想。
第三個問題我能干什么?則是對自己能力與潛力的全面總結,一個人職業的定位最根本的還要歸結于他的能力,而他職業發展空間的大小則取決于自己的潛力。對于一個人潛力的了解應該從幾個方面著手去認識,如對事的興趣、做事的韌力、臨事的判斷力以及知識結構是否全面、是否及時更新等。
第四個問題環境支持或允許我干什么?這種環境支持在客觀方面包括本地的各種狀態比如經濟發展、人事政策、企業制度、職業空間等;人為主觀方面包括同事關系、領導態度、親戚關系等,兩方面的因素應該綜合起來看。有時我們在職業選擇時常常忽視主觀方面的東西,沒有將一切有利于自己發展的因素調動起來,從而影響了自己的職業切入點。而在國外通過同事、熟人的引進找到工作是最正常也是最容易的。當然我們應該知道這和一些不正常的走后門等歪門邪道有著本質的區別。這種區別就是這里的環境支持是建立在自己的能力之上的。
明晰了前面四個問題,就會從各個問題中找到對實現有關職業目標有利和不利的條件,列出不利條件最少的、自己想做而且又能夠做的職業目標,那么第五個問題有關自己最終的職業目標是什么自然就有了一個清楚明了的框架。最后,將自我職業生涯計劃列出來,建立形成個人發展計劃書檔案,通過系統的學習、培訓,實現就業理想目標:選擇一個什么樣的單位,預測自我在單位內的職務提升步驟,個人如何從低到高逐級而上。例如從技術員做起,在此基礎上努力熟悉業務領域、提高能力,最終達到技術工程師的理想生涯目標;預測工作范圍的變化情況,不同工作對自己的要求及應對措施;預測可能出現的競爭,如何相處與應對,分析自我提高的可靠途徑;如果發展過程中出現偏差,如果工作不適應或被解聘,如何改變職業方向。
2、根據個人需要和現實變化,不斷調整職業發展目標與計劃。
職場上常說,計劃趕不上變化。對于自己碰到的問題和環境,需要及時調整發展規劃,一成不變的發展計劃有時形同虛設。
根據職業方向選擇一個對自己有利的職業和得以實現自我價值的單位,是每個大學生的良好愿望,也是實現自我的基礎,但這一步的邁出要相當慎重。就人生第一個職業而言,它往往不僅是一份單純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它會初步使你了解職業、認識社會,一定意義上它是你的職業啟蒙老師。最后,提醒畢業生們,人生成功的秘密在于機會來臨時,你已經準備好了!機遇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是平等的,千萬別在機遇面前說抱歉!
3、如何落實規劃
制訂好一系列的職業發展規劃后,如何將其最終落實是每個規劃制訂者所必須考慮并面對的一個問題。做一個好的計劃若沒有實施上的細則,就無法保證計劃順利進行。
應對職場紛繁信息和變動選擇的成功法則就是必須建立有效的`信息整理、分析和篩選系統,再結合自身競爭力合理規劃職業生涯。這樣才能在職業發展過程中憑借良好的職場敏感度達到職業成功的彼岸。
案例分析:
某高校女生,計算機專業,在臨近畢業時常常對自己的職業動向難以選擇。就現在來說計算機專業屬于熱門,找一份差不多的工作并不難,但由于自己是女生,在就業時肯定又不如同班的男生,同時自己對教師的職業比較喜歡。在這種存在多重矛盾的情況下,我們不妨和她一起進行一次有關職業規劃方面的認真思考,并通過對其職業前途的規劃來確定其就業方向:
? who are you?
? 某重點高校計算機專業畢業生;
? 優秀學生干部,學生成績優秀,英語通過國家六級;
? 輔修過心理學、管理學;
? 參加過高校演講比賽,拿過名次;
? 家庭狀況一般,既不屬于有錢之類,也不是拮據的那種父母工作穩定,身體健康,暫時還不需要有人特別照顧;
? 自己身體健康;
? 性格上不屬內向,但也不是特別活躍,喜歡安靜。
? what you want?
? 很想成為一名老師,這不僅是兒時的夢想,而且比較喜歡這種職業;
? 其次可以成為公司的一名技術人員;
? 如果出國讀管理方面的碩士,回國成為名企業管理人員也是可以接受。
? what can you do?
? 做過家教,雖然不是自己的專業,但與孩子交流有天生的優勢,當學生成績進步時很有成就感;
? 當過學生干部,與手下人相處比較好,組織過幾次有影響的大型活動;
? 實習時在公司做過一些開發,雖然沒有大的成就,但感覺還行。
? what can support you?
? 家里親戚推薦去一家公司做技術開發;
gre考得還可以,已經申請了國外幾所高校學金還很難說,況且現在簽證比較困難;但能不能有獎學金。
? 去年曾有幾家學校來系里招聘教師,但不是當老師,而是要去學校做技術維護,今年不知會不會有學校再來招聘教師;
? 有同學開了一家公司,希望自己能夠加盟,但自己不了解這個公司的具體業務,也不知道它有多大的發展前途。
? what you can be in the end?
? 最后的選擇可能有4種,分別如下:
? (1)到一所學校當老師,自己有這方面的興趣和理想,
? 在知識和能力方面并不欠缺,并且自己有信心成為學生心中理想的好老師。不足的就是缺乏作為一名教師的基本訓練以及一些技巧,但這可以逐步提高。
? (2)到公司做技術人員,收入上會好一些,但通過這幾年的發展看,這種行業起伏較大,同時由于技術發展較快,得隨時對自己進行知識更新,壓力較大,信心不足,興趣也不是很大。
? (3)去同學的公司丟掉專業,從底層做起,風險較大,這與自己求穩的心理性格不符,同時家庭也會有阻力。
? (4)如愿以償獲得獎學金,能夠出國讀書,回國后還是去做一名企業管理人員。不確定因素較多,且自己可把握的較少,自己始終處于被動狀態。
單純從職業發展上看,這4種選擇都有其合理性,但如果從個體而言,第一種選擇顯然更符合她本人的職業取向。從心理學上看,選擇第一種能夠使她得到最大的滿足,在工作中也最夸易投入,做出一定的成績后會有很大的成就感。從職業前途看,教師這個職業也日益受到社會的尊重,社會地位呈上升趨勢。從性格上看這種職業也比較符合她的職業取向。主要困難是非師范畢業生進入這個職業的門檻比較高,如果她能夠確定自己的最終目標后努力去彌補與師范生在職業技巧方面的差距.那么,她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將為時不遠。
案例思考:
熱愛她(工作),她會給你驚喜
李東現就任于某電子出版社。大學的時候,他學的是管理專業,但是他一直對計算機情有獨鐘,對photoshop也是頗有研究。剛上大學,他就給自己的未來進行了規劃,決定以后往自己喜歡的電子方面發展,大學期間他出版了一本關于計算機方面的書,畢業后他選擇了那家出版社。
李東之所以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在于他在大學期間就早早地制定了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他正確地認識了自己,找到自己的出發點,為之付出自己的努力,并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只有4% 的人能獲得成功,秘訣就是及早明確職業生涯目標且始終堅持。個人職業生涯的有限性要求大學就要及時進行規劃,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
了解她(工作),她就會給你機會
賈林現就任于北京某報社。從小他就立志以后能進報社做一名記者,通過各方面的了解,他知道了一個記者應該具有的素質和能力。大學的時候,他就積極參加學生會、記者團、?龋瑥目诓诺浇M織,從寫作到協作,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這也為他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賈林制定的職業生涯規劃,在考慮了自己的興趣點后,更多的是考慮了對方的需求,擇世所需,掌握了這些信息后,他就可以更有針對性地作一些鍛煉,向單位需要的人才進一步靠攏。時機成熟以后,自然而然的,他也會成為單位的優先人選。
用人單位都有自己的中心定位,但這種定位并不是持久不變的。以前單位招聘畢業生,在能力相同的情況下,有的單位就毫不猶豫的選擇碩士博士,而不是本科生,F在有些單位的思想改變了,因為他們覺得本科生更踏實、更穩定,升值的空間更大,而不是像有些碩士博士老想著加薪水,老想著跳槽。如果能力相當,他們會選擇本科生。
時代在發展,企業的用人制度也是在不斷變化著的。俗話說計劃趕不上變化,知彼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在知己知彼之后, 抉擇是最后的機遇,也是挑戰。
全面的考慮,才會有正確的抉擇
張欣本科畢業那年,北京某知名報社到學校招人,當時就決定錄用大學期間各方面都非常優秀的她。同在那一年,她也考上了武漢大學的研究生。她選擇了讀研。三年后,她再次回到了北京,還是去那家報社應聘。沒有想到的是,報社這次并沒有錄用她,因為他們有許多比她更合適的人選。
從就業角度來看,張欣令人惋惜。在這件事情上,可以說她的選擇并不是明智的。她當初如果選擇去報社工作,那么以后如果她想繼續深造,可以再讀在職研究生。畢竟,瞬息萬變的社會有太多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機會并不等人。21世紀,如果不能主動把握機會甚至創造機會,機會也許就再也不會降臨到你的身邊。
生活中還有這樣一類同學,他們的思想有誤區,雖然本身并沒有深造的渴望,然而認為考上研究生就有了一切,于是也全身心投入,為了考研而考研。馬老師并不贊同這類同學,他說:社會需要的是人才,而人才并不等于書呆子。這部分同學與其說是考研,不如說是回避就業。把眼光放長遠一點看,幾年后,當你上完了研究生,就業形勢又會變成什么樣子呢?因此,如果單純為了回避就業而考研的同學,要及時糾正你的觀點,重新制定你的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相關文章:
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意義08-10
職業生涯規劃測評PPT和意義范文的誤區01-18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和原則10-11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有什么意義09-27
職業生涯規劃前言_職業生涯規劃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