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求職陷阱算計了
眼下正值求職高峰期,海量招聘信息涌向人才市場,給求職者帶來就業機會的同時,一些招聘“陷阱”也隱藏其中。對廣大求職者來說,在競爭激烈的就業環境中,作為求職者雖然不能放過一個機會,但面對魚龍混雜的求職市場,對于輕而易舉的職位誘惑,伸手可得的高薪機遇,還是得小心翼翼。
陷阱一:“見習”不是廉價勞動力
案例:蔣先生,計算機系畢業,應聘了一家廣告公司的網絡管理員崗位。該崗位的招聘信息中明確表示月薪800元—1500元,且工作性質為合同制,蔣先生便欣然前往應聘。蔣先生被錄用后與單位簽訂了一份見習協議,在之后的兩個月的時間內,該單位每個月均僅支付給他420元的見習補貼。蔣先生覺得其中有問題,立即到勞動部門進行核實,原來該廣告公司并非見習基地,原則上不允許招收見習學員,它僅僅是想利用見習名義使用廉價勞動力。
專家建議:烏魯木齊市就業服務管理局創業指導師咸君才告訴記者,求職者在應聘“見習”崗位前必須要理解“見習”的真正涵義。所謂職業見習是指組織學員進入企業在實際工作崗位上進行一段時間的實踐性見習,以提高其動手能力,豐富其工作經驗,增強上崗適應性,盡快實現就業。見習期內,見習學員與見習單位不建立勞動關系。
咸君才建議,求職者與用人單位簽訂工作合同時要搞清楚“合同”與“見習協議”的區別,不要被用人單位的一面之詞所誤導。如果出現案例中的情況,可及時向勞動保障部門咨詢或反映。
陷阱二:崗位名稱模糊名不副實
案例:小沈,近日應聘了某廣告公司的“儲備人員”崗位,由于小沈大學里學的是廣告設計專業,覺得應該對口,且招聘信息上標注的'薪資價位也頗令他感到滿意,小沈立即向該公司投遞了簡歷。但在面試的過程中,該公司卻不斷地對其營銷方面的能力進行提問,并向其介紹保險方面的業務。最終,在小沈的追問下,該公司才承認其實質是代某保險公司招聘保險業務員,招聘信息上標注的薪資也是需要通過業績提成才能達到的。小沈頓感自己白跑了一趟,受到了欺騙。
專家建議:之所以推銷員這一崗位在求職者中不太受歡迎,可能信用危機是主要原因。一些用人單位為了“掩人耳目”,就用一些比較動聽、模糊的崗位名稱來吸引求職者。
新疆人才市場綜合部部長劉建全指出,求職者只要在面試時多了解應聘崗位的實際工作內容,就會避免落入一些單位的圈套。比如,如果一些類似商貿公司、廣告公司招聘明顯超出公司經營范圍的崗位,則大多有假;如果薪資的彈性幅度大,而且對學歷要求又低,明顯與市場規律不符的,則大多也會“暗藏殺機”;如果該崗位一次性招聘數量眾多,比如“儲備干部”崗位動輒招聘幾十人,則也有可能有水分。劉部長提醒廣大求職者,在應聘一些崗位名稱比較模糊的招聘信息時要特別留意。求職者要在面試前和面試中了解用人單位和應聘崗位的詳細信息,以免陷入這些單位設置的“騙局”。
陷阱三:求職收費不可信
案例:小李去年6月剛畢業,期間他應聘了多家單位,但都以沒有工作經驗為由婉拒了他。在一次招聘會上,他看到了一家網絡公司招聘網絡管理員崗位,并說“無經驗也可”,小李不假思索就到這家公司填寫了登記表,面試人員在面試過程中提出要收取報名費、培訓費等一系列費用,小李交了錢,也沒要任何票據。一個月后該公司仍沒任何回音,他來到公司要求退錢,由于拿不出任何憑據,只能無奈走人。
專家提示:新疆大學就業指導辦公室王老師建議,廣大正面臨求職的畢業生,找工作是需要耐心和細心的,應聘每一個崗位都要多方面詳細了解相應企業的情況及背景,看看企業是否正規,業務是否合法等。了解企業情況的方法有很多,在網上搜索查詢也是其中的方法之一,如在工商局等網站中輸入應聘企業名稱搜索查看企業有關信息。
另外,勞動保障部2000年頒布的《勞動力市場管理規定》中明確規定:禁止用人單位招用人員時提供虛假招聘信息;向求職者收取招聘費用等行為。
【別被求職陷阱算計了】相關文章:
別被求職陷阱給騙了10-31
2017求職陷阱案例_求職陷阱案例匯編07-16
常見求職陷阱之常見的求職陷阱09-11
預防求職陷阱10-18
年底求職陷阱11-17
規避求職陷阱10-17
網上求職陷阱12-14
求職合同陷阱12-14
女性求職陷阱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