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可以不做工作狂
現在再勸人們去做工作狂(Workaholic),已經變得不合時宜。
相反,崇尚享樂主義、追求輕松生活,卻是很受歡迎的話題。稱贊別人“你很懂享受”,比說“你工作很拼命”,更能讓對方聽了心花怒放。一些時尚類雜志似乎也更愿意淳淳勸導人們“你太累啦,你該歇歇啦”,而且樂于靠著介紹高爾夫、豪華游輪等各種“泊來品”的休閑方式來回避他們對教化大眾所擔負的職責。這種缺乏反省的享樂傾向,令人擔憂地塑造了一批又一批過于懶散、叛逆、缺乏敬業精神的“Lazy一族”。進入娛樂時尚論壇
人力資源專家們由此發問:目前中國社會是否富足到了可以讓我們停下來歇息的程度?我們的工作飽和度是否到了亟需減負的時候?我們是否真的擁有了不經努力隨隨便便就能成功的天賦?
如果不是,怎可不做工作狂!
別人都是工作狂
話說回來,誰自愿做工作狂?多半還是被別人逼出來的。
筆者剛踏入策劃界的時候,一次在臨下班前接到任務,要求為某項策劃活動寫新聞通稿,言明須在次日中午之前上交。當時接到同樣任務的,還有另兩名同事。很不湊巧的是,晚上大家都得一起陪重要客戶吃飯;更不湊巧的是,有幾個人當場就喝趴下了,特別是我的那兩位同事,幾乎已經站立不穩,散席后,還要靠別人開車把他們送回家。
我也沒少喝,回到家,盡管頭痛得不行,但心里卻異常清楚,知道這時候不可以倒頭大睡,因為還有工作沒完成呀。為保持清醒,我一遍一遍地用自來水淋頭,寫一會兒稿子,就跑出去狂吐一陣,涕淚交加地回來繼續寫。這樣到臨晨1點多,才算把稿子趕出來了。
但我終究還是沒能在領導面前搶得頭功——因為第二天一早,同樣將打印稿端端正正地擺到領導桌上的,還有我的那兩位同事;而且其文章思路之清晰、遣辭之準確,怎么看都不像是“酒后胡話”——這實在大出我的意外。我原本以為,前夜他們都醉成那個樣子,況且第二天還有一個上午的時間可以趕工,沒有人還會像我一樣拼命。
我的同事是在怎樣的精神狀態下完成此項工作的,可以從想象得之;我更清楚是什么因素促使他們克服身體的不適、玩命地投入工作——因為每個人都在想,如果我休息了,別人不休息怎么辦?如果我不“開夜車”,別人萬一連夜把稿子趕寫出來怎么辦?
同事間這種相互“學、比、趕、超”的現象,在很多民營企業里尤為突出和常見。特別是一些浙籍民企,據我所知,在其管理、銷售、設計人員等隊伍里,日常的工作節奏已快得幾乎到了發瘋的地步。工作人員把他們的工作時間都自動延長了,因為誰也不希望成為第一個離開辦公室的人。
我有一名在浙江某著名服裝企業擔任高管的朋友,對此表達了他的感慨:“周圍那些極其相似的人把你包圍了,而那些管理公司的人也都是一模一樣的工作狂,因此你只有不停地去干。”這種氣氛形成了競爭激烈的工作規則,因此這些民企的工作效率總是異乎尋常的高。
哪一天閑下來,哪一天下課
提一個問題:你是樂意多承擔一些工作,還是天天巴望著工作量越來越少?
傻瓜才愿意多做事!可我的另一位在家電界工作的朋友,卻甘做這種“傻瓜”。一年前,朋友是所在企業終端科的科長,只負責對銷售終端布置的規范性進行指導和提供咨詢?伤孟笙矚g跟什么工作都沾些邊——企業培訓導購員之時,他是當仁不讓的組織、策劃和對口管理部門;對外采購買贈活動所需的禮品,他老到的談判能力和對消費者需求的熟知程度,使領導同意由他負責具體的評審、采購工作;他還大包大攬地承接了信息收集工作,為此安排專人每日為企業高層與相關職能部門整理、送報各項最新資訊……
現在,朋友的部屬已從起初的2名,增加到了近20名;而且隨著人員的擴容和職能的增多,其所在的.部門,也從科級待遇升格為部級編制。到這時候,還有誰會說他是“傻瓜”?
所以,在對前面的問題作出回答之前,我們最好先明白一個道理:你當然有權利選擇最輕松、最愜意的工作,但是,老板也有權利選擇最敬業、最賣命的員工。人在職場,如果對上頭交辦的事務和其他部門商請的工作,能推就推、能擋就擋,恒常以“這事我做不了”、“你還是找別人吧”應對之,到頭來就會發現,你所在部門的重要度與影響力將會越來越低、你自己的話語權與活動空間將會越來越小;當有一天你終于完全閑下來的時候,不止你的部門要被“連鍋端”,甚至就連你本人,也將面臨下課。
沒有企業愿意出錢養閑人。我知道在日本,哪個男人如果下班后早早回家,會被老婆瞧不起。因為這意味著兩種可能:一是老公不夠敬業、不夠勤奮;二是在單位里無足輕重、領導沒有事情給他做,是個“閑人”。而無論屬哪種情況,都將直接影響家庭的收入與生活質量,為老婆大人所不喜。是故,日本的男人為了塑造勤勉的形象,寧可下班后在酒吧泡至半夜才回家,也不愿被人視作是個一下班就無事可做的窩囊廢。
有這樣律夫極嚴的老婆,日本人焉得不勤奮?據日本經濟產業省的外圍團體“自由時間設計協會”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工作和業余生活的選擇中,國民選擇工作的“重視工作派”占35.1%,較前一年增加2.9個百分點。其中男性中的"重視工作派"達40%,同比增長4.3個百分點。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工作比業余生活重要,所謂的“重視工作派”呈現多年來未有的增長趨勢。
其實不論在西方還是在東方,“工作狂”的人數都在不斷增加。在過去的10年中,日本增加了7成,美國的工作狂增加了5成,在我國也增加了至少4成。筆者近日與一位“工作狂”的企業界女強人聊天,在電話里她就大嘆苦經,說每天工作時間都在10小時以上,“忙得都要崩潰了”。埋怨歸埋怨,不等我開口,她又自我勸慰說:“不過跟太閑相比,我倒情愿忙一點。哪一天真干不動了,企業還雇你作什么?”
休閑和賺錢,哪一個先?
一個“漁翁的故事”,正好拿出來在這里獻寶。
故事是說:一位海濱游客看見一個漁翁在海邊閑散而臥,便問他為何不出海捕魚。漁翁反問為什么要出海捕魚,游客說可以賣魚賺錢。漁翁問賺錢來干什么,游客說可以買更大的漁網更好的漁船。漁翁問買來干什么,游客說可以捕更多的魚賣更多的錢。漁翁問要更多的錢干什么,游客說那樣就可以不干活了。漁翁問不干活了干什么,游客說就可以永遠在海邊休閑了?诹罾@到這里,漁翁最經典的一句話就出來了——我現在不是在休閑了!
我們可以把游客換成工作狂,把漁翁換成Lazy一族。工作狂是歷經千辛萬苦之后再休閑,后者的主張則是現在開始就休閑。兩種不同的觀點,代表了處世哲學截然有別的兩種人,而這兩種人的在國內的地域分布也頗耐尋味。
告訴你一個訣竅:從人們看電視的時間多少、快餐店的多少、步行速度的快慢、作息時間的不同以及其它指標里,可以分辨一個城市面對現在和未來的態度是忙碌抑或是懶散,并了解這是一個“海濱游客”鬧猛扎堆的地方,還是“漁翁”密集匯總之地。
懶散的城市有一些共通點:很多時間花在桌上和嘴上;慢餐業發達;多是旅游目的地;消費拉動經濟;容易滋生藝術靈感;夜晚的精彩勝過白天……譬言成都,一個月收入300元的人跟月收入3000元的人的生活形態,在本質上沒有多大的差異,都一樣地坐在那里喝茶打麻將,只不過茶水的價鈿和輸贏的數目不同而已。筆者在成都出差,遙見一輛大卡車停在街旁不動,走近一看,車上赫然也設了一桌麻將,四個人正怡然坐在那里大擺龍門陣呢。感覺里,即使在上班時間逛街人氣依然極旺,好似全城在輪班逛街,恐怕只有一場暴雨或SARS才能驅散路上的人群。
我也曾嘗試著為忙碌的城市找到了一些共通點:外來人口多;快餐店多;交通便利;物流興旺;城強民富;跳槽現象頻繁;品牌消費流行;交通事故多;身體和精神疾病多且對健康敏感;排隊多;市民的城市自豪感和個人發展壓力都很強;自由職業者多……有外地人到了深圳、寧波、溫州等東部城市,看到每個路口總有一隊人等著沖鋒、出租車24小時營業、便利店和快餐店的覆蓋已達到“三步一亭、五步一崗”的地步,其心中的意外程度,應該會非常接近于我在成都看到卡車上有人打麻將時的感覺。
西諺云:“沒有痛苦就沒有收獲”。這頗能解釋在最新的一份調查里,何以有33%的美國人同意長時間工作,因為,長工作時間也意味著經濟繁榮和更高品質的生活。筆者如果只有銀子沒有斗志,我肯定愿意搬家去成都、哈爾濱、拉薩等“懶散的城市”盡情地享受人生;不然,就只能在“忙碌的城市”里做一名工作狂。
幾乎所有歡樂的取得都要經歷痛苦,只是承受痛苦的方式不同而已?墒遣还茉鯓樱覀兘^不應自暴自棄,為了成功,惟有竭盡全力,默默忍受一切。等待我們的當然并不都是成功和喜悅,但是我們最終明白,那此曾經奮斗拼搏的日子正是追求幸福的過程,也正是我們希望擁有的美麗日子。
【你不可以不做工作狂】相關文章:
職業測評:你的潛在工作狂指數10-30
職業測評:你是個工作狂嗎10-29
你不可以不知的職場法則12-19
測試你會如何不做金錢的奴隸10-16
你可以不優秀但是不可以不努力勵志文章02-26
有些事你不做,你想要的生活就永遠得不到12-19
創業不做合伙生意09-13
大學四年拿下雅思、GRE、CFA、為什么你不可以?10-13
面試中的“做”和“不做”11-15
新加坡留學不可以打工嗎09-27