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荒"年中再襲津城 多因素致學生"挑食"
天津頻道 調查資料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天津市涉農九區縣共有2157家企業存在用工缺口問題,缺口總人數達5.8萬人。而當下隨著麥收期的臨近,從6月1日起,本市大量外來務工者開始陸續返鄉收割小麥,大量勞動力集中返鄉造成本市企業勞動力緊張;而不少企業面對職校生畢業這一招聘“黃金期”,卻也因招不上來人而顯得很無奈——
【現 象】
1.一周才招了三名新工人
6月4日下午,河北省農民工小趙急匆匆來到三星電機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黎明的辦公室。“老家的小麥快收割了,妻子打來了好幾次電話,我得趕緊回去。”面對小趙的急切,王經理一臉無奈。他告訴記者,小趙并不是第一個來找過他的工人,近一周,已經陸續有30多個工人找他要回家忙麥收。
經了解,請假回家收麥子的工人假期一般都在4到6天,而有些工人收完小麥后,還要等種上玉米才能回來。針對這樣的情況,本來就缺人的企業十分無奈,不得不到勞動力市場招聘工人應急。
隨后,記者來到了位于津郊的一家職業介紹機構。一踏進大廳,一張張招聘啟示便映入眼簾,一家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考慮到麥收期間工人難招,公司給工人開出的月工資已經由2500元提高到3000元。但盡管這樣,一周才招了三名新工人。”
2.一漲再漲的實習工資
眼下又到了畢業生就業、企業招聘的“黃金期”,在本市不少職業院校中,企業間“技能人才”爭奪大戰正在上演。
近日,天津機電工藝學院舉行面向2013年畢業生的校園招聘會,近百家企業提供了2000余個工作崗位,這些崗位中以一線操作的崗位居多。前來招聘的企業紛紛提高“薪資待遇”,實習工資由過去的1200元提高至1600元,甚至不少企業給出了2000元的實習工資,但依然有不少企業的招聘數量沒有達到預期。“我們這次招聘‘數控’崗位,一共帶來了40個名額,而實際報名人數不足30人,F在的一線操作工太難招啦!”某科技公司人力資源部主管劉先生無奈地說。
【分 析】
1.經濟收入城鄉差距減小
近年來,國家出臺多項惠農政策推動農村經濟發展,鼓勵農村富余勞動力就近就業,再加上小型開發區遍地開花,經濟收入城鄉差距逐漸減小。因此,很多外來務工人員不再選擇大城市。
西青開發區24小時求職公寓的黃永勝主任告訴記者:“針對外來務工者的招聘,我們做過多次考察,根據外來務工人員的來源,我們去了河北省鹽山縣、山東省寧津縣、德州市等地區的開發區,發現那里的薪資水平和我們差距不大,對我們的用工市場也有所沖擊。”
此外,漸漸成為主力軍的80后、90后農民工,與他們父輩相比其知識面較廣、思維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他們更加關注薪金、企業前途、工作環境、發展空間、權利保障等,當企業不能滿足其要求時,他們就會選擇跳槽,因此流動性很大也成為企業缺工的一個重要原因。
2.多因素造成學生“挑食”
“近年來,很多高水平的大項目、好項目相繼落戶本市,帶來了較大的用工‘缺口’,用工需求大于職校畢業生數量是企業遭遇一線操作工人或技術工人‘用工荒’的`客觀原因。”機電工藝學院院長宋春林分析道。
此外,職業院校畢業生在憑借自身較強的技能和較高的綜合素質成為眾多企業爭搶的“香餑餑”的同時,自然會對企業進行一定的“篩選”,如企業的未來發展如何,自身能否得到發展空間,企業是否經常加班,是否提供班車等都成為衡量標準。
再者,部分學生就業崗位與專業不對口的問題,這也成為“技術工”與“操作工”難找的另一原因。“去年,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就業學生數占總人數的40%,第三產業就業學生的占總人數的60%以上。而事實上,本市目前26所高職院校共開設專業669個,其中近一半專業分布在制造、電子信息、財經三大類下。而中職學校設置的109個專業中,工程技術類專業在校生占學生總數的50%以上。”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說。
【對 策】
1.加大社會培訓 提升農民技能
近年來,小城鎮建設的加快,使得越來越多的農民從土地中解脫出來。與此同時,一個個大項目在津郊拔地而起,一批批規模企業相繼落戶,這就需要大量勞動力充實企業隊伍,投身項目建設。然而由于很多農民剛剛離開土地,不懂技術,成為了進入企業務工的絆腳石,也造成了企業雖然缺工,但又有工沒法招局面。為了解決這個矛盾,近年來,本市實施了農民素質提升工程,一大批農民成為了創新型、技能型人才,實現了就近就業。
這幾天,寶坻區張永利特別高興,參加完農民素質提升工程,他不僅取得了從業資格證還順利在一家精密部件公司找到了工作。“以前因為不懂技術,只能打打零工,現在政府免費培訓,使我掌握了一技之長,找到了滿意的工作,收入也比以前提高不少。”張永利對記者說。
據了解,2008年,本市開展了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職業技能培訓班,對農村富余勞動力開展免費培訓,通過考試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和學歷證書后就能就地、就近轉移就業。企業對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得到了滿足。
“我們很想招一些家住在公司附近的工人,這樣既省去了公司為他們提供食宿、班車等產生的費用,更重要的是,工人因為在家門口就業有歸屬感,所以相對比較穩定。但是由于農民大多不掌握相應技術,所以我們也沒辦法錄用,自從開展了農民職業技術培訓,可以說在企業和農民之間搭起了一座橋梁,為我們源源不斷地輸送了人才。”霍曼門業廠區經理楊光旭說。
據了解,自啟動農民素質提升工程四年以來,本市共開設教學班近9000期,開設400多個專業工種,54萬人參加培訓,32萬受訓農民實現轉移就業。
2.加強就業指導 企業看好訂單培養
近日,天津職業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張雷為大二學生上了一堂特殊的“就業指導課”。下個學期,這些學生即將進行頂崗實習,針對部分學生存在著擇業觀念不正確的現象張雷給出了自己的建議:正確看待大學生身份和就業結構性矛盾,要勇于邁出第一步。
張雷在接受采訪時說,高校擴招以來,高等教育不再是過去的象牙塔教育,而是大眾化教育,高等職業教育表現更為明顯。2011年全國高考考生933萬人,錄取率達72.3%,部分省市更達90%以上。高校也不像過去集中于培養管理人員或研究型人才,更多的是培養一線、基層大量需求的應用型人才。所以廣大學生要正確看待,清楚真正能夠發揮自己的舞臺在哪里。其次,就業難與招工難并存,說明人才素質結構與企業需求間的不匹配,導致了部分學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部分企業招不到合適的人才。這種不匹配更多地體現在普通勞動者的技術技能與產業升級的不相適應上。而高職畢業生在這種矛盾中實際處于優勢地位,因為其特點就是掌握了與現代產業相適應的技術技能,所以同學們更要調整心態,抓住機遇,主動就業。此外,選擇“崗位”時,要勇敢地邁出第一步。學校為學生搭建了一個技能學習的基礎平臺,個人能力的提升仍需在實際工作崗位中鍛煉,有了就業的經歷,工作能力才能得到真正提高,才能成為受到企業歡迎的人才。
據了解,目前,本市各職業院校都對學生開設了不同形式的就業指導課。“許多學生的擇業觀并不成熟,需要學校通過就業指導幫助其明確方向,找準定位。”張雷說。
此外,用工需求較大的企業紛紛主動聯系職業院校,通過訂單培養或是聯合培養的方式,提前“預訂”技能人才。去年,日立樓宇設備制造(天津)有限公司與天津機電工藝學院進行訂單班合作,從該班新生入學的第一天起,就將學生納入“準員工”行列,讓學生享受相應的福利待遇,定期為學生組織慶生會,企業組織的各項活動也會邀請學生參加。“訂單培養不僅保證了企業的用工需求,而且企業還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和崗位的實際需求,與學校一起聯合培養學生。”機電工藝學院院長宋春林說。
【"用工荒"年中再襲津城 多因素致學生"挑食"】相關文章:
用工荒時期求職故事10-06
《再襲面包店》村上語錄08-05
餐廳酒店如何避免節后用工荒11-08
生活中致胖的因素10-12
超聲乳化術角膜內皮細胞損傷的多因素分析08-14
天津城鎮低保申請條件09-11
學生寒假求職陷阱多12-04
學生暑期打工陷阱多10-26
暴雪襲日本留學生應注意安全09-22
調劑教你完美逆襲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