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會計職業道德思考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地不斷深入和市場經濟體制地逐步完善,人才的競爭顯得尤為重要,國家之間的競爭,地區之間的競爭,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會計人員是會計工作的主體,是會計事業發展的決定因素,一個企業會計人員素質的高低,職業道德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企業發展以及會計工作的水平和質量,全社會會計隊伍的狀況,則關系到社會經濟和整個會計事業的發展。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行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會計行業如果沒有職業道德就會存在信譽危機,也就沒有前途和發展可言。
一、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要求及道德缺失的表現
(一)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要求
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人員在履行職業活動中應具備的道德素質,是會計人員在長期職業活動中逐步形成和總結出來的,它是調整會計人員與社會之間、會計人員個人之間、會計人員個人與集體之間職業道德主觀意識和客觀行為的統一,是會計人員應當遵守的道德準則和職業紀律。[1]財政部1996年發布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對會計職業道德內容作了較為全面的規定,即愛崗敬業、熟悉法規、客觀公正、依法辦事、搞好服務、保守秘密等八個方面。
(二)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缺失的表現
隨著人們對會計工作重要性認識的提高以及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逐步確立,業績考核、評價機制和行業自律機制的不斷完善,我國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意識和素質正在不斷提高。但不可否認,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人們的價值觀、世界觀發生了很大地變化,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缺失的表現比較突出。
1. 職業道德觀念淡薄。在現實中,一些會計人員在國家、社會公眾利益與單位利益發生沖突時喪失立場,違反會計法律制度規定,偽造、變造虛假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提供失真的會計信息,人為地制造了大量會計舞弊案件。以上行為造成會計信息大量失真,會計行為扭曲,會計假賬丑聞不斷,CEO利潤、CFO收入、書記成本、經理效益大量存在,企業績效整體低下,會計管理疲軟無力,注冊會計師公信力低下。
2. 追求私利監守自盜。在市場經濟下,一些會計人員經受不住物質利益誘惑,貪圖享樂,為了滿足日益膨脹的物質要求,一些人不顧道德約束,偽造、變造、隱秘、毀損會計資料;甚至利用職務之便挪用公款、化公為私、出賣集體和國家的商業機密,以身試法,走上犯罪道路,給國家和集體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中國證券市場連續不斷的發生深原野、瓊民源、鄂猴王、鄭百文、銀廣夏、黎明股份、麥科特等事件,以及美國安然公司會計假賬案、世界通訊公司最大破產案、施樂公司財務欺詐案、安達信審計丑聞案等,給資本市場和投資者造成巨大傷害,也為會計行業及會計人員本身帶來巨大災難。
3. 注冊會計師違背審計準則。一些注冊會計師出于行業競爭壓力,或受利益驅動,在從事審計簽證服務時,不能夠堅持獨立、客觀和公正的原則,與企業串通一氣進行會計造假,并為企業的財務報告提供虛假審計報告,嚴重誤導了報表使用者。原萊蕪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財務主管兼財務處長于德政,為使萊鋼股份閑置票據創造利潤,將萊鋼股份 4 億元銀行承兌匯票貼現款及利息共計 4.04 億元人民幣存入昆侖證券以購買國債,后因昆侖證券進入破產清算程序,無力還款,造成國有資產損失1.5億?余元。
二、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缺失的成因分析
會計工作是一項政策性和專業性很強的工作,沒有一定的業務水平和高尚的職業道德是難以勝任的。近年來,“科龍電器”、“三普藥業”、“安達信”等國內外一系列會計造假案說明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缺失仍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缺乏的成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1. 會計職業道德規范不夠完備。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完備程度是指形成和維持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水準機制的完善程度,這一機制的要素包括:會計職業道德準則、教育等。從我國目前情況看,我國僅有適用于注冊會計師的《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基本準則》,而無適用于其他會計人員的具體職業道德準則,一些職業道德要求只是散見于各有關的法規和制度中,會計正常教育和繼續教育尚無足夠的職業道德內容,機制尚未有效形成。
2. 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滯后。目前各類設有會計專業的學校,沒有單獨開設《會計職業道德》課程,教師在講解有關職業道德內容時,通常也是一帶而過,沒有涉及實質性內容;在會計人員、審計人員的后續教育和會計師、注冊會計師資格考試中也沒有職業道德方面的內容。由于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弱化,致使部分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意識薄弱,在現實生活中往往難以抵抗各種誘惑,不能夠堅持原則,更不能依法辦事。
3. 缺乏良好的會計從業環境。會計人員的工作不僅在會計領域,更在社會大環境中,其職業道德不可避免地受到社會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有些單位在招聘時,往往要求應聘人員“熟悉各種稅法和服務技巧,能夠為企業謀取最大的利益”;還有一些領導為了自己的政績指使甚至強令會計人員編制虛假會計信息,一旦違背他的旨意,會計人員就面臨下崗的困境;同時維護會計人員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救濟制度又不健全,會計人員沒有良好的從業環境,不利于會計人員形成良好的會計職業道德素質。
4. 會計人員自身素質不高。一些會計人員本身的素質較低,責任性不強,工作中墨守陳規、不求上進、缺乏進取精神,不能與時俱進地開展工作,影響了企業財務水平和經濟效益。還有些會計人員缺乏必要的職業道德教育,法制觀念淡薄,缺乏愛崗敬業和精益求精精神,工作中不能夠廉潔自律、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地辦理經濟事務,為了自身的利益提供虛假會計信息,甚至一些會計人員,利用職務之便監守自盜,最終走上犯罪道路。
5. 屈服領導的壓力被動造假。在目前經濟社會中,單位負責人對會計人員的工作擁有絕對的領導權和管理權,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在工作中能否發揮作用也就不可避免的與企業負責人道德水準密切相關。一些企業負責人為了個人利益往往向會計人員施加壓力,而一些會計人員為了迎合領導只能違背職業道德而造假。如國內聞名的銀廣廈案、藍天股份案等等,都是由于負責人指使會計人員造假造成的。
6. 會計法律和體制不夠完善,F行《會計法》中雖然明確了會計違法行為的相關法律責任及應追究的刑事責任,但對會計違法人員所應承擔的法律制裁處罰力度不夠,并且難以量化。當會計造假行為敗露以后,司法介入欠缺,對會計當事人和單位負責人處罰力度不夠,致使他們存在僥幸心理。同時單位內部監督機制不健全,權責界限不清使內部人控現象嚴重,F行會計機構的設置和領導體制還不完全具備會計人員監督管理者當局所必需的獨立性,而且單位內部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也同樣不具備獨立性,因此難以對企業以及企業領導進行有效監督。
三、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對策
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是規范和提高我國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內容,也是強化會計監督的重要措施之一。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是當前會計工作者隊伍建設和會計秩序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需要從制度規范、行為獎懲、宣傳教育等方面入手。
1. 確立完善的會計職業道德規范體系。美國會計職業道德規范體系由注冊會計師執業品行規則、管理會計師道德行為標準、財務經理道德、內部審計師道德規范等構成,我們可借鑒美國經驗,制定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可操作的職業道德規范體系,與國家頒布的相關會計法律相互補充。會計職業道德規范體系可分為三個部分:職業道德概念——對職業道德基本原理的理論概括;行為守則——帶有強制性的行為規則和具體標準;職業道德細則——具體說明行為守則在特定情況下地運用。具體來講,就是制定針對會計組織體制改革的規定。首先,從根本上杜絕單位領導者對會計工作的干預,使會計人員具有獨立自主的人格,可以獨立執業,這是會計人員實事求是、客觀公正提供信息的前提。其次,要建立和完善會計法律體系,包括規范企業會計行為的各種法律、會計職業道德準則及其實施細則等,有利于對會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是否失范提供法律依據。除此之外還要加大法律宣傳力度及約束力,這樣才能有助于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的完善。
2. 建立會計職業道德教育體系。要提高會計人員的道德素質,教育是基礎,人們的職業道德不是天生就有的,必須經過嚴格地培養和訓練才能逐步形成。首先,應在各類會計專業學校,開設《會計職業道德》課程,并且重視會計教師的師德建設,讓學生學習會計職業道德知識,引導學生了解社會道德準則與規范,把職業道德教育與文化知識、專業技能培訓有機結合起來。其次,對在崗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應貫穿于會計人員整個職業生涯中,把會計職業道德知識培訓作為會計人員的必修課程,注重業務知識和職業道德教育并重,使他們充分認識到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在工作崗位上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風范。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不僅要重視理論層面的教化,而且更要重視經驗層面的榜樣示范作用。[3]應發揮社會各單位的積極作用,在廣大會計人員中組織開展會計職業道德宣傳教育,引導會計人員積極學習職業道德規范,使會計職業道德規范深入人心。
3. 營造良好的會計從業環境。在一個道德意識淺薄、公共意識低下、自我為中心突出的社會環境下,不可能營造出高品位的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營造良好的會計從業環境,不是僅靠會計職業界的努力就能做到的,而是要依托社會各方面的變革與協調,尤其是應與法律、各行各業的職業道德同步,只有這樣才能建設好會計人員職業道德。2006年2月15日,39項企業會計準則和48項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的頒布,使我國的會計審計準則體系更加完善,盡快熟悉新準則并在上市公司中正確使用,是對職業道德水平的挑戰,也是提高職業道德水平的契機。
4. 優化會計人員隊伍建設,加強會計人員的思想道德教育。歷史和現實都證明,市場經濟越發達,越要求誠實守信,越要有強有力的道德規范來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而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教育尤為重要。各單位要加強對《會計法》、《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等法律、法規的宣傳貫徹力度,通過各種形式的考核和培訓,堅持不懈地在會計人員中開展職業道德教育,把法制觀念和道德要求不斷地灌輸到會計人員的頭腦之中,使誠實守信的職業道德觀念深入人心。
5. 完善監督機制、自律機制與評價機制。會計監督機制是對會計核算和管理工作進行連續、系統、全面的監控和經常性的檢查,便于及時糾正會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錯誤,確保會計核算和會計管理工作健康有序進行的體系。會計監督包括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只有完善內、外部機制,才能不斷增強會計人員的責任心,才能充分發揮會計核算和監督職能,才能有效地防治會計造假行為地發生,保證經濟活動地正常運行。[4]會計職業道德自律機制是會計人員在履行會計義務中形成的一種會計職業道德意識,是以職業良心為核心的道德自律,應該逐步建立、健全我國會計職業道德自律機制并開展職業道德自律情況專項檢查。同時建立有效評價會計職業道德的機制與體系,以強化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提高會計人員素質。會計職業道德評價機制是指社會和他人對會計人員及其工作活動過程中遵循職業道德所作出的價值判斷。在實際工作中,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評價的基本形式有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內心信念三種,具體可采用考核評定的辦法。
6. 健全機關法律法規體系。會計職業道德建設要靠法律和規章制度來約束。一是要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對現行的法律進行修訂和完善,對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通過制定法規加以規范,為會計監督工作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二是要加大法律法規的執法力度。尤其要強化單位負責人的會計責任,迫使相關人員增強責任意識。[5]有法不依、執法不嚴是會計秩序混亂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要通過法律法規加強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教育,就必須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糾,對會計人員制造假賬,挪用公款等違法行為,要依法嚴懲,堅決維護國家法律尊嚴。
為順應經濟發展的需求,會計人員必須增強愛崗敬業意識,不僅要加強業務理論學習,掌握有關會計法律、法規,提高法律意識,熟練掌握和正確運用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還要不斷提高自身思想素質,注意自身修養,并且通過社會各界齊抓共管,使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開創一個新局面。只有這樣,會計人員在處理經濟業務時,才能以會計法律、法規為準繩,以職業道德為原則,做到客觀、公正、真實、準確地反映各項經濟業務,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會計職業道德是一般社會道德在會計職業中的特殊要求,是對會計工作實踐中具有全局意義基本道德關系的概括與反映。會計行業應該抓住這個全民總動員、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契機,全面提高會計職業道德水平,創建和諧的會計工作局面。
【會計職業道德思考】相關文章:
加強公務員職業道德建的幾點思考07-09
會計職業道德07-23
《會計職業道德》全文08-14
會計法規與職業道德07-23
會計職業道德知識詳解08-26
關于會計誠信問題的思考05-13
關于會計誠信問題的思考08-18
會計職業道德之堅持準則10-19
如何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11-16
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職能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